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2年第1期(总第46期)

行业报告 2022-02-25 09:19:27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英特尔斥资54亿美元收购高塔半导体
       近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将以每股53美元的现金收购以色列芯片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 Ltd.(高塔半导体),总计54 亿美元,此次收购将显著推进了英特尔的 IDM 2.0 战略。
       Tower 在全球拥有8 座晶圆厂
       据了解,高塔半导体位于以色列北部拿撒勒附近的 Migdal HaEmek,生产的半导体和电路用于从汽车和消费品到医疗和工业设备的所有领域。据其网站称,它在以色列、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日本设有制造工厂。英特尔首席CEO Pat Gelsinger 表示:“高塔半导体的专业技术组合、地理覆盖范围、深厚的客户关系和服务至上的运营将有助于扩展英特尔的代工服务,并推动我们成为全球主要代工产能供应商的目标。这笔交易将使英特尔能够在成熟节点上提供令人信服的前沿节点和差异化专业技术——在半导体需求空前的时代为现有和未来客户开启新机遇。”
       高塔半导体首席CEO Russell Ellwanger 表示,“与英特尔一起,我们将推动新的有意义的增长机会,并通过全套技术解决方案和节点以及大幅扩大的全球制造足迹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我们期待成为英特尔代工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该交易预计将在大约12个月内完成,它已获得英特尔和高塔半导体董事会的一致批准,并需获得某些监管批准和惯例成交条件,包括高塔半导体股东的批准。
       2.英伟达收购失败,Arm将开启半导体史上最大IPO
       英伟达公司和软银集团(SBG)于8日宣布终止先前宣布的交易,即英伟达以660 亿美元从软银手中收购 Arm Limited(Arm)。软银发表声明称:“由于担心交易会引发重大监管挑战,这项出售计划已经被取消。”消息公布后,软银在东京的股价由涨转跌,英伟达盘前股价没有显著变动。
       软银现在计划在2023年3月之前让Arm上市。孙正义说,Arm很可能会在以科技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q Stock Market)上市,因为Arm的许多客户都在硅谷。孙正义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半导体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这项收购在最初宣布时规模为400亿美元,到去年年底时,随着英伟达股价上涨,已经翻番至800亿美元的价格。
       根据协议条款,软银将保留英伟达预付的12.5亿美元,这笔钱将在第四季度记为利润,而英伟达将保留其20年的ARM授权。
       面对交易的失败,黄仁勋表示:“Arm拥有光明的未来,我们将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以被许可人身份支持该公司。”
       该交易自宣布以来就面临各国监管机构的审查。根据收购细节,两家公司预计该交易将在18个月内完成。但前提是,此项交易必须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的反垄断审查,  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才算收购成功。对此黄仁勋也表示,说服监管机构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是他有信心来应对这些挑战。
       但在官宣后的第二天,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就发表公开信,请求英国政府拯救Arm。在信中,Hauser从员工、商业模式包括国家经济主权问题的角度,表达出Arm离开英国的担心。
       这一戏剧性的“求救信”也正式宣布这场“收购长跑”的开始。
       进入2021年后,英国与欧盟的反垄断官员先后对这项交易进行了深入调查,并表示收购完成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方面同样未批准这笔交易。2021年1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表示,此次收购这将使英伟达不合法地掌控计算技术和设计领域,导致竞争对手需要开发自己的芯片加以对抗。一旦收购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可能扼杀下一代技术,包括用于运行数据中心和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
       尽管英伟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打消监管机构的担忧,并且得到了博通、联发科和Marvell三家芯片厂商的支持。但随着18个月的谈判期限(今年3月前)不断临近,过审依然无望,英伟达和软银只能宣布放弃。根据协议条款,此前英伟达支付的12.5亿美元的定金将成为软银集团第四季度的利润,同时英伟达将保留20年的ARM授权。
       3.台积电董事会批准209.4亿美元扩建支出
       2月17日,据台媒DIGITIMES报道,台积电董事会最近批准了约209.4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用于先进工艺产能的建设和升级,成熟和特殊工艺、先进封装的产能建设,以及晶圆厂的建设和设施系统安装。
       此外,台积电董事会还批准在台湾地区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600亿新台币(22.6亿美元)的无担保公司债券,以及在台湾国际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亿美元的美元无担保公司债券,以资助台积电的产能扩张或污染防治相关支出。
       报道称,台积电在最近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披露,其2022年计划的资本支出中多达 80% 将用于先进工艺技术,包括 2nm、3nm、5nm 和 7nm。总体上,台积电将今年的资本支出目标定在创纪录的 400-440 亿美元。
       去年,台积电的资本支出已达到创纪录的 300 亿美元。当时该代工厂的 7nm 和更先进工艺技术产生的销售额占其晶圆总收入的 50%,而2020 年仅为 41%。
       4.2021年全球半导体TOP10厂商营收排出炉,三星荣登榜首
       据市调机构Gartner在当地时间19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受益于宅家需求,面向个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服务器的存储器供货出现激增,与此同时,由于缺货涨价带来的销售额也拉高全年销售水位,2021年整个半导体市场增长了25.1%,达到5835亿美元,这是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的一年。
       报告指出,随着终端产品企业为推进增产而增加库存,销售价格上涨,内存芯片业务也获得了有力提升,目前,增加库存等的动向告一段落,行情趋于平稳,但来自服务器的需求等仍然坚挺。
       厂商排名方面,三星(Samsung)超过英特尔(Intel),成为顶级芯片销售商。2021年三星的半导体收入激增31.6%,达到759亿美元。该公司上一次排名第一是在2018年。
       英特尔的收入下降到第二位,只增长了0.5%,达到731亿美元,销售额在前25家公司中增长最慢。
       SK海力士(SK Hynix)去年营收363.26亿美元,为第3大半导体厂。
       美光(Micron)去年营收284.49亿美元,为第4大半导体厂。
       Gartner受惠5G智能手机市场倍增,高通(Qualcomm)去年营收268.56亿美元,博通(Broadcom)营收187.49亿美元,分别为第5大及第6大半导体厂。
       联发科技(MediaTek)去年营收174.52亿美元,为第7大半导体厂,排名上升1名。
       德州仪器(TI)去年营收169.02亿美元,落居第8大半导体厂。
       英伟达(NVIDIA)营收162.56亿美元,为第9大半导体厂,排名前进1名。
       AMD营收158.93亿美元,排名自第14名,跃升至第10名。在CPU领域与英特尔的激烈竞争中,AMD的市场份额正在扩大。
       另一方面,由于遭到美国制裁,华为子公司海思半导体的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82亿美元锐减至2021年的约10亿美元。
       Gartner表示,去年半导体产业供不应求,强劲需求及物流和原料涨价,推升半导体平均售价上扬。该排名以Gartner的初步结果为基础,不包括台积电等纯晶圆代工厂。

二、激光器行业
       1.大族数控上市在即,新股发行价76.56元/股
       2月15日,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数控”)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并进行了上市网上路演。
据公告显示,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经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本次公开发行新股4200万股,本次发行不设老股转让。按本次发行价格76.56元/股计算。
       分拆上市:PCB设备业务快速增长
