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1年第15期(总第45期)

行业报告 2021-12-29 15:35:03

、半导体芯片行业

1.工业富联成立产业基金进军半导体

       近日,工业富联拟出资22.2亿元,牵手投资机构与两家地方国资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分析人士称,工业富联或将先通过投资进入芯片设计领域,再逐渐往核心器件、材料,甚至制造设备、半导体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延伸。
       年营收超过4000亿的巨头入局自然会引发市场关注。在普通投资者看来,半导体市场的火热或是工业富联切入相关赛道的初衷,但如果深究其业务以及最新布局便会发现,一盘大棋已经开始落子,而棋盘上运筹的既有对传统业务产业链的深度控制、工业互联网的进阶突围,也有对新能源汽车和元宇宙生态链话语权的掌控。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工业富联的传统优势产品涉及消费电子、5G等通信网络设备、智能家居、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众多板块。仅这一清单就不难看出,半导体在其产业链中的巨大价值。然而,如果仅是出于这个理由,工业富联不可能等到今天才选择入场,更深层的动力应该是来源于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考量。
       缺芯深刻改变了行业生态,主动权开始向芯片厂商倾斜。虽然通过财报数据可以看见,工业富联仍能手握芯片供应的优先权,但对供应链的隐忧也必然在加深,强化供应链掌控力的诉求愈发迫切。
毫无疑问,通过投资控制芯片厂商或自建产线是强化供应链保障的选择,但半导体产业是一门门槛颇高的生意,工业富联能如此果断、且大手笔地投入,还是要得益于其稳健的财务。
       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工业富联营业收入3054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5%。富足的账面资金为工业富联的“芯”布局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在此次宣布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新闻报道中,一个细节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两家地方国资企业为共同出资人,也就是说工业富联将与国有资本为“中国芯”并肩作战。这或许是工业富联投资半导体更深层的要义。
       从生意上来讲,芯片的国产替代是市场,是风口,是未来。以汽车芯片为例,相比于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在温度、寿命、湿度、失效率、安全性上都有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车规级芯片绝大部分来源于进口,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巨大的市场已经摆在了企业面前,然而,国产替代早已超出了生意的范畴,伴随着中国芯片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解决“卡脖子”问题迫在眉睫。
工业富联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有着厚实的经验和技术沉淀,并因为业务和产品的多元,拥有远超大部分同行的垂直整合能力,其进军半导体产业,一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智造禀赋,助力半导体设计加工生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产业从零件到系统再到解决方案的整合水平,拓宽半导体应用价值。

2.台积电客户营收占比曝光!苹果占比近26%

       据Digitimes报道,目前台积电十大客户营收占比已经被曝光,其中苹果占比达到25%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客户。具体排名中,苹果、联发科、AMD、高通和博通分列前五,即将与台积电达成代工合作的英特尔占比仅为0.84%,但也进入了前十,而华为海思则由于制裁,已从榜单中消失。

       Digitimes表示,对台积电而言,7nm以下先进制程世代,用得起的客户越来越少,大部分客户都停留在7nm,5nm以下大客户只有苹果、联发科、高通、AMD、NVIDIA、赛灵思,以及跨界的谷歌和特斯拉等大厂。
       至于目前还没有量产的3nm就更加少了,除了苹果外,英特尔将是第二家采用3nm制程的大客户,且对于产能相当急迫,有了英特尔HPC大单,巨额投资成本回收加快,预期2023年英特尔大有机会跻身台积电前三大客户,成为台积电获利主力之一。

3.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技术品牌发布

       12月21日,BOE(京东方)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首个技术品牌,此举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开创了“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的新纪元。
      发布会上,京东方携行业领先的高端液晶显示技术ADS PRO、高端柔性显示技术f-OLED 和高端玻璃基新型LED显示技术α-MLED三大技术品牌体系和标识惊艳亮相,不仅代表了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丰硕成果,也展现了中国科技力量在面对全球化市场竞争中所展现出来的底气和自信。
       ADS PRO子品牌代表京东方独有的高端LCD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全视角、超高刷新率等优势,带来更真实的画质和流畅的体验;f-OLED子品牌代表京东方独有的高端柔性OLED技术解决方案,具有色彩绚丽、形态多变、功能集成度高等优势,为用户随时随地带来沉浸式的时尚体验;α-MLED子品牌代表京东方首创的玻璃基新型LED显示系统及解决方案,具有超高亮度、超高对比度、超广色域与极低频闪等特点,为用户呈现全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此次三大技术品牌的发布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持续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4.中资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项目,被美国政府叫停

       中国私募股权智路资本收购韩国企业美格纳半导体公司(Magnachip)的计划,被美国叫停。12月13日,两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宣布终止价值14亿美元的合并协议。该协议于今年3月达成,但随后被美国政府横插一脚:6月,美国财政部下属机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要求交易搁置;8月,美国财政部单方面认定这起收购案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声明截图
     “经过数月的努力,双方仍无法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合并协议的批准。”在联合声明中,智路资本和美格纳半导体公司表示,因美国政府干涉,不得已终止合并协议。
       经协商,智路资本将向美格纳半导体公司支付7020万美元的协议终止费,其5100万美元将立即支付,1920万美元将推迟至2022年3月31日。美格纳公司首席执行官YJ Kim表示:“虽然我们对合并协议的终止感到失望,但我们相信美格纳作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仍然有能力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美格纳最早属于韩国LG集团,1999年现代集团合并LG集团后将半导体业务剥离成立海力士。2004年美格纳从海力士拆分后被花旗风险投资收购,改名为美格纳。
       在激烈的芯片代工市场竞争之下,美格纳近年来表现不尽如人意,业绩增长乏力。美媒援引消息称,美格纳去年整体销售规模仅为5亿美元,几乎停留在2004年的水平。
       据路透社和美媒介绍,今年3月26日,智路资本同意以总价14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92亿元),每股29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韩国的美格纳半导体公司,该公司在韩国拥有生产和研发设施。按照双方达成的股权出售合同,这笔收购案预定今年下半年完成全部流程。
韩国美格纳半导体公司
       然而,这一计划却因美国政府横插一脚而破局。由于美格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属于在美的韩国概念股,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管理。今年5月底,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宣布要对这笔收购案进行审查,重点是看收购案是否涉及核心技术,从而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6月,该机构要求在审查完成前,搁置合并流程。
       8月,美格纳公司收到美国财政部的一封信,信中认定中国公司收购美格纳半导体公司构成对美国“国家安全风险”。此后至今,智路资本和美格纳一直争取继续进行合并协议。
      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他国企业,尤其针对中国。随着全球芯片荒冲击全球汽车和电子产品行业,美国的这一行径愈来愈不加掩饰。
       今年9月,美国商务部召开半导体高峰会,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企业在45天内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11月,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美国方面同样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增加芯片产量的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正大力推销价值520亿美元的“制华芯片法案”。因为这一法案在众议院搁浅数月,美商务部部长雷蒙多11月29日用“中国大陆、台湾都在鼓励芯片生产”、“世界其他地方不等人”,试图来催促法案通过。
       对于美方上述行径,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针对特定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和投资壁垒。这些行径不仅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割裂全球市场,最终也只会损人害己。
赵立坚强调,美方应端正心态,顺应时代潮流,摒弃零和思维,切实维护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激光器行业

