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2年第11期(总第56期)

行业报告 2022-08-09 10:57:54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SK海力士完成Key Foundry收购,8寸代工产能翻倍

SK海力士于8月2日宣布,已完成对韩国8英寸晶圆代工厂Key Foundry的收购。

2021年10月,SK海力士宣布将以57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95亿元)的价格收购Key Foundry 100%股权。今年上半年,该交易获得了中国和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

资料显示,Key Foundry于2020年9月从MagnaChip半导体公司独立出来,每月产能为8.2万片8英寸晶圆,主要从事电源管理IC(PMIC)、面板驱动芯片(DDI)、微控制器(MCU)等的代工生产,2021年,Key Foundry销售额达到6160亿韩元。

作为全球知名的存储器厂商,SK海力士近年来正在积极推进扩大代工事业,并将旗下晶圆代工业务分拆为独立的事业体,目前由子公司SK hynix系统IC负责其晶圆代工业务。

SK海力士此前表示,此次收购将使其目前的8英寸代工产能翻一番。

2.AMD市值超越Intel,Intel第二季度亏损4.54亿美元

Intel于当地时间周四公布了二季度财报,出现了十多年来首次季度亏损,并且大幅下调了全年的盈利预期。在Intel的多个产品部门中,在第二季度,包括PC芯片在内的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收入为77亿美元的收入,下降了25%。虽然PC市场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确实存在出货量下降,但是根据市场调查该下降为13%,远低于Intel相关部门收入的下降。另一方面,Intel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部门的收入下降了16%,并且Intel表示该部门的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压力。服务器领域下一代产品(Sapphire Rapids)也将比预期的要晚,目前预计要到2023年。在财报发布后,Intel股价应声下降10%。而另一方面,AMD的股价则上涨了3%,这主要是因为Intel市场占有率下降就意味着AMD相应的市场占有率上升。目前,Intel的市盈率仅为6.03,而AMD则为34.23,市盈率的区别主要反映了投资者对于Intel的整体前景不乐观,而对于AMD的发展则更为看好。

Intel市值下滑背后的问题

Intel市值被反超看似突然,但是Intel的颓势却是从多年前就埋下了种子。

首先,Intel在其传统的PC和服务器市场并没有能继续保持其优势,而Intel没能保持其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原来强势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在多年之后反而落后于以台积电为代表的新兴势力。Intel在10nm工艺节点上难产,多年的工艺延迟导致其处理器在工艺上处于落后的位置,相反使用台积电工艺的竞争对手AMD则乘着台积电工艺的东风占据了优势。目前,虽然Intel在新半导体工艺的研发上不再难产,但是能否赶上台积电工艺更新换代的速度仍然不容乐观。这也是Intel在传统市场上不再领先的核心原因。

除了半导体工艺之外,Intel在封装工艺和相应的下一代核心设计上也没能保持传统的优势。就在AMD成功使用下一代chiplet设计并结合先进封装技术大大提升良率和性能的时候,Intel在这方面的进展却难说顺利:2019年推出的使用Intel自研先进封装技术Foveros的处理器Lakefield已于去年宣布不再研发,未来Intel在chiplet方面的进一步研发和生产进度也存在疑虑:Intel虽然宣布将会推出雄心勃勃的Ponte Vecchio芯片,其中将包含超1000亿晶体管和47个在不同工艺节点生产的chiplet,但是这样跨越式进步的产品反而让人有步子迈得太大的担心,因为Intel之前都没有设计和量产过使用这么多chiplet的芯片产品,因此Ponte Vecchio究竟能否量产以及产量和良率会如何在产品正式发布前都很难让人乐观。

除了在核心市场优势不再之外,Intel市值下滑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在错过了移动计算市场之后,Intel一直在找其他的增长点,这也是Intel频繁收购其他公司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目前新兴的市场中,Intel难言成功。例如,在目前最火热的人工智能市场中,主流的领军公司非Nvidia莫属,Intel的存在感并不强,虽然Intel在过去几年中花了很大的手笔去收购相应公司(包括Altera,Movidius,Nervana,Habana),但是人工智能并没有成为Intel的新增长点,反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处理器市场被AMD蚕食。而在热门的汽车电子领域,Intel收购的Moileye虽然在市场上势头不错,但是Intel在收购Mobileye之后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很强的协同效应,因此这笔收购只能说是合格,目前还说不上特别成功。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Intel市值下滑的核心因素在于其传统核心市场技术优势不再,而同时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在过去几年中Intel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动作声势很大但是具体到产品上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

AMD稳扎稳打实现超越

与Intel不同,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看到AMD一直有很强的专注力,并没有轻易去花精力开拓其他热门市场,而是几乎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其核心市场(CPU和GPU)的技术研发和迭代上,这样的深耕反而给AMD带来了比四处开花的Intel更好的回报。

与Intel在自研半导体工艺上遇到问题相反,AMD选择了和台积电代工的模式,这一选择事实上是AMD目前能超越Intel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台积电的工艺在过去几年内相对于Intel一直拥有较大的优势,甚至在未来的半导体节点演进中,目前看来台积电领先Intel也是大概率事件。如果说当年AMD放弃自研半导体工艺是一个痛苦的选择,那么今天看来这个选择终于给AMD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除了在半导体工艺选择代工模式之外,AMD在研发上事实上一直在尝试先进的技术。例如,Zeppelin chiplet技术最终落地在AMD的CPU和GPU技术中,这一技术事实上让AMD在CPU和GPU设计领域处于相对于Intel更领先的位置,而由于chiplet和高级封装将会成为未来高性能处理器领域最关键的技术,因此AMD在这方面的大力投入目前来看也让AMD处于在战略上的优势地位。与Intel在高级封装领域雷声大雨点小不同,AMD在这个领域是稳扎稳打,能够定义一个合理的技术路线图并且按照该路线图的计划不断迭代其技术,因此AMD在技术上的执行力要比Intel更让投资者放心。

如果说Intel这几年一直在找新的增长点的话,那么AMD的新增长点就是如何在服务器市场吃掉Intel原有的份额。这一点AMD做的非常成功,而AMD成功靠的就是在处理器以及GPU技术上稳定地迭代并且依靠台积电领先的半导体工艺,最终实现成本和性能上对于Intel的超越。在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领域AMD并非没有布局,但是与Intel想要另起炉灶通过收购人工智能加速其芯片公司弯道超车不同,AMD的策略就是通过改善其GPU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加速性能和Nvidia正面竞争。这个策略和当年AMD进入服务器处理器市场和Intel竞争如出一辙,即首先以备用供货商的角色和服务器大客户合作,并且通过不断迭代性能来取代原有的供货商的份额。目前,我们看到AMD在推出MI系列用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GPU,其底层的编程接口和Nvidia的GPU兼容,虽然在性能上还有差距,但是由于其兼容性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服务器领域客户的合作。我们认为,这样的兼容策略事实上比起Intel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器弯道超车的战略更可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因为目前在服务器领域使用专用人工智能加速芯片的份额还是要远小于使用GPU的份额,而随着AMD技术的慢慢演进未来从Nvidia手下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的机会很大。

