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2年第16期(总第61期)

行业报告 2023-02-01 10:31:32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台积电将超1000名工程师及3nm工艺送至美国

11月21日,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首次向媒体证实,台积电目前最先进的3nm制程,将作为美国亚利桑那州厂的第二阶段计划。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指出,台积电准备在美国目前晶圆厂址旁边,再盖一座采用3nm先进制程的晶圆厂,投资规模估约120亿美元,接近2020年拍板的5nm厂。

张忠谋则首次直接证实了此项传言,强调5nm厂是第一阶段,之后在旁边将规划3nm厂。这意味着台积电历史上首次将最先进制程布局到台湾之外的地区生产。

图:接近完工的台积电美国厂

同时,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的5nm晶圆厂建设接近尾声,将在12月上旬举行首部机台移机典礼。

据商业周刊报导,在11月初,已有一部分台积电员工携家带眷举家搬迁飞往美国凤凰城,这是台积电第一班把将近300名员工送往美国的包机,而且在未来几个月还有6架包机,将总计超过1000名工程师与其家人陆续送至美国。

此番激进的做法引发台湾岛内网友热议,多数网友表达担忧,表示“先进制程在全球具领先及战略意义的地位,没有了这些优势,台湾科技业恐无法于未来跟人竞争”,“原本只是交个保护费,现在连先进制程都跑过去”,“这只是刚开始,美国想整碗抢去”,“拿掉台积电,台湾剩下老穷残了吧”。

但也有网友认为赴美设厂是好事,“赴美成本暴增,但只要美国政府和企业买单就没问题”,“这对台积电是好事,分散风险广纳全球人才”,“我反而很乐观,台积电没有美国支持根本什么都不是”。

2.比亚迪半导体业务拆分上市计划叫停,未来将择机重启

据比亚迪的《关于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的公告》,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同意终止推进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上市事项。

比亚迪半导体为了扩大晶圆产能,在审期间已投资实施济南功率半导体产能建设项目。

济南项目目前已成功投产,产能爬坡情况良好,但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新增晶圆产能仍远不能满足下游需求。

为尽快提升产能供给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比亚迪半导体拟抢抓时间窗口,开展大规模晶圆产能投资建设。

在济南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额投资,预计对比亚迪半导体未来资产和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比亚迪表示,因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态势导致芯片供给严重不足,晶圆产能成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能瓶颈,为加快晶圆产能建设,暂时终止比亚迪半导体分拆至创业板上市申请,未来将择机再次启动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工作。

比亚迪表示,终止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同时,公司承诺在终止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至创业板上市事项公告后的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自2020年起,比亚迪已开始筹划将其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独立上市,比亚迪半导两轮总计完成了27亿元的融资。

不过在2021年8月份,比亚迪半导体的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审核”,原因是因律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比亚迪半导体当时表示,“公司现在会尽快推进一些复核的报告,至于会不会换所,我们也不清楚。”

对于今天的上市叫停,比亚迪对媒体表示,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是公司基于市场情况的预判、项目建设的紧迫性等因素充分论证后作出的审慎决策,本次撤回申请正是为了日后健康高速发展做铺垫,也是为了全体股东权益最大化做出的调整和努力。

3.三星三季度营收下滑,痛失半导体第一宝座

11月23日消息,据市场研究公司Omdia最新数据,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在第三季度营收大幅下滑,失去全球半导体销冠宝座。

从数据来看,三季度三星电子半导体业务的营收为146亿美元,远不及上一季度的203亿美元,环比下滑28.1%。

Intel则坐上全球半导体销冠的宝座,在此之前,三星电子连续4个季度击败Intel斩获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第一。

Intel三季度的营收虽同比也大幅下滑,但他们在半导体方面148.51亿美元的营收,只是略低于上一季度的148.65亿美元,高于三星电子的146亿美元。

除了三星电子和Intel,其他半导体厂商的成绩也不理想,第三名是高通,销售额为99亿美元,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了5.6%。

SK海力士从上一季度的第三位跌至第四位,销售额下降了26%以上。在海力士之后是博通,由上一季度的65.61亿美元增至69.46亿美元,环比增长5.9%。

据悉,受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滑影响,内存市场出现疲软,导致半导体厂商的净利润下滑,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4.大族激光再度分拆,上海富创得拟创业板上市

11月18日,大族激光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所属子公司上海大族富创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富创得”)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的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拥有对上海富创得的控股权。这是大族激光分拆旗下所属第三家子公司拟创业板上市。

今年3月8日,大族激光发布公告,拟分拆所属子公司深圳市大族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光电”)至创业板上市。此前分拆的大族数控已成功完成创业板上市。

上海富创得是深圳大族激光的控股子公司。2016年被大族激光收购,收购前是成立于1979年的美国富创得工程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上海富创得是国内技术领先的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自动化传输设备制造商,其核心技术为半导体晶圆自动化传输、追踪、搬运和存储技术以及系统控制软件。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自动化传输设备能够实现晶圆片在连接物料搬运系统和制程设备之间的传输、晶圆片在不同片盒间的分选以及作为晶圆盒的自动存储和搬运系统的桥梁,广泛适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晶圆制造厂。上海富创得具备自主生产优势,主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软件均已实现自主研发设计以及批量生产。公司生产的应用于8寸晶圆的SMIF产品现已牢牢占据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据称,本次分拆所属子公司上海富创得的主要业务为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自动化传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大族激光其他业务板块之间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本次分拆不会对大族激光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

上海富创得股权及控制关系

2019-2021年,上海富创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1.67亿元及2.69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17.12万元2131.76万元及4506.61万元。分拆后,大族激光(除上海富创得及其控股子公司)将继续专注发展除上海富创得主营业务之外的业务,进一步增强公司独立性。

二、激光器行业

1.华曙高科科创板IPO过会,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

11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94次审议会议,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曙高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西部证券担任独家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

华曙高科计划募资6.64亿元,其中,3.29亿元用于增材制造设备扩产项目,2.84亿元用于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应用中心项目,5069.6万元用于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

据招股书显示,华曙高科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55亿元、2.17亿元、3.34亿元;净利分别为1795万元、4096万元、1.17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640万元、3321.4万元、7131.75万元。

华曙高科十余年来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金属(SLM)增材制造设备和高分子(SLS)增材制造设备,并提供3D打印材料、工艺及服务。公司已开发20余款设备,并配套40余款专用材料及工艺,正加速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模具等领域。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同时具备3D打印设备、材料及软件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增材制造企业,销售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是我国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龙头企业之一。