1.禾赛科技将为英伟达NVIDIA DRIVE平台提供自动驾驶激光雷达

      12月16日,禾赛科技宣布与英伟达NVIDIA达成合作,英伟达将在其NVIDIA DRIVE平台使用禾赛Pandar128激光雷达作为其自动驾驶开发系统的真值(Ground Truth)传感器。
       禾赛科技表示,其高性能
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将作为英伟达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平台的核心设备,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关键的物体感知与识别功能。与此同时,禾赛激光雷达将为这套系统的每一个感知部件的程序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基准,实现并优化自动驾驶识别功能。具体来说,禾赛激光雷达将用于精准标记和训练数据,以及准确地构建周围的三维环境。
      结合禾赛科技近期大动作不断,这家企业正在驶入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量产的快车道。事实上,进入2021年,以蔚小理、高合、北汽、长安、长城、广汽等为代表的新旧车企纷纷宣布将在下一代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正式拉开了激光雷达商用大幕。
       而禾赛科技凭借顶尖的产品性能、量产能力以及车规级可靠性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研发商的严苛要求,在自动驾驶快速演进的浪潮中,已成为全球众多无人驾驶公司和主机厂的选择,客户遍布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抓住了激光雷达的第一波红利。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搭载激光雷达的前装量产车型中,禾赛已经拿到多家主机厂总计数百万台的定点,其中包括近期新增的路特斯和集度相关量产车型的激光雷达项目定点,而目前其定点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另据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到2025年我国高线束激光雷达前装市场规模将超百亿,且长期看来激光雷达千亿市场可期。这对于率先构筑起竞争壁垒的禾赛科技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发展契机。
       在资本市场,禾赛科技也屡获青睐。11月16日,禾赛科技宣布获得来自小米产投7千万美金的追加融资,加上此前官宣的超3亿美元D轮融资,禾赛科技D轮融资总额达到3.7亿美元。其中小米是自6月以来第二次加持禾赛,其他投资方还包括高瓴创投、美团和CPE等。
       据悉,D轮融资将用于支持面向前装量产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交付、禾赛麦克斯韦智能制造中心的建设,以及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芯片的研发。

2.2021年国内激光电视销量近30万台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激光电视销量将接近30万台,再创历史新高。但是,从竞争角度看,2021年却是激光电视真正遭遇挑战的第一年:因为98英寸液晶电视销量爆发趋势更为喜人。
       2021年98英寸液晶彩电的发布量明显增加。比如,华为发布智慧屏V98、红米发布Redmi MAX 98、TCL发布98X9C/98Q6E IMAX Enhanced巨幕智屏。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更多的产品供给,也让98英寸电视的销量从此前每年数千台,猛增到三、四万的规模,成为所有彩电细分产品中,成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1)激光电视和98英寸液晶交手
       激光电视采用的核心技术依然是“投影显示”。这一技术让激光电视在实现大屏化上,理论上没有尺寸限制。但是,液晶电视,包括被誉为未来之星的OLED电视,却都要受到玻璃基板的限制,产品做大有显著瓶颈。
       恰因如此,2014年海信推出激光电视之后就主打100英寸市场。目前,彩电圈销售的百英寸及其以上尺寸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激光电视。有数据显示,2014年激光电视问世时,70+英寸液晶显示设备国内市场年销量只有3万台。早期激光电视主打的核心优势就是“做液晶之不可能”的大尺寸。

       但是,近年来,液晶电视机的显示尺寸逐步放大。75英寸已经成为一个主流尺寸。85/86英寸在2020-2021年销量也翻番增长,在2021年首次实现年度超过百万台的成绩。同时,与百英寸激光电视媲美的98英寸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开始扩大,一百英寸以下电视市场,基本已经被液晶产品瓜分的差不多了。
       液晶产品在小于百英寸市场的销量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液晶显示的亮度水平高于投影显示。这让激光电视在亮度为代表的性能指标上,并不好看。从屏幕亮度参数看,激光电视产品普遍在300-500nit,而液晶电视屏幕亮度能轻松超过600nit,且在HDR技术下,峰值亮度能超过1000-2000nit。
       液晶的高亮度,带来更为靓丽的画面。这让在同尺寸,比如75-85英寸市场,液晶电视产品更为畅销。同时,激光电视产品受到整个市场规模的钳制,其成本下降曲线并不理想。尤其是菲涅尔光学抗光幕产品价格,数年来下降有限。这进一步导致75/85英寸显示,液晶产品反而“实现了成本和价格优势”。
       对此,我们可以认为:5年前,激光电视在大尺寸、价格上具有全面压倒液晶的优势;现在,激光电视在100英寸以下,在价格和性能上的优势已经不在突出,反而是液晶占优势;激光电视的市场更多在集中到100英寸及其以上市场。
       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激光电视与98英寸液晶的交手,就具有了“战略性”的分水岭意义:这将是激光电视新的成长压力和市场机遇。
(2)激光电视如何突破自身瓶颈
       70+以上彩电产品,在2021年彩电行业大趋势是“市场萎缩”背景下,依然取得了相当好的销量增长,总销量规模达到近七百万。这对于激光电视不仅仅是“百英寸以下的竞争”这种“坏事”!
       实际上,在液晶电视70+产品极为稀少的年份,激光电视销量也没有大规模爆发。反而是2019年之后,大尺寸液晶电视加速发展的同时,激光电视市场总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消费者对超大电视的需求是需要“市场培养”的。大尺寸液晶的畅销,乃至于2021年98英寸液晶的热销,都是“大尺寸市场养成季”。


       如果80+英寸的规模都很小,何谈100+规模的激光电视销量能大涨呢?”恰是因为,彩电市场形成了购买更大巨幕的共识,未来激光电视才能有“真正发挥百英寸以上绝对优势实力”的基础。
       当然,大屏幕并不认为激光电视躺在现在的“床”上吃老本,就能实现未来的“腾飞”。反而是,即需要借助彩电市场整体需求大尺寸化的“大势”,更需要激光电视自己努力,甚至是来一场刻骨铭心的变革,激光电视品类才能真正强大起来:2022年,在液晶面板进入降价周期后,75/85/86/98英寸液晶电视的价 格会更有竞争力,市场规模会更大,这将给激光电视“逆向施压”,推动激光电视产品的变革。

激光电视至少有三点需要在2022年做出历史性的改变:
       第一,激光电视亮度水平必须更高。虽然激光电视产品以“高端大屏自居”,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少部分产品的性能确实不敢恭维。例如,2017-2018年激光电视主流产品是2000流明主机亮度+2K分辨率的产品;这与激光电视追求大屏画面和高端定位的需求并不符合。2019-2021年激光电视市场主流产品实现了4K化,但是亮度水平却依然差强人意。市场在售的激光电视主机亮度,大部分在3000流明以下。比普通汞灯商务投影,主要布局3500流明亮度还要低。这样亮度的激光电视产品,难免在观感上更容易产生“画质不够清晰透亮”的尴尬,尤其是在投射百英寸画面时更是如此。100英寸的画面至少需要激光电视主机拥有3000流明亮度,考虑到性能冗余和未来使用中性能衰减问题,激光电视主打百英寸及其以上市场的亮度起点应该在3500流明。


       某种角度看,不解决激光电视亮度瓶颈问题,单纯依靠低亮度产品压低主机价格,只会给市场留下产品性能不足的印象,破坏激光电视产品需求的长期成长性。
      第二,抗光幕产品的成本必须降下来对于投影显示技术,最大的效果不足就是屏幕反光,严重降低了画面品质。——这是激光电视要求标配菲涅尔光学抗光幕的原因所在。
       2021年可谓之整个投影行业抗光幕“大流行”的元年。包括商务、教育两大传统市场,以及早已经对抗光幕有深刻认识的家用市场,在这一年都进入了“大规模主动选择”抗光幕的一年。特别是商务和教育市场的中长焦投影应用,受到小间距LED大屏和大尺寸交互液晶平板的竞争压力,主动选择高品质抗光幕正在成为“性能提升途径”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抗光幕在投影市场的渗透力空前提高,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供给品牌也显著增加——和三年前比,这几个方面的数据都至少翻番。在这种供给和需求良性扩张背景下,抗光幕产品价格越来越有可能“依靠规模优势”真正下降下来。
       特别是对于激光电视产品,目前市场上“对部分激光电视效果欠佳”的评论, 多一半是因为部分产品采用了白墙、白幕,或者低端抗光幕所导致。
激光电视想要征服更大的市场就必须将菲涅尔光学抗光幕、抗光能力95%以上的屏幕产品价格压减下来。