       2021年,大族激光业绩不断刷新自身记录,并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其中,PCB行业专用设备属于一大增长业务。以营收数据来说,2020年大族数控营业收入达到22.10亿元,占大族激光总营收的18.51%,2021年上半年大族数控营收达到19.04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占大族激光总营收的25.43%。
大族数控营收情况
       2021年1-9月,大族数控营业收入为28.6亿元,营业利润为5.04亿元,净利润为4.51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74.89%、74.41%和76.79%。实现较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增长的带动。随着5G通信网络升级和大数据的进一步发展,带动PCB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下游PCB制造商积极增加对PCB专用设备的资本性开支,公司在PCB专用设备行业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设备的销量快速增长。
       大族数控成立于2002年,作为大族激光唯一的PCB业务平台,主营业务为PCB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大族激光其他业务板块之间保持高度的业务独立性。分拆后,大族激光(除大族数控及其控股子公司)将继续专注发展除大族数控主营业务之外的业务,并进一步增强大族激光独立性。
       大族数控本次上市募集资金项目主要包括PCB专用设备生产改扩建项目及PCB专用设备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大族数控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
       产品线布局广泛 下游应用领域增长潜力大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PCB专用设备主要可分为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两大类,生产设备主要包括钻孔设备、成型设备、光绘设备、自动曝光设备、层压设备、电镀设备等,检测设备主要包括自动光学检测设备、阻抗测试设备、孔位检查设备等。
       PCB的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基材以及下游PCB应用。PCB专用设备所服务的终端应用行业包括5G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据Prismark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 PCB 产业总产值达 623.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0%, 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2019 年产值同比降低 1.7%,但 2020 年在计算设备强劲需求的 带动下,PCB 行业实现 6.4%的大幅增长,产值预计达 652.19 亿美元。未来几年 PCB 行业预计仍将维持较高速的增长,2025 年产值可达 863.25 亿美元,2020-2025 年 CAGR 达 5.8%。
       就产品布局来看,大族数控是全球PCB专用设备企业中产品线最广泛的企业之一。此外,公司连续十二年位列CPCA发布的中国电子电路行业百强排行榜(专用仪器和设备类)第一名,子公司麦逊电子连续七年位列第四名,主要产品销量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研发费用逐年提升 与国际知名企业竞争
       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PCB行业已历经了80多年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2000年以前全球PCB产值70%以上分布在美洲、欧洲及日本等地区。随着PCB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国内PCB专用设备企业也开始逐步发展,但由于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在技术上依然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
       尽管大族数控在其业务领域内属于行业领先企业,但PCB专用设备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且需要根据终端产品的基材厚度、孔径大小、线宽线距、生产规模、可靠性要求、客户要求等因素对整机进行研发设计,要求公司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及大量的研发人才。
       同时,大族数控PCB设备各类型产品均面临着多个国际龙头的激烈竞争。为实现技术突破,应对国际竞争,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近三年研发费用逐年提升,年均复合增速超25%。 截至 2021 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443 人,占总人数比例约27%,10 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研发人员超过50人,部分资深研发人 员在公司成立早期便加入公司;公司已取得 165 项发明专利及 150 项软件著作权 ,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大族数控通过自主研发及创新构建了涵盖 PCB 四大关键工序的核心技术,公司主要产品已展开与德国Schmoll、日本Mitsubishi Electric、美国ESI、以色列Orbotech、日本Nidec-Read、德国LPKF、德国Atg L&M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
       2.IPG 2021净利润增长74%,四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已被锐科激光反超
       2月15日,光纤激光器巨头IPG Photonics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报告。报告显示,IPG在2021年实现营收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4%;毛利率47.7%,同比回升2.8个百分点(去年为44.9%)。
       其中在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65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0.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45.5%,比去年第四季度上升1.9个百分点(去年四季度毛利率为43.6%)。
       高功率激光器销售额下降 新兴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
       据IPG公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材料加工市场的销售额达3.1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87%),同比增长5%,主要的增长动力是焊接、打标、3D打印和清洁应用等方面的销售额增长。在医疗、先进应用和电信领域的优势推动下,其他应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1%。新兴产品(如铝箔切割、清洗、3D打印、钻孔、医疗等)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7%,达到1.3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8%。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IPG强劲的高功率连续波(CW)激光器销售额在本季度再次出现了下滑。尽管全球焊接领域的收入强劲增长、北美和欧洲的切割业务销售也大幅增长,但仍无法弥补中国市场切割业务收入的下降,最终导致高功率连续波(CW)激光器(1kW以上)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9%。其中,6kW以上的超高功率激光器销量占高功率激光器的51%。
       与之对应的是,中功率、脉冲和QCW激光器的销售情况都有明显改善。其中中功率激光器业务增长主要由3D打印和半导体应用驱动;脉冲激光器则受益于箔切割、标记、清洁等需求的增加,这些增量也抵消了太阳能电池制造应用的疲软需求;QCW激光器受益于焊接收入的增长。此外,由于手持激光焊接系统LightWELD销售额的大幅增长,IPG系统业务也实现了稳健增长。
       中国市场份额被反超 欧美市场大幅增长
       中国市场一向是IPG最为重要的市场,但近年来国内挑战者给IPG制造了非常大的压力。2021年第四季度,IPG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0%,达1.13亿美元(按1:6.38汇率换算,约为7.22亿元人民币),占IPG第四季度营收的31%,而国产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锐科激光今年第四季度营收为7.93-9.93亿元。由于锐科激光今年未披露国内外市场占比情况,只能按去年年报情况进行预估(2020年国内市场营收约占总营收的98%)——锐科激光今年第四季度国内市场营收约为7.77-9.73亿元。单以第四季度情况来看,IPG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被锐科激光反超!
       从整年情况来看,IPG 2021年在中国市场实现营收5.51亿元,约合人民币35.73亿元。而锐科激光2021年营收则在33-35亿元之间,整体已与IPG份额十分接近。结合2021年第二、第三季度的双方份额接近、第四季度锐科激光份额反超,可以预见:2022年锐科激光将正式成为中国光纤激光市场份额的NO.1!