在技术研发方面,华曙高科拥有产品和服务所对应的完整知识产权体系,自主开发了增材制造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全套软件源代码,是国内唯一一家加载全部自主开发增材制造工业软件、控制系统,并实现SLM设备和SLS设备产业化量产销售的企业。华曙高科拥有国内唯一“高分子复杂结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了10项增材制造技术国家标准和6项行业标准。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144项,实用新型专利128项,外观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35项。

华曙高科直接瞄准工业产品高质量高效益直接制造需求,持续开展以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整体技术为核心的多位一体自主创新,攻克涵盖软件、控制、光学、温场、风场、材料等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核心技术问题并将其进行系统融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体系,依托具有开放特征的全套自主3D打印工业软件系统,可提供具有信息安全保障的国产化高性能增材制造设备。

公司高频度推出系列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并形成了快速响应不同场景需求的定制化开发能力,其中FS621M Ultra为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大Z轴尺寸的金属增材制造(SLM)设备,HT1001P及Flight HT1001P系列,为全球范围内唯一单轴尺寸达到1米以上的高分子(SLS)设备系列。

此外,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提出连续增材制造(CAMS)理念与解决方案,将预热装载、建造、冷却、清粉等环节进行多模块集成,并实现全流程的高度自动化,提高产业化应用质量与效率。自主研发光纤激光烧结技术Flight,实现了超精细超高速烧结,将高分子增材制造产能及制造水平提升至全新高度。

2.卓镭激光获2亿元新一轮融资,将用于研发及IPO资金储备

投资界获悉,近日国产综合性激光器供应商「卓镭激光」宣布完成2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国投创业联合领投。势能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持续研发投入及现金流储备,为未来IPO上市做资金储备。

卓镭激光成立于2014年8月,专注于以超快激光器、高能量激光器为代表的大型复杂激光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医疗等领域,已远销至韩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及地区。

目前全球激光器市场已达近两百亿美元规模,除了最大的材料加工与光刻应用市场外,激光器产品也在通信与光存储、医疗美容、仪器及传感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共同推动了全球激光器市场的不断增长。

当我们将视角放回国内,尽管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激光器需求市场,但市场长期被通快、朗美通、恩耐、相干、业纳等国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的机会逐渐出现。据全球激光与光电子行业专业期刊《Laser Focus World》数据,2020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109.1亿美元,约占全球激光器市场的66.12%。与此同时,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持续上升,预计2022年将达147.4亿美元。

实际上,如今国内已较具规模的激光企业普遍做的还是通用性的民用激光器市场,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应用空间和需求量较大,一旦攻克就能快速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是国内许多上市激光公司早期的成长路径。

卓镭激光CEO王涛表示,相比之下公司所聚焦的超快激光器和超强激光器仍处市场起步或空白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超快激光器从2013年才开始在国内的微加工场景批量应用,行业起步晚,加之欧美玩家的先发优势明显,市场垄断性高,导致国内超快激光器长期处于追赶阶段,国产占有率低;另一方面,目前超强激光器是一个小而美的市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但其技术壁垒极高,单品价格昂贵,同样处于追赶欧美的状态,重重因素叠加下,整体市场玩家较少。

更重要的是,国内外激光器巨头多集中在工业激光装备垂直一体化,以及单一品类激光器赛道,而综合品类激光器赛道还没有成熟的本土玩家,这正是市场发展的新机会所在。

从技术路径上看,现阶段卓镭激光的激光器品类可分为超快激光器(皮秒、飞秒)、超强激光器、混合技术激光器三大类,涉及超过10个系列的50多款激光器产品。超快激光器方面,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百kHz、>100W红外、>50W紫外皮秒激光输出,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柔性线路板(FPC)、透明脆性材料、超硬材料等精密微加工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的同时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超强激光器方面,单脉冲能量可输出2-100J,已批量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冲击强化、大科学装置等多个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王涛提到,在过去三年,卓镭激光的研发投入占比达15%,已逐步构建了自身技术壁垒,在种子源、放大器、电源及控制、泵浦源、声光调制器/隔离器、镜片/非线性晶体/工作介质等激光器关键部件方面实现了自制和国产化。

卓镭激光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背后与团队背景息息相关。目前,公司团队规模130余人,研发、生产技术人员占比65%,核心成员均来自光谱物理、相干、IPG、大族激光等国内外知名激光企业,拥有超10年激光行业研发和销售经验。

谈及市场竞争,王涛认为国内外激光器市场的特点有所不同。“国际市场上基本看不到国产品牌,这样的好处在于我们只需要跟进口一线品牌PK,但劣势在于要直接和头部玩家比拼技术硬指标,同时在海外市场没有本土服务优势。”他说,相比之下国内市场的竞争更为血腥和激烈,尤其是价格战。

过去几年里,超快激光器和超强激光器作为卓镭激光的前两大主营业务,平均营收占比分别占60%、30%,混合技术产品线营收则占10%,同时海外营收占比达20%。“尽管疫情对下游应用需求带来影响,但今年公司出货量预计还可实现30%的增长。”王涛提到。

未来五到三年,卓镭激光将重点发力半导体和新能源方向,推出更多面向这两大领域的激光器产品,加速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科研、医疗等领域的激光器市场。

3.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激光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阔前景

为了更深入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深度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之路,探索新时代下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展示最新技术成果,2022年11月17日,由OFweek维科网主办,OFweek电子工程网、OFweek激光网、OFweek智能汽车网、OFweek新能源汽车承办的“OFweek 2022中国汽车产业大会”在深圳福田大中华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

本场会议邀请了来自激光、汽车领域的科研人士、企业技术专家、行业研究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整理:

激光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阔前景

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激光行业研究员刘恒辉以“激光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阔前景”

据介绍,自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3年霸占全球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国内汽车销量从2009年的1364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2628万辆;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的占比也从2009年的20.8%增长至2021年的32.4%。尽管中国连续13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但从千人保有量来看,我国汽车需求空间仍然很大。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20个主要国家2019年千人汽车拥有量的统计,我国以173辆位居第17位,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仍存在大差距。

汽车轻量化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与结构设计技术集成的综合工程,包括轻质材料的应用、先进的结构优化或设计方法以及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体现在材料、制造和产品结构三个方面。目前应用在汽车焊接领域的主要激光焊接工艺包括激光自熔焊、激光填丝焊、激光钎焊以及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等。