      第三,2022年很可能也将是激光电视成本竞争的大年。因为激光电视会面临更多的各种挑战。例如,大尺寸液晶电视价格进一步降低、本就低价格的超短焦镜头LED投影产品增加,亮度提升的挑战、激光微投和激光智能投影产品爆发等多元的产品供给,让激光电视现有价格的竞争力会进一步下降。如果激光电视不主动对价格和成本下手,只会抑制自己的市场成长。
       特别是在2022年激光电视百英寸大屏和98英寸液晶的竞争会进一步白热化。目前中高端100英寸激光电视系统价格和98英寸液晶相当,甚至更高,这显然不利于激光电视在100英寸这个销量最大的主流尺寸之一上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激光电视在2022年会面临更多机遇——如更多消费者正在转向购买更大尺寸电视机;也会面临更多挑战——如,激光电视亟需补足抗光幕价格、主机亮度的短板,并进一步将投影显示“大屏幕”的成本优势发挥出来。
       这样的结构性行业格局下,如果激光电视2022年能够有更好的自我突破,市场一定会给以高水平成长的报答。但是,
如果激光电视主机的亮度、抗光幕的成本、激光电视系统的价格都不发生改变,2022年行业增幅就恐会受到一定的阻力。

3.激光加工市场2026年有望增长至24.5亿美元,北美是最大市场

       激光焊接相对于传统焊接的优势正日益增长,而这也显著推动了激光加工市场的蓬勃发展。Technavio的一份报告最新预测称,2021-2026年间,激光加工市场将有望增长至24.5亿美元。预测期内,该市场将以8.41%的复合年增长率加速增长。
       据分析,与传统焊接工艺相比,激光焊接具有一些技术优势——如焊缝深窄、变形最小、易于自动化等。另外,激光焊接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它能够自动化焊接过程,这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生产速度。此外,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不断增长的投资,以及固体激光加工的迅速采用等因素,也将在预测期内推动这一市场整体的增长。

市场成长面临的挑战
       可替代机床的金属切削应用将挑战市场增长。使用水射流切割机切割广泛的材料,产生高质量的切割效果,已经让金属切削成为这一市场终端用户行业的首选方法。
       然而,激光和等离子切割机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热量限制了它们对反射、导电、耐热或热敏材料的应用。此外,激光切割机翻新需求的增加和激光加工相关的严格监管标准等其他因素,也可能阻碍这一市场的增长。

按激光加工类型划分
       激光加工市场报告按气体、固体和其他类型进行细分。气态激光加工在2021年占据了激光加工市场的最大份额,并将在整个预测期间继续保持其市场主导地位。
按地理区域划分
       按地理位置划分,激光加工市场分为北美、欧洲、亚太(APAC)、中东非(MEA)和南美。
在预测期内,北美将以36%的市场增长成为主要地区。美国是北美激光加工的主要市场。本区域的市场增长将快于南美和多边环境协定区域的市场增长。
       美国的制造商和地方政府正越来越注重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技能,以确保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无缝结合。随着劳动力技能的提高,预计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将投资于机器人激光加工设备,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率。

主要市场供应商分析
       激光加工市场是分散的,各大供应商正在部署增长战略,如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从而更好地在市场上开展竞争。
       供应商正在进行战略合作和收购,以加强他们在市场上的份额和地位。

三、新能源行业

1.三峡能源拟投411亿建三大海上风电项目

       12月20日晚间,三峡能源抛出重磅投资大单。公司拟投资411.69亿元在广东阳江建设三大海上风电项目。根据规划,三大项目在今年底开工建设,2024年底完成全容量并网。届时,三峡能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企业。
       据披露,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并网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装机规模超1600万千瓦,盈利能力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今年前三季度,三峡能源累计总发电量23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70%,主营业务实现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逾50%。
瞄准全球最大海上风电
       在电力新能源产业布局方面,三峡能源颇有“只争朝夕”之意。最新公告显示,12月17日,三峡能源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决策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建设青洲五、六、七项目。这三大项目的具体情况为,项目名称为三峡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场项目,核准的规划装机容量均为 100 万千瓦。项目投资主体为三峡能源全资子公司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江公司)。
       青洲五、六、七项目动态投资金额分别约为140.53亿元、137.61亿元、133.56亿元,投资金额合计411.69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按项目投资金额的25%核定,青洲五、六、七项目资本金分别为 35.13亿元、34.40亿元、33.39亿元,项目资本金合计102.92亿元。
       青洲五、六、七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项目中心离岸52公里-85公里不等,地理位置相近,与三峡能源粤西青洲(100万千瓦)、华电青洲三(50万千瓦)、明阳青洲四(50万千瓦)等项目共同构成阳江近海深水场址——500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青洲五、六、七项目采用集中送出方式实现电源送出,与海上集中送出线路工程均单独立项、分别核准,分别投资建设。
       根据规划,青洲项目将在2021年12月开展首台基础沉桩,青洲五、七项目将在2024年12月全容量并网,青洲六项目计划在2024年6月全容量并网。
公司称,2018年12月,青洲五、六、七项目分别取得阳江市发改局核准文件。2020年11月,取得核准有效期延期一年的批复。目前,青洲五、六、七项目已完成岩土勘察、海床测量、风资源、风机选型及发电量计算、风机基础、科研、社稳、通航安全、军事、文物、压覆矿等11项专题报告或手续。
       三峡能源表示,青洲五、六、七项目是全国首批开工建设的超大规模深水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加上即将建成投产发电的阳江沙扒项目200万千瓦,阳江公司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共计500万千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企业。对于投建三大项目,三峡能源称,新能源退补,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目前,广东省燃煤基准电价为0.453元/千瓦时。在取消国家补贴后,青洲项目经济上仍然可行。理由是,青洲五、六、七项目风速在8.5米/秒左右,采用8、11、1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3600-3900小时,极大弥补了上网电价下降对项目发电收入的不利影响。海上风电项目抢装潮过后,青洲五、六、七项目的风机采购价格预计可以大幅度降低,加上项目采用大容量机组、大规模开发,能减少单位容量的机位数量,从而降低塔筒、吊装、基础、用海及管理成本,并可以增强采购议价能力。
       因此,在资源及技术优势、工程造价下降、规模化开发等多因素叠加下,三大项目可以实现平价上网。
前三季扣非净利增逾50%
       积极推进电力新能源建设,是三峡能源推动海上风电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双碳承诺,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的积极贡献。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布局电力新能源建设。
       三峡新能源是三峡集团的第二主业战略实施主体,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其前身是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2008年并入三峡集团,2010年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公司由全民所有制公司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今年6月10日,三峡能源顺利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截至今年9月底,三峡能源总资产为1965.49亿元,较2018年底的850.87亿元增加1114.62亿元。
装机规模、发电量也快速增长。2019年6月底,公司并网项目装机规模超1030万千瓦。今年6月底,公司投产装机容量合计达到1643.7万千瓦。短短两年,装机容量增加超过600万千瓦。
       三峡能源称,近年来,公司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积极开展抽水蓄能、储能、氢能等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装机容量大幅增加,是三峡能源大举实施新能源项目建设的结果。今年9月28日晚间,公司公告称,为进一步获取内蒙古区域新能源资源,加强与内蒙古电力公司合作深度,获取优质抽水蓄能参股资源,公司拟以货币形式认缴出资3.2亿元与内蒙古电力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乌海抽水蓄能公司。
       同一天,三峡能源与长江三峡(海南)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按51%与49%的比例共同在海南省三亚市投资设立三峡(海南)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拓展在海南新能源业务,加快资源储备和规模突破。
       今年9月9日, 三峡能源与山西省长治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项目。
       大规模进行项目建设,三峡能源资金流出较多。2019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现金流分别为净流出122.89亿元、280.72亿元、232.85亿元,合计净流出636.46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三峡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11.48亿元,同比增长37.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长51.11%。

2.捷氢科技启动IPO,接受国泰君安上市辅导

       12月15日,国泰君安发布《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辅导备案信息公示》,意味着捷氢科技正式启动IPO。

       根据上柴股份披露数据,2020年捷氢科技营收为2.47亿元。预计捷氢科技上市将采用科创板第四套标准:预期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今年11月,上汽集团公告,拟在其控股子公司捷氢科技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将其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分拆上市完成后上汽集团仍将维持对捷氢科技的控制权。
       捷氢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目前已掌握从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完全正向开发能力,并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今年10月份,捷氢科技推出了全球领先的捷氢启源M4H燃料电池电堆,完全自主设计开发,44个一级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均达到100%。搭载M4H电堆的捷氢启源系列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功率、电堆功率密度、系统功率等核心技术指标,对标以丰田为代表的全球顶尖水平。