总体来说,AMD近几年的成功来自于一个正确的选择(台积电代工)以及专注和稳扎稳打的战略,拥有战略上的定力反而比起想要弯道超车跑得更快。

未来的竞争格局

Intel和AMD的传统战场是PC市场,但是随着PC市场逐渐饱和,下一个最关键的市场将会是服务器市场,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如前所述,在该领域目前AMD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份额—处理器方面AMD正在蚕食Intel的份额,而在AI加速领域,虽然AMD还没有获得足够的份额但是随着其高性能计算GPU技术的成熟,未来至少也有机会成为Nvidia的替代供货商。从处理器方面来说,AMD和Intel需要进一步比拼在技术方面的执行力,Intel需要兼顾其工艺研发和芯片技术研发(包括平衡自研工艺和使用台积电代工),而AMD则可以专注于芯片技术的开发。Intel虽然从势头上不如AMD,但是毕竟底子还在,通过调整未来重新占据优势地位的可能性还是不小。而在服务器领域的人工智能方面,两家都是在追赶Nvidia,未来的竞争格局将会是兼容替代策略(AMD的GPU加速)和弯道超车策略(Intel的Habana加速芯片)与Nvidia之间的比拼。

Intel相比AMD在其他市场也有布局,但是这些布局能否获得回报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考验Intel在战略和资源调度上的能力,因为如果多元投资没法搭配好的战略能力的话反而会分散精力。目前,我们看到Intel在这个方面也在做一定的调整,例如在去年年底Intel打算把Mobileye重新上市,从而能收集资金来投资自己的主营处理器业务。我们希望Intel能通过这样的调整来重获前进动力,从而给市场带来更好的产品。

3.三星3纳米芯片正式出货

据韩联社报道,三星首批3纳米芯片已完成生产,并于25日在韩国华城园区厂举行出货仪式。三星表示,该公司在全球先进芯片制程竞赛中,率先取得重要里程碑。

不过,三星并未公布首批3纳米芯片的客户。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三星称已经有客户订购产能,包括虚拟货币挖矿机芯片设计公司上海磐矽半导体(PanSemi),以及移动处理器大厂高通(Qualcomm)等,不过高通将视情况进行投片。

据悉,三星于今年6月底正式宣布,开始初步生产基于3nm全环绕栅极(Gate-All-AroundT,简称GAA)制程工艺节点的芯片,首先将应用于高性能、低功耗计算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并计划将其扩大至移动处理器领域。

官方介绍称,与三星5nm工艺相比,三星第一代3nm工艺可以使功耗降低45%,性能提升23%,芯片面积减少16%;三星表示,未来第二代3nm工艺将使功耗降低50%,性能提升30%,芯片面积减少35%。

4.华为发布新一代毫米波雷达

近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举办的智慧高速技术发展论坛上,华为正式发布新一代超远距高精度毫米波交通雷达ASN850和融合感知引擎SNE800产品,将智慧高速路侧感知杆距部署能力提升到1000米,感知精度提升到95%,并分享了华为业界首个超远杆距和多种复杂场景部署的成功实践。

智慧交通体系中,雷达是重要的路侧感知单元,具有不受天气和光照影响,可全天候探测感知交通流的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交通感知系统正在经历从“感知在节点”到“全时全域感知在路网”的演进,传统交通感知雷达存在探测距离近,盲区多,建杆需求数量大,跨站轨迹不连续,复杂场景下探测识别精度差。华为新一代超远距高精度毫米波交通雷达ASN850,采用了领先的5GMassive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和超分辨率算法,能够实现双向1000米、10车道的超远距无盲区覆盖,减少了25%以上的杆站部署;基于智能边缘计算平台的融合感知引擎SNE800,创造性地引入了无线基站连续覆盖无损切换原理,采用单杆雷视拟合,跨站雷达拟合和遮挡/跨杆拟合技术,确保全天候轨迹连续,目标准确率达到95%,通过多种先进算法,对大车遮小车、危化品车辆、抛洒物、拥堵、交通事故等复杂场景下的识别率也达到95%以上,强化了智慧交通管理的主动响应能力。

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杨曦表示,华为将领先的无线技术积累应用于新一代超远距高精度毫米波交通雷达和融合感知引擎,极大提升了公路交通管理中“流量、密度、速度”三项基础指标的感知能力和感知精度。在即将到来的5.5G时代,无线感知与通信技术的融合还将带来更多超越传统的新场景和新应用,我们有信心携手业界,共同加速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二、激光器行业

1.IPG二季度营收3.77亿美元,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中国市场占36%

8月2日,光纤激光器制造商IPG Photonics发布第二季度财务数据。数据显示,IPG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亿美元,同比增长1%;净利润0.57亿美元,同比下降18%;毛利率为45.7%。而在整个上半年,IPG实现营收7.47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27亿美元,同比下降8%。

焊接市场收入超过高功率切割市场

IPG首席执行官Eugene Scherbakov博士表示:“在北美和日本的强劲销售推动了我们的收入增长,我们专注于在关键地区和应用领域实现收入多元化,包括电动汽车和医疗市场。”

他补充道:“IPG的创新解决方案使激光在焊接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是在电动汽车制造市场,也包括通用汽车和手持激光焊市场。在这一时期,我们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许多关键地区,焊接应用带来的收入超过了高功率切割带来的收入。我们还看到许多新兴成长期产品的需求上升,这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应用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如医疗、电池焊接和铝箔切割应用。”

细分市场——中国销售额下降14%大功率切割业绩贡献不到10%

按应用市场划分,材料加工类产品的销售依然是IPG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市场销售额占总营收的91%,同比下降1%,其中焊接和清洁应用的销售增长被切割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应用的收入下降所抵消。受医疗领域优势的推动,其他应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新兴增长产品的销售占总收入的40%。

按产品种类划分,由于中国对高功率切割应用的需求下降,IPG高功率连续波(CW)激光器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4%,约占总收入的43%,但这部分下滑被北美和日本市场上焊接和切割应用的强劲增长所抵消。其中,6千瓦以上的超高功率激光器的销量占高功率连续波激光器总销量的50%。Scherbakov表示:“本季度在中国的大功率切割业务对IPG总营收的贡献不到10%。”