       尽管IPG在中国市场遇到严峻挑战,但它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情况正加速改善——中国以外市场四季度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9%,全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2.28%。其中,焊接业务的强劲增长、切割应用高功率激光器的销售增长以及医疗和电信领域创纪录的收入推动了北美地区收入的增长,北美市场同比增长30%。而欧洲在切割、焊接、标记和半导体应用方面有强劲的需求,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7%。由于切割和焊接的收入增加,四季度日本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6%。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PG中国市场下行明显,但其毛利率已恢复至接近50%的水平,净利润更是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3.恩耐2021年营收2.7亿美元创新高!80%收入来自中国以外市场
       2月18日,高功率半导体和光纤激光器供应商—恩耐(nLIGHT)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nLIGHT实现营收2.7010亿美元,同比增长21.3%(2020年全年为2.228亿美元),业绩再创新高。全年毛利润率为28.6%,较2020年(26.6%)增长2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GAAP净亏损2970万美元,摊薄每股净亏损0.70美元;而2020年全年GAAP净亏损为2090万美元,摊薄每股净亏损为0.55美元。
       区域市场划分方面,2021年,恩耐80%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的市场,这些市场中工业客户贡献的收入增长超过了65%。
       在业务板块方面,精密加工业务收入增长36%,工业领域增长12%(中国以外市场增长66%,中国市场减少33%),航空航天/国防领域则增长21%。
       在2021年第四季度,恩耐营收为6750万美元,同比增长2.7%(2020年第四季度为6570万美元)。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26.6%,而2020年第四季度为29.9%。2021年第四季度GAAP净亏损为(880万美元),摊薄每股净亏损为(0.20美元),而2020年第四季度的净亏损为(450万美元),摊薄每股净亏损为(0.12美元)。
       总营收增长,中国市场比重持续下降
       对nLIGHT而言,中国市场以往是最大的单一市场,但其所占份额正呈下降趋势。
       nLIGH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cott Keeney表示:“nLIGHT在2021年实现了21%的收入同比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对中国以外客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1%,以及我们每个终端市场的增长。”
       他指出:“虽然我们的市场重点已经转移,但我们的战略仍然聚焦在利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来推动关键的增长市场发展。”
       “2021年第四季度,我们大约89%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的客户,这一部分同比增长了27%。与此同时,尽管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下降了60%,但2021年第四季度的总营收同比增长3%,至6750万美元。毛利率和经调整的EBITDA利润均在我们11月份提供的指导范围内。我们仍然相信,从长远来看,我们能够以高于整个行业水平的速度增长。”
       nLIGHT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将在6100万美元至6700万美元之间,毛利率将在21%至25%之间,经调整的EBITDA利润将接近盈亏平衡。
       4.激光点亮冬奥会赛场,下一代显示技术争夺激烈
       在被称为“雪如意”的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有一片极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这是由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北京冬奥会期间,它将在“雪如意”的雪地上投射出上千平方米的投影屏。
       据了解,“雪屏幕”使用的大规模复杂表面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是“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之一。该项目采用两台10万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机,投射到跳台尽头的滑雪场中间雪面上,投影显示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与一般的投影相比,全色激光投影色域更广,亮度更高,还有健康护眼和能耗低等优点,因此被冬奥会采用来展示中国显示技术的最新成就。
       无独有偶,近日另一场基于激光投影技术的光影大秀在故宫上演。良业科技集团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张灯结彩”故宫珍品宫灯沉浸式光影演绎——围绕故宫博物院藏万寿、大婚、春节三大主题宫灯文物,将光影交互技术结合真人戏剧表演,使宫灯、故事、场景融合。在故宫宫墙的背景下,每个场景由多道帷幔分隔重构,利用投影及光效投射在不同层次幕布上,营造出递进式景深环境。由38台工程激光投影机及2台投影灯构成的投影系统,结合宫灯藏品、真人实物演绎及LED大屏,打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下一代显示技术争夺激烈 激光显示杀出一片天
       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争夺赛中,OLED、QLED、Mini LED和Micro LED、激光显示等技术路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均显示出了各自的独特优势。激光显示技术解决的是图像高保真再现问题。据了解,激光谱宽窄、方向性好、功率高,能够精准控制在人眼最佳视觉感知区,易实现8K高分辨高对比度,这些特点是其他所有显示光源无法同时具备的;激光显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观看舒适度高、护眼,因为它是漫反射成像、全像素发光、无短波蓝光。
       在政策支持上,在2021年激光显示与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共同列入科技部“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十四五”重点专项。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投影已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和工程用途,近年来随着激光投影仪的小型化和智能化趋势,其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已经开始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主要的载体表现为激光电视、智能微投等产品。
       从投影仪销售数据来看,去年11月,在双十一年度促销节庆带动下,行业线上市场销额环比增长286%,同比亦有30%增幅,当月销量首次突破50万台,前11月线上销量合计近340万台,同比增幅近30%。
       市场格局端,11月DLP占比环比提升24pct至68%,其中品牌集中度预计受促销节庆影响大幅增加,CR3环比提升11.3pct至81.2%,极米仍以40%+份额稳坐首位,峰米重归前十;LCD市场格局变动较大,小明销售量环比翻两番,市占率环比提升超6pct,排名自上月第8名直升至榜眼。
       价格制约行业发展,降本、零部件自给成关键
       尽管近年来激光投影显示市场以其大屏化、护眼等优势迅速增长,但与传统的液晶显示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劣势——搭配抗光幕布销售的激光电视价格基本位于万元以上,这毫无疑问制约了激光显示在家用市场的普及程度。
       溯源激光显示产品的高价格,国外厂商掌控上游核心器件是一大主因。据科创板公司光峰科技招股说明书披露,2018年激光电视成本中光机占比达 59.8%;若进一步地从激光电视整机来看,由于激光光源在光机中成本比重高达67%,其在激光电视整机中的成本比重也高达39.9%。而作为光机重要核心器件的激光光源和成像芯片,供应商多为国外厂商,垄断专利技术及核心器件的供应推高产品成本。
       另外从激光光源来看,当前红光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的主要供应厂商为日系的索尼、日立等;蓝、绿光 LD 则基本被日本厂商日亚化学垄断。此外,当前在激光投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DLP技术,是由德州仪器基于其研发的DMD芯片所创造的全数字反射式的投影技术,其DMD芯片的供应也由德州仪器垄断。
       不过,华创证券指出,当前国内厂商对于镜头、抗光屏幕等器件已经实现较大突破。随着国内厂商及科研院所进一步布局激光器等核心器件,探索LCOS替代DLP技术路径的可行性,结合国家政策普及推动,同时基于业内龙头企业的底层技术架构创新,未来有望尽快实现激光显示全产业链的本土化替代,加速终端市场普及。

三、新能源行业
       1.北京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北京冬奥会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预计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在2月15日的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互动展示活动的“全北京亮起来”主题专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冬奥办主任杨志东介绍了北京冬奥会上的绿色供电与智慧电网,讲述北京冬奥会如何做到100%绿色电能供应。
       2019年1月3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明确3大赛区26个场馆赛期将全部使用绿色电能,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
       杨志东介绍,北京市冬奥会场馆绿电交易工作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启动,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等第一批7家冬奥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用上绿色电力。预计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在北京冬奥会的电力服务保障中,国网北京电力大力推进冬奥科技创新,探索应用数字孪生、5G、区块链、“智慧大脑”等前沿技术,以“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为重点,加快推动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升级。
       冬奥电力运行保障和指挥平台(也称“智慧大脑”)、氢动力发电车、机器狗、无人机等一个个“黑科技”在冬奥供电保障中应用,让绿电更智能。杨志东提到,冬奥电力运行保障和指挥平台是奥运会历史上首个可视化的三维电力运行平台,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首个针对重大赛事建立的供电保障平台,它相当于电力保障指挥的大脑,为电力保障提高了效率。“智慧大脑”时刻监视着监测场馆内外的电力运行状况,如有异常会第一时间预警,再由现场指挥部的人员安排场馆电力团队前去处置。