3.丰田将采用比亚迪刀片式LFP电池

       丰田汽车将于2022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售价低于20万元人民币(31,200 美元)的电动SUV(运动型多功能车),该电动汽车 (EV) 将配备由刀片式LFP(锂铁据业内消息人士称,磷酸盐)电池由中国比亚迪开发和生产。
       长度从600毫米到2,500毫米不等的刀片式 LFP电池以阵列形式紧凑地堆叠成电池组,以更有效地利用此类电池组的容纳空间。
       消息人士称,丰田和比亚迪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从事电动汽车的研发。
       消息人士指出,到目前为止,丰田主要依赖松下为其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型提供的锂电池组。消息人士称,丰田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设立锂电池工厂,计划年产能满足12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需求,据报道松下将参与其中。
       消息人士称,中国当代安培科技是特斯拉电动汽车车型电池组的主要供应商,通过将电池直接组装成电池组,无需先将电池组装成模块的过程,开发了 CTP(cell to pack)电池组。 .
       虽然据报道特斯拉与比亚迪竞争供应刀片式 LFP 电池组,但比亚迪暂时不太可能为特斯拉供应此类电池组,因为预计比亚迪将优先在内部使用此类电池组——消息人士分析称,该公司开发了以自有品牌销售的电动汽车车型。

4.EV、DM双轮驱动,比亚迪再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冠!

       日前,比亚迪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11月比亚迪乘用车总体销量为97242辆,同比增长84.1%。其中新能源销量同比暴涨252.7%,达到90121辆,比亚迪已连续六个月蝉联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冠,这一数字也成为了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的最高纪录。
双轮驱动再创月销量记录
       2021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天平”已然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基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连月增长的情况,行业协会今年已多次上调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预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日前甚至预测到,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总体销量有望达到330万辆。他认为,今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长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产品丰富、政策给力的结果。
       实际上,今年可以看到比亚迪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宁德时代CTP等技术在市场上的大规模应用,广州车展参展的新能源车型也较去年明显增多。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量达到280.7万辆,渗透率为15.0%,已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明显提升,这意味着市场不仅提供给了消费者更多购车选择,通过技术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
       在新能源市场一片繁荣下,在技术和产品上今年成就最多以及受益最多的车企,当属比亚迪。
       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DM双平台战略,主打性能的DM-p技术于彼时推出,今年1月,比亚迪DM平台主打经济性的DM-i超级混动系统又正式发布,配备该系统的车型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也比同级别燃油车快2-3秒,另外亏电油耗低至每百公里3.8L,有效解决了以往插电混动车型亏电时油耗高的问题。
       凭借DM混动技术,比亚迪插混车型的市场表现不凡。比如秦PLUS DM-i 11月销量达到18054辆。自上市以来,秦PLUS DM-i以“超省、超快、超长”的特点,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宋DM销量也有明显提升,11月销量15097辆,同比大涨1229.0%,向同级别合资SUV发起挑战。
       唐DM则凭借 “百公里油耗仅需5.3L”的省油“大招”杀入了20万元级新能源SUV市场,截止到10月,唐DM已连续4个月位居20万元以上新能源SUV市场TOP3行列。11月30日,DM-i新车型宋Pro DM-i开启预售,据悉,该车型仅预售首日累计订单量就已达到18116辆,有望与其他车型协同带动比亚迪销量走高。此外,比亚迪DM-i车型已不仅瞄准新能源市场,还依托“可油可电”的使用经济性优势正降维打击同级别燃油车,试图引导更多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
       除超级混动技术,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另一“杀手锏”是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好、寿命长等优势,通过结构设计、壳体材料等方面创新,刀片电池相较以往磷酸铁锂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
       今年4月起,比亚迪宣布旗下纯电动车型全面切换为刀片电池,其中作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比亚迪汉今年11月销量再创月度新高,达到12841辆,这其中,汉EV销量达到10021辆,成为了中国首款月销破万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
       同样搭载刀片电池的秦PLUS EV和元Pro也在持续放量,其中秦PLUS EV 11月销量首次破万、达10097辆,成为比亚迪向紧凑级纯电动车市场投放的又一爆款车型。元Pro 11月销量6521辆,在小型纯电SUV市场依然占据着领先地位。
       此外,在小型纯电轿车市场,集刀片电池技术与e平台3.0共同打造的海豚现正处销量爬坡阶段,自今年8月底上市以来,海豚月销环比持续增长,11月销量达到8809辆,凭借高颜值、大空间、低能耗等特点,海豚有望成为其所在细分领域的最大黑马。
       有分析认为,依托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和e平台3.0,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下消费者用车的多样需求,比如电池的安全、续航、整车的节能、智能化水平等。也正是做到了把技术在产品上更好应用,更快推出,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双轮驱动”才得以成功。

“厚积”支撑更稳腾飞
       如果一款车型在市场成功,说明它单一车型的产品力较强;而如果多款车同时在市场成功,则意味着车企的相关战略部署前瞻。
       透过多款车型热销,可以看到支撑比亚迪“双轮驱动”的核心优势在于刀片电池、e平台3.0和DM超级混动技术的应用,而三项技术的突破并非短时间内形成,这背后是比亚迪历经十余年积淀的成果。
       比亚迪很早就确立了“绿色梦想”的目标,由此也很早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储备工作。2005年,当中国燃油车市场还有巨大广阔空间时,比亚迪就已开始研究插电混动技术,经过10余年研发,历经四代,2020年比亚迪超级混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e平台3.0从字面意义上便能体现比亚迪电动平台的进化,从1.0到3.0,历经18年的创新和迭代,e平台3.0实现了整车平台化,出自e平台3.0的车型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美学的特点。目前看来,比亚迪当下在纯电和插混市场取得的市场表现更像是多年积淀的成果。
       正如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广州车展期间受访时所言,比亚迪相较于其他品牌,最核心的是比亚迪战略前瞻,产业协同。经过多年积累,比亚迪很多重磅技术以及专利终于应用在了产品上,从去年到今年,这些重磅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比亚迪的产品竞争力。在李云飞看来,通过技术赋能,比亚迪的产品竞争力强了,目前还要做的是在规模化上提速。
       在销售网络上,比亚迪也在迎合市场变化做进一步调整。广州车展期间,比亚迪成立了单独的销售网络海洋网,区别于王朝系网络,海洋网覆盖的车型更具新能源和年轻新潮的特点,同时海洋网也会契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除4S 店以外,海洋网还将打造商超店和城市展厅等多种销售渠道,让旧有的“人找车”模式向“车找人”的模式转变,进一步优化销售网络。
       此外,梳理比亚迪当前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布局,其在补贴后售价8万元至31万元的各细分市场均有车型投放。2022年,比亚迪还有望在新能源细分市场进一步深耕,以现有消息来看,海洋网旗下除海豚以外,后续还将推出海狮、海豹等车型,另外比亚迪明年还将发布全新高端品牌,产品将覆盖50-90万元电动越野市场。
       由上述来看,比亚迪以深耕多年的核心技术优势作为基础,加之在产品和销售渠道的快速部署,有了这些储备,在新能源市场超预期腾飞之时,或许就是比亚迪区别于其他车企得以顺势而上的关键。

四、复合材料行业

1. 航空航天市场快速发展,带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景气度上升

(1)客机领域:国产客机快速发展带动碳纤维复材需求量增加
       碳纤维复材主要用在客机的承力构件中,并伴随着客机的升级换代用量逐步提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始应用在客机上的非承力构件,在早期的B757、B767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占比仅为4%,随着碳纤维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作为次承力构件和主承力构件应用在民航客机上,其质量占比也开始逐步提升,到A380时,复材占比已达到 25%,具体应用在客机主承力结构部件如主翼、尾翼、机体、中央翼盒、压力隔壁等,次承力结构部件如辅助翼、方向舵及客机内饰材料等。在最新 B787及A350上,复材用料占比都达到50%以上。