根据海关数据,2014-2022年间我国进口的激光焊接机器人平均单价为19.6万美元/台,大约是电阻焊机器人的3倍左右,是电弧焊机器人的2倍左右。前期的高成本投入使得国内激光焊接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非常低,根据汽车轻量化在线的报告,我国全钢车身应用激光焊接的比例为2%,钢铝车身为4%,全铝车身约2.5%,铝+碳纤维车身约7.4%。

激光焊接在动力电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中段电芯组装及后段pack工序,主要包括中段的极耳配对焊接、极带点焊、电芯入壳预焊、注液口焊接及后端pack工序的防爆阀焊接、模组及pack焊接等场景。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及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下游设备投资需求受到较大抑制,设备投资明显放缓,国内大部分激光设备企业的业绩都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以锂电业务为主的三家激光企业业绩均取得了提升,各季度营收增速大幅领先其他激光设备企业。

三、新能源行业

1.蜂巢能源开启科创板IPO

来自上交所的消息显示,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

蜂巢能源拟融资15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科创板IPO,蜂巢能源计划发行25%的股份,用以募资150亿元。以此计算,蜂巢能源对应估值为600亿元。

如果蜂巢能源上市首日的上涨幅度达到70%,那么蜂巢能源的市值将“妥妥地”超过千亿。

资料显示,蜂巢能源是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并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

蜂巢能源募科创板IPO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等。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额20亿元。

蜂巢能源的客户涵盖诸多国内外主流整车企业。

在国产汽车品牌客户开拓方面,公司与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牛创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此外,蜂巢能源与PSA(Stellantis集团)等知名国际汽车厂商亦开展业务合作。

蜂巢能源的产品竞争力优异。

据了解,蜂巢能源布局的长薄化短刀族群电芯,产品涵盖300mm到600mm尺寸范围,覆盖从1.6C-4C全域快充范围,实现能量密度更高、快充能力更强、功率性能更好、安全性能更高、成本更低。

蜂巢能源此次披露招股书,也让其背后的明星机构股东逐一亮相。

2021年2月25日,蜂巢能源举行A轮融资签约仪式,融资总额35亿元。本轮融资由中银投、国投招商联合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金融街资本、常州创业投资、浙大九智、IDG、凯辉基金、海通开元、德载厚资本、长城控股等。

2021年7月30日,蜂巢能源举行B轮融资交割仪式,融资总额102.8亿元。本轮融资由中银投领投,联合投资机构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碧桂园创投、深创投、建信投资、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海松资本、华兴资本等,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原股东进行大额增持。

2021年12月11日,蜂巢能源举行B+轮股权融资签约仪式,融资金额60亿元。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川能投、大族激光、星宇股份等产业链合作伙伴,鼎晖投资、中移资本、兴业银行、优势资本、人保资本、泰康投资等产业投资机构,湖州、盐城、上饶等国资平台,老股东也进行大额追加投资。

市场地位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蜂巢能源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位列第六,前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欣旺达。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蜂巢能源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位列第十,前九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

2.注册资本50亿成立新公司,小鹏汽车或将推进电池自供

近日,据天眼查APP显示,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立日期为11月16日,注册资本达50亿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夏珩,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池制造等。

根据股权穿透信息,这家公司由广州鹏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广州鹏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0月26日,法定代表人同样由夏珩担任,注册资本50亿人民币,由XPeng Power Battery(Hong Kong)Limited全资持股。

此次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或许也有可能意味着小鹏汽车即将开始推动电池自供能力建设。

电池作为电动车核心零部件,在当前电池产业链上游资源供需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其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处在产业链最下游的车企来说无疑已经是最沉重的负担。此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公开表示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

当前境况之下对于车企来说,只有管理好电池,利润基础才会有保障。为了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在产业链条中的利润空间和话语权,包括吉利和广汽在内的传统车企除了向动力电池制造商采购电池之外,自身也已开始针对动力电池的布局。

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已成立自己的电池科技公司。10月21日,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曾澍湘,李斌任董事长。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理想汽车也通过投资参股的形式加码电池厂商以保障自己的供应链安全,未来或许也不排除自建工厂的可能。

小鹏汽车过去的电池策略采取了多供应商策略,目前有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还有消息称,欣旺达也已进入小鹏汽车供应链。其中宁德时代此前一直是小鹏的主力供应商,据悉小鹏新车G9本来也计划采用宁德时代电池,但因合作出现问题,双方配合也就出现了脱节问题,只能紧急更换电池。因为如蔚来、理想都在宁德时代投资了专属产线,但小鹏汽车在宁德时代一直是和别家车企共线生产。

基于保供和降本的双重目标或许就是驱使小鹏汽车加码电池布局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已遭受销量下降、业绩低迷、团队动荡,股价下行的多重打击。此时,小鹏汽车市值已较今年初缩水超过80%。未来的小鹏汽车能否快速调整摆脱低谷期仍需拭目以待。

3.东方日升拟27.57亿投建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11月19日,东方日升发布公告称,拟在安徽省滁州市投建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7.57亿元。该项目将由其子公司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实施。项目分两期建设,建设期约为36个月。

关于本次扩产的原因,东方日升在公告中表示,主要系该公司现有电池产能相较于组件产能配比不足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所致。

公告显示,新项目将有助于该公司进一步完善安徽滁州生产基地的产能布局,加大现有存量产能的电池自供比例,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清洁、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制造大国,全球超七成光伏产品在中国生产。当前,全球及国内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断推动光伏产业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光伏产业技术不断突破发展。

由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PERC电池的平均量产转化效率已逼近效率极限,亟需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替代。而N型电池效率提升潜力大、投资成本不断降低,目前转化效率已突破平均24%以上,本轮光伏技术变革将由P型电池转向N型电池(TOPCon、HJT、IBC)。未来几年N型电池将凭借效率提升潜力大、投资成本低等优势迎来一波发展机遇。

布局N型产能

资料显示,东方日升是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主要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组件的研发生产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掌握TOPCon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5%以及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5.5%的核心技术。

随着东方日升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和日升安徽新能源一期项目建成达产,日升安徽新能源主营业绩突飞猛进,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升,现有的生产能力已无法匹配业务发展和光伏产业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把握全球光伏电池市场机遇,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决定依托现有销售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在安徽滁州投资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公告显示,新建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10GW。项目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6GW,二期4GW。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三年,其中一期项目建设期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二期项目建设期2024年11月-2025年10月。项目规模总投资275,700万元,其中一期项目规模总投资180000万元,二期项目规模总投资95700万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进行投资建设。

东方日升认为,本项目投资符合公司的未来产能规划,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抢抓光伏市场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对公司的业绩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长远规划。

