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2年第4期(总第49期)

行业报告 2022-04-02 18:31:54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中国晶圆代工双雄华宏VS中芯国际2021市场回顾
       营收大幅增长,中国为最大市场
       从2021全年营收来看,中芯国际和华虹都实现了稳健增长。其中,中芯国际2021年保持产能利用率满载,销售收入从上一年的39亿美元增长到54亿美元,年度增长39.3%。而华虹的销售收入更是创历史新高,达16.308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69.6%。
       中芯国际年报显示,在5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晶圆代工业务营收为4,982.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3.4%。从地区方面来看,中芯国际的代工业务分布和去年相差无二。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业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64%;北美洲业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22.3%;欧洲及亚洲业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13.7%。
       华虹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虹已连续四十四个季度保持盈利。在16.30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95.8%的营业收入来自半导体晶圆,营业收入高达15.62亿美元。从区域划分来看,中国是华虹营收最大、营收增速最快的市场,营收收入超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占比高达73.9%;亚洲其他区域营收收入近1.7亿美元,占比为10.4%;北美区营收收入近1.6亿美元,占比为9.8%;欧洲区营收收入约0.7亿美元,占比为4.3%;日本区营收收入为0.26亿美元,占比为1.6%。
       产能稳步提升
       中芯国际年报显示,2021年销售晶圆数量674.7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晶圆月产能为62.1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在关键技术节点方面,中芯国际完成了1万5千片FinFET产能目标,风险量产和规模量产稳步推进。
华虹年报显示,为满足庞大且多样的市场需求,公司八英寸产品组合持续优化、十二英寸产线持续扩产,差异化工艺技术开发在十二英寸产在线加速运行。2021年,华虹月产能由223,000片增至313,000片8英寸等值晶圆,8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107.5%。付运晶圆(8英寸等值晶圆)由2,191,000片增至3,328,000片,同比上升51.9%。
       核心技术持续推进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1年,中芯国际以及华虹都在持续推进核心技术,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21年,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方面,多个衍生平台开发按计划进行,稳步导入客户,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目标。55纳米BCD平台进入产品导入,55纳米及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平台进入风险量产,0.15微米高压显示驱动进入批量生产。多种特色工艺平台研发也在稳步进行中,将按照既定研发节奏陆续交付。此外,中芯国际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嵌入式闪存平台工艺(eFlash)、NOR Flash存储工艺和NAND Flash存储工艺项目已完成研发。
       当前市场对功率半导体旺盛的需求以及相关应用对转换效率的高要求推动了华虹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屏蔽栅(DMOS/SGT)技术向更小线宽、更低导通电阻的方向发展,目前为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在消费类领域,手机与笔记本计算机等大功率快充对USB Power Delivery(PD)的兼容助推了华虹在Super Junction(SJ)超级结金属氧化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技术的发展,特色的新一代深沟槽(Deep-Trench)技术进入数据中心电源以及新能源车车载充电机(OBC)与充电桩等应用领域。新一代IGBT技术研发顺利,量产产品亦进入新能源车主逆变器以及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市场。在12英寸功率器件方面,华虹已完成现有四大功率分立器件技术(DMOS/SGT/SJ/IGBT)从8英寸到12英寸的技术升级,并实现批量稳定供货。
       2.捷捷微电子首批六英寸晶圆已下线,年产能达100万片
       3月31日,捷捷微电发文称,子公司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承建的“功率半导体六英寸晶圆及器件封测生产线”建设项目,其中六英寸晶圆“中试线”已具备试生产能力,首批具有高浪涌防护能力的六英寸晶圆于2022年3月26日产出下线,良率高达97.79%。
       该项目投产后,产品可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安防通讯、交/直流电源、汽车电子、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消费电子、数字照相机等市场领域,实现电路的共/差模保护、RF耦合/IC驱动接收保护、电磁波干扰抑制、静电抑制及瞬态噪声抑制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大大拓宽原有的产品线,有效减少了国内市场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该项目目前已组建了近50人的专业团队,由半导体领域专家、高级工程师,以及拥有多年大型晶圆生产企业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和技术专家组成,为快速实现高质量达产达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六英寸晶圆“中试线”的搭建,从首台设备进厂到首片产出,仅耗时两个多月。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六英寸晶圆100万片/年及器件封测100亿只/年的产业化能力。该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企业高端功率半导体器件国产替代进口的能力,朝着成为世界前沿的功率半导体企业目标又迈进一步。
       3.长江存储闪存产品进入苹果供应链
       3月29日中国台湾媒体报道,中国大陆存储器大厂长江存储正式打入苹果的Flash供应链。
       据悉,此前iPhone的Flash供货商主要为SK海力士和铠侠等顶级芯片厂商。而根据台媒的报道,根据长江存储目前已开始出货的时程来看,应是打入苹果刚发布的iPhone SE供应链。
       而长江存储是大陆首家实现64层3D NAND量产的IDM企业,截至2020年末长江存储取得全球接近1%的市场份额,成为六大国际原厂以外市场份额最大的玩家。
       如果根据长江存储的产能规划测算,预计2025年长江存储的全球市占率将达到约6%。
       4.格科微成功搬入ASML先进ArF光刻机
       目前,格科微有限公司“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推进迅速。厂房和洁净车间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于2022年2月16日开始主设备的搬入安装。在3月24日,格科半导体再次迎来了建厂重要标志性时刻,整套生产线中的最关键设备——ASML先进ArF光刻机成功搬入。
       ArF光刻机的成功引入,是格科微“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关键节点。依托自有工厂即格科半导体的先进制程,格科微将进一步加快先进CIS工艺和高阶专利像素的研发速度,并在自有工厂实现批量生产验证,从而极大缩短高端产品从研发到大量供应市场的周期。
       格科微将坚持从Fabless向Fablite转变的经营路线,通过自有工厂为特色工艺的快速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不断创新的电路设计、更短的研发周期、更高效的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全球一流的图像传感器产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创新。
       二、激光器行业
       1.半导体激光芯片公司“长光华芯”科创板上市
       刚刚,长光华芯在科创板鸣锣上市,成为A股第一家半导体激光芯片上市公司。
       长光华芯成立于2012年,公司聚焦半导体激光行业,始终专注于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等激光行业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紧跟下游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创新生产工艺,布局产品线,已形成由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四大类、多系列产品矩阵,是国内拥有完整高效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垂直生产工艺的公司。
       2018年-2021年,长光华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92亿元、1.39亿元、2.47亿元和4.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1.29亿元、0.26亿元、1.15亿元。此外,在研发投入上,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718.98万元、5270.65万元、6033.18万元和3751.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23%、38.05%、24.41%和19.67%。作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研发及生产型企业,研发费用金额及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大。
       以激光芯片为支点