       我国国产客机市场潜力大,未来C919、CR929的批量交付将带动碳纤维复材需求量提升。我国国产大客机项目正在不断推进中,根据中国商飞官网披露的数据,C919大型客机已于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在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累计收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2021年,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商飞正式签署购机合同,首批引进5架,预计将在今年交付。
       根据中国商飞披露的国产客机(按重量占比)统计的复合材料比例:ARJ-21的复材含量占比为2%,C919的复材含量占比为11.5%,CR929的复材含量占比超过50%。综合来看,伴随着国产大飞机的批量交付,碳纤维复材的市场需求有望提升,进而带动预浸料的需求增加。

(2)无人机以及航天领域:减重需求迫切,刺激碳纤维需求提升
       无人机对复合材料的用量比例高,其快速发展将直接带动碳纤维复材需求量上升。无人机由于具备低成本、轻结构、高机动、大过载、高隐身、长航程的技术特点,对减重的需求较为迫切。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在灾情巡逻、环境监控、大地测量、空中摄影及气象观察等民用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在2021年7月的河南灾情来看,翼龙无人机对灾情探测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在无人机应用日益广泛、数量提升的背景下,碳纤维复材需求量有望增加。
航天领域碳纤维复材用量较高,伴随航天的快速发展,碳纤维复材需求量有望增加。一般而言,航天飞行器的重量每减少1公斤,就可使运载火箭减轻500公斤,因此,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普遍采用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美国、欧洲的卫星为例,得益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结构质量不到总重量的10%。目前来看,卫星的微波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和各种支撑结构件等已经基本做到了复合材料化。

2. 碳纤维市场供不应求 中复神鹰连续两年净利涨幅超200%

       12月15日,首家申报科创板IPO的碳纤维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复神鹰”)首发获通过。国泰君安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18.45亿元。
目前中复神鹰在西宁正建设年产10000 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产6000吨/年产能的生产线,而此次上市的募集资金中有8亿元也将用于该项目的建设。与此同时,募集资金中的5.95亿元将用于公司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剩余的4.5亿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1)公司碳纤维产量全国第二
       中复神鹰碳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主要为碳纤维。碳纤维的核心技术为原丝制备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形成了湿法纺丝和干喷湿法纺丝两种原丝制备工艺。公司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于2013年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千吨级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工业化制造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自设立以来累计向市场供应碳纤维超2万吨。据中国化学(601117)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公司碳纤维产量3777.21吨,占国内总碳纤维产量的比例达20.98%,排名国内碳纤维产量第二位;公司碳纤维国内销量3625.28吨,市场占有率达7.43%。公司产能及产销量均居于国内碳纤维企业前列。
       目前,公司业绩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4.15亿元、5.32亿元和3.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27%,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2447.99万元、2615.11万元、8523.18万元和1.21亿元,其中,2019年的增幅为206.86%,2020年的增幅为225.92%,连续两年涨幅200%以上,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表示,净利润的大增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丙烯腈价格的降低和销量以及产品单价的提升。

(2)毛利率及研发投入低于行业均值
      同时,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于报告期内销售价格及销售规模均不断提升,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1.33%、25.54%、43.15%和47.68%。
       尽管毛利率连年增长,但于行业平均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公司坦言,这主要是因为公司以民品销售为主,虽然近年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快速拓展,下游客户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碳纤维产品供不应求,带动公司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销售单价不断提高,但公司产品与日本东丽(TORAY)、日本东邦(TOHO)等国际巨头的进口碳纤维产品市场基本重叠,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因此产品价格相对偏低。而光威复材(300699)、中简科技(300777)两家同行业公司以军品销售为主,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毛利率相对较高。

3. 复合材料深海无人潜航器“海翔500X”成功完成海试

       近日,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可变翼形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海翔500X成功完成深海航行与作业海上试验。
    “海翔500X”瞄准深海探测与作业应用需求,融合广域深海滑翔巡航探测与区域高机动作业功能。此次海试共有2台潜航器参加,进行27次下潜,12次滑翔巡航与推进搜索模式转换。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中国船舶七〇二所联合国内多家优势单位,开展了可变翼形双功能深海无人潜航器的创新研发。该型无人潜航器基于可变翼形/可开合式推进技术,以剩余浮力/推进器双模驱动,融合大范围滑翔探测和区域性高机动搜索两种航行与作业功能。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可变形翼自主收放、大深度分布式复合耐压结构、可开合大深度高效水密推进、可变翼形系统自适应滑翔控制。
        此次,“海翔500X”采用扁平高升力体和分布式复合材料耐压结构,由剩余浮力和推进器混合驱动,基于可变翼形和可开合推进技术,实现水下滑翔器和AUV双功能完美融合,既是深海航行作业的“短跑名将”,也是远海滑翔探测的“马拉松能手”,是当前 “跑”和“滑”得最快的深海无人潜航器。
针对长时间大范围巡航探测与区域性精确搜索融合问题,中国船舶七〇二所联合上海海事大学、东南大学、中船七二五所等参研单位协同攻关,突破了可变滑翔翼、可开合高效水密推进、自适应滑翔、复合涂层仿生防污减阻等关键技术,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海试中2台潜航器搭载CTD、水听器、侧扫声纳等设备,获取了试验海域温度、盐度、深度剖面以及海洋声学、海底扫测图像等大量实测资料。“海翔500X”有效负载量超过30千克,扩展能力强,可同时搭载多种传感器,执行海洋环境立体观测、近海底精细测绘、深海探测搜救等各种作业任务。

4. 空客 3D打印碳纤维复材,寻求更轻的客舱支架

    “轻量化结构”能够帮助航空公司更经济地运营飞机。新的飞机设计需要数千个飞行测试安装支架,这些支架的生产单位数量非常少,而增材制造技术则允许设计师尝试新的结构。多年过去,3D打印工艺和材料科学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轻量化”和“仿生学”也指向了一个新的趋势。
       据了解,一架商用飞机每减轻一公斤重量,就可以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减少25吨CO2排放,复合材料在性能可靠的情况下无疑会进一步推动轻量化的发展。
       近日,先进制造商Arris Composites透露了与空客公司合作的一项研究,该项目专注于机舱支架的生产,并希望通过利用创新的制造方法和材料(包括复合材料)来实现航空碳排放量的显著减少。


       Arris Composites公司开发了一种称为Additive Molding的技术,通过在热塑性树脂中精确排列连续纤维,获得了具有无与伦比机械性能的下一代复合材料及成熟的大批量成型方法,这些产品具有高度集成性,所制造的产品比金属更坚固、更轻。
       据Arris称,将220克的金属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后采用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可以使零件重量减轻75%到50克。ArrisComposites声称,金属替代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机加工、3D打印、金属铸造、金属注射成型和金属包覆成型的产品可以被卓越的复合设计替代。连续纤维+热塑性塑料复合制造实现了高强度和轻量化零件的批量生产,通过这种新工艺,可以以与塑料成型产品相同的速度生产高级碳纤维材料,而碳纤维零部件替换钛材料,可使重量减轻78%。
       专有的Additive Molding 制造技术。Arris的工艺吸引了众多行业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Arris的增塑成型零件能够比铸件整合更多的零件,一方面是碳纤维带来的经济性及轻量化的优势,另一方面是3D打印带来的结构一体化的优势。

       Arris的工艺过程从干燥的碳纤维丝束开始,纤维束通过浸渍过程预浸成胶带和丝束形式。预浸料带可以是平坦的,或者可以直接形成所需的轮廓形状。Arris Composites 具有预浸料带的生产能力,未来该技术的一项发展是将料带(和丝束)直接送入下一生产步骤。目前,该公司提供的预浸带宽度为1到24英寸(约2.5-61厘米)。
       接下来,专有的机器人设备将预浸料坯进行成型、切割并将其放入模腔内的最终位置。规定的预浸料准备就绪后,模具将合上并向复合材料施加热量和压力以进行固结和固化。