       国内首台氢动力发电车在北京冬奥会上正式投用。该发电车使用氢气转化成电能,可为场馆进行应急供电。杨志东介绍,这台发电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布置到场馆的最里侧,在场馆里进行应用,没有噪音也没有排放,产生的电能可以同时给10-20辆大巴车充电。
       此外,国网北京电力公司还在三大赛区的多个场馆布设了符合比赛规模数量的充电桩。“这些是公司在践行绿色办奥和低碳出行时进行的基础工作,也是面向未来北京的城市发展做出的前瞻性工作”,杨志东说。
       2.氢燃料电池汽车成北京冬奥会主运力,创重大国际赛事最大投用规模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简称“北京冬奥会”)是氢能示范应用场景最丰富的一届奥运会。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正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在交通活动中实现零碳排放。
       “绿色办奥”理念贯穿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全过程。氢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清洁能源,在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交通处副处长吴志全介绍,北京冬奥会大规模使用氢能等清洁能源,交通运输领域是“重头戏”。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三大赛区的运输主力,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突破。
       吴志全提到,北京冬奥会共计投入使用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是迄今为止在重大国际赛事中投入规模最大的。在北京和延庆两大赛区,312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自2月4日到2月14日,累计用氢约42.04吨。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被称为“终极环保车”。据介绍,在北京冬奥会投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丰田Mirai乘用车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8.79公斤,丰田柯斯达中巴车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约47.01公斤,丰田-福田合作开发的大巴车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7.86公斤。
       氢燃料电池汽车如何对抗冬奥赛区的严寒?福田汽车欧辉客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刘继红介绍,目前投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大巴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此外,与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不会因为外部温度降低而缩短。“既实现了零碳排放,又做到了续航里程不打折扣。”
       冬奥会开启了北京氢能产业发展新篇章。据了解,北京市正在积极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末期,构建形成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3.经济日报:氢燃料车商业化还要过三关
       和运动员奋力夺金一样,穿梭在北京冬奥会赛场的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以及沿线30多座加氢站,也引发了海内外舆论关注。此次全球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不仅展现了丰田、福田、宇通、吉利等车企的“氢”实力,而且毫不意外地引发氢燃料车何时能大规模商业化的讨论。
       与纯电车相比,氢燃料车加注快、续航长、耐低温;与燃油车相比,氢燃料车热转化效率高,又足够清洁环保。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氢燃料电池一度被认为是解决汽车有害气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终极解决方案。不过,氢燃料车的商业化之路并不平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氢燃料车的销量仅为1556辆,远不如预期。
       从全球来看,真正意义上实现量产在售的氢燃料车屈指可数。去年特斯拉一家就卖出了93.6万辆电动车,而全球氢燃料车销量加起来也抵不上其零头。有网友吐槽,氢燃料车正以“龟速”被各大车企抛弃。
       事实上,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已宣布终止开发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计划,并将停止生产唯一的燃料车型GLC F—CELL,上汽集团也已发布公告决定终止燃料电池汽车前瞻技术项目的研发,而本田前不久也宣布将研发重点放在纯电车上,不再专注于氢燃料车。更夸张的是,马斯克直言氢燃料车是交“智商税”,大众汽车则认为氢燃料车“没有未来”。无疑,这些车企及高管的“不看好”言论为氢燃料车发展蒙上更多不确定性阴影。
       有人问,既然如此,还有必要大力推广氢燃料车吗?特别是当前电动乘用车市场已经爆发,中长期看也不太可能改变为氢燃料车。但也要明白,作为新能源车技术路线之一,从场景驱动理论来看,氢能源更适宜长途运输,而电动车更适宜城市配送、城市巴士、区域运输。毕竟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限,电池组重量太大,充电时间太长。比如重卡,其路线相对固定,以高速公路为主,只需要在固定路线上建设几个加氢站就可以了,没必要像电动车一样在全国铺开加氢站。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企业实力,都足以支撑氢燃料商用车发展,问题在于当前我们能否奋力过氢燃料车商业化的三道关。
       首先是成本关。从供应链来看,确保氢燃料车的商业化运营,需要制氢、运氢、储氢、加氢四个过程,每个环节成本都不低。与纯电车相比,无论是当前交通氢每千克60元至80元的售卖价格,还是高达200多万元一辆的氢燃料车,抑或是千万元起步的加氢站建设,这都是氢能产业链难以承受之重。不过,电动车当年也很贵,尤其是占据成本40%的锂电池价格居高不下,但是随着大规模量产,分摊了高昂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车企盈利已肉眼可见。与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可以使用现有的供电网络不同,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需要重新建立氢的供应系统,全产业链发力。
       其次是技术关。表面上看,氢燃料车商业化成本过高,但归根到底是缺少产品技术的突破。比如基础材料,催化剂、质子膜、碳纸、高强度碳纤维、安全阀、加氢站离子压缩机,其中很多材料还需要进口,更别说规模化。因此,当务之急就是产业链上下游要协力攻关,突破产业化“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同时,氢安全技术也很重要,消费者对此尤其关注。总之,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才有可能实现氢燃料车商业化的新突破。
       最后是管理关。当下氢气仍被作为危化品,而非能源进行管理。由于小型制氢生产属于化工项目,法规管理要求进入化工园区,因而当前大多数交通制氢用氢都在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对制加一体化站发展的限制,大幅降低了交通用氢的经济性。因此,要想将高企的加氢站成本大幅降下来,还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能源用途小型制氢项目的限制,有序引导交通制氢加氢用氢的发展。
       4.新能源汽车市场成本增长,相应车企集体涨价
       迫于成本上涨压力,上汽荣威决定从3月1日起,对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据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12月份至今,已有近20家车企宣布旗下新能源车型涨价,涨价幅度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虽然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但市场仍保持产销两旺,迎来2022年开门红。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从市场份额来看,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7%,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19.2%,高于去年全年水平,新能源汽车正快速向市场渗透。
       据业内人士介绍,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价主要源于补贴退坡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我国补贴逐步退坡早已为新能源车企的共识,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在意料之中,对新能源车企的影响有限,而动力电池等原材料涨价却给新能源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也成为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的主要原因。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镍钴锂行业运行情况》,2021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镍钴锂行业整体呈供需两旺格局,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相关机构统计,2020年1月初到2022年1月,电池级钴、硫酸镍、碳酸锂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9%、55%和569%。据多家机构预测,2022年新能源市场仍将高速增长,伴随着电池需求量的攀升,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浮动将反映到整车的价格之中。
       为了应对原材料上涨等带来的成本压力,新能源车企选择了在2022年补贴退坡的时点开始提价。财政部等四部门在2021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补贴政策》)。《补贴政策》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到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终止。其中,3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车型补贴将减少5400元,插电式混动车型补贴金额减少2040元。