       长光华芯的发展战略为“一平台、一支点、横向扩展、纵向延伸”。2020年公司的芯的“支点”产品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一。长光华芯主要产品包括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高效率VCSEL系列产品及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等。从产品结构上来看,2018-2020年,长光华芯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0.72亿元、1.03亿元、2.18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7.74%、74.23%、88.04%,是其第一大业务。此外,单管系列产品营收占比逐年增长,巴条系列占比则逐年下降。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积累,针对半导体激光行业核心的芯片环节,公司已建成覆盖芯片设计、外延、光刻、解理/镀膜、封装测试、光纤耦合等IDM全流程工艺平台和3吋、6吋量产线,目前3吋量产线为半导体激光行业内的主流产线规格,而6吋量产线为该行业内最大尺寸的产线,相当于是硅基半导体的12吋量产线,应用于多款半导体激光芯片开发。公司采用IDM模式进行半导体激光芯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掌握半导体激光芯片核心制造工艺技术关键环节。
       目前,公司拥有多名国家工程人才及行业资深技术专家,共同支持着公司高功率芯片及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技术专利上,公司已拥有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正在申请的专利共计98项。此外,通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并与四川大学、国内某高校、南京激光先进研究院等国内高等学府与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推进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制造技术、封装技术、光学合束技术及光纤耦合技术等各个层面上的激光技术深入研究。
       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潜力大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长光华芯生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是产业链中游各类光泵浦激光器的核心泵浦光源,包括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等,属于工业激光器生产制造的核心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激光切割、科研与军事、生物医疗等领域。
       公司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销售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进行激光芯片的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器件及模块类产品的销售实现一定量的激光芯片销售。根据招股书显示数据测算,长光华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13.41%,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3.88%,随着激光芯片的国产化程度加深,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从客户来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36%、81.74%和78.90%,主要客户包括飞博激光、创鑫激光、锐科激光、大族激光、光惠激光等知名激光器厂商,以及客户A2、客户B等科研机构。在国产替代化趋势下,这些激光器客户都处于高速发展中。随着上游核心光电子元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激光器应用成本逐步下降,激光器将更深地渗透到众多行业。
此外,随着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服务型机器人、3D传感等技术的不断普及发展,将更多地应用于汽车、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人脸识别、光通信及国防科研等众多领域。而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上述激光应用的核心器件或部件,也将获得快速发展空间。
       长光华芯具备信息型(含传感)VCSEL芯片的量产能力。目前,在消费电子领域,华为有配备了激光雷达的产品,而长光华芯是华为的供应商之一。随着5G的建设AR/VR应用场景出现,消费电子配备激光雷达的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高速在开发汽车VCSEL激光雷达产品,在无人驾驶汽车激光雷达头部客户验证,预计年内可以通过车规。
       2.杰普特2021年营收12亿元,激光器业务占比50%
       近日,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杰普特实现营收11.99亿元,同比增长40.5%;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106.04%。
       值得一提的是,杰普特2021年投入研发费用1.44亿元,同比增长42.95%。2021年,公司共申请知识产权65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4项,2021年共授权知识产权4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0项。
       激光器业务收入6亿元核心技术研发取得多项进展
       在激光器业务方面,杰普特持续跟踪分析客户需求,通过激光器的迭代优化及功率提升,为客户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公司不断拓展激光器的应用场景,针对新的应用领域研发的新产品开始投入销售,实现了产品均价的提升,推动了公司业务经营绩效和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2021年,杰普特激光器业务实现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47.87%,毛利率为27.24%,同比回升1.91个百分点。
       杰普特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产品具有脉宽可调、频率范围广、响应速度快、首脉冲可用、全温度范围内输出功率波动小、体积小、噪声低等特点。产品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独立可控,通过两项激光参数调整搭配,可实现恒定的高峰值功率输出。公司根据自身技术优势,为光伏、新能源等行业定向研发高脉冲能量、高亮度的MOPA脉冲激光器,率先实现光纤激光器做玻璃钻孔应用,实现动力电池级片切割无毛刺的加工效果。
       连续光纤激光器产品自带软件可对激光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报警提示,并对运行数据进行收集记录,选择不同的输出头可实现单模和多模输出。并且从设计上具有可扩展性,通过多个模块(谐振腔)的合束可实现更高功率输出。准连续(QCW)光纤激光器为全风冷结构,避免了使用体积庞大、功耗较大的水冷系统,使得设备结构更为紧凑,同时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各项核心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21年向客户交付了4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
       3.锐科激光年报:万瓦激光器销售超2380台,同比增长243%
       3月29日,锐科激光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锐科激光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47.18%;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60.17%。2021年是锐科激光业绩更进一步,锐科品牌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并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年,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首次追平IPG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连续光纤激光器营收25.87亿元 超高功率均已正式销售
       具体到产品类别来说,2021年,连续光纤激光器营业收入25.87亿元,同比增长47.36%,营业成本18.19亿元,同比增长54.18%;超快激光器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03.55%,营业成本0.53亿元,同比增长98.66%。此外,在国内市场,锐科激光营收33.59亿,同比增长47.84%。
       2021年,锐科激光累计发布了23款新产品。公司30kW、40kW、100kW超高功率均已开始正式销售,全年万瓦以上激光器产品销售超过2380台,较2020年增长达到243%,6000W及以上高功率激光器销量超5900台,同比增长175%。
       从应用方面来说,锐科激光在3C电子、新能源及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领域逐渐打开局面,多家领域内龙头企业与锐科展开战略合作,在3D打印、光伏制造及超快激光器市场,锐科激光持续布局,品牌逐渐得到认可。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配件、船舶制造等行业均展开销售或项目合作,清洗产品与众多行业龙头客户形成批量合作;脉冲产品在极耳切割、晶硅棒刻槽、光伏应用等高端行业均开始验证和小批量试用。
       研发投入同比增64.86%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2021年,锐科激光不仅业绩大涨,研发投入同样大增。公司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加大各项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应用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2.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3%,同比增长64.8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专利共计509项,其中,境外发明专利2项,境内专利中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336项,外观设计专利100项,同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88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拥有45项注册商标权。