脉冲激光器的销售与前一年相比增长13%,主要是受箔切割的推动,但被太阳能电池制造的销售下降所部分抵消。受激光系统的增长和LightWELD更高销量的推动,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0%。中功率激光销量同比增长4%,而QCW激光销量同比下降9%。其他产品的销售随着医疗应用的销售增加而增加。

按地区划分,北美市场在切割、焊接和医疗应用领域的增长推动下,销售额同比增长33%;欧洲市场由于对标识、清洁和医疗应用的需求增加,销售额增长2%;日本市场销售额增长43%,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则同比下降14%。尽管销售额有所下降,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依然达到36%。

2022年第三季度,IPG预计收入为3.5亿至3.8亿美元。

2.受益于新能源行业扩张,海目星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90%,在手订单72亿元

7月28日晚,海目星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海目星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5亿元,同比增长116.2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189.84%;综合毛利率为33.99%,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海目星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钣金加工三大领域。今年上半年,海目星在光伏、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年,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尽管新冠疫情常态化增大了发展的不确定性,公司各项业务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截至7月28日,海目星新签订单约36亿元(含税),在手订单约为72亿元(含税)。具体情况如下:

海目星不断打磨激光及自动化的核心应用技术,深度挖掘激光及自动化各行业的应用需求,顺应市场发展,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动力电池板块业务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海目星实现动力电池业务主营业务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327.41%,新签动力电池业务订单约24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60%。

2022年4月,海目星光伏业务获得客户10.67亿元中标通知,主要产品为Topcon激光微损设备。本项目是公司光伏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首次获得大规模订单,为公司进军光伏专用设备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6月,公司推出激光智能复合修整机,该设备针对Mini&Micro LED制程中产生的缺陷进行晶圆级修复、膜层去除、芯片去除与焊座修整,将有效提升客户的生产力与良率。

研发投入增长159%:融合激光与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延伸

为了满足产品前瞻性布局、产品更新迭代、技术创新储备及研发人员储备等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司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能力,海目星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据报告披露,海目星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39亿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159.47%,占营收比重的11.66%。

在强有力的研发投入支撑下,海目星在激光及自动化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在激光器研发领域,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中的紫外、绿光激光器,向着功率更高、脉宽更窄、性能更稳定的研制方向迈进,在国内市场处于先进水平,为满足客户高端化、个性化需求提供支撑。

在激光智能自动化设备研发领域,公司将激光技术与机、电、软技术紧密融合,根据对下游行业技术发展和加工需求的深刻理解,经过多年的行业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激光智能自动化设备在性能及稳定性方面的突出比较优势。

在激光、自动化技术紧密融合的基础上,公司技术研发进一步向智能化延伸,顺应了当下新兴行业的发展方向。激光应用同智能化的深入融合,有利于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建立更强的技术壁垒,在巩固同现有优质客户合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获得同龙头企业合作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强了行业头部客户粘性。基于丰富的基础技术积累,公司具备了在多个新兴行业的市场开发能力,增强了公司对个别行业出现波动时的抗风险能力。

3.华光光电推出高可靠性准连续808nm 500W激光巴条

针对雷达测距和工业泵浦等应用领域,华光光电推出高可靠性准连续808nm 500W激光巴条。

自激光器诞生以来,激光因为准直性好、能量大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在军事、医疗、通信等领域。激光测距的应用也很快被提上日程。1967年美国第一次登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一个类似镜子的后向反射器装置,在地球上向该装置发射激光,人类测得了精确的地月距离。

从技术角度看,激光雷达测距一般有三种方法:三角测距法、PTOF测距法以及AMCW(调幅连续波)测距法。

1、三角法

三角法即根据三角几何原理,将一束光源打在被测物体上,通过测量反射光在面阵或线阵探测器中的成像位置来计算被测物距离,原理图如下所示:

2、PTOF测距法

PTOF的核心原理是对探测物体打一束时间极短的激光,通过直接测量激光发射、打到探测物体再返回到探测器的飞行时间,来反推探测器到被测物的距离。

3、AMCW(调幅连续波)测距法

AMCW通过将光波的强度进行调制(如正弦波或三角波等),使光波在投射到物体后返回探测器的过程中在光强波形上形成一个相位差,那么通过测量相位差,就可以间接获取光的飞行时间,从而反推飞行距离。

华光光电808nm 500W激光巴条是对标国外标杆激光器产品的一款高性能巴条,目前已经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该款产品具有高峰值功率、高可靠性和高均匀性的优势,巴条波长均匀性可以达到±1nm,电光转换效率>60%,寿命>109脉冲,适合不同温度的激光泵浦等应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为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变更项目实施地,联赢激光部分募投项目延期至2024年8月

2022年7月22日,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考虑当前实施进度等因素,将IPO“新型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成套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24年8月。

项目延期原因——租赁用地紧张,计划建设自有厂房实施项目

项目原定实施地点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因公司惠州基地尚在建设,加上在惠州对高端人才招聘相对于深圳较困难,为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方便开展科研合作,联赢激光于2021年1月12日经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深圳市龙岗区。

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变更后,发行人购置部分设备进行项目实施。但因2021订单大幅增加,公司在龙岗的租赁用地较为紧张,难以满足订单增长带来的生产空间需求。虽然本项目实施地点搬迁至深圳市龙岗区,但为满足公司订单的交付需要,公司在深圳市龙岗区租赁的厂房优先用于生产经营。

实施地点变更后,公司尚未能及时租赁到合适厂房用于本项目的实施。2021年12月,联赢激光拍得深圳市坪山区一块工业用地。考虑到公司目前厂房紧张现状,且研发中心建设要求较高,资金投入较大。为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计划待深圳市坪山自有厂房建设完成后,在自有厂房实施本项目。

项目延期不影响项目的后续正常建设

项目以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为依据,拟搭建多功能新型试验研发平台,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焊接技术及成套自动化焊接设备,向行业更深层次的领域探索。公司拟通过购置先进研发及检测设备,建设国内一流的研发平台,吸引行业内高级人才,创建优秀的研发团队,实现激光器及激光焊接设备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以保证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都能位居同行业领先地位,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三、新能源行业

1.首款国产氢燃料轿车正式上市,长安深蓝SL03售价69.99万元

7月25日,长安深蓝旗下首款车型SL03正式上市。

作为被长安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型,SL03拥有三种不同动力版本,分别为增程版、纯电版和氢电版。

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氢电版车型搭载了高效燃料电池系统,在馈电情况下百公里耗氢仅为0.65千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730公里。既能实现纯电动汽车零排放的优点,又没有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烦恼,也让SL03成为了首款国产氢燃料轿车。