       业内普遍认为,《补贴政策》发布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了市场驱动阶段。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车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即使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部退坡,我国还有接力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目前,《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业内预计,近期,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车企会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车企会通过提升产品技术指标、提升单车规模销量降成本、改善电池供应商结构等多方举措,应对成本上涨,一些缺乏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或不得不退出市场。而新能源车市的强劲增长不会改变。中汽协等多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将提前完成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00万辆的目标。
       5.工信部: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284亿美元
       2021年,我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对于2012年我国光伏行业的运行情况,工信部表示,首先是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
       其次是技术加快迭代升级。主流企业多晶硅指标持续提升,满足N型电池需求,硅片大尺寸、薄片化技术加快进步;电池效率再创新高,量产P型PERC电池效率达23.1%,N型       TOPCon电池实验效率突破25.4%,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
       再次是智能光伏发展迅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速融合,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推陈出新。
       最后是市场应用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国内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光伏发电大型基地建设加快步伐,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持续实施,标准、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

四、复合材料行业
       1.恒神股份即将发布T1100级、M40X级两款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据深圳复材展组委会消息,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将在2022年3月30日至4月1日举办的首届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正式发布两款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产品。
       与前代产品相比,新一代产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装备建设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HF60(T1100级)碳纤维:拉伸强度7000 MPa,拉伸模量320 GPa。
       2、HM50E(M40X级)碳纤维:拉伸强度5700 MPa,拉伸模量380 GPa
       据了解,这将是恒神股份新一代碳纤维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首次发布。目前,这两款碳纤维新产品均已实现稳定工程化量产,本年度将以碳纤维、预浸料等多种形式投放市场,为碳纤维的国产化再添助力。
       2.中石化投资飞泽科技 欲大举进军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近日,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简称“资本公司”)完成对廊坊市飞泽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飞泽科技”)的投资交割,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突破。该项目作为中石化集团公司战略性项目,资本公司紧密围绕中石化集团战略部署推进项目落地,积极发挥资本的孵化撬动作用。
       飞泽科技立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核心业务,专注为汽车、风电、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等领域客户提供包含结构设计、模拟分析、材料研发、工艺试制、试验验证、量产交付在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目前,飞泽科技已经为蔚来汽车ES6车型累计交付超8万余套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底板,该项目的量产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中国汽车行业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ES6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底板
        在中石化资本运作布局中,上海石化正是落实其碳纤维战略的内部核心子公司。早在2019年9月12日,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就已揭牌,上海石化碳纤维事业部也随之成立。借助中石化雄厚的资本实力,上海石化碳纤维战略推进速度极快。2021年1月4日,总投资35亿元的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作为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6月8日,上海石化1000吨/年碳纤维生产装置成功进入了开车准备阶段。
HP-RTM设备
       本次投资入股飞泽科技,将进一步加快中国石化的碳纤维战略实施,特别是与电动车企业和中国商飞等飞机制造商的联合开发,有利于中国石化补强碳纤维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加快自主品牌碳纤维产业化速度,向着高附加值的复合材料应用领域迈进。
       3.日本帝人常州复合材料制造工厂投入使用
       近日,帝人集团汽车复合材料业务的核心公司帝人汽车技术公司(日本东京)联合五家汽车材料公司对外宣布,它已开始在 39,000 平方米的新复合材料制造工厂投入商业运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公司还宣布,正在中国建设第三家工厂,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技术开发区,该工厂占地 13,000 平方米,将于2023年夏季投入运营。
       帝人汽车技术选择常州和沈阳地区作为其新工厂,因为它们靠近欧洲、美国和中国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设施。帝人认为,这两家工厂将有助于满足对复合材料组件不断增长的需求,并通过中国电动汽车 (EV) 市场的增长进一步扩大。这两家工厂将显著提高公司提供轻质、安全、节能和耐用的复合材料部件的能力,据报道,这些部件对于环保汽车来说必不可少。随着第二工厂的启动和第三工厂的建设,帝人汽车科技正在积极巩固其在汽车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同时,该公司正在开发先进复合材料和工艺的应用,以支持其汽车客户实现降低车重、减少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以及降低电动汽车生产成本的挑战。帝人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其汽车复合材料产品业务的年销售额达到 20 亿美元。自 2015 年以来,帝人汽车科技一直在中国生产汽车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板模塑料 (GF-SMC),主要用于 EV 电池盖、电池护罩、车身底部护罩、结构内板和车身外板。
       4.盘点碳纤维复材闪耀2022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世界瞩目,一系列拥有碳纤维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装备、核心技术,同样惊艳无比。
       1.TG800碳纤维制作的雪车和雪车头盔
       为了能让“冰上F1”高速奔驰,雪车车身所用的材料要求质量轻、强度高,而这样的材料也正是航空航天领域大量应用的,因此,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制造雪车由中国宝武太钢集团山西钢科碳材料公司生产,采用了高强度等级国产TG800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后,雪车能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轻车身重量,降低重心,使雪车滑起来更平稳。据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双人雪车车身重量只有50公斤左右,材料的高强度和独特的吸能特性,还能保护运动员在撞车事故中不受到伤害。
       2.碳纤维为北京2022冬奥会火炬“飞扬”披上了“外衣”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为北京2022冬奥会火炬“飞扬”披上了碳纤维“外衣”,这是全球首次实现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奥运火炬外壳,解决了氢燃料燃烧时火炬需要耐高温的技术难题,使其具有“轻、固、美”等特点,能够实现在高于800摄氏度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相比冰冷的金属火炬外壳,“飞扬”更加让火炬手感到温暖,助力“绿色奥运”。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是国内较早研发碳纤维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企业。早在2012年,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成套技术,生产12K小丝束碳纤维。2018年,该公司成功试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8K大丝束碳纤维。据悉,中国石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碳纤维技术,目前申请专利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3.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发光杆
       根据冬奥会开幕式道具师介绍,用于开幕式的发光杆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长9.5米,首端直径3.8公分,末端直径1.8公分,重量3斤7两。原来发光杆采用的是不锈钢的道具杆,重量有6斤,虽然重量不大,但是长度太长,导致杆子晃动厉害,难以控制。最终道具组想到了在鱼竿中广泛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但重量轻、强度高,操控性也更好。
       4.碳纤维储氢气瓶