       围绕产业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客户导向和行业技术前瞻引领,强化重点技术领域部署,加大光纤激光器技术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的投入,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在产品方面,100kW光纤激光器、4-8kW单模块、500-1000W脉冲激光器、70-300W绿光等多产品研制成功;调光斑激光器在新能源领域的焊接工艺技术研究得到充分验证并实现推广;超快激光器突破       100W飞秒关键技术;1.5微米光纤放大器和第二代双包层大模场掺镱光纤产品,实现了更高功率的单腔单模激光输出,解决了终端市场的迫切需求;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创新型研发机制,与南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100kW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及配套设备顺利完成启用。
       垂直整合优化管理构建1+4国内产业格局   
       2021年锐科激光通过收购睿芯光纤进一步实现了垂直整合,并通过进一步优化子公司管理模式,准确解决各子公司发展中的难点,提升运行效率。同时,各子公司借助锐科激光平台优势,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全面提升研发、生产、销售、管理水平,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收效显著。
       1)据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国神光电超快激光器营收突破亿元大关,跻身我国超快激光器头部制造企业,较2020年增长76.67%。公司销售皮秒/飞秒激光器约600台,在国内公司中超快激光器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最高,客户群体拓展至100多家企业,行业拓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2)睿芯光纤全年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14.25%;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58.15%。
       作为华中地区激光器企业,锐科激光构建以武汉为中心,辐射武汉周边,向华东、华南、华北地区覆盖的“1+4”国内产业格局。公司武汉园区总部建设工作正在高效施工,预计在2022年内可投入使用;无锡子公司二期项目已在2021年内完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同时,公司分别在武汉、黄石两地拟投资30和50亿元在建设项目基地,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随着多项能力建设项目的布局与落地,公司国内“1+4”战略版图再度升级。通过这些举措,锐科激光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激光器市场的龙头地位。未来公司将依托产业布局优势,深化与高端制造企业及地方政府战略合作,联合激光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开创激光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局面。
       三、新能源行业
       1.入股卫蓝新能源,小米、华为布局固态电池
       3月24日,企查查信息,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为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名股东,注册资本由5803.68万元增加至6136.73万元。
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主攻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总部位于北京。
       小米、华为此次投资前,卫蓝新能源已经获得吉利、蔚来、天齐锂业等主机厂及锂盐厂青睐,直接或间接持有卫蓝新能源股权。
       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创始人李泓近日透露,卫蓝新能源正与蔚来汽车展开合作,计划基于ET7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的混合固液电池。
       上述混合固液电池预计2022年底或2023上半年量产,电池包容量150KWh,能量密度360Wh/kg。
       产能扩张上,今年2月卫蓝新能源山东淄博电池工厂已经开工,项目一期投资102亿元,电池年产能为20GWh。目前,卫蓝新能源已经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和浙江湖州、山东淄博拥有四大生产基地。
       需要指出的是,不止卫蓝新能源,小米此前增资了另外一家固态电池企业赣锋锂电,后者半固态电池已成功装车东风E70并完成交付。
       不止小米、华为,此前碧桂园独家投资重庆固态电池企业太蓝新能源A+轮融资,后者正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200MWh新一代高比能固态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包括小米、华为、碧桂园等企业跨界布局固态电池的逻辑不言而喻。
       一方面,包括大众、通用、丰田等国际主机厂均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应用,小米、华为入局实属顺势而为;另一方面,固态电池受技术、成本等因素限制,整体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此时入局,与电池企业联合开发,可提早占领市场先机。
       2.上汽联手青山落地20GWh动力电池基地
       3月24日,上汽集团和青山实业签署合作投资协议,在广西柳州成立赛克瑞浦(PACK)、瑞浦赛克(电芯)两家合资公司,并建设年产20GWh动力电池电芯及系统项目。
       此次签约项目计划在柳东新区建设动力电池及系统产业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电芯、PACK系统、电池材料、电解液等关键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基地规划总投资100亿元。
       具体到动力电池项目上,双方将分为两期建成年产能为2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电芯生产线和20GWh电池系统生产线,总投资约55亿元。
       同时,双方将拓展创新业务,布局CTC底盘、电池梯次利用、电池回收等业务,并计划招引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隔膜及电解液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持续完善新能源电池生态体系。
瑞浦能源市场总监张小聪表示,本次上汽集团与青山实业再次强强联手,是基于青山实业在新能源电池、上游原材料的产业链版图以及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深层次的协作互补,也是落实青山实业和上汽集       团在2月21日上海会谈时签署两方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合作内容。
       2020年以来,青山实业旗下瑞浦能源成为上汽集团旗下上汽通用五菱的重要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也是得益于上汽通用五菱多款主力车型配套助力,瑞浦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连续两年稳定跻身国内TOP10。
       2021年11月,上汽集团与青山实业签署战略协议,合作开发新能源上游的镍、钴、锂、锰等相关资源项目。2022年1月,上汽集团领投瑞浦能源,成为瑞浦能源最大的外部战略投资者。
       可以看到,以资本为纽带,围绕动力电池材料、电池技术与应用市场开发,上汽集团与青山实业的合作绑定正在不断加深。
       “为满足上汽集团不同车型性能的配套需求,合资项目规划建设包含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产线。以产品技术、品质、性价比优势为前提,合资公司对上汽通用五菱后续的主力车型将享有一定的优先供货权。”张小聪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通用五菱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8月,印尼五菱公司累计销量接近7万辆,成为印尼当地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
       张小聪指出,随着瑞浦能源与上汽通用五菱合资公司产能规模化上量,产品除了满足上汽集团国内市场供应之外,还将辐射包括印尼在内等东盟市场以及印度等新兴市场,为上汽集团“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赋能。
       当前,锂电上游资源及材料面临价格持续上涨且供应紧张的局面,上游资源及材料正在成为锂电行业发展的瓶颈,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及车企巨头均有不同程度的涉足。
       青山实业在锂电上游资源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基本完成了从上游材料到锂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由此也不难理解上汽集团选择与青山实业实现多维度、深层次战略合作的原因
       青山实业与上汽集团的强强联合,也将打造出锂电行业“上游强资源+下游强市场”的最强联盟范本。
       3.2021中国锂电设备需求同比翻倍,达575亿元
       中国2021年锂电生产设备需求同比增长100.3%,达575亿元。出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
       动力市场
       1)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加速。2021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企业的持续扩张助推了锂电设备市场的规模增加。以CATL、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正加速扩产,其中CATL在2021年8月定增582亿加码锂电扩产,反映了龙头公司对未来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的信心,其他电池厂商纷纷宣布自身的扩产计划,共同带动了锂电设备市场的需求增加。
       2)部分设备企业进入海外电池供应链。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锂电池及锂电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产化替代不断完善,中国锂电产业链优秀企业已发力国际市场,逐步进入日韩等海外电池供应链体系,如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时代高科等。受松下、LG化学为代表的电池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助推了部分国内锂电设备企业规模快速增长。