设计方面,SL03不同动力版本都采用了相同的设计。

外观上采用了密封式车头、分体式大灯、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等众多流行的设计元素,兼具科技感和时尚感。长宽高分别为4820*1890*1480mm的车身尺寸,让整车显得非常修长,同时拥有2900mm的轴距,最大限度的照顾到了车内空间。

内饰方面,SL03采用了新能源车型较为常见的两块大屏组合,但官方将中控屏幕称为14.6英寸智能旋转向日葵屏,其可实现左右15°的旋转功能,可根据驾乘需求进行转动,帮助驾驶员集中注意力驾驶,是SL03内饰设计的最大亮点。

售价方面,SL03氢电版价格高达69.99万元,已超过增程版和纯电版的3倍。作为对比,2021款丰田Mirai在美国市场的起售价为4.9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3万元,还不到SL03氢电版的一半。

当然,作为首款国产氢燃料轿车,长安或许并未将重心放在SL03氢电版上,国内加氢站的建设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SL03氢电版的销量。虽然我国已经拥有超过250座加氢站,位居全球第一,但都比较分散,难以实现长途行驶。

但是,随着全国各地相继发布氢能政策,“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势必会得到长足发展,在用氢便利性和成本上都得到显著提升,率先上市的SL03后续会成为消费者购买氢燃料车型的首选。

2.壳牌与申能成立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共同建设加氢站网络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集团”)所属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上海申能壳牌新能源有限公司”。

双方将通过该合资公司在上海投资建设加氢站网络,这将成为壳牌在亚洲的首个加氢站网络。

该合资公司计划未来5年内在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6-10座加氢站。到2030年,其规模将扩展至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30座加氢站,每天可以为约3,000辆燃料电池卡车或公交车供应氢气。这一加氢站网络建成后,将加速燃料电池汽车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公路货运、公共交通、市政服务、港口等领域的应用,并助力上海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发展。

短期内,这些加氢站将使用来自当地化工行业的低排放工业副产氢。壳牌和申能集团在未来也将探索机会直接参与绿氢生产,并为这些加氢站供应绿氢。

3.氢能行业近期迎来IPO热潮

6月29日,上汽子公司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捷氢科技”)拟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公开信息显示,此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0.6亿元,募集资金主将要用于燃料电池生产建设、燃料电池新产品产线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IPO热潮氢能行业的火热

不止捷氢科技,氢能企业近期迎来一波IPO热潮,一周之内接踵而至的IPO申请,像在诉说着氢能赛道的火热。

6月29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富氢能”)在上交所官网披露了其科创板IPO招股书,计划募集资金20亿元,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5%。

6月30日,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治臻股份”)在上交所官网刊登科创板IPO招股书,首发拟募集12.21亿元,新增不超过107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比的25%。

此外,上海治臻和东岳氢能也启动了上市辅导程序。

上海治臻由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团队发起,已深耕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氢能金属极板领域10余年。2021年,凭借总投资2.6亿元的常熟年产千万片级金属极板产线正式投产,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氢能金属极板产能领先的企业之一。据海通证券披露的辅导时间安排,上海治臻的辅导验收预计在2022年5月结束。

已经处于辅导验收阶段的东岳氢能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燃料电池膜等氢能材料、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以及高端含氟系列产品等。据悉,东岳氢能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燃料电池膜全产业链量产基础的企业,主导产品燃料电池膜技术先进,产线稳定,已获得AFCC、巴拉德、亿华通、重塑、上汽捷氢等国内外氢燃料电池领先企业的高度认可及应用。

不止科创板IPO,今年1—6月,氢燃料电池车产业链公开的大额融资事件也达到10余起,其中爱德曼氢能、东方氢能和新研氢能的融资金额都在亿元以上级别。

万亿规模的市场加剧行业竞争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氢能源应用有二,工业使用和民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60年工业领域用氢仍将占主导地位,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的60%。虽然目前民用氢能源占比微乎其微,但至2060年即将有40%的市场等待开发,庞大的市场规模下隐藏着不小机遇。

而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在政策支持下,多家企业抓住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首航高科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甘肃首航风光氢能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取得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发展与改革局出具的“甘肃首航风光氢能有限责任公司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备案文件。首航高科表示,该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在熔盐储热能、氢能储能、压缩空气及二氧化碳储能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数据和技术积累。

吉电股份表示,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5亿元参与设立电投碳中和产业链氢能一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整体规模不超过5亿元,投资方向为氢能、储能等新兴能源项目。

上海电气表示,公司十分看好氢能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制定了氢能技术行动路线,在绿氢领域公司将重点发展新能源与电解水制氢技术融合,电解水制氢与CCS结合制甲醇等,致力于低成本绿氢技术开发,形成“源网荷储氢”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

广汇能源在今年1月15日披露了公司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该公司介绍,本次规划是在原有的制氢基础上,首次涉足氢能全产业链的延伸领域。

广汇能源表示,公司氢能源产业链规划将充分发挥氢能同时具备能源和储能两重属性的特点,结合在伊吾县淖毛湖地区用能企业减碳的需求,以现有的化工制氢(灰氢)为基础,把新能源(风间带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绿氢)作为突破口,培育并带动制氢、输氢、储氢、用氢以及相关业务的快速发展。

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氢能企业IPO,科创板成功上市后,对氢能企业而言意味着在企业知名度、融资平台、激励方式等方面能拥有更多利好。科创板上市潮对氢能产业利大于弊,有助于获得更多产业资本助力。未来,科创板或出现更多氢能企业的身影。

4.华友钴业加入特斯拉供应链

7月31日,G20-锂电峰会成员华友钴业(603799)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友新能源、华友(香港)与特斯拉签订供货协议。

协议约定,公司拟于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向特斯拉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

当前,特斯拉正在加快其4680电池量产步伐,通过内部生产以及从外部采购等方式保障其动力电池供应稳定。

特斯拉与华友钴业签署三元前驱体供货长单是其维稳动力电池供应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直接采购锂电池原材料再交给其电池供应商,有利于其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维稳供应链安全。

而华友钴业拿下了特斯拉巨额供货订单,一方面表明其三元前驱体产品获国际车企认可,彰显其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锁定3年半供货长单将为其未来业绩增长和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

目前,华友钴业已经与孚能科技、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企业签署了三元前驱体战略供货协议,预计未来4年华友钴业将锁定超50万吨的三元前驱体供货订单。

事实上,除了特斯拉之外,华友钴业还与福特、大众、宝马等国际主机厂在上游锂电池原料供应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不断丰富其客户“朋友圈”。