       搭载着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中材科技)的储氢气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陆续批量服务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两个赛区,助力2022冬奥会。据了解,此批氢能通勤大巴是由宇通集团和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合作开发的首批46台氢能通勤大巴,同时大巴全部使用中材科技生产的165L储氢气瓶组,设计续航里程可达630公里。该储氢瓶组不仅服务冬奥通勤领域,还帮助保温车为赛区内外提供物流运输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材科技为冬奥定制开发的53L储氢气瓶在张家口赛区的氢燃料电池警务巡逻车、消防巡逻车和邮政车上也得到了批量应用。
       5.国产3D打印第一代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速滑冰鞋
       全球知名的碳纤维速滑冰鞋大多由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的公司生产,价格高达中国速滑冰鞋的十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2020年6月开始,河北经贸大学运动生物力学教授杨金田及其科研团队投资研制新一代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冰鞋。研发团队由运动生物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经过一年多的科研,该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速滑冰鞋。杨金田表示,与中国高端速滑冰鞋相比,碳纤维冰鞋重量减轻3%-4%,冰鞋剥离强度提升7%。
       6.碳纤维冰球杆
       冰球杆基材碳纤维复合材料采取在制作碳纤维布时混入流体成型剂的工艺方法,将流体成型剂的流动性降低到预设阈值之下,并使碳纤维布的质量误差控制在±1g/m2-1.5g/m2;将碳纤维布制作的碳纤维球杆基材放入模具中,模具的充气压力控制在18000Kpa至23000Ka,并对碳纤维球杆基加热,以使冰球杆成型。流体成型剂用于附着在碳纤维布表面,一方面增加碳纤维布的韧性,另一方面提升球杆整体的结构强度。通过提供低流动性的流体成型剂,且模具的充气压力一定时,可保证碳纤维球杆基材表面仍然有足够的流体成型剂附着,并参与后续的成型过程中,充足的流体成型剂保障了冰球杆的韧性,使得运动员在挥打冰球杆时不易出现球杆开裂或折断的情形,确保冰球杆结实耐用。
       7.碳纤维发热电缆助力冬奥村公寓供暖
       为了让运动员阻隔冬季的寒冷,在张家口冬奥村,一种新型装配式外墙板及碳纤维发热电缆安装在运动员公寓里,既绿色环保又温暖舒适。冬奥村运动员公寓房间内的地板下铺设碳纤维发热电缆,采用电供热,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减少热量损耗。所使用的电能也全部来自张家口的风能发电,清洁可再生,绿色环保。碳纤维发热线缆在工作时,会释放出远红外线,对运动员的康复和经脉活络,有较好的理疗作用。
五、卫星通信行业
       1.长征八号将择机发射,其有望打破我国一箭多星记录
       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目前正在海南文昌发射场进行发射前的测试工作。此次发射的长征八号采用了全新的构型,将一次发射22颗卫星。
       长征八号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当中的最新型号,可以承担80%以上的中低轨发射任务。据介绍,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将于二月底至三月初在文昌发射场择机发射。此次任务是长征八号火箭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副主任设计师 陈晓飞:虽然说长八遥二是一次新构型,但是长八遥一的设计当中,其实已经兼顾了有助推器和没有助推器两种状态。我们最开始就践行了一种模块化的一个设计思路,所以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还能高效完成一个全新火箭的设计。
       据介绍,此次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将发射22颗商业卫星,这也将创造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除了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外,长征八号今年还将完成一发火箭总装,七发火箭投产工作,为后续以互联网星座组网等重大工程做好支撑。
       2.国内首次实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批量生产
       近日,银河航天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已从其自主建设的卫星研发产线下线,完成出厂评审,运抵发射场,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度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这是我国首次批量研制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据介绍,2021年年初,银河航天启动卫星小批量研制工作,在1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小批量卫星的全部设计、总装、测试、试验和出厂工作。该批卫星的出厂,验证了银河航天卫星产线的小规模批产能力以及低成本研制模式,进一步推进我国卫星低成本批量研制。
       据了解,通过该批卫星,银河航天将构建卫星互联网试验网络——“小蜘蛛网”,可实现单次30分钟以上的不间断低轨卫星宽带通信服务。“小蜘蛛网”还将被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新体制、新架构的探索,各类场景服务的验证,为大规模组网应用积累经验。银河航天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同时搭载了遥感载荷,卫星不仅可以通信,还可以对地拍摄照片和视频。利用该批卫星组成的试验星座,银河航天将开展卫星通信、遥感一体化的创新应用模式探索以及在轨演示验证,推动我国低轨卫星通信遥感一体化技术发展。
       当前,全球太空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卫星低成本批量生产是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据了解,银河航天即将发射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其单星研制成本对比银河航天首发星已下降一半以上。后续,随着银河航天卫星智能超级工厂投入运营,有望进一步降低卫星批产成本,提高研制效率,加速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3.国内首家运营SAR遥感卫星企业天仪研究院完成新一轮投资
       近日,合肥产投集团旗下产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产投资本”)通过安徽省人工智能基金完成对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天仪研究院”)战略投资,本次融资将加快推动“天仙星座”的组网建设。
       “天仙星座”计划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38所”)牵头发起,中电博微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负责工程建设,天仪研究院是天仙星座重要战略合伙伙伴。该星座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SAR雷达卫星构成,部署在多个轨道面,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宽覆盖、持续监测、快速遥感信息处理能力,可提供更高效率,且具有极致性价比的对地遥感数据服务,将为国家应急救灾体系打造一支可信赖的天基商业SAR力量。
       “天仙星座”技术验证已在“海丝一号”卫星上完成。“海丝一号”卫星由厦门大学等单位根据海洋科学研究与遥感应用市场需要提出需求,天仪研究院担任卫星总体,中国电科38所为载荷总体,联合负责卫星的研制。
       “海丝一号”卫星于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卫星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空白,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使天仪成为国内首家运营SAR遥感卫星的商业公司,也成为全球范围内继ICEYE和Capella之后的第三家商业SAR雷达遥感卫星运营公司。“海丝一号”卫星成功入轨以来,已为应急管理、海洋、水利等多个行业提供超过2000景卫星遥感影像,多次服务于防灾减灾救灾应用。
       同时,“巢湖一号”作为“天仙星座”首颗批产SAR卫星,目前已经完成测试并出厂,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计划于2022年一季度择机发射。这也是在“海丝一号”卫星的基础上,天仪研究院与中国电科38所的第二次合作。
       当前,低轨道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轨道革命”正在发生,航天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与变革时期,卫星产业的小型化、高性价比和批量生产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国商业卫星产业亟待发展。
       4.民营航天企业深蓝航天完成近2亿A轮融资,真成投资领投
近日,民营航天企业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下称“深蓝航天”)宣布完成近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真成投资领投,德同资本、欧瑞资本、银河系创投、卓源资本共同投资。
       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星云-1液体火箭的研制、火箭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的验证及发射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后续,深蓝航天将会持续加强星云-1整箭研发、雷霆系列发动机研制、3D打印增材制造工艺及可回收重复使用能力的测试与研究。
       北京深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运载火箭研发商,专注于小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及生产,旨在为全球微小卫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商业发射服务,并致力于商业航天技术的军民融合和民用成果转化,探索适合于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2021年7月,深蓝航天完成了首次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VTVL)自由飞行,即被称为“蚱蜢跳”的运载火箭垂直回收飞行试验。2021年10月13日,深蓝航天再次成功完成百米级VTVL垂直回收试验,这标志着深蓝航天在国内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的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将按计划执行“星云-M”试验箭的公里级高空垂直起降回收飞行试验,以及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20”的整机试车。该公司CEO霍亮于近日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从技术来看,深蓝航天对标首个实现入轨级运载火箭回收复用的SpaceX,采用液氧煤油垂直起降技术路径。液体火箭发动机在火箭回收领域有着显著优势,特别是针栓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其推力可灵活调节,具有多次重复启动能力。