       3)中国锂电企业出海布局,进一步推动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长。随着欧洲电气化加速,一批具备“走出去”实力的中国锂电企业相继在欧洲建厂布局。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微宏动力等均落户德国,除为其欧洲客户提供就近的配套服务外,同时提升了国际竞争水平,助推了锂电设备规模的增长。
       数码市场(含电动工具、小动力)
       1)3C数码市场。受TWS、智能穿戴、5G手机等为代表的终端市场需求带动,国内以ATL、珠海冠宇为代表的数码电池扩产需求增加,带动了对上游锂电设备市场需求增加;
       2)电动工具市场。电动工具(含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市场受国外产业链向国内转移,国际电动工具巨头计划导入本土供应链,国内以亿纬锂能、海四达等为代表的电池企业逐步进入国际供应链(如TTI、博世),同时受国外疫情影响,消费者对无线电动工具需求增加,带动终端企业加大无线电动工具生产,间接带动了对锂电设备的需求增加;
       3)小动力市场。受国内外电动两轮车市场销量大幅增长带动以及两轮车锂电池取代铅酸趋势明显,2021年国内小动力市场实现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对上游锂电设备的需求。
       储能市场
       随着国内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技术更迭及规模化效应明显,致使锂离子电池成本不断下降。目前锂电池储能应用具备一定成本优势,随着储能应用场景逐步成熟,国内外锂电池储能市场正在快速增加,进一步推动应用市场规模增长,逐步取代其他储能技术的市场份额,直接推动了对锂电设备的需求增加。
       此外,2021年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的5G基站锂电池招标,使得锂电池运用在储能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2017-2021年中国国产设备市场规模分析(单位:亿元,%)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由于锂电池设备涉及到诸多环节,参与企业众多,每个环节领先企业也不同。
先导智能依托综合实力以及在卷绕、注液、组装、模组/PACK等环节的领先优势,牢牢占据设备行业龙头位置;赢合科技在涂布机、卷绕机等市场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利元亨依托在分容化成       领域的优势,目前产品线正在向中段和前段拓展,有望冲击行业第一梯队;部分环节企业如思客琦,由于与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在模组/PACK市场地位稳步上升,2021年其模组/PACK业务全国市占率已经达到12.31%,未来在头部电池企业产能扩张带动下,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包膜机环节,主营包膜机与注液机的誉辰智能在包膜机市场的市占率从2020年的34.15%提升至2021年的45.71%,细分市场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GGII预测,未来几年,国内锂电设备市场将呈现如下特点:
       1、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加速,锂电设备市场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全球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明确,为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趋势,全球主流锂电池企业扩产意愿明确,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投扩项目63个(含募投项目),投资总额(含拟投资)超过6218亿元,长期规划新增产能已经超过2.5TWh。
       从具体的产能规划来看,头部企业均有大规模的扩张计划,如CATL、中创新航、蜂巢能源2025年锂电池产能规划均已超过500GWh。受电池企业强势带动,锂电池设备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2019-2021年中国主流电池企业产能规划情况(单位:GWh)
       2、国内部分企业将全面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我国目前锂电设备技术已基本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设备领域中后段,国内企业杭可科技目前的技术水平已领先国内其他企业,比肩国外优秀企业水平。未来随着锂电设备各个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整线化交付使设备一致性、良率提高,国产锂电设备将会在全球市场拥有绝对竞争力。
       此外,随着欧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重要市场,以CATL、LG化学、三星SDI、蜂巢能源等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欧洲市场布局,进一步推动了锂电设备市场需求增加,使国内锂电设备企业未来逐步进入海外市场,打进全球供应链体系。
       3、锂电设备企业兼并购增多,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国内优质锂电设备企业与头部电池企业深度合作,锂电设备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设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完善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如先导智能收购珠海泰坦、科恒股份收购浩能科技、赢合科技引入上海电气作为大股东、科瑞收购鼎力智能、豪森股份拟收购新浦自动化等。
       4、主流企业加快绑定锂电设备企业
       随着动力电池企业的加速扩产,锂电设备资源供不应求,致使以CATL、比亚迪等为代表主流企业通过入资或者长单等各种方式深度绑定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其中CATL入股先导智能、认购星云股份等企业;比亚迪战略投资融捷股份等。电池企业与锂电设备企业的深度绑定,不仅可以联合定制性开发,更能通过合作提高电池产品的品质,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
       5、锂电设备更新将产生一定需求
       锂电设备更新周期大致为五年一代。随着锂电设备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早期投产的各环节锂电设备产品在生产效率、产品一致性、稳定性等方面难以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通过设备更新将拉动一批锂电设备的需求上升。特别是龙头电池企业设备折旧速度快、未来更新改造需求旺盛。
       6、储能市场将是未来锂电设备的另一增长点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爆发、“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对绿电需求的增长,市场对储能的需求也大幅增加。2021年以来,全球储能容量大幅增长,世界多个地区储能产业已经进入爆发增长阶段,锂电池在储能领域中具备安装灵活、应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叠加储能市场逐步走向标准化,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大。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1年全球储能锂电池产业出货量达到70GWh,同比增长159.26%,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产业需求达到460GWh,2021-2025年复合长率达到60.1%,将直接带动上游锂电设备领域发展。
       4.2021年中国锂电铜箔市场复盘
       2021年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增,中国电解铜箔行业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度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达65.6万吨,同比增长48.5%。其中锂电铜箔受下游市场强劲需求带动,国内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产品供不应求,出货量达28.05万吨,同比增长122.9%。
       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等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态势,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2020-2021年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情况(单位:万吨)
       纵观2021年,中国电解铜箔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标箔供需关系基本保持稳定,且逐年稳步增长。得益于中国PCB行业的稳步增长,标箔出货量同样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2021年标箔产能利用率约在91%。随着标箔逐步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及近几年的新增产能释放,未来标箔出货量仍会持续稳步增长。
       二是锂箔全年供货紧张,2022年仍将持续。2021年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爆发增长,锂电铜箔作为其关键材料,需求量也得以大幅增长。各大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但由于产能不足,全年铜箔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2022年新增产能释放进度仍滞后市场需求增速和电池产能扩充速度,因此GGII判断2022年锂箔供应仍将维持紧张态势。
       三是锂箔极薄化方向明确,各铜箔企业加速布局。2021年动力电池企业明显加快对6μm铜箔的导入,各大铜箔企业6μm铜箔出货量也普遍占到企业铜箔产品出货80%以上。其中诺德股份、德福科技等少部分企业已向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小批量供货4.56μm铜箔产品,其他如嘉元科技、龙电华鑫、超华科技、铜冠铜箔、中一科技等铜箔企业也正加快4.5μm铜箔的研发量产步伐。