扩产的“野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东方日升已进行了多次大手笔投资。

今年6月,东方日升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15GW高效电池+15GW组件项目框架协议》,拟在义乌建设年产15GW高效电池+15GW组件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6亿元,项目规划分二期建设。

今年8月,东方日升拟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投资20万吨金属硅项目,预计规模总投资约为30.3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建设期24个月。进一步完善公司光伏产业链产能一体化布局。

今年9月,东方日升定增获批,拟募资不超过50亿元加码新一代电池组件技术,用于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一系列大动作的背后,则是东方日升拓展产业链、完善一体化产能布局的“野望”,未来其行业头部企业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4.华电新能源募资300亿,新能源领域最大A股IPO即将诞生

11月18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招股书显示,华电新能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总数量不超过154.29亿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公司此次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风电、太阳能项目建设拟使用募集资金约2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约90亿元。据悉,该公司计划募投项目涉及总投资金额约804亿元,装机规模合计15.17GW。

值得关注的是,若以募资规模300亿元计算,华电新能本次融资规模将超过三峡能源的227亿元,成为新能源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A股IPO。

背靠特大型央企

公开资料显示,华电新能是我国最大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之一,是国资委监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华电集团旗下以风力、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据了解,华电新能的前身是华电(福清)风电有限公司,由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福新”)出资设立。华电福新曾于2012年在港股上市,2020年为实现低碳转型从港股退市,并以华电新能为新能源整合平台,开启华电集团内新能源资产重组。2021年,华电新能完成增资引战,成功引入13家战略投资者。此外,华电集团与华电国际先后将超过20GW的新能源资产注入华电新能。

今年7月,华电新能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正式踏上重新上市之路。

业绩大提速

根据其招股书披露的财报信息显示,在2019-2021年,华电新能实现营收分别为151.62亿元、164.47亿元和216.0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4.88亿元、44.18亿元和78.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0亿元、40.60亿元和72.30亿元。业绩成长明显提速。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为57.40亿元,实现净利润22.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43亿元。可见,其今年业绩依旧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应收账款超300亿

不过,在新能源领域,近年来国家开始收紧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也给新能源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由于补贴回款周期延长,华电新能源的应收账款规模也逐年增高。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在2019-2021年,华电新能源应收账款分别为162亿元、198.29亿元和307.43亿元;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到338.97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达68%。

其中,在2019-2021年,华电新能的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账面余额逐年上升,分别达到155.36亿元、190.67亿元和297.13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达到325.94亿元,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可以看到,华电新能各报告期内的应补贴款总额均高于当期的全年营收总额。而且,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占该公司应收账款的比重超过95%。由于应收账款规模逐年增加,也增大了这部分款项无法回收的风险。

对此,华电新能源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应收账款主要由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构成。由于贴资金发放周期较长,导致公司应收补贴款规模逐年增大。

补贴收紧,盈利能力受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于风电项目的补贴正在进一步收紧,同时积极推动平价上网和风电、光伏资源竞争性配置。

针对这一变化,华电新能源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平均售电单价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成本管控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从规模上看,截至2022年3月末,华电新能控股的发电项目总装机量为27.24GW。其中风电为20.58GW,装机占比75.6%;太阳能发电为6.66GW,装机占比24.4%。

现如今,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新能源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火的赛道,新能源上市公司备受资本追捧。随着后续登陆A股资本市场,华电新能未来将大有可为。

四、复合材料行业

1.中国碳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1)中国碳纤维行业竞争梯队

我国碳纤维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62年,到目前为止已发展60年,仅比世界碳纤维起步晚3年;但无论是研发成果还是制造工艺,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产能达到6.34万吨,占全球总产能比重超过30%。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吉林化纤、吉林碳谷、中复神鹰等。

目前,我国碳纤维第一梯队企业有吉林化纤、中复神鹰,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产能在2.5万吨以上,碳纤维产能在1万吨以上;第二梯队企业有江苏恒神、光威复材,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产能在1万吨以上,碳纤维产能在0.5万吨以上;第三梯队企业有太钢钢料、兰州蓝星,该类企业碳纤维原丝以及碳纤维产能在0.5万吨左右;第四梯队企业为行业内的其他中小制造企业。

(2)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份额

从各企业碳纤维在运行产能来看,目前我国碳纤维生产主要集中在吉林化纤、中复神鹰、宝旌炭材料等企业。其余企业产能份额占比较小。

(3)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

目前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市场集中度整体较高。2021年根据各企业产能占比份额,碳纤维行业CR3接近60%,CR5接近80%,CR7接近85%。

(4)中国碳纤维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碳纤维行业公司中,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恒神股份等企业碳纤维运行产能规模较大。但截至2021年底,吉林化纤碳纤维业务暂未形成收入,而中复神鹰和光威复材碳纤维业务收入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国产“大丝束”开启碳纤维产业新蓝海,或将带动千亿级复合材料市场规模

碳纤维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按丝束规格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小丝束碳纤维和大丝束碳纤维。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在小丝束碳纤维方面实现了突破。随着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生产出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的合格产品,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也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一举破除了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1)发展“大丝束”可降低碳纤维成本

在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它每一根丝束都有4.8万根纤维,每一根纤维的直径只有头发丝直径的1/7到1/8。我们把碳纤维从特制的像花洒一样的纺丝喷头中喷出、挤出后,再对其进行像拉面条一样的牵伸就形成了大丝束碳纤维原丝。”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碳纤维事业部副总经理李鹏介绍。

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这样的碳纤维被称为小丝束碳纤维。但是由于小丝束碳纤维成本高,影响了下游企业应用碳纤维的积极性。“我们发现如果要推广碳纤维实现工业化的应用,一定要发展‘大丝束’。”上海石化副总经理黄翔宇强调,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发现48K大丝束碳纤维的优势是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碳纤维的单线的生产能力,如果控制得好,它的质量性能也能得到保证,这样就能够实现低成本,从而打破了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2)用“中国技术”生产性能优异的碳纤维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此前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几家大公司手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

大丝束碳纤维研发难在哪?上海石化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主要难点包括大丝束碳纤维制备过程中氧化反应放热的有效控制、一束丝4.8万根碳纤维的纺丝均匀稳定性控制,以及生产线连续运行周期和稳定性。

黄翔宇介绍,为了在大丝束碳纤维制备中真正用上“中国技术”,上海石化从装备到工艺,为大丝束碳纤维量身定制了专用生产线,如根据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要求自行设计氧化炉、碳化炉,不仅成功掌握了控制温度场的关键技术,而且进行了节能型设计,可实现能源综合利用。