       在该技术中,放置材料的机制与自动胶带铺放和通常意义上的3D打印过程有所不同,Arris 的技术是对预浸料进行成型,而不是在原地进行固结和粘结。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预成型过的速度。
       这样Arris可以打印连续的碳束,并沿着零件的应力矢量线缠绕整个零件。零件的结构以所称的“近净形状”打印,零件的纤维贯穿整个零件。Arris的工艺可以使得零件更加复杂,并拥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形状控制能力。
       Arris Composites的技术已在多个市场上获得了应用,利用革命性的连续碳纤维增强功能使得产品更轻、更坚固、更智能。
       一方面,Arris Composites的解决方案满足了航空航天工业和汽车制造领域对寻求耐腐蚀,高强度和耐用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结构零件制造的需求。
       另一方面,Arris Composites的解决方案释放了消费品和体育用品品牌的创新潜力,使得消费领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性能和差异化来寻求新的商业优势。(来源:3D科学谷、3D打印技术参考)

5. 恒神股份五套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压力框演示件将于年底前完成交付

       近日,CompositesWorld刊文称,恒神股份正为一家中国航空OEM厂商生产“一批五套”4.5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压力框演示件。

公司总经理钱京表示,此举旨在向客户证明恒神的航空制造能力,以及相关模具和制品原材料的可靠品质。这“一批五套”后压力框演示件中,两套以恒神自主研发的航空级增韧环氧预浸系统EH918和中模碳纤维HF40C为原料;剩余三套采用的是索尔维提供的增韧环氧预浸系统CYCOM X850。
恒神股份总工程师Anthony Ferronato表示,这两款不同原料生产的演示件均通过法国科里奥斯(Coriolis)公司提供的机器人式自动铺丝机(AFP)生产。生产后压力框所用的模具由法国模具制造商Loiretech Ingenierie公司以恒神EH21工装预浸系统生产。

该模具经过特殊设计,以碳纤维肋条对球面进行加固,再装到钢架结构上保持稳定。球面和钢架结构的组装采用了Loiretech的专有技术,解决了固化加热时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的问题。
恒神表示,与传统殷瓦钢或普通钢材制造的模具相比,复合材料模具1)更加轻便,翻转铺丝时风险更小;2)无需加热,缩短了固化时长。
Anthony Ferronato认为,该项目的成功是全球多方合作的结果。“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下,项目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即便身处逆境,航空人仍在不懈努力着。”
经过7个月的规划、设计和生产,该模具终于从法国南特运抵江苏丹阳,并在运输伤害评估和气密性检测之后进入恒神的铺丝车间。该车间占地约800平米,实时温控,配备了带导轨的库卡(KUKA)机器人,以及两个水平旋转定位器,铺丝机的最大行程为20*6米。
接着,将模具装入Coriolis 40T自动铺丝机,完成最终编程后即开始铺丝作业。首套演示件以恒神自主研发的增韧环氧预浸系统EH918为原料,由圆顶状蒙皮和Ω形桁条共胶接制成。第二套采用索尔维增韧环氧预浸系统X850生产。恒神EH918和索尔维X850均为航空级别的碳纤维预浸料,在恒神厂房内用麦科罗公司提供的设备分切成6.35毫米宽预浸带,以方便进行铺丝。

       随后的固化环节采用的是美国ASC Process Systems公司生产的热压罐,再经过无损检测,进入最后的机加工环节。据了解,这批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压力框将在  2021年年底前交付给客户进行全面测试。一旦通过测试,其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所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以及恒神股份本身将有望参与到该航空OEM厂商未来的航空项目中去。

五、卫星通信行业

1. 商业航天进入“十四五”节奏:政企踊跃,科技巨头跨界更坚决

       近日,多个商业航天项目在山东烟台、青岛落地。其中九天行歌火箭推进剂贮箱生产基地、东方空间“引力一号”运载火箭AIT中心、星河动力商业固体运载火箭创新研发制造基地三个商业航天项目在烟台东方航天港启动开工。国电高科天启卫星物联网产业园作为我国首个低轨物联网星座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
       据了解,烟台的九天行歌火箭贮箱产业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8亿元。按照规划,公司计划于2022年8月之前完成小规模生产能力建设,到2024年6月正式达产。青岛的天启卫星物联网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天启星座东北亚运营中心、卫星物联网终端批量生产制造基地,并引进上下游相关产业。据了解,天启星座由38颗低轨卫星组成,目前已发射15颗卫星,计划于2022年全部部署完成。烟台与青岛同为胶东半岛核心城市,两地的航天基础也相差不多。烟台的机会来自海上发射,吸引不少火箭企业落地。
       此外,山东长征火箭公司固体火箭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在烟台建成投产,具备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制造能力。青岛则依靠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制造业基础,聚拢了一批卫星企业。除国电高科外,今年吉利也将卫星互联网项目落户在青岛。烟台与青岛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一个缩影。进入“十四五”,政企合作愈发密切,各类项目到处开花。最近一个月,这种态势尤为明显。
       同样在12月,四川省智能卫星互联网创新中心(研发总部)正式启用。据了解,该中心由国星宇航牵头,联合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电科互联网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电科投资有限公司、国高成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其未来的工作,将围绕“AI卫星星座”“卫星+新能源”等示范试点工程展开。
       12月初,总投11亿的达华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在福州全面封顶。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依托高通量卫星及星轨资源,融合大数据、智慧海洋和海洋经济运营为一体打造“海联网”工程。时间更早一点,11月底航天科工集团宣布,位于武汉的智能卫星生产线、火箭产业园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深圳虽没有重大项目落地,但10月13日发布通知,开始征集卫星及应用产业重点项目。早在2021年6月,深圳还曾出台16条创新举措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其中一些重大项目最高可获3亿元资助。
       近期针对商业航天,北京也正从守势变为攻势。北京大兴区10月14日宣布,围绕商业火箭研发、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卫星运营及应用服务等领域,将建设总面积641亩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为此,大兴区提出千亿元的产业目标:到2025年,基地将完成总体建设。到2030年,全面完成基地建设。到2035年,建成国际知名航天基地,全产业链实现产业规模力争超过2000亿元。此前,11月25日北京经开区曾公布十几项措施,以支持其区域内的卫星网络产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卫星企业,给予研发费用50%的资金支持。
       除了地方政府和航天企业,近期科技巨头的身影同样忙碌。上周华为传出消息,搭载“天算星座”计算平台的试验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华为云“云边一体”方案首次在太空验证。据了解,“天算星座”是由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天仪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一项“空天计算”计划,为我国6G、卫星互联网等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在华为拥抱卫星、攻坚6G技术的同时,另一巨头阿里也动手了。12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的上海驻云信息成立四川省观测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卫星通信服务等。此外,科大讯飞于近日入股天都卫星应用(长春)有限公司,奥普光电上周宣布收购航空航天材料企业长光宇航。经过前一个五年的准备,进入“十四五”后,从地方政府到航天企业、再到科技巨头,其节奏明显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2. 商业空间执行机构部件公司微动时空完成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

       近日,微动时空完成由中科创星、奇绩创坛、创新黑马基金联合投资的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用于实现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组件(SADA)的工程化。微动时空成立于2021年4月,是国内首家商业空间执行机构部件公司,致力于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低成本的空间执行机构产品,为全球市场提供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
       随着空间探索的加速和任务的复杂化,越来越多航天器选择配置空间执行机构,以实现旋转、抓取、扫描、执行、移动、能量传输、信号传输等特定功能。其中,SADA作为实现卫星太阳翼能源效率最大化的空间执行机构,可受控实现高精度的太阳翼旋转指向和能源传输,显著提升卫星整星的能源供给和载荷容量,已成为业务卫星的必备部件。
       在当前全球低轨小卫星星座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下,微动时空以SADA产品为切入点率先聚焦空间执行机构领域。目前,公司研制的首款单轴1000W级SADA工程样机完成电性能测试,已转入正样阶段,计划于2022年中旬搭载完成首飞验证。双轴SADA产品也将于年底完成详细设计。同时,其参研的小行星探测项目驱动机构组件(电性)产品,已完成交付。