       四是上游铜企和下游电池企业入股布局铜箔,未来竞争格局待变。2021年除了诺德股份、龙电华鑫、德福科技、嘉元科技等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外,上游铜企如海亮股份、白银有色、江西铜业等利用自身在铜原料和铜加工方面的竞争优势,大举进入铜箔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外,对锂电铜箔需求旺盛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正通过参股和合资建厂的方式布局锂电铜箔,如宁德时代与LG化学战略投资德福科技;蜂巢能源入股江铜耶兹;亿纬锂能与铜陵华创合建锂电铜箔项目等。随着上下游企业相继布局铜箔行业,未来将对锂电铜箔整体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电解铜箔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偏低,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建滔铜箔、昆山南亚、龙电华鑫、安徽铜冠、长春化工、诺德股份、九江德福等。
       2021年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企业竞争格局(单位:%)
四、复合材料行业
       1.吉林化纤在吉投资14.58亿建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
       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近日发布公告称,为充分发挥吉林本地碳纤维产业优势,结合自身在化学纤维行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12亿元,全部用于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和偿还银行借款。
       公告显示,吉林化纤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总投资14.58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2.91亿元,流动资金1.67亿元,项目主要通过新建形成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吉林化纤拟使用此次募集资金中的9亿元投资于该项目,项目所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风电叶片的生产,运用路径为碳纤维-拉挤成型-碳板,之后就直接进入叶片的大总成的环节。根据《2020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将达到93384吨,为2020年的30600吨用量的三倍,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在大丝束方面,吉林化纤公司持有吉林宝旌49%股权,后者拥有25-50K大丝束的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当前具备年产8000吨碳纤维的能力,产品下游应用广泛、客户稳定,计划在2025年底前形成12000吨/年的碳纤维产能,以满足风电、气瓶缠绕、车辆轻量化、轨道交通、海洋装备等工业领域不断上涨的需求。
       小丝束方面,全资子公司吉林凯美克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聚焦1K、3K小丝束的生产,共设两条生产线,实现年产600吨1K、3K碳纤维。其中一条生产线已于2021年10月28日开车成功,另一条也正在调试中,实现了在特殊领域应用的碳纤维布局;此外,公司于2021年11月公告称拟定增募集12亿元,投资建设碳纤维复材及配套碳纤维项目,该项目预计22年底前建成投产,将形成年产1.2万吨碳纤维复材及上游配套碳纤维产能,届时,吉林化纤碳纤维一体化布局将更为完备,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2.中集合斯康III型、IV型复材氢气瓶生产组装线落户河北石家庄
       3月28日,中集安瑞科与Hexagon Purus的氢能合资公司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合斯康”)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政府(简称“栾城区政府”)签订投资入驻协议,并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于石家庄开建氢气瓶生产线,产品组合将包括用于公路车辆、铁路和船舶应用的氢气瓶及供氢系统。
       本次开建的石家庄工厂,主要包含新的复合材料氢气瓶、供氢系统以及用于交通领域的氢气瓶的生产线的建设,未来将具备III型和IV型氢气瓶的生产和系统组装能力,面向中国及东南亚市场提供35MPa及以上(含70MPa)的复合高压氢气瓶,成为该领域高度自动化生产的标杆。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毗邻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之一的保定市。得益于突出的区位优势,合资公司在示范城市群内,将积极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建物流、长途运输、远郊客运等不同场景应用提供高压氢气瓶及集成供氢系统设备。
       3.中复神鹰: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29.33元/股
       中复神鹰(688295)披露发行公告,发行价格确定为29.33元/股,发行日期2022年3月24日(T日),按发行前总股本计算发行市盈率为342.35倍,按发行后总股本计算发行市盈率为385.14倍,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纤维制造业(C28)。
       中复神鹰(688295.SH)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在剔除无效报价以及最高报价部分后,发行人与联席主承销商根据网下发行询价报价情况,综合评估公司合理投资价值、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所属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等方面,充分考虑网下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市场情况、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此次发行价格为29.33元/股。
       4.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4.2米全透波复合材料整流罩成功首飞
       3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总抓研制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浦江二号卫星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固液捆绑型运载火箭,首次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领域固液发动机的“跨界合作”,突破了固体助推器捆绑与分离技术、捆绑点大力集中力扩散技术、固液捆绑联合摇摆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14天快速发射,满足中低轨道高密度发射的需求。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的整流罩是国内最大尺寸的4.2米全透波复合材料整流罩,应用了水平合罩的总装技术、线性分离的解锁方式,使得整流罩的透波性、解锁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传统火箭中,整流罩通常采用金属结构或复合材料蒙皮加金属加强筋结构,分量较重。长征六号改的整流罩采用了创新的设计思路,它采用了两件高度近4米的冯·卡门段罩体、两件高度5米左右的半筒段罩体。
       研制过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149厂会同拥有专业复合材料研发能力的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从工装设计与仿真、固化过程热变形分析、蜂窝定型技术、材料及固化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制出蜂窝夹层结构的罩体、玻纤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蒙皮、芳纶纸蜂窝的夹芯,再配合金属边框,实现了“3+1”的大尺寸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夹层与金属边框共固化一体成型技术。
       创新的设计理念使长征六号改整流罩的全方向透波率达到了90%,无须再为每一颗卫星定制“专属”的透波口,简化了生产流程,减重30%左右。同时,复合材料的低热导率让整流罩在低温的环境下不再使用传统火箭所需的保温层为其保暖。此次长征六号改的成功发射和星箭分离充分验证了全复合材料整流罩型号产品设计、工艺的可行性,体现了其重量轻、全透波的优势。后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将继续推进运载领域火箭整流罩产品复合材料替代化研制进程,实现3.35米、3.8米、4.2米整流罩产品的统型化应用,为后续高密度发射任务保驾护航。
       5.大丝束碳纤维成本低,有望成为工业领域中的主流
       (1)丝束增大可以提高产能,48K/50K碳纤维成本优势明显          
       相比小丝束,大丝束碳纤维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单线产能,但碳纤维的产能和丝束大小呈非线性关系,原因是大丝束直径较宽,单位宽度的轧辊可加工的丝束数量减少。此外,大丝束碳纤维通常意味着其前体原丝的长度较短,在卷轴重量一定的情况下,频繁的重置和预热会额外增加停机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碳纤维的产能和产率在48/50K达到峰值后下降,单位人工成本同理下降并在48/50K达到最低点。但原丝、能耗、折旧的单位成本会随丝束增大一直下降,所以整体上看,碳纤维的单位生产成本随丝束增大而降低,在达到48K后基本稳定。
       (2)高性价比的大丝束碳纤维有望成为工业领域的主流
       对于工业应用领域,大丝束碳纤维的性能能够满足需求,格优势明显,以德国西格玛公司生产的T300级大丝束碳纤维C30 T050-50K为例,其性能参数均超过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T300级小丝束碳纤维,而售价仅为东丽的10%左右。高性价比能够帮助碳纤维在风电叶片、储氢瓶、轨道交通等重视成本控制的应用领域提高渗透率,广州赛奥预测2030年碳纤维在这些领域的全球需求将达到51万吨以上,而2020年需求为5.8万吨,对应2020-2030年CAGR超过24.3%。
       (3)2020-2025年我国大丝束碳纤维需求CAGR将达31.3%。 
       鉴于大丝束碳纤维下游风电、光伏、储氢瓶、体育休闲、电子电子、汽车船舶等应用领域对其需求推动力不等,且大丝束碳纤维在工业应用上更具成本优势,结合广州赛奥对我国2021-2025年碳纤维总需求的预测值,预测我国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占比将从2022年的45%增至2025年的55%,届时我国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将达8.2万吨,2020-2025年CAGR为31.3%。