此外,上海石化采用聚合物分子链结构调控技术获得良好热性能原丝,系统研究纺丝原液流变性能保证原丝质量稳定性,开发特殊的连续生产技术,大大减少停车次数,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

(3)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已开始产业化布局

上海石化首条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可实现规模化、高品质生产。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将达到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自主研发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投产,将给整个碳纤维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专家分析,首先随着碳纤维国产化的不断推进,对市场最大的影响是进口碳纤维价格的下降。数据显示,随着国内碳纤维国产化的推进,进口碳纤维价格预计将从最高每吨4.5万美元降至每吨1万美元左右,这对于全产业链应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约为11.8万吨,其中大丝束碳纤维需求量为51400吨,占比约43.5%。2021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达到6.24万吨,较2020年增加27.7%,占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的53%。专家表示,碳纤维在新能源、风电、光伏、汽车、体育用品等下游市场的应用需求将逐渐爆发,渗透率不断提升。

业内专家称,中国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目前各企业已宣布的投资扩产计划,如果所有建设项目可以顺利投产落地,“十四五”末期,中国新增碳纤维产能将达21万吨以上,其中新增大丝束碳纤维产能达17.6万吨,中国大丝束产能扩张时代将随之开启。

据了解,中国石化实现大丝束碳纤维量产之后,已经开始寻求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合作,通过使用轻量化的碳纤维零部件,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我们和蔚来有框架合作协议,和比亚迪也有合作。我们在做汽车轻量化的工作,已经进入了产业化布局。”中国石化首席专家庄毅说。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孟弋洁表示,2030年,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产值应该能达到500亿元量级,将带动千亿级的复合材料市场规模。

除了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中国石化也正大力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中国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的碳纤维产业发展中,中国石化将在科研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产业方面加快布局,机制体制方面深化创新,应用场景全面推广,同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特色产品。在“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在多种工艺流程实现通用级、大丝束、小丝束、高性能等产品的全面突破,进行总体布局,满足国家各个领域的需求,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3.特斯拉首创碳纤维套筒电机

零百加速2.1秒、最高时速322km/h,在11月刚结束的进博会上,号称“地表最强电动车”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凭借优异的性能吸睛无数。

特斯拉Model S Plaid

受限于电机转速,即便是近200万元的保时捷Taycan Turbo S,最高时速也仅停留在了260km/h。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秘诀在于三台高转电机采用了首创的碳纤维套筒转子,电机最高转速可达2万转。

突破“电动车极速不快”魔咒,碳纤维套避免转子膨胀变形。决定电动车极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电机的转速。电机转速越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就可以越快。但是转子的速度太快,可能会导致电动机的损毁。所以以往的电动车会给人高速之后后劲不够的感觉。

针对这一难点,特斯拉在转子外层加入了一个碳纤维套,构成了碳纤维套筒电机。碳纤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能有效减少转子温度,转子温度很大一部分来自定子,碳纤维能有效减少热传导,可以减少磁钢退磁风险的同时减少高转速下的离心变形;第二个,增加转子磁通量,在同等输入电流下,电机转速增加、做功变大、效率提高。

特斯拉电机

加入碳纤维套筒之后,转子转速上升的同时,风险也在可控范围之内,电动机性能也就有了明显的性能提升。但使用碳纤维材质来束缚转子,从生产工艺上来讲要求非常高。

4.2027年全球国防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9.6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7.7%

11月18日,国外Reportlinker网站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国防工业领域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机遇与竞争性分析报告(Composites in the Defense Market: Trends, Opportunities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报告指出,随着军用飞机、海军系统、陆上车辆、防弹衣、武器弹药和军用硬墙掩体等市场的发展,复合材料在全球国防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报告预测分析,2027年全球国防工业中的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664亿美元,2021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7%。该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是在国防项目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轻量化、高性能材料,以及在弹道保护解决方案中对轻质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报告预测分析,军用飞机预计仍将是国防工业用复合材料的最大细分市场,而由于对轻质和高强度弹道防护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在预测期内防弹衣领域对复合材料需求将实现最高幅度的增长。

在复合材料类型方面,预计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预测期内仍将是最大的细分市场,而由于具有高温性能、更好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抗压强度,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预测期内增速最高。

在具体的全球区域方面,预计北美地区将继续是国防工业用复合材料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由于亚太地区新国防项目的增长,预计亚太地区将在预测期内实现最高增长。

目前复合材料在全球国防工业中的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为军用飞机和海军系统;在预测期内,一些新兴的发展趋势将会对行业的动态产生直接影响,这些趋势主要包括用于装甲保护和军事避难所移动能力的先进复合材料。

国防工业用复合材料供应商以提供的产品质量为基础进行竞争。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专注于扩大其制造设施、研发投资、基础设施开发,并利用整个价值链的整合机会。通过这些战略,全球国防工业公司的复合材料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需求,确保了竞争力,开发了创新产品和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扩大了客户群。

目前全球国防工业用复合材料公司主要包括:Cytec Solvay、Hexcel公司、Tencate Advanced Composites、SGL Carbon、Polystrand Inc. (Polyone)、Bond Laminates (LANXESS)、日本东丽公司和帝人公司。

五、卫星通信行业

1.中国卫通、川航股份、星航互联联合实验室在成都挂牌

近日,中国卫通、川航股份、星航互联三方“航空互联网品牌与创新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民航西南局副局长徐东毅、中国卫通总经理孙京、川航股份总经理石祖义出席揭牌仪式,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在我国“智慧民航、数字客舱”建设倡议的背景下,中国卫通、川航股份、星航互联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携手构建了中国民航独具特色的“空地互联业务”商业合作新模式,开启了国内首个Ka卫星技术航空互联网方案批量装机的新篇章。截止2022年10月,已实施完成3架飞机改装并投入运营,累计执行航班1180班,为6300余名旅客提供了机上网络服务。未来两年,三方将总计完成20架窄体机改装并投入联合运营。

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将致力通过“共建专业专职团队,共创联合运营机制,共享渠道及资源优势”,对改装机队进行长效管理,积极挖掘Ka卫星互联网应用在民航业的深度价值,在实验室构建“空地互联网络应用模拟环境”,重点靶向“互联技术创新、前后舱融合探索、知识产权创建、行业标准编制”等领域的孵化培育,努力构造为我国航空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示范项目。