7月,华友钴业与福特汽车和淡水河谷印尼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基于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在前期达成的战略合作意向,双方拟引入福特汽车共同规划建设年产不超过12万吨镍金属量的氢氧化镍钴产品(MHP)项目。

项目建成后,华友钴业将向福特汽车每年供应约8.4万吨镍当量的材料产品。

同时,华友钴业与LG新能源在中国设立废旧电池回收合资公司。废旧电池的来源为LG新能源的南京工厂,合资公司将利用华友钴业的技术和设备从废旧电池中提取镍、钴和锂等原料,再供应给LG新能源南京工厂。

5月,宝马集团与华友钴业子公司华友循环携手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宝马集团与华友循环将合作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并通过华友循环先进的绿色冶金技术,高比例提炼电池中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然后提供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的动力电池。

3月,华友钴业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青山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布局印尼镍钴资源开发,以及镍钴硫酸盐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等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一体化业务。合资公司规划建设可满足约160GWh电池所需的镍钴原料供应。

在与头部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的同时,华友钴业也在加快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布局,现已形成钴锂镍资源-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闭环。

华友钴业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亿-26亿元,同比增加7.32亿-11.32亿元,同比增长49.9%-77.1%。

随着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增长和动力电池出货量提升,预计华友钴业钴锂镍原料、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等锂电材料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营收净利有望进一步增长。

5.亿纬锂能成都动力储能电池一期项目建设启动,总投资200亿元

7月29日,亿纬锂能成都动力储能电池一期项目建设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式启动。据介绍,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50GWh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据了解,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池创新发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涉及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力系统方案等多个领域。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现已与戴姆勒、现代、小鹏等知名车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获得宝马、戴姆勒等车企海外定点供货。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海林表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区位、产业、人才、物流优势明显,是新能源企业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亿纬锂能将整合最优质的资源,精心规划和建设,将亿纬锂能成都项目打造成为成都市的标杆项目、示范工程,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汽车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同时,加快重大产业承载平台建设,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西部氢能产业园、西门子仿真测试中心相继投运;加强人才引育,实施“龙泉驿英才计划”,聚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余家,累计引育院士、行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细分领域子基金13支,认缴规模近250亿元,到位资金超180亿元,投资领域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全区主导产业。

四、复合材料行业

1.2022年1月-6月我国碳纤维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

根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6月我国进口碳纤维896.94吨,进口碳纤维织物57.49吨,进口碳纤维预浸料286.64吨,进口其他碳纤维制品1392.50吨,进口碳纤维产品合计2633.57吨。

2022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碳纤维5333.35吨,进口碳纤维织物482.60吨,进口碳纤维预浸料1368.85吨,进口其他碳纤维制品7554.95吨,进口碳纤维产品合计14739.75吨。

2022年6月我国出口碳纤维178.24吨,出口碳纤维织物80.80吨,出口碳纤维预浸料38.90吨,出口其他碳纤维制品189.34吨,出口碳纤维产品合计487.28吨。

2022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碳纤维412.18吨,出口碳纤维织物389.99吨,出口碳纤维预浸料393.73吨,出口其他碳纤维制品1774.50吨,出口碳纤维产品合计2970.40吨。

具体分析来看,2022年6月碳纤维进口总量896938千克,同比增加80.61%,环比减少13.70%。其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墨西哥和美国,进口数量分别为203197千克、174312千克和174139千克。

碳纤维进口均价为21.62美元/千克,其中日本碳纤维进口均价为25.36美元/千克,整体进口价格较上月上涨,国内碳纤维价格区间震荡。

此外,下图展示了我国碳纤维主要进口国家的逐月进口均价走势,从图中可见,我国从日本、韩国和墨西哥进口的碳纤维型号相对单一,因此单价相对保持稳定,而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碳纤维单价则波动较大。

整体而言,2022年6月我国从各国进口碳纤维单价整体高位,各国家/地区进口碳纤维价格大部分在22-25美元/吨之间。

2.风电设备巨头Vestas风电叶片碳纤维核心专利到期,产业链应用空间加速开启

近日,风电设备巨头Vestas(维斯塔斯)风电叶片碳纤维核心专利拉挤工艺到期。这意味着其他风电叶片制造商将可以不受限制地推出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包括明阳智能、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布局了碳纤维拉挤产线,只待Vestas专利失效,即将产品推向市场。受此影响,二级市场上,碳纤维概念股大爆发。其中,中材科技(002080.SZ)、双一科技(300690.SZ)、吉林化纤(000420.SZ)等多只股票涨停。

据悉,Vestas在2002年分别向各国申请了以碳纤维条带为主要材料的风力涡轮叶片的相关专利,专利权利要求包含了制造预制条带的方法和制造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方法。

根据中材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维斯塔斯相关专利到期,对碳纤维市场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过,目前,碳纤维相对玻纤,成本依然偏高,在风电产业链降本的压力下,纯玻纤叶片目前仍是主流,碳玻混合叶片大规模迭代还需要时间。

(1)专利到期带来增量空间

碳纤维材料硬度高、质量轻,适合用于大型化的风电叶片,目前碳纤维已经呈现取代玻璃纤维的趋势。不过出于成本考虑,风电叶片使用的碳纤维是低成本的大丝束碳纤维产品。

“风电叶片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维斯塔斯解决了碳纤维板应用在风力发电叶片上的工艺问题,将拉挤碳板用到了风电叶片。”碳纤维设备供应商香港同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维斯塔斯拉丝工艺是目前最先进的,采用相关技术,原本部分不能使用的“垃圾丝”也可以应用,其专利到期,意味着中国叶片企业可以在全球使用相关技术,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占比有望增大。

中材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公司在国内可以使用相关技术,但是要想进军国外市场,则需要专利支持,如今维斯塔斯专利到期,公司走向海外壁垒消除,如果海外产品销量增加,公司对碳纤维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2)仍受制成本压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海风兴起、风机大型化等因素影响下,短期内碳纤维在风电叶片中的应用会有所提升,但很难快速放大。“主要还是看成本,碳纤维的价格是玻纤价格的10倍以上,目前国内风电产业链价格压力比较大,我们还是主推纯玻纤叶片。”国内一家风电叶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采用碳纤维的碳梁叶片主要应用于海风。“一是海风叶片更长,碳纤维能够减重;二是海风招标价格比陆风贵很多,采用碳纤维具有经济性。”

双一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有做碳纤维模具的经验,目前该模具的市场需求还不好判断。“碳纤维的价格还是比较高,全碳纤维的叶片成本太高,目前还看不到市场需求。”