       深蓝航天选择了针栓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自己的研究攻关方向。目前,已成功研发“雷霆-5”液氧煤油发动机——该发动机真空推力达50 kN,通过100千瓦级电机调节氧化剂和燃料泵转速,可实现50%-100%推力调节,并成功应用于“星云-M”火箭的米级、百米级VTVL试验。针栓式喷注技术可以在调节推力的过程中抑制不稳定燃烧,减少震荡,以实现平稳的推力调节功能。
       此外,雷霆系列发动机使用液氧煤油作为燃料也具有独特优势,该种推进剂组合可以提供更高的密度比冲、更大的运载能力,并且使用操作安全性更高、工程上更成熟可靠。
深蓝航天也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实现液氧煤油垂直起降可回收复用的火箭公司。这也是美国以外的团队第一次完成有工程价值的垂直回收试验。

六、金融资本市场
       1.西安政府设立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1)用基金撬动资本
       日前,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设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按照 “省市共建、市级实施 ”的原则,设立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创投基金”)。
       从规模来看,西安市创投基金首期规模为100亿元,其中,西安市统筹安排80亿元,争取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支持20亿元。西安市统筹出资来源包括市级财政预算及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有关开发区等其他方出资。各方出资按照“4:3:3”的比例分三期实缴,于2023年年底前全部到位。
       能够看到,与此前招商模式不同的是,政府已经从土地、厂房、税收政策的招商模式逐渐过渡到引入产业基金、开启资本招商的“新样板”,这种基于投行思维的招商引资模式,一旦落到实地,带来的不单是地方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够打造地方经济的产融互动。
       但如何利用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资本投资方向,已经成为设立创投基金之前的重要考量。对此,西安市政府也在《方案》中指明了投资方向。基金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向进行业务布局,通过投资子基金、直接投资方式投向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等领域。
       长远来看,科创企业动辄面临研发高、融资难的实际问题,西安市创投基金对准科创型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根据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统计数据,2021年,全省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总投入达到163.1亿元;研发投入超过100万元的企业3680家,融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融合到产业链上,创投基金的设立,也是西安统筹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和加强社会资本对西安市创新领域投资力度的重要举措。
       (2)值得借鉴的“合肥模式”
       从投资方向上看,西安创投基金似乎与“合肥模式”有着高度相似之处。合肥的成功则取决于其对自身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理解、机会判断的准确度,以及最终将这种理解判断落地的组织效率。因此,对于西安政府做投行这件事,“合肥模式”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合肥模式”能够逢“赌”必赢在于两点。
       一是找准了产业方向。从合肥投资的一些成功案例来看,合肥政府选择与自身基础相近,具有核心技术、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业,既撬动了显示屏产业、半导体产业和新能源汽车这一类高新技术产业在合肥大量聚集,也让自身赚了个盆满钵满。
       二是既敢于接盘又舍得投入。比如在京东方、蔚来等企业面临重大危机时雪中送炭,动辄百亿的支出,在众多不看好的声音中毅然决然地去投。自然,专业角度上,合肥市直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锻炼出了一批懂产业、通政策、熟悉市场、擅长谈判,精于资本运作的人才队伍也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在资金介入的这个过程中,政府产业基金有时会充当“信用增级”的角色,将官方信用变成了可流动的资产。例如合肥政府出资京东方后,在政府的背书下,A股的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也纷纷跟上。
       目前,“合肥模式”已经趋于成熟状态,看到了“合肥模式”光鲜亮丽的一面,“羊群效应”也随即而来。但“合肥模式”固然有可以借鉴之处,却也并非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只要有投资就会有风险:比如合肥引进熔盛重工、塞维太阳能等项目也曾遭遇过失败。
       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西安也应当科学运用“投行思维”,建立属于自己的“西安模式”。
       (3)能否建立“西安模式”
       西安市创投基金充分吸收近几年国内先进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改革实践经验,在施行过程中进行了多个维度的创新。
       比如利用专业基金团队去提高创投基金的专业化程度。《方案》中提到:创投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由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独立运作和自主决策;并积极与行业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合作设立市场化子基金。
       此外,创投基金“投早投小”,针对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子基金也将提高出资比例并建立让利机制。
       整体来看,相比摸爬滚打多年的合肥来讲,西安市政府做投行无疑是幸运的。宏观角度上,深创投、合肥模式等一系列政府基金的设立和运作,都证明了政府做投行是可行的,并能从其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大环境来看,北交所的设立,将快速孵化多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企业,也与当下陕西扶持科创型企业逻辑一致。
       另外,陕西在科创资源上也比较可观。根据科技情报研究院数据,2021年,陕西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188家,同比增长38.65%,居全国第10位。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陕西省的目标是上市12家企业。
       政策层面上,陕西省在“十四五规划”之中有明确提到:“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推动企业组织制度和运行规模创新,加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而西安秦创原的成立,亦是集聚各方力量,加速把陕西的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2.各地百亿母基金大爆发,利用资本引入产业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2年开年以来,至少有7只百亿级别的母基金出炉——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母基金、上海百亿引导基金、西安创新投资基金、成渝双城基金正式运营、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盐城市产业投资母基金一期等。
       为何各地纷纷发力母基金?有一个原因必然提到,那就是招商引资。如今,“用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渐渐成为共识,地方母基金开始迎来爆发。这是创投圈募资罕见的一幕。
       (1)2022年第一个月,一只只百亿母基金诞生
       先按时间线看,今年1月17日,有三只基金完成备案或对外公布设立——交发集团发起设立的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母基金——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该基金募资规模100亿。
       同时,上海联合五大房企又成立百亿城市更新引导基金,并明确未来基金投资领域将聚焦于上海市城区的旧城改造、历史风貌保护、租赁住房等城市更新项目。
       此外,海南省发起并组建成立了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南财金集团)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简称:自贸港基金)。据悉,海南财金集团作为唯一出资人,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自贸港基金。该基金功能定位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投资方式运作,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一园区、一基金”、项目共同投资和投贷联动等方式,不断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力争形成1000亿元以上规模的母子基金群。
       再往前看,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的通知,按照“省市共建、市级实施”的原则,设立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暂定名)首期规模100亿元。该创投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由各出资方确定的出资人代表担任有限合伙人(LP),其中西安市财政局的出资人代表为市级国有金融资本运营管理平台——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财金),其全资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GP)。据悉,该基金围绕重点产业链方向进行布局投资,投向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向。
       另外,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简称:成渝双城基金)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成功,这标志着该基金正式步入运营阶段,即将实施项目投资。成渝双城基金将围绕国家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进行投资布局,通过与四川发展基金集群协同发力,以优势互补的良性投资模式,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促进成渝两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及产业升级,意在构建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至此,一只只母基金纷至沓来,成为VC/PE圈开年热闹的一幕。
       (2)各地为何纷纷设立母基金?