       (4)我国小丝束头部企业有望进入大丝束领域,大丝束碳纤维产能将迅速扩张,“十四五”期间新增产能有望达17.6万吨。   
       大丝束碳纤维制备技术难度大于小丝束,制备难点集中在油剂、上浆剂与控温等方面。虽然我国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小丝束生产工艺的突破能够成为大丝束生产工艺的有效参考,小丝束头部企业更容易进入大丝束领域,如中复神鹰、光威复材等。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目前各企业已宣布的投资扩产计划,若所有建设项目可以顺利投产落地,“十四五”末期,我国新增碳纤维产能将达21万吨以上,其中新增大丝束碳纤维产能达17.6万吨,我国大丝束产能扩张时代将随之开启。广州赛奥统计2020年我国大丝束产能仅0.83万吨,结合“十四五”期间所有大丝束项目顺利投产落地的新增产能,2025年我国大丝束产能有望达18.4万吨,则2020-2025年大丝束产能CAGR为85.9%。
       五、卫星通信行业
       1.我国首个智慧化航天发射场第一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29日傍晚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现首飞,同时表明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即获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这个智慧化发射场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地面各设施设备进行统一数据采集和整合,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梳理融合,实现全系统态势感知、全过程智能管控以及全流程驱动保证支持,大大提升航天发射效率和发射指挥系统稳定性、安全性。
       这次任务使用的9A工位开启了我国新一代智慧化发射场建设的征程,对下一步简化发射流程、提升发射效率、增强发射稳定性安全性意义重大。
为确保9A工位在长征六号改首飞任务中成功使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全力推动工位建设进度,创新实施边论证、边设计、边施工、边调试、边使用的“五边工程”,并组织骨干技术力量提前介入,大大缩短任务准备流程。
       据介绍,这次发射任务中,9A工位改变了以往火箭临射前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在近端操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了火箭发射负4小时无人值守,液氧煤油加注开始后,全部操作均由智慧发射系统实现远程集中控制。
       2.一箭三星: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二号ABC三颗卫星
       3月30日上午10时2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平二号A、B、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介绍,天平二号A星由在鄂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空间工程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地面雷达设备标校和雷达截面(RCS)测量,为地面光学设备成像试验和低轨空间环境探测监视试验提供支持,为大气空间环境测量和轨道预报模型修正提供服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3次飞行。
       3.银河航天实现国内首例V频段低轨卫星测控
       近日,银河航天在其02批卫星上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例V频段低轨卫星测控。该批卫星也是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什么是V频段卫星测控?通俗来讲,是指用V频段无线电波实现对卫星的跟踪测量及遥测遥控,获取卫星的位置、状态等信息,并对卫星各类平台、载荷实施控制等操作。长期以来,卫星通信通常使用Ku/Ka频段资源,这些频段资源已逐渐趋于饱和。随着频率协调难度日益加大以及对通信容量和带宽需求的大幅增加,国际商业通信卫星正逐步向更高频段发展。
       在此背景下,银河航天在其自主研制的多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中使用了技术难度较高的Q/V等频段,这些频段作为毫米波频段中最适合开展卫星通信业务的频段,具备大带宽、大容量、窄波束和低成本等优势,且在国际上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成功实现V频段卫星测控对于我国卫星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具有积极意义。
       据介绍,银河航天02批卫星所搭载的V/X频段多模测控应答机的研制历时10个月,从天线、射频到数字全信号链的硬件产品,到数字信号处理等软件产品均为银河航天自主研发,技术团队通过软件无线电,多芯片组件,高效电源组件等技术,在重量、功耗、尺寸、功能上均实现了大幅优化。
       传统的卫星测控站和卫星通信关口站并不能实现一体化,要实现卫星的测控和通信,需要分别建设测控站和信关站。本次银河航天率先在信关站侧增加了卫星测控功能,复用信关站V天线和信道,并利用V测控遥测扩频信号作为地面天线跟踪信标,在卫星过境期间开展通信业务同时进行卫星测控,将V测控业务与馈电业务有机融合。首次实现了国内信关测控一体化建设及探索,开启了我国低轨宽带卫星星座通信及测控新模式。
       六、金融资本市场
       1.陕西国企改革超额完成三年行动年度目标,将建上市后备资源库
       根据陕西省国资委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陕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体进度完成79.37%,超额完成年度70%的目标。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胜收官之年,陕西国企正全力改革,发力攻坚冲刺期。
       据介绍,目前陕西国企改革的成效已从多个方面展现,并将在收官冲刺阶段持续发力。一是省属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有所提高。2021年,陕西省属4户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金额创历史新高。多家公司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陕西西安区域性综改试验”全面启动,首批11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家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长安汇通有限责任公司被赋予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区域投行”的任务。注册资本200亿元的长安汇通于2020年成立,历时2年发展,长安汇通在推进陕西国资国企改革、盘活国有资本存量、引导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省属企业融资和防风险能力、提升省属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等方面呈现出多点开花、广泛开展业务的态势。2021年是长安汇通首个完整运营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6.82亿元。
       2022年,陕西将继续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步伐。陕西省国资委将在全面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未来3年至5年的上市后备资源库。按照要求,各省属企业要将入库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和扶持对象,提出上市工作计划,加快上市进程。
       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陕西省属国企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多个省属国企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落实经营管理人员末位淘汰和不胜任退出;全面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对绩效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按照契约,综合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退出;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实现企业效益与薪酬全面挂钩,坚决杜绝“效益降薪酬涨”现象,实现效益与薪酬增减同频。
       截至2021年底,陕西市(区)属116户一级企业、874户子企业的经理层成员已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成率分别为87.9%和89.9%;省属企业子企业完成率超过90%。市(区)属一级企业和省属一级企业对所出资企业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分别占98.4%和100%。
       同时,陕西通过企业整合,盘活存量资源,缩减企业负担,提高了国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以合并新设的陕西交控集团为例,该集团成立后6个月时间基本完成了涉及3.4万人、17户企业157家单位的重组任务,交流中层干部733人,分流、压减、退出干部142人,清退借调人员1721名。集团总部和二级版块在岗人员分别压缩30%和60%。改革后的陕西交控集团资产总额达到5430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21.84亿元,提前一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回正。
       三是抓好改革专项工程。按照陕西省国资委部署,陕西“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要在确保专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的同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发挥“改革先锋、国企尖兵”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方面是陕西国企积极融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强调科技发力、产学研结合。以陕汽控股为例,2021年陕汽控股投资16.5亿元搭建陕汽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并组建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创新中心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团队,策划开展了“场内新能源智能车辆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矿区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全系商用车自动驾驶”“新能源智能环卫车开发及产业化”“充换电一体化重型商用车产品研发”等14个项目。