2.秦岭小卫星星座项目启动,将发射128颗卫星

128颗卫星组网,可提供对任意目标的高频次重访监测。11月18日,秦岭小卫星星座项目在西安启动。

秦岭小卫星星座项目由128颗卫星组成,包括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大幅宽的高光谱卫星、光学遥感卫星以及SAR遥感卫星,由西安航空航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可针对秦岭保护、自然资源监测、环保监测、农业林业、应急管理、智慧工地、气象水文、减灾救灾、金融保险等领域提供对任意目标的高频次重访监测。

据介绍,西安航投公司依托西安光机所在月球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宇航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科研优势,创新性完成了以光学载荷为中心的整星设计,建立了遥感高光谱大数据智能应用处理系统,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大气监控方式,构建立体化环境监测网络,形成大气监测精细化管理体系,并在干涉型高光谱成像技术、高分辨可见光空间信息获取和光学遥感技术、新型自由曲面光学成像技术、在轨可展开望远镜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围绕航天领域产业发展,西安航投公司先后在运载火箭、卫星发射等航天基础设施及服务领域进行前期布局,建设完成西安航投卫星数据中心,开展GIS遥感测绘数据服务。8月10日,“西安航投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为此次星座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

西安航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座项目具备实时高效的卫星窄带通信能力,未来将发射2000颗小卫星,持续扩大星座建设,构建“天基物联网”,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实时高效的卫星数据服务,进一步实施巡天工程、飞天工程、载人航天计划,助力打造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航天产业应用新高地。

3.ABI:2030年全球卫星通信服务市场将达1410亿美元

为享受低延时和高吞吐量网络应用服务,部署近地轨道卫星星座和扩大地面网络覆盖范围已成为全球电信部门的重要驱动因素。根据全球技术情报公司ABI Research数据,到2030年,全球卫星通信服务收入将达1410亿美元。

ABI Research的卫星通信行业分析师Andrew Cavalier解释说:“卫星通信服务迎来了一股与地面网络融合的新浪潮,以期跨越覆盖区域,弥合数字鸿沟。”市场发展表明,诸如物联网(IoT)、回程、商用宽带和移动卫星服务(MSS)等卫星服务可以满足运营商级别的性能要求,并增强地面通信服务提供商(CSP)的电信网络。目前全球有超过70家卫星服务提供商,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OneWeb、SpaceX、Hughes Network Systems和Globalstar。

人们越来越关注在LEO中部署宽带、回程、物联网和MSS移动应用等重要卫星服务。在消费者细分市场,农村和偏远地区市场份额的竞争将成为中心战场,也是影响未来十年此类服务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企业细分市场来说,全球供应链在新冠肺炎和俄乌冲突之后不断发展,并渴望建立更具弹性和效率的卫星通信网络。因此,ABI Research预计到2030年,这些卫星服务的用户总数将超过5300万。

ABI Research卫星通信服务亚太区副总裁兼研究总监Jake Saunders表示:“市场正在快速发展,许多服务正在通过战略联盟和增加LEO的带宽供应来加强部署。”领导者们正开始与电信公司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合作,提供一些专注于卫星到移动设备连接的解决方案。主要合作伙伴包括T-Mobile和SpaceX、Telstra和OneWeb、沃达丰和AST SpaceMobile,以及华为。

Saunders总结道:“尽管这些服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有证据表明,随着智能手机技术开始达到顶峰、销量逐渐下降,以及需求增加新的收入流,它们将找到发展势头。为此,市场正在揭示新的发展路径,这些路径将影响整个电信价值链的市场,并为企业塑造伙伴关系和机会。”

4.我国初步形成遥感卫星产业应用体系,产值超千亿元

近十年来,在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带动下,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遥感卫星产业应用体系。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的卫星,简单地说就是给地球拍照,获取相关影像。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表示,我国遥感卫星的分辨率已经提高到0.5米以上,并形成了由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组成的强大对地观测体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遥感卫星数据越来越丰富,其成本也大幅降低,促进应用和产业更新迭代不断加快。最新数据显示,国内从事遥感卫星业务的企业有近7万家,与“空间信息”业务相关的企业超过20万家,产业产值已经超过千亿元。卫星遥感高精地图、数据加工、应用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了不同用户的特色需求,广泛应用于大众出行、电子商务、不动产登记等领域。

六、金融资本市场

1.证监会:支持标杆企业在北交所快速发行上市

证监会公众公司部一级巡视员商庆军11月23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着力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证监会将在保证审核质量的前提下,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快速实现发行上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引导更多优质企业积极申报,推动北交所尽快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将完善北交所产品布局,持续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优化基础层挂牌条件,进一步完善创新层分层标准。

(1)市场特色亮点逐步显现

“一年来,北交所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各项制度安排顺畅运转,市场特色亮点逐步显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显著激发,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取得积极成效。”商庆军表示。

具体来看,商庆军介绍,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北交所吸引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目前共有上市公司126家,市值中位数为8.55亿元,仅相当于科创板的10%,创业板的20%;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公司占比超八成,创新属性突出。

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功能日益凸显。北交所从一开始就实行注册制,发行机制灵活高效,从时间上看,公开发行从受理到注册平均用时145天,最快仅72天;从规模上看,上市公司总计发行融资275亿元,平均每家2.1亿元,有效满足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在北交所的带动下,新三板市场融资功能显著增强,今年以来共完成定向发行630次,融资合计18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8%和12%。

资本市场包容性普惠性进一步提升。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共有小微企业4000余家,占比超60%,近三成公司位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近600家注册在县域地区,有效延伸了资本市场服务范围,提升了直接融资覆盖面。

有活力、有韧性的市场生态初步形成。从融资端看,企业申报北交所的热情持续高涨,一年来300多家企业到新三板挂牌,400多家创新层公司积极申报北交所,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投资端看,各方参与度明显提升,合格投资者达520万户,超580只公募基金入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主动参与市场;从交易情况看,北交所日均成交近10亿元,日均换手率近1%,呈现出与中小市值股票相匹配的流动性水平。

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更加顺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各个层次体现出差异化定位,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契合自身需要的市场选择。转板机制有效运转,已有3家企业由北交所转至科创板、创业板;强化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合作对接,完善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目前已有近80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挂牌新三板。

(2)持续完善市场功能

“证监会将坚守北交所市场定位,持续夯实市场基础、完善市场功能,推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效能不断提升。”商庆军表示。

具体而言,着力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一定的市场规模是形成流动性、发挥市场功能、实施产品创新的基础。目前,北交所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需要尽快提升,市场流动性、估值水平基本契合中小企业特点,但是与市场各方的高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商庆军表示,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证监会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规模与特色并重,立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市场服务,完善发行上市条件,提升审核包容性,在保证审核质量的前提下,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标杆企业快速实现发行上市,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引导更多优质企业积极申报,推动北交所尽快形成一定规模。