3.一箭五星,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连续发射成功 

       近日,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二)·平安银行数字口袋号运载火箭,顺利将五颗商业卫星精确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本次发射实现了国内民营火箭的首次连续成功和首次一箭多星商业发射的新突破,标志着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的技术状态日趋成熟,在国内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型号中率先迈入了商业化发射交付的新阶段。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星河动力航天自主研制的四级小型商业运载火箭,致力于为商业微小卫星提供质优价廉的定制化发射服务,火箭一、二、三级采用固体发动机,四级为液体上面级。火箭直径1.4米,全长约20米,起飞重量约33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300公斤。是目前商业发射市场最具性价比与竞争力的小型运载火箭,可为国内外卫星客户提供微小卫星的专属,共享,搭载等定制化服务。


       此次谷神星一号(遥二)·平安银行数字口袋号运载火箭共发射5颗商业卫星,分别为长光卫星公司的“天津大学一号”红外观测卫星、天仪研究院的“宝酝号”和“丽泽一号”科学试验卫星、中科星睿的“金紫荆五号”遥感卫星、零重空间的“金紫荆一号03”遥感卫星。同时,火箭还搭载了平安银行两大战略项目“星云物联计划”及“数字口袋”的太空纪念载荷,以及一块储存着平安银行数字资产的储存卡共同进入了太空。
 “星河动力航天从成立以来,一直是从产业思维出发,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致力打造能满足市场需求、能产业化、能批量发射的商业火箭。因此,虽然星河动力航天是国内第一家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火箭公司,但要实现商业火箭真正的产业化,需要解决的不是入轨、也不是轨道打多高的问题,而是要实现火箭连续、稳定的发射成功和低成本、大规模的批量制造。今年,公司终于实现了民营火箭的首次连续发射成功,也实现了一箭多星发射的突破,向着我们的商业火箭产业化目标更近一步。未来,星河动力航天将一如既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管控,提高批量发射服务能力,助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星河动力航天CEO刘百奇说道。
2022年,星河动力航天将按照在手订单,努力完成5次商业发射任务交付,为卫星客户提供高可靠、定制化的发射服务。同时加快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的研制进程,确保“智神星一号”火箭2022年末至2023年初实现入轨首飞。



 

六、金融资本产业

1. 11月北交所正式揭牌开市,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融资额居首位 

       根据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11月共有121家中国企业在A股及港股成功上市。境内上市中企共114家,数量较上月大幅上升,主要得益于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本月有11家中企在北交所完成首发上市,总融资额约17.46亿人民币,另有71家从原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该板块合计82家上市企业占总量67.8%。11月上市中企总融资额约438.86亿人民币,环比下降3.9%。本月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共26家居首位,其中有20家在北交所上市。新点软件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融资额达40亿人民币,成为本月单笔融资额最高的上市中企。
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及融资总金额

1)中企境内上市数量占比九成,境外上市数量环比上升
       11月,境内上市中企共114家,融资额约为375.39亿人民币,若剔除在北交所上市的82家企业,本月上市中企数量为32家,与10月持平;境外上市的7家中企全部来自于港交所主板,相比上月的2家有较大增长,融资额约合63.46亿人民币。此外,深交所创业板表现亦较为突出,有16家企业上市,总融资额为134.75亿人民币。
       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不同新股发行制度下境内市场中企上市分布
(2)11月上市涉及17个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融资额最高
       11月中企上市涉及17个行业。数量方面,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的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6家、17家和14家;其中,机械制造行业在北交所的上市数量为20家,生物医疗行业和IT行业各有10家。融资额方面,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上市融资104.17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23.7%;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紧随其后,融资额合计约80.06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18.3%;机械制造行业融资额为66.70亿人民币,占中企融资总额15.2%。
(3)11月IPO企业VC/PE渗透率为73.6%
       11月上市的121家中企有89家获得VC/PE机构支持,渗透率为73.6%,其中境内上市占84家。从上市市场来看,北交所、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在上市时获VC/PE支持的企业分别有59家、14家和7家,VC/PE渗透率分别为72.0%、87.5%及70.0%。

2. 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开始建仓,机构调研热情高涨

(1)净值波动较大,建仓已经开始
       Choice数据统计,截止12月20日,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净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南方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较小;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净值下跌3.29%。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A、大成北交所两年定开A净值跌幅较大,超过4%(净值日期为12月20日)。
       根据基金合同规定,封闭期内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100%,投资于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从基金净值的表现来看,8只基金大概率已经建仓北交所股票资产。
       大成北交所两年定开A成立于11月23日,该基金12月7日净值跌至0.9594。可以看出,基金经理建仓速度较快,且仓位较大。


截图来源:基金合同;Choice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上市的标准相对科创板、创业板更低,服务于“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因此,对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1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北交所开市以来,机构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高涨。Choice数据统计,截止12月21日,已有3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调研,19家公司接受了公募基金的调研。



       从行业来看,新能源、电子、仪器仪表、通信获得的关注度更高。个股方面,20家基金调研了创远仪器;同惠电子、晶赛科技获得了10家以上基金的调研。值得一提的是,11月17日,大成、广发、易方达、嘉实、招商、南方、汇添富、华夏、万家9家基金公司调研了贝特瑞。这其中就包括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的基金公司。
       贝特瑞是一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商,正极材料出货量持续位列国内前三,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经开始对部分核心客户批量供货,正积极导入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厂商供应链。目前,公司客户结构稳定,包括海外的松下、三星、SKI、LG和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对于机构关注的硅基材料的未来趋势,公司也表示,硅基负极作为新一代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高膨胀系数的特点。现阶段看,硅基负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短期内还难以大规模替代常规负极材料。
       获得20家基金调研的创远仪器是一家专注于无线通信、射频微波测量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移动网络覆盖及质量扫频测试、射频微波测试、移动终端测试、北斗/GPS导航测试等。
       12月15日,华夏、华泰柏瑞、光大等基金调研了创远仪器。对于机构关注的5G毫米波未来的规划,公司表示,公司从 2018 年开始布局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涉及矢量信号源、矢量信号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信道模拟器、扫频仪等产品,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形成销售收入,未来将持续跟进毫米波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3. 一二级市场出现错位情况,80%的上市独角兽已破发

(1)当下的一二级市场,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错位的边缘。
       最近的股市,关键词是“破发”。 2021年12月15日,百济神州在科创板二次上市,虽然是高瓴重仓的创新药龙头,虽然有绿鞋机制护航,首日还是暴跌16%,顺便带崩了整个生物医药板块。12月14日,顺丰控股旗下的顺丰同城在港股上市,首日暴跌9.2%,次日又暴跌6.7%。12月10日,A股、港股两地上市的4只医药新股出现了三只破发、一只收平的“盛况”。其中,迪哲医药跌22%,北海康成跌27%,凯莱英跌4.64%,只有中药连锁固生堂以0%的涨跌幅收平。            2021年10月、11月份,A股港股曾出现一波罕见的破发潮。
       10月底,A股出现前所未有的连续7个交易日均有新股在上市首日即破发的现象。11月初,港股又出现了7只新股有6只破发的情况。这些破发的公司遍及大消费、SaaSd、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各个主要赛道。进入12月之后,本以为新股市场已经回暖,没想到又是当头一盆冷水浇下。 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来了:密集的破发,是不是意味着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在一级市场估值水平仍然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二级市场的不买单是否会造成新一轮的估值倒挂?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这一批破发公司中不乏一级市场的明星公司,部分投资机构已经在浮亏。 