大面积启用碳纤维叶片的前提是降价。未来无论是海风还是陆风,碳纤维能够全面渗透的关键前提都是降本,其中最主要是材料降价,预计碳纤维至少降到9-10万/吨在陆风领域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其次是碳梁设计和制造成本。

风电需要的大丝束碳纤维远高于这一价格。香港同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国产T300级别48/50K碳纤维市场价格参考140-145元/千克,与前几个月变动不大。“因为疫情等因素,碳纤维厂家的库存有所增加,但仍然是卖方市场。”

3.美国Hexcel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复苏的航空业务助力销售额提升24.3%

7月25日,美国Hexcel公司公布了2022年第2季度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2022年第2季度销售额为3.93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分别为3.203亿美元;2022年上半年Hexcel公司的销售额为7.836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6.306亿美元)相比提高了24.3%,上半年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商业航空复苏,

(1)2022年第2季度市场详解

2022年第2季度美国Hexcel公司的销售额为3.93亿美元,而与之相比,2021年第2季度公司的销售额为3.203亿美元,同比提高22.7%。

商业航空航天业务:由于A350、A320neo和737 MAX航空计划的增长,2022年第二季度的商业航空航天销售额为2.276亿美元,比2021年第二季度(1.537亿美元)增长了48.1%。与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其他商用航空(包括支线飞机和商用飞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5.4%。

太空与国防业务:本季度太空与国防销售额为1.119亿美元,与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长4.7%,其中太空、CH-53K重型直升机和一些国际项目有所增长。

工业领域业务:2022年第二季度工业总销售额为5350万美元,比2021年第二季度下降10.4%,原因是风能销售额下降和外汇的负面影响,此外其他工业市场(包括汽车和娱乐)的稳健销售额帮助抵消了部分风能销售额下降的影响。

总体概述:

2022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2.8%,而2021年第二季度为19.3%,原因是碳纤维生产与销量增加推动了有利的经营杠杆。与2021年第二季度的13.3%相比,2022年第二季度的销售、一般和行政和研发费用占比为11.4%。2022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的营业收入为447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11.4%,而2021年为193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6.0%。

2022年第二季度的其他营业收入包括出售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都柏林的工厂的税前净收益1940万美元,因为公司将R&T实验室从都柏林迁移到位于犹他州盐湖城的新旗舰研究与技术卓越中心。

(2)2022年上半年公司市场详解

2022年前六个月的销售额为7.836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6.306亿美元。

商用航空航天(占年初至今销售额的57%):由于窄体机和A350销售强劲,2022年前六个月的商业航空航天销售额为4.465亿美元,与2021年前六个月相比,增长48.2%。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前六个月的其他商业航空子类别增长了72.9%。

太空与国防(占年初至今销售额的29%):2022年前六个月的太空与国防销售额为2.301亿美元,与2021年前六个月相比,增长5.3%,这主要得益于航天和CH-53K计划的增长。

工业领域业务(占年初至今销售额的14%):由于汽车、娱乐和其他工业市场的增长不足以抵消外汇汇率和较低的风能销售等负面影响,2022年前六个月的工业总销售额为1.070亿美元,与2021年前六个月相比下降了3.3%。

4.首支应用国产翼型的大型风电叶片在甘肃武威成功下线

近日,采用国产翼型的首支大型风力发电CGI90.5A叶片在甘肃武威制备完成,并成功下线。该型叶片由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叶片长度达90.5米,是目前陆上最大尺寸量级的风力机叶片,预计装机后发电额定功率将达到5兆瓦。该叶片采用了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的“NPU-MWA-180多兆瓦级风力机翼型”,是我国自主翼型在“90米+”陆上最大量级风力机叶片上的首次成功应用。

首支CGI90.5A叶片成功下线

翼型是构成风力机叶片的基本要素,是风力机叶片设计的基础。发展适用于大型风力机叶片的高性能翼型,对于提高叶片风能捕获能力、减少重量以节约制造和运输成本、减轻惯性载荷和阵风载荷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的风力机叶片设计长期依赖荷兰、瑞典等国家的翼型,不仅要支付高昂的使用费,而且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西工大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自2021年与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在航空翼型空气动力设计技术方面的优势,突破了大厚度高升阻比风力机专用翼型设计面临的转捩精确预测、多目标全局优化、精细化风洞试验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NPU-MWA多兆瓦级风力机翼型族风洞试

实验室主任韩忠华教授介绍,“NPU-MWA多兆瓦级风力机翼型族”是在科技部相关计划资助下自主研发,包含了相对厚度从18%到60%的8个翼型,具有高设计雷诺数(900万)、高设计升力系数(大于1.2)、高升阻比和低粗糙度敏感性等优良特性。该翼型族的成功应用,是我国自主风力机翼型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实验室充分发挥翼型研究特色和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有助于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依赖国外翼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保障国产化风电叶片的源头创新与跨越式发展。

自主研发的NPU-MWA多兆瓦级风力机翼型族示意图

吉林重通成飞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下设吉林大安、重庆珞璜、内蒙古锡林浩特、甘肃武威、江苏如东五大生产制造基地,主要产品为不同规格型号的陆上与海上风轮叶片,具备年产近2000套风轮叶片能力,是国内风轮叶片的主流配套企业。

接下来,双方将在多兆瓦级风力机翼型族改进、叶片气动/结构耦合分析与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在先进风力机翼型族和大型叶片设计等方面的封锁。设计等方面的封锁。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将不断完善翼型谱系,研发针对超大型及小型风力机叶片的新翼型族,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五、卫星通信行业

1.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现状

2022年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全球2021年实施的发射任务次数、航天器发射总数量,均为历史最高。然而专家认为,这些发射密度尚未达到峰值,现在还只是世界各国诸多星座天基组网计划大规模实施的前夜。

随着国内外相应技术壁垒逐渐消除,通过卫星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卫星互联网建设,已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低轨道、高带宽卫星星座建设正在步入快车道。在这场激烈的竞赛当中,中国准备好了吗?