“不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他表示,近期,北交所融资融券制度正式发布,北证50指数也于周一启动运行。证监会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北交所产品布局,持续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不断提升融资功能;稳步推进融资融券制度落地,探索引入混合交易机制,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业务参与积极性;积极推动各类长期资金入市,丰富投资者数量类型,提升市场流动性水平。

商庆军强调,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北交所与创新层、基础层联动配合、协同发展,是新三板市场的重要特点。证监会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优化基础层挂牌条件,进一步完善创新层分层标准,加大对“更早、更小、更新”的初创型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北交所培育和输送更多优质上市资源。研究发挥新三板作为“公募市场”与“私募市场”衔接枢纽的作用,为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的“募投管退”提供更多支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早期融资和发展环境。

商庆军提出,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质量。北交所处于市场建设初期,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对夯实市场基础、打造市场品牌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准入方面,在严把“入口关”,坚决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防止企业“带病上市”的同时,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性,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监管方面,强化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紧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零容忍”打击财务造假、资金侵占、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培育和规范为目标加强挂牌公司监管,引导企业在规范中发展,为上市打牢基础、做好准备。

2.北交所“陕西周年记”,三家陕企共计融资8亿8

去年11月15日,随着首批81家公司正式登陆北交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迎来里程碑时刻。如今,北交所迎来开市一周年。截至今年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至123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7%,民营企业占比86%,超八成企业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49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5.4%,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创新特征鲜明。自北交所问世以来,赴北交所IPO的陕西企业,在创新层挂牌的陕西北交所“后备军”发展成效如何?

(1)3家陕企挂牌北交所:首发合计募资8.87亿

2021年11月15日,首批登陆北交所的81家公司集体亮相,其中,来自陕西的富士达(835640)和同力股份(834599)携手从精选层步入北交所,成为首批登陆的唯二的陕西上市公司。

作为陕西的“产业新势力”,富士达为全国首批、陕西首家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也是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主导产品为射频同轴连接器和射频同轴电缆组件,主要应用于通信行业,属于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华为公司及下属公司历年来都是第一大客户。

▲图:富士达财务概况

常年服务于华为这种“大个子”企业,富士达近几年的业绩实现了增长稳定。2019年至2021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8亿元、5.41亿元、6.03亿元和6.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98%、4.50%、11.43%和39.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0.68亿元、1.02亿元和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04%、17.46%、48.87%和59.01%。

同力股份主要从事各类矿山开采及大型工程物料运输所需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坑道车、洒水车等整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该公司入围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同力股份近几年的业绩增长也较为稳定。2019年至2021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38亿元、27.37亿元、40.94亿元和4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67%、7.84%、49.57%和43.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亿元、3.34亿元、3.70亿元和3.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72%、38.47%、10.75%和42.44%。

▲图:同力股份财务概况

天润科技(430564)是陕西首家过会北交所的企业,也是开源证券保荐至北交所的首家陕西本土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地图编制等测绘及地理信息产业。

近年来公司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提高。总营收从2018年的0.88亿元增至2021年的1.97亿元,其中2020年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6.31%;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11亿元增至0.34亿元,最高增速也出现在2020年,以95.67%的增速达到了0.29亿元。

北交所的问世无疑提高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能力。富士达、同力股份和天润科技首发募资额分别为2.39亿元、5亿元和1.48亿元,首发合计募资8.87亿元。

正如富士达副董事长武向文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公司上市后融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获得的资金,为企业引入先进生产设备、扩充人才队伍和扩大生产规模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助益企业技术水平和产能的提升。”

截至11月14日,富士达、同力股份和天润科技的市值分别为30.39亿元、31.54亿元和4.92亿元。

(2)挂牌热度不减:陕西“后备军”大扩容

北交所与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协同一体发展的优势,进一步顺畅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路径。而今,北交所的“后备军”还在不断扩容。今年9月,随着42家挂牌公司调入创新层,全国股转系统完成今年第四次创新层进层,2022年新三板分层工作收官。

至此,今年总计有557家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新进入创新层,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总数目前达到1703家,较北交所设立前增加三成,层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陕西今年新进入创新层的挂牌企业数量也创出新高,达到16家。其中,第一批2家,第二批9家,第三批4家,第四批1家。至此,在创新层挂牌的陕西企业达到36家,其中西安33家,宝鸡、榆林、汉中各1家。

▲图:符合北交所上市标准的23家在陕创新层企业

随着西诺稀贵(873573)于今年9月19日新进入创新层,目前已有23家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标准。其中,西驰电气、星展测控、西部宝德、万德股份、大唐科技、菲尔特、陕西瑞科、博深科技、西诺稀贵9家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3家陕西北交所“后备军”中,星展测控、博达软件、天力复合、万德股份、摩尔股份等已锚定北交所,目前正处于辅导期。

此外,北交所热度不减,我省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热情也被充分激发。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较上年增长100%,挂牌数量创2017年来新高;2022年以来,又有4家公司挂牌新三板。这14家企业中,博达软件等4家企业已调入创新层。

▲图:2021年以来挂牌新三板的14家陕企

值得一说的是,自新三板深改启动以来,已迎来一批“回头客”,其中就包括10月19日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的西安经开区企业——驭腾能环(873957),该公司2021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实现营收1.29亿元,净利润2309万元,连续第二年超过2000万元。公司的盈利等指标不仅符合创新层要求,同时达到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

驭腾能环也有IPO上市规划。该公司在公转书中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新三板挂牌后,将根据投资规划,合理有效地安排资金使用,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以经营和资本市场共同促进公司发展,努力实现IPO上市。

(3)坚定陪跑“专精特新”:陕西积极拥抱北交所

纵观过去一年北交所上的“陕西表现”,可以用“三方奔赴”来形容。

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扩容。

目前,在陕西的16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已经登陆A股的有12家,9家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为“后备军”。(详见《“专精特新”持续火爆:陕西52家入围第4批,27家获得融资》)

▲图:12家已登陆A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不可否认的是,在陕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已经登陆A股的基数仍然较小。但随着注册制的持续深化以及北交所一年来的平稳运行,陕西的“小巨人”已经展露出对北交所向往。这些企业才是陕西力争到2025年末上市公司数量实现“倍增”的主力。

2:北交所“看重”陕西地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各类靠前服务不断。

北交所在华东、华南、西南、西北设有四个一级基地。其实早在北交所正式开市前,全国股转、北交所西北基地就已于2021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在陕西金融局的大力支持下多方奔走助力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各地、市金融局,不断落实“在地化”企业服务,积极开展资本市场培育服务。