(2)明星股东云集仍破发,一天亏一个亿 
       生物医药,成了这一轮破发潮的重灾区。最近的几只生物医药新股,只有名不见经传的中药连锁固生堂在上市首日以0%的涨跌幅收平。其余的几家,迪哲医药跌22%,北海康成跌27%,凯莱英跌4.64%,百济神州跌16%,这些破发股都来头很大,都是备受投资机构、产业资本追捧的明星公司。 
       迪哲医药的背景非常特殊,其研发团队整建制来自原阿斯利康的中国研发中心。阿斯利康和中国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并列其第一大股东。
       自11月17日新点软件上市首日破发以来,随后A股的20余只新股未再出现首日破发情况,打新赚钱效应逐渐回归。直到此次迪哲医药首日破发,新股破发阴影再次降临科创板。紧接着,被称作中国创新药“一哥”的百济神州,又让科创板的破发名单“喜加一”。
       在港股,这次破发的北海康成,其第二大股东是著名的“药茅”药明康德,持有其9.51%的股份。它的第一大股东是著名的美国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RA Capital。港股有基石投资人机制,北海康成的新股非常抢手,锁定了包括药明康德旗下产业基金在内的7个基石投资者,它们合计认购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份,占公开发售股份总数的七成,基本没有留太多筹码给散户。
       凯莱英更是不用多说,在A股市值超千亿的CDMO龙头,而且它此次H股发行相比A股股价折价超过30%。但种种光环加持之下,它们还是破发了。北海康成的基石投资者一天就亏损了1.26亿港元。中了百济神州的新股的投资者,每签要亏近2万人民币。 
       对医药新股的密集破发,一位投资人评论道,近年国内资本投入到医药板块实在太疯狂,但是大部分公司做的都是me too, 同质化严重,原创性明显不足,“这些公司将来能有多少上市? 又有多少能够做出好药,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3)80%独角兽已破发估值倒挂蔓延至硬科技 
但这话并非完全针对迪哲医药、北海康成或百济神州。实际上,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破发在二级市场早已成了趋势,绝非仅仅局限于生物医药。梳理时间线,这轮破发潮最初在2021年上半年发轫于互联网、消费,在下半年逐渐蔓延至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赛道,地域上则从美股、港股蔓延至A股。
就在不久前,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微博首日即大跌7.18%,目前破发幅度已扩大至11%。据统计,2021年以来港股IPO首日破发率达40%,上市以来的破发率更是高达70%,其中不乏明星公司,不断上演“大热必死”。 
更大面积、幅度更惨烈的破发发生在美股。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上市的“独角兽”企业80%都已破发。不断上演的破发,也开始挑动一级市场投资人的神经。历史上,一二级市场的估值体系之间既有联动也有错位,而每次错位几乎都是一地鸡毛。当下的一二级市场,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错位的边缘。2021年的部分新股的确已经出现了估值倒挂的现象,其中互联网独角兽是重灾区,一大批独角兽的股价都低于上市前融资的价格。例如每日优鲜,按目前4.63美元的股价,包括腾讯在内的E轮投资者全部处于浮亏过半的状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医药、半导体等硬科技赛道就是安全的。以北海康成为例,这家创新药研发公司在2020年10月的E轮融资中估值已达5.4亿美元。也就是说,北海康成的IPO定价基本上与E轮融资的价格齐平。经过12月10日的大跌之后,北海康成市值不到38亿港元,E轮投资者已浮亏超20%。 

(4)投资人:先等等看重要公司的IPO表现
不过,现在说一级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似乎也为时过早。投中网询问的绝大多数投资人,均表示还看不到估值下调的迹象。2021年一级市场资金供给历史性的充足。与2020年的募资难不同,2021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募资大年。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规模同比增长了50%,新募基金数量同比上升87.2%。强劲的募资推动了空前活跃的投资,2021年前三季度总投资额超过1万亿,投资案例数和总投资金额同比涨幅均超过70%。
大量资金流向一级市场,大大推高了资产价格,导致目前的情况是无论中期或后期项目都显得太贵。另一个原因是二级市场的结构性牛市。尤其是半导体赛道,内卷依然严重。虽然部分明星公司股价有所回落,例如寒武纪的股价相对高点已经腰斩,但整个市场的气氛依然热烈。 
一位投资人告诉投中网,他不久前看的一个项目,创始人上来就对标思瑞浦,对估值的心理预期非常高。思瑞浦是一家华为投资的信号链模拟芯片龙头,2021年8月上市以来,股价已经涨了7倍多,市值接近700亿元。但热闹之下,亦有投资人表示在调整策略。一位知名母基金合伙人表示,从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整个股权投资市场非常热,但到8月份之后出现了明显往下走的趋势,特别突出的是消费品牌,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估值状态有非常大的变化。
作为应对策略,这家母基金的做法是收缩文娱、消费等吃喝玩乐板块等等配置,医疗赛道的布局基本保持原样,在2B领域则会进行较大比例的加强,投的更有倾向性一些。在硬科技领域,也有投资人表示考虑收缩投资。一位投资人向投中网表示,他非常关注商汤、云从、旷视等重要公司上市后的表现,因为现在一级市场上估值已经普遍过于高了,需要二级市场的验证,“在此之前,我们会放慢或者暂缓投资”。

4. 科技部转化基金首落陕西,唐兴资本作为GP管理规模达到10亿级

       12月21日,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简称转化基金)正式完成对唐兴资本科创基金的出资,金额达2.5亿元,至此唐兴科创投资基金正式成为“国家队”子基金。这是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第1次”进入陕西。也是陕西代表性投资人宫蒲玲的唐兴资本“第1次”把管理规模推到10亿级。
(1)2.5亿:科技部LP首次到陕
       早在12月4日,科技部官网即披露了这一信息。已经完成6轮次投资的转化基金第1次有了陕西身影,在总出资42亿元的规模之中,有2.5亿元投向了唐兴资本。


       成果转化基金酝酿于2011年,由财政部与科技部牵头,从制度设计初衷来看,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两张皮”,解决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三重两轻”(科研重投入、轻绩效;重论文,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等问题,尤其是投融资渠道的两个不完善(财税政策体系与资本市场体系)。
       在这个初心之下,转化基金自2015年设立首批3支投资子基金之后,总规模已成长至500余亿元,放大倍数为4,且逐渐形成了设立子基金、贷款补贴和绩效奖励三大主流方式。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解,转化基金具有两大特点:
       1:全部指向新兴领域: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均代表了国家级的产业鼓励方向。
       2:管理人成决定因素:转化基金在6轮次中只挑到了32家GP0,而且只涉及到17个省,在GP打破头的“跑部钱进”之时,这也印证了转化基金对管理人的挑剔程度,而此前的这份名单里,从未出现过陕西的身影。


       需要强调的是,转化对投资的要求很高:例如:科技部、财政部委托受托机构向子基金派出代表,参与重大决策,监督运作。例如:子基金投资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中企业的资金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额的3倍,且不低于子基金总额的50%。
       对最后一条相当于返投比例的限定,宫蒲玲表达了“非常庆幸”的态度,因为无论是在西高投期间还是创办唐兴资本,她所投的项目几乎“100%”都在这个库里面,这也从关键侧面印证科技部挑选GP的标准。
(2)宫蒲玲:省市助力是关键
       最初对宫蒲玲的关注源于其一手把西高投带上了复兴之路,铂力特(688333)、三角防务(300775)、炬光科技(688167)等大量储备项目一一冲击IPO成功,收益多在5—10倍之间。其后她选择了创业,具体来看她展现出3个不能忽视的特点。
      1:坚决市场化:最低点找到社会资本。

       唐兴资本2019年注册时,私募股权融资较2018年下跌48.93%。但就在这一年,宫蒲玲第1支基金——唐兴科创却拿到了两家民营企业的5亿元出资。
2:释放精准度:坚决围绕“硬科技”。
       宫蒲玲坚持“远离泡沫化的互联网行业”,两年半的时间里,已有2家过会(斯瑞新材、华如科技)及多家辅导(万德能源等),均为硬科技企业。
3:深耕陕西省:本土项目占比50%。
       唐兴资本目前已投14个项目,西安占比50%,除基本属于专精特新,还深度抓住了“链长制”这一陕西热词,例如“知微传感”就是“光子产业链”的上链企业。受益于如上战略,唐兴资本已成为陕西第1支拿到市场化出资、中省市政府出资的“民营GP”。现在的总规模达到9.5亿元,具体出资明细如下:
       1:国家队:科技部成果转化引导基金,2.5亿元;
       2:省一级: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1亿元;(陕财投)
       3:市一级:西安产业投资基金,出资9000万元;(西投控股)
       4:社会资本:陕西名苑置业及福地纳米等共出资5亿元,占比52.63%。
▲图:子基金出资比例图
       面对今日景象,宫蒲玲表示:非常感谢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陕财投和西投控股的出资“本身就是对民营GP最关键的背书”,累投项目几乎100%符合科技部转化库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省市财政部门对民营GP“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