(1)突破星座建设瓶颈

“卫星制造成本正在不断降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谈到,当单颗卫星的制造成本降到100万美元以内时,也将极大地降低发射成本。目前,国际上大部分低轨卫星已可以做到在总质量不到500千克情况下,每颗成本控制在100万美元以内。

据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与规划研究部高级工程师邹明介绍,近年来,卫星天线系统、自主避撞系统、星敏感器等方面以及材料、工艺的技术进步,使卫星集成度更高,小型化、模块化、批量化成为可能,极大降低了卫星体积、质量和制造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在上海松江,一个年产300颗卫星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昕说,现在国内卫星尝试流水线生产,将为今后高效批量生产卫星奠定基础,“未来我们也许会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

2021年初,国内的银河航天就启动了卫星小批量研制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小批量卫星的全部设计、总装、测试、试验和出厂工作,这是中国首次成批量研制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今年初,银河航天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顺利下线,完成出厂评审,运抵发射场。银河航天拟通过该批卫星构建可以提供宽带通信服务的卫星互联网试验网络,为大规模组网应用积累经验。

即便如此,产能依然是中国低轨卫星制造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低轨道星座建设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造成百上千颗卫星,对产能要求高。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卫星工厂正在建设的具备每月生产30颗小型卫星的生产线,已经接近英国“一网”公司产能,但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每月120颗相比仍有差距。

从地面到空间,大规模星座工程建设面临全新挑战。在建设经验方面,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是中国目前在轨规模较大的星座系统,积累了卫星、运载火箭中等规模批产批次发射经验,也具备长期管理、异常处置等在轨管理能力。然而,专家认为,同北斗系统相比,卫星互联网星座系统规模更大、功能更复杂,目前中国还缺少数百颗甚至上千颗卫星所构成星座的建设经验。

星座建设的投入也不容忽视。国内低轨卫星星座建设主体齐全,但研究部门从已规划的星座建设需求测算,预计投入规模将超过800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前期投入。此外,按单星设计寿命5年计算,即便星座组网成功,维持星座运营还需要不停发射补网卫星,预计每年补网硬投入也在百亿元左右。

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工程师吴明阁等专家认为,国外发展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多是商业部门,追求的是互联网接入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但卫星互联网星座除商业用途之外,不应忽视其具有的公益属性。因此,构建可实现资源共享的卫星互联网星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需要尽快破题。

(2)卫星发射能力不断增强

卫星发射在低轨星座建设成本中比重较大,如果没有高效、充足的太空发射能力,大规模星座建设难以实现。太空发射有赖于火箭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最新的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已大幅降低了发射成本,提升了大规模星座建设效率。来自相关国际大公司的实践表明,在实现火箭回收重新利用之前,每次发射费用在数千万美元;而实现火箭回收可重复利用后,单次发射成本平均可望降至600万美元。

对火箭而言,“大推力”和“低成本”相辅相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产业发展部副部长陈昌敢认为,在这两方面,目前较成功的技术案例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早在2018年2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就以一枚“猎鹰9”火箭将一颗西班牙卫星送入轨道,同时还将该公司卫星互联网项目首批原型卫星送入太空,为搭建由上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做准备。有分析指出,“猎鹰9”火箭将其太空运费削减到每千克2600美元,同20年前的运费相比下降了四分之三。下一代“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有可能把成本进一步降至每千克1500美元。“猎鹰9”火箭具备一箭搭载60星能力,其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设计能力为每次可将400颗“星链”卫星送至相应轨道,发射成本将降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其他的方法也在探索之中。在英国,维珍银河公司设计的做法是,由白骑士特种飞机将发射者火箭带到离地面15千米高度后,再由发射者火箭点火将小型卫星带到近地轨道。如此一来,发射费用可以做到只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报价的六分之一。

(3)“一箭多星”和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在中国太空发射领域同样方兴未艾。

在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主的中国航天运输系统中,多种运载火箭可“一箭多星”。今年2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中国“一箭多星”新纪录。可重复的液体燃料火箭燃料成本最低仅为固体燃料的二百分之一,虽然目前尚无发射记录,但随着可重复商业火箭的关键技术近期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可重复的液体燃料商业运载火箭首飞时间也未来可期。

“推力决定运载能力,国内的火箭吨位与国际巨头相比有差距。”李昕说。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美国共完成了51次航天发射,发射载荷总质量403.34吨,超过其他各国总和。中国执行55次发射任务,次数居世界首位,但总质量不足美国一半。

2.法国卫星公司Eutelsat拟收购OneWeb

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称,法国卫星公司Eutelsat准备收购英国竞争对手OneWeb,最早可能于周一宣布这一交易。

据悉,法国Eutelsat主要为政府和较高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电视广播公司等客户运营卫星,两家公司合并将加强它们在制造低轨卫星互联网竞争中的地位,挑战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链网络和亚马逊公司的柯伊珀项目(Project Kuiper)等竞争对手。

并且有消息人士称,OneWeb在最近一轮融资中的估值为34亿美元。而Eutelsat已经持有OneWeb 23%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此外法国国有投资银行Bpifrance是OneWeb的最大股东。此次收购完成后,将使印度亿万富翁苏尼尔·巴蒂·米塔尔(Sunil Bharti Mittal)、法国和英国共同成为合并后实体的股东。

知情人士透露,交易完成后,英国将保留对OneWeb的特殊权利,包括拒绝因安全原因而被认定有危险的客户,以及否决改变总部所在地的提议。

目前Eutelsat在巴黎证券交易所的市值为24亿欧元(约合24.5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其净债务为30亿欧元。

3.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9颗卫星100%成功、最高精度1米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仪式,是我们北斗一个重要的承诺,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的服务。我作为一个参与的一个建设者感到无比自豪。”

此前6月23日9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这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并于近日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正式入网。

目前,20颗北斗二号卫星仍有15颗在役,加上30颗北斗三号卫星,整个北斗系统共有45颗卫星可以在轨提供服务。根据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的精度水平完全达到预期标准:此前承诺是5-10米,目前在全球可以做到3-5米,亚太地区实测1-3米。

事实上,早在2018年年底,北斗导航系统就已经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与世界上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同,北斗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中圆地球轨道三种轨道组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及周边地区,同时也使其除了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的功能。 

就在7月30日,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展示了大众智能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新功能、基于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的星地融合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成果。这标志着,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已由行业应用迈入大众应用的发展新阶段。

六、金融资本市场

1.科创板三周年:陕西科创板上市公司11家,全国前十

科创板已平稳运行了三周年。显要的数据是:陕西的科创板公司数量11家,排名全国第10,IPO融资总额为124.47亿元,总市值近1500亿元。与上述数据相比,最重要的是逻辑——陕西罕有地抓住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大机会”,正式走上了“创新驱动”的冲顶路径。

(1)冲进前10:进入“最强上市期”