相继开展了北京证券交易所重点后备企业上市动员会议、北交所规则解读与企业融资实务专题培训会、“走进北交所”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座谈会及新三板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培训班等。

3.创投新顺序:产投、国资在前,财务投资人在后

(1)财务投资人遇冷

“在产业资本和国资面前,再一线的投资机构都有可能被‘撬单’。”曹城聊起了最近的一次遭遇。他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双币基金,主要关注新能源赛道,此前在硬科技领域投出的几个项目已经登陆科创板。

“投不进去。”曹城今年的感受越来越强烈。他坦言,中国上万家GP高度同质化,大家的投资方向大同小异,“主流方向无外乎半导体、新能源”,好项目越来越难抢。

就拿今年最火爆的新能源来说,一位投资人朋友甚至经历过:一家锂电池创业公司同时邀请上百家机构参加路演,没有一对一沟通,公司统一发材料,统一时间回收TS,“就看谁的手脚最快。”

任职于北京一家VC机构的沈楠也深有同感。今年年初,她看中了一个估值较为合理的储能项目——公司刚成立4年,已经拿下了多个城市大型储能订单。然而在沟通过程中,该公司创始人直接告知沈楠:“这轮是专为产业资本和国资机构开放的,市场化投资机构要等下一轮了。”这一幕在新能源领域尤为明显。当下一些估值上百亿的热门项目,产业资本和国资簇拥在一起,而VC/PE机构并不多见。新能源头部公司最青睐的往往是产业资本或政府引导基金。对他们而言,资金重要,人脉和资源更重要。“他们甚至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不在那个圈子,听不懂其中的奥义。”

而财务投资机构即便是有机会入场头部项目,有时候也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今年9月底,一只来自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超级独角兽宣布完成了一笔数十亿元的融资,投资方阵容庞大,名单拉下来大概有数十家机构,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方是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产业资本,另一方则是市场影响力专业投资机构。

(2)崭新一幕:产业资本给订单,国资给地建厂

“产业资本可以给予最简单直接的支持——给订单。”某人民币基金合伙人刘江直言。以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硬科技巨头以产业资本的身份杀入了创投圈。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从公司战略出发,保证自身供应链安全,同时寻求新的机会并助力完成转型升级。

正如大家所见,产业资本“四大金刚”——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小米,沿着产业链投了一家家公司,筑起了属于自己的版图。“相比产业资本和国资,民营VC/PE机构能够给的东西太少了。”在科技投资领域埋头做了多年的肖博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他梳理了一个逻辑:产业资本利用产业影响力可帮助被投企业牵线搭桥,找到其客户的高层话事人“聊聊合作”,而国资机构背书效果明显,还能通过招商途径给土地建厂。

站在创业公司的角度而言,产业资本诱惑力摆在眼前。“如果有产业资本加持,我们可以缩短进入市场的周期。尤其在市场规划时,我们可以最快地感知市场需求,少走过很多弯路。”上海一家半导体创始人分享。

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实体产业渐渐发展起来之后,创业主体的诉求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同于互联网企业,很多硬科技公司往往把总部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但生产基地则会选择落在资源丰富、经营成本较低的三四线城市。更有不少公司则直接选择在贴近原材料、龙头企业的小县城创业。

“硬科技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需要扩建产能,而国资可以提供土地、税收优惠等服务。”北京一家头部VC机构也承认这一点。

这时,各地金控平台为代表的国资机构的优势渐渐凸显出来。“我们不少被投项目都接受了国资机构的投资,并在当地建厂、开设分公司。”上述VC机构合伙人直言,只要企业来,地方政府就给你拿钱、拿地还有政策扶持,确实很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产业资本和国资投资平台更像一个产业化的衔接平台,既能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为创业者对接旗下的各项资源,这与股东名单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所产生的效应绝不能同日而语。

(3)VC/PE该走向何方?

“财务投资人、国资、产投三者各具优势”。在经纬创投看来,最核心的差别点就在于这三者的侧重轮次——对于财务投资人来说,最大的优势其实就在于早期,尤其是A轮前后的轮次;其次,财务投资人对估值比较宽容,且财务投资人的决策流程相对透明,推进比较直接而且速度比较快。再者,财务投资人有足够前沿的认知,这几个优势是对于早期公司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无论产业资本还是国资机构,大家和VC/PE的合作空间还是很大。以产业资本为例,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此前表示,各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因此联合起来做投资,反而能保证项目的成功率。据悉,自2020年以来,深创投通过母基金投资,陆陆续续和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投资平台展开合作,在乘上产业资本发展东风的同时,也嫁接了深创投独有的资源。

达晨也曾与国内头部半导体产业资本联手投了多个项目。至于国资机构,他们的决策周期普遍更长,而且对风险警惕性较高,所以往往参与后期融资。为此,达晨肖冰给出自己的建议:尽量往早投,差异化竞争。

早在几年前,沈南鹏就有意识地在红杉中国内部避免使用前中后台的说法,而是使用投资和赋能团队,并始终将赋能和投资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源码资本则打造了一个特种部队:投资团队是冲锋在前的特种兵,中后台则是背后的武器库——投后团队、生态团队、IT团队、人力资源、财务法务、PR、GR这些都要赋能到投资团队,让一个兵能发挥两倍三倍十倍的效能。

经纬创投认为投后赋能持续花时间迭代和创新,才有意义。在实业投资科技时代,各个投后小组之间协同,通过与创业者更深度的交流来前置发现潜在创业公司潜在需求,包括前置诊断、产业链协同、紧急医疗、尽职调查小组前端赋能、创业生态社区运营、“轻骑兵”实战顾问团队等创新来赋能科技创始人,做到真正帮忙不添乱。

总结起来,这一边,财务性VC/PE也开始学习产业资本的打法。放眼当下,所有的知名机构越发强调做深产业研究,并像CVC一样,开始有意识构建自己的被投企业生态圈。

而另一边,产业资本和国资机构也在学习VC/PE的市场化灵魂。“省里曾组织我们到深圳、江苏、浙江等地学习,听取了很多一线机构意见。经过多次酝酿,我们对基金的顶层设计进行了优化调整,让基金结构更加合理,基金决策体制和决流程也更加市场化了。”山东一家引导基金直投平台人员表示。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对:王延韬    审核:侯晓鹏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全球半导体观察、OFweek、OFweek激光、OFweek太阳能光伏、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大国之材、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中国卫通、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投融界、投资界、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国企混改研究院、机遇西安、米度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