       另一方面,陕西将继续以“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为契机,尽快推动改革见势成效,打造陕西西安国资改革试验高地,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先进示范样本。
       截至目前,西安市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已接近全面完成,通过完成对区(县)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西安市属31户企业实现扭亏增盈,59户企业完成混改,同时促成中央企业进陕项目60个,总投资1801亿元,已完成投资546亿元。截至2021年底,西安市属企业资产总额25128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实现营收1912.43亿元,同比增长16.9%。
陕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斌表示,2022年要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务期必成,着力解决部分改革举措“形似、神不似”等突出问题。要利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盯住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在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整合创新资源等方面出实招、下狠招。
       2.西安出台VC/PE奖励政策,最高1000万元
       今年西安市出台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本地,提高财政资金撬动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措施》指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西安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满一年后,最高奖励金额可达1000万元。据悉,该《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对《措施》施行有效期内确认的股权投资机构,按照以上奖励政策兑现到位,不因文件到期而停止政策兑现。
       打造西部投资高地,西安大手笔,最高奖励1000万
       《措施》明确提出了如下两点奖励细则:首先,对于在我市新落户的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或者获得国家级母基金出资额不低于20%的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在我市落户且实际募集资金不低于50亿元的大型股权       投资基金,均有超额奖励;
       其次,对注册地、税收征管地在西安市辖区外的股权投资机构《措施》也列明了一系列旨在激励前来投资的鼓励办法。其中,对投资我市企业的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按照投资额的1%给予其管理机构奖励,单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最高奖励50万元。
       鼓励相关机构或组织在西安市举办国际级、国家级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股权投资活动,经认定后,可按实际支出费用的50%给予活动组织方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为了吸引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在西安开展投资活动,《措施》还发布了一系列奖励细则:
       关于西安实体企业的“投早投小”动作。《措施》指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我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满一年后,对其管理机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最高奖励金额可达1000万元。
       为了进一步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措施》将按年度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投资西安本地企业的业绩进行排名表彰,对新增投资企业金额和数量排名前5的,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
       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鼓励西安市辖区内外投资机构通过股权投资推进西安市企业上市发展,《措施》还专门提出了被投企业上市后,对支持其上市的投资机构的奖励。
       从互联网荒漠到硬科技之都,今年西安已拿下3个IPO
       作为硬科技之都,西安正在迅猛崛起。2017年,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为此,西安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激发硬科技企业、人才的研发创业热情和高新技术落地转化。其中,西安“硬科技十条”中明确,对新建的各级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成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重点支持。
       为了吸引更多VC/PE关注,自2018年开始,西安主办、清科创业等承办了多届“全球创投峰会”,以搭建西安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西安累计新增各类风投、创投等机构203家。
       近几年,西安的创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活跃于西安的投资机构从以本土机构为主,逐步呈现全国化、头部化的特点——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深创投、真格基金、达晨财智、君联资本、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华控基金、北极光创投、国中资本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相继跑到西安看项目、注册基金。
       除了吸引VC/PE,西安还积极推动更多企业走进资本市场。2018年,西安发布“龙门计划”,通过畅通“交易所直通车”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加大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力度等政策激发企业上市热情,推进上市辅导培育进程。
       而作为西安硬科技发展主战场,西安高新区自2020年以来累计引进21家金融机构、要素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及400家创投机构入区,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西安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的举措,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等。
       进入科创板时代,西安硬科技实力彰显。2019年7月科创板开闸,铂力特、西部超导首批登陆科创板,这让西安成为了当年唯一拥有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中西部城市。2020年,更是西安资本市场丰收大年——西安全年新增境内上市企业10家(含精选层和已过会未发行),这一数据也创下了西安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进入2022年,西安一个个IPO赶来。仅在3月,华秦科技、斯瑞新材、莱特光电等3家科技公司,相继登上科创板,颇为壮观。
       3.湖北长江产业集团整合设立500亿母基金,为今年国内最大母基金
       近日,长江产业集团正式整合设立500亿元母基金,由100亿元的长江创投基金以及400亿元的长江产投基金重组扩容而成。按照湖北省规划,“十四五”期间目标参股基金规模5000亿元以上。
       长江产业集团是由原湖北省长投集团、省高投集团、省长江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兴楚国资公司、宏泰集团部分业务板块等五个方面的元素汇集而来。作为湖北省最大的产业投资集团,长江产业集团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决策,也是今年湖北省属国企改革的“首发队员”。
       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长江产业集团力争到2025年资产规模达到5000亿元,基金管理规模达到50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50亿元,控股6家以上上市公司,成为引领带动前瞻性、高端性、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全国一流产业投资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长江产业集团正式宣布整合设立了长江创投和长江产投两支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其中:长江创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定位于“市场化创业投资母基金平台+项目直投平台”,主要培育孵化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通过与社会资本、政府性资金合作设立或以增资方式参股分母基金、子基金、专项直投基金(SPV)、股权激励基金等各类基金,长江创投基金到2025年参股基金目标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长江产投基金总规模400亿元——由原长江经济带引导基金更名,定位于“市场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平台+重大项目直投平台”,主要承担省级战略性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任务,通过与各类资本合作参与设立产业链基金、重大专项基金、并购基金、定增基金等各类基金,或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的方式对外投资。到2025年,长江产投基金的参股基金目标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