       当前,用基金撬动资本,从而引入产业成为共识。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设立母基金来看,招商引资的色彩不言而喻。
       去年12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接下来,河南将率先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两个重点产业赛道设立政府母基金,其中,省数字经济引导基金30亿元,省生物医药新材料引导基金20亿元。这两只基金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发挥引导作用,其次是重在招引机构,第三是扶持原始创新。
       为此,河南还将积极对接天使风投创投机构和各类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组织开展“投资机构看河南”系列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完善“招引”政策,力争5年内吸引100家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落户河南。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南省各类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机构达到156家,总规模876亿元,涌现出百瑞创投、华夏海纳、中原前海、中金汇融、伊洛投资等一批本土GP。
       成都也动作频频。在印发的《2021成都市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提到,对2020年度新注册在成都市,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市发改委登记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以公司制形式注册的,给予其当年实缴注册资本规模1%的一次性落户奖励,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以合伙制形式注册的,根据合伙企业2020年度实际募集资金规模的0.5%,给予其委托的创业投资管理企业(需注册在成都市)对应管理资产规模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福建、安徽、陕西等省份也正在赶来。但从现实层面考虑,除了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厦门等地的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比较成熟外,其他地区目前还很难匹配到优质的GP。
事实上,投资机构在募资时会着重考虑到当地的政策条件(返投比例)、产业背景等因素。此前有IR向投资界表示,募资和之后的投资、投后管理环环相扣,需要在当地有所布局,并且最好是有一定程度的人脉资源积累,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在当地寻找优质标的,最终完成返投要求。
       3.2021年并购市场年报:硬科技与国企改革成热门主题
       一、并购总数平稳上升,交易金额下滑
       2021年全年新冠影响逐步消退,尽管仍有反弹,但经济复苏势头强劲,GDP同比增长8.1%。受经济回暖带动,中国并购市场更加活跃,2021年共发生并购事件2,172起,同比增加14.7%。由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监管政策调整,市场因不确定性出手较为审慎,表现为全年并购规模同比下滑23.1%,为9,309.57亿元。年内各季度变化较为平稳,四个季度分别发生486起、513起、539起和634起案例,交易金额分别为2,418.32亿元、1,608.86亿元、2,196.83亿元和3,085.56亿元。
       并购交易金额呈现分化。5亿元以下的小型并购是市场主流,占全部案例数量的近70%,但对并购金额规模贡献较少;50亿元以上并购案例数量上占比不足1.5%,但交易规模占比超过40%,其中不乏国企主导的行业内重组、金融机构实施的控股并购及行业领先企业推动的平行整合。整体而言,随着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行业内部整合与跨行业合作交流将成为常态,并购作为企业外延式发展的手段,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全球范围内货币宽松态势延续,叠加国内资本市场改革,较为充裕的流动性为企业实施并购提供足够“弹药”。
       二、跨境交易回暖,国内交易规模收缩
       2021年境内并购事件数量增加,但总规模有所下降,跨境并购回温明显。全年境内并购交易数量达到2,066起(+13.7%),交易金额8,120.51亿元(-29.0%)。相比之下,跨境并购交易总数106起(+39.5%),交易总金额1,189.06亿元(+74.9%)。跨境并购升温一方面得益于年内各国因疫情趋于缓和而放宽通航限制,人员流动更加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境外并购实施;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疫情影响下首先恢复经济运转的国家,经济韧性显露,对外资仍有较大吸引力,外资并购交易有所回暖。
表1 2021年境内外部分大额并购案例展示
       三、行业整合成并购市场主流,科创行业热度仍将持续
       从并购方各行业交易数量来看,全年交易量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495起,+44.3%)、机械制造(171起,-17.8%),生物技术/医疗健康(166起,+44.3%);此外,化工原料及加工、半导体及电子设备、IT等行业企业参与并购也较为积极。
       其中,金融类企业的并购标的集中在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和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等硬科技行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并购市场整体行业取向。其中,VC/PE机构作为并购方参与的并购交易中,交易标的集中在以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为代表的科创相关行业。高瓴、春华、KKR等资深玩家主导的控股型并购在交易规模上居于前列,也有合肥建曙、亦庄控股等国资背景机构对硬科技企业大额出资。总体而言,VC/PE机构参与的并购目的仍以长期财务投资为主。除金融行业外,其他行业并购标的主要集中在本行业或上下游相关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等热门行业内部并购热度持续。
       从并购方各行业交易规模来看,金融(1,963.04亿元,-41.4%)、建筑/工程(1,470.73亿元,+568.3%)以及物流(829.73,+1062.3%)等行业企业作为并购方所主导的并购交易总规模位居前三。金融企业的并购金额集中在半导体及电子设备、金融、房地产以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行业,除在市场热门行业一展拳脚外,金融企业2021年在房地产也有较大规模并购,多数交易源于REITs推进及房企业务调整等市场改革大趋势。
       其次,2020年开始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速了国有企业重组与业务资源整合,在国资属性较强的建筑/工程、物流及能源及矿产等重资产行业中,由国资主导的并购交易推高了整体交易规模,2021年上述领域里国资主导并购交易的金额在行业内占比超过50%。其中,天山水泥收购重组四家相关企业涉及金额合计超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能源建设、长源电力、首钢股份等也有大额并购事件。
       此外,同样受益于国企改革的还有农林牧渔行业,在并购总规模收缩,多数行业并购交易金额有所下降的背景下,该行业同比仍有较高增长。中国中化在“两化”重组后进一步理顺业务和架构,由旗下先正达集团收购扬农化工,实现集团农化业务集中,涉及金额超过100亿元,推高农林牧渔领域并购规模。
       从被并购方(标的方)行业分布来看,2021年并购标的进一步向科创和硬科技企业集中。全年数量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261起,+70.6%),半导体及电子设备(198起,+33.8%)以及IT(193起,+6.0%),此外,机械制造、化工原料及加工、能源及矿产、清洁技术等也位居前列。交易规模方面,金额集中于建筑/工程、半导体及电子设备、金融三个一级行业。其中建筑/工程、金融等行业因国企整合案例占比较大,规模居前具有一定偶发性;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和汽车等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更迭频繁,行业竞争格局仍将经历长期演变,规模效应潜力仍有待挖掘,行业内企业通过并购寻求外延式发展动力较强,预计未来仍将是并购市场热门标的行业。
五、总结展望
       2021年,经济复苏带动并购市场更为积极,但全年较为严格的反垄断监管基调仍对并购交易规模产生一定影响,叠加下半年多项行业政策调整,市场显露出对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要以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同时提出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预计2022年对资本监管将从依法有效监管和引导健康发展两方面进行,政策不确定性将有所减退,在行业内部大整合趋势中,企业将更加积极利用资本参与并购市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计划进入下半场,预计将出现更多更为深化的资产重组和业务调整,叠加后疫情时代跨境并购增长,2022年中国并购市场规模有望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