       据了解到,两支母基金均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以拓宽基金出资来源,母基金引导放大设立5000亿元各类基金,重点谋划推进新能源电池、数字产业、半导体产业链等一批省级战略基金。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化工、生态环保、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进行投资,为企业提供覆盖种子期、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直至IPO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湖北“专精特新”优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这一次,湖北500亿超级母基金将以积极开放的态度与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开展合作,在出资设立基金方面将重点支持:一,是有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实现国有资本放大作用,更好服务省委省政府战略目标实现;二,是有符合“51020”现代产业方向的储备项目,储备拟投项目坚持政策目标和市场化盈利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有明确的退出预期和财务收益;三,是在基金管理方面体现主动管理或有影响力,出资比例与服务实现省委省政府战略目标的能级相适应。四是长江创投基金设立与省内优质项目投资进度相匹配,长江产投基金设立与项目落地进度相匹配。
       此外,长江创投和长江产投还将通过资本力量实施上市公司并购专项计划,围绕湖北产业链短板弱项和集团发展目标,开展国内外产业并购重组;并通过主动管理母基金出资的分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基金、并购基金等,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化、专业化、价值化一流基金管理团队。
       各地百亿母基金大爆发,争抢VC/PE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百亿母基金遍地开花。经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至少已经有15支百亿级别的母基金出炉,仅3月就浮现了超5支,堪称罕见。
       浙江台州临海市设立了一支100亿规模母基金,用于支持信息经济、环保、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母基金首批出资金额为15亿元。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服务业、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
       100亿元,东北今年最大引导基金也来了。这是一个省级引导基金,由辽宁省政府出资设立,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辽宁省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公告刚发布,就有十余家GP主动来了解母基金的情况,十分热闹。
       贵州一口气就是200亿元。上周,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级政府投资基金优化整合实施方案》,新设产业和绿色生态环保两类共5支基金,省级财政出资200亿元。还有成都宣布将设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天使母基金,首期出资15亿元。
       无独有偶,吴中清科战略新兴产业母基金在苏州落地,总规模达100亿元。据了解,该基金由苏州市吴中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清科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清科集团旗下杭州清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基金管理人,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
       河南的势头也不逞多让,计划今年设立200亿元郑州市场化母基金/创投基金,将引入3-5家契合郑州市产业发展的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引导全国优质资源及产业资本投向郑州有发展潜力的实体企业,争取带动有效投资500-1000亿元。更早之前,还有广东、海南、陕西、上海、安徽、四川......一只只百亿母基金纷至沓来,缔造了今年VC/PE圈热闹的一幕。
       为何各地纷纷设立母基金?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设立母基金来看,招商引资的色彩不言而喻。用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从而引入产业发展当地经济已经成为共识。通过母基金这一方式,各地可以将资金最大市场化地投向专业化VC/PE机构,利用他们专业的判断,把钱投向最有潜力的科创企业,再根据返投要求完成当地产业集群培育。母基金大爆发背后,其实也是各地新兴产业集群之争。
       4.A轮投资占比超50%:本土投资机构西高投进入“早期”新常态
       最近这三年,陕西的IPO表现相当亮眼,2019年上市5家,2020年是7家,2021年又是7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上市3家。事实上,本土企业厚积薄发,上市数量突然倍增,其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大批创投机构的早期投资。其中本土投资机构西高投曾创下“年度IPO案例5中3”的战绩,在过往3年中,A轮的早期投资占比已达到50%。
       一场6年的全周期“伴飞”
       从“投早”、“投小”来看,西高投对于去年年底上市的炬光科技(688167)的投资颇具代表性。西高投陪伴2021年底登陆科创板的炬光科技,最长已有6年,而且随着两轮加持跟进,合计持股数量一度名列第3大股东。
       西高投这种“全成长周期伴飞”的模式,全国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铂力特(688333)曾有个评价:伴随投后企业共同成长,不仅给予所需资本,还会协助企业市场管理、外围资源协调、关系整合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进入2022年,“伴飞模式”还在演进,本次感受者是聚泰科技。聚泰科技成立于2014年,属于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电池行业。通过将尾矿废渣、废催化剂、废旧电池等废弃资源循环再造,提炼出钴、镍、钒、钼等多种稀缺资源,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航天、军工等领域。2021年中旬,聚泰科技A轮融资超3亿元,这轮融资由西高投与国中创投、长安汇通、开源证券、中兴众创等机构联合投资,其中,西高投持股比例3.86%,不算最高,但却是领投机构。“我们最初接触是在2020年,尽管聚泰科技成长很快,但和本土的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一样,对资本市场缺乏系统认知。”西高投相关人士表示,在创投机构的全方位支持下,公司去年的业绩翻了4倍。
        “资本启蒙”,可算是西高投对“投早”、“投小”战略的另外一种诠释。
       A轮比例超50%
       除种子期外,A轮确实可以称为“早期投资”。从2019年起至今,西高投累计参与24个投资项目,A轮投资比例超50%。除聚泰科技之外,还有以下案例。
       (1):博瑞集信:2020年参与A轮投资,西高投出资900万元。公司主营集成电路和微系统,专注于各类军用侦察、指挥、控制微系统设备的研发。2022年初,博瑞集信完成D轮融资,由国中资本、深创投和湖南高新创投等联合投资。
       (2):吉利电子:2021年8月参与A轮投资,西高投出资1300万元。公司主营湿电子化学品及水处理化学品,主要客户包括三星电子、隆基股份、富乐德、中欣晶圆、奕斯伟等。
       (3):中科立德:2021年参与A轮融资,西高投金额1000万元,公司主营红外热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光电系统,产品包括红外成像设备、特种光学镜头、智能医学红外影像设备等。
       (4):华天慧创:2019年参与A轮融资,西高投出资4000万元,公司主营包括晶圆级光学镜头、结构光模组、指纹/摄像模组等,目前,西高投和陕西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各持股5%。
通过如上梳理发现:
       (1):每年都有“投早”项目:从2019年至2022年,4年时间每年投资都覆盖“投早”项目,今年虽然只开始3个月,但毫无悬念已经出现了两单类似清泰科、鑫诺新材这样的“投早”项目。
       (2):“投早”项目均为科技型:在初创期1-3年时间里,66%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会因缺少资金而跌入死亡陷阱,带有一定“政府主导”意味的创投进入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全市推进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国企身份的西高投可谓准确补位。
       西高投介入以A轮为阶段的早期投资的原因
       (1):赚钱效应:对于西高投而言,过往案例也已经证明,尽管风险同样存在,但“提前卡位”有可能获得更多收益。例如博瑞集信,西高投2020年进场时整体估值约为3亿元,今天已达13亿元。这种打法在头部机构已获印证。如红杉中国正在密集加大早期项目的权重,除天使和种子轮被投企业占比达36%之外,A轮投资则超过40%。
       (2):国企担当:西高投总经理张凯表示,作为高新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高投必然会选择与高新区主导产业相贴近的投资方向,那就是“硬科技示范区”,以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为驱动,用国企担当去支持早期项目,“这是我们更具耐心的关键”。
       (3):市场倒逼:外地头部创投机构杀入西安市场是2021年开始的显著变化,“目前各路资本都在向上游延伸,包括国内头部明星资本也过来抢夺,已经对于企业的估值定价有所影响”,西高投相关人士表示,“因此当我们锁定投资标的之后,会倾向于早期进场,这样既巩固投资收益,也可以帮助企业理性开展资本筹划。”
       (4):政策机遇:秦创原即将迎来一周年,省金融局等单位在《关于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到,支持各地政府出台扶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的奖励政策,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同时环境也在变化,2020年陕西省创新型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8069家,入库企业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100家,同比增长41.8%。
       一定意义上说,西高投坚持“投早”,既是机遇的推动者,也是政策的受益者。因为我们注意到,西高投旗下的“天使基金”和“人才创业基金”,已经进入筹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