以前,陕西GDP一直徘徊在14名左右,但在科创板数量排名上,陕西已经冲进了前10,这是多数资本榜单中,陕西最靠前的1次。

此次陕西挤进前10首先主要是因为陕西多家公司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和突破卡脖子项目。例如,莱特光电(688150)通过自研,打破发光功能材料依赖日韩的现状,成为巨头京东方(000725)发光功能材料中唯一的国内供应商。例如,炬光科技(688167)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芯片倒装技术的980nm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模块,西部超导(68812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与省外相比,陕西的科创板上市数量超越了多个GDP强省,例如福建、湖北等。与自身相比,不但进入有史最来最为密集的上市周期,而且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上,“科技型公司”打破了“能源资源文化旅游”占比过高的局面,在所有制结构上,民营上市公司也成为新增上市的主力军。鉴于此,陕西几乎是科创板的最大赢家。

(2)助力实体:直接融资近150亿

Wind数据显示,陕西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IPO融资总额为124.47亿元。其中,华秦科技(688281)、瑞联新材、炬光科技、三达膜4家公司首发募资额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31.58亿元、19.96亿元、17.70亿元和15.24亿元。

此外,2021年7月,西部超导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13亿元,用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等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该定增募资事项在当年11月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12月获得证监会注册批文,今年1月完成募资。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西部超导登陆科创板后首次定增募资,也是陕西首家科创板公司完成定增募资的,亦将科创板公司的融资规模推至150亿元级别。

在这次定增中,除了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直接认购7亿元之外,陕西本土资本也在大力“捧场”。比如,省政府引导基金、西咸母基金发起设立的陕西国华融合产业发展基金认购了3.31亿元,西投控股认购了1亿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陕西的科创板公司整体维持了较强的盈利质量。

2021年,这11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合计为13.09亿元,同比增长约1.5倍,显示出良好的变现和回款效率;6家公司毛利率超40%,与2020年持平;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市场竞争力较强。

“硬科技”成色持续提升,业绩表现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下,陕西的科创板公司获得了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国际投资者的追捧。以国际投资者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西部超导获19家外资机构持有,持股市值为10.15亿元,占总市值的比例为2.17%;康拓医疗获1家外资机构持有,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为0.19%;炬光科技也获1家外资机构持有,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为0.34%。

内资、外资共同加持之下,陕西的科创板公司市值也水涨船高。截至今年7月22日,有9家上市以来实现上涨(后复权),其中西部超导、铂力特、凯立新材、康拓医疗、华秦科技5家公司上市以来涨幅翻倍(后复权)。西部超导、铂力特累计涨幅更是超过了5倍。

                

截至7月22日,这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到1466.80亿元。其中,格外受到资本追捧的西部超导市值最高,达到468.69亿元。华秦科技紧随其后,目前市值为279.54亿元。 

2.陕西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力争三年新增上市企业38家以上!

8月3日,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陕西省制定《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式印发。

总体目标:力争三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38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54家以上,省级上市后备企业超500家。发挥上市(挂牌)公司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的排头兵作用,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每年推荐辅导备案企业不少于30家

根据计划,陕西将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专项行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股改,加大股改企业激励,将股改企业及时纳入上市培育体系。加强省级上市后备企业的动态管理和培育服务,按照规定和程序定期遴选发布后备企业名单。

相关部门将跟踪服务重点企业。紧盯与保荐机构签约企业,每年推荐辅导备案企业不少于30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组织重点企业“走进沪、深、北交易所”。用好企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加强在审核、待注册企业跟踪服务,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原则,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及时协调解决重点企业上市过程中所遇问题。

(2)力争竞争类企业资本证券化率每年提高20%

推动落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上市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督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落实。定期梳理国资国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鼓励引导国资国企赴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力争竞争类企业资本证券化率每年提高20%。

深入推进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大力推进驻陕央企和我省各级国有企业市场化并购重组、独立或分拆上市。鼓励各级国有企业合作设立并购重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

(3)三年力争全省上市公司每年股票融资不少于200亿元

鼓励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加大实体经济产业项目投资,引导上市公司在稳增长、促就业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2022—2024年,力争全省上市公司每年股票融资不少于200亿元。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支持依法合规按程序迁入产业协同性强的省外上市公司。推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企业及时“晋级”创新层,为企业加快上市创造条件。

(4)加快建立“硬科技”投资联盟

2022年底前,出台《关于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工商登记会商机制。加大对创业投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和自主创新等方面重点布局,聚焦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动设立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为私募基金和后备企业提供“跟投”“领投”服务。

加快建立“硬科技”投资联盟,引导全国知名创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陕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秦创原路演中心的功能,为各类路演对接提供信息技术和综合服务保障。扎实推进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名基实储、资金池、自融自用、侵占挪用基金财产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3.西安成立150亿母基金

西安市刚刚分别设立了两支政府引导基金: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西安市抗疫恢复发展基金。

其中,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为西安首支百亿规模科创母基金,是由省市共同出资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而西安市抗疫恢复发展基金是国内第一支兼顾“抗疫纾困”和“产业发展”、以市场化运作的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

此外,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还释放了诸多利好政策,如返投比例1:1;取消子基金管理机构落地限制等。这一系列政策足以看出西安打造西部投资高地的决心坚定。创投兴,则产业聚,这座硬核之都正在雄起。

具体来看看这两支基金。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是西安市首支百亿规模科创母基金,是由省市共同出资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创新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鼓励创新”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该基金规模为100亿元,西安市统筹安排市级财政预算、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有关开发区等其他方出资80亿元,并争取省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支持20亿元。

投资方向上,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将围绕着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和19条重点产业链,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动“两链”深度融合,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西安市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

主要投资行业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重点投向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等领域。争取中央和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联动支持秦创原以及区县、开发区(含西咸新区)发起设立区域子基金,支持西安市产业链协同、创新创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为了更好吸引投资机构,该创新基金将返投比例降到1:1,堪称引导基金友好度的天花板;此外,创新基金还取消了子基金管理机构的落地要求,又是一个重大突破。以此,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预计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过500亿元,项目投资超过2000亿元。

与此同时,创新基金在出资比例上也下了功夫——单个子基金的投资额原则上不超过被投子基金总规模的30%;对于投资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子基金可适当提高出资比例,但原则上不超过被投子基金总规模的40%。

而西安市抗疫恢复发展基金,是国内第一支兼顾“抗疫纾困”和“产业发展”、通过“股债融合投资+投贷担联动”模式,预计带动社会资本及信贷、担保、信托等资金投资不低于200亿元,具有“政策优、全覆盖、强整合、市场化、广泛选、精准投”的特点。

其中,“股债融合投资+投贷担联动”模式的优点可以体现在期限灵活、形式多样——以6-12月为主的短投纾困可以帮助企业恢复经营状况,而1-3年的长投方式可以促进产业发展。

该基金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首期规模30亿元,基金发起人为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经西安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于2009年,目前注册资本142.30亿元。作为西安市政府在金融和财政扶持主导产业领域的投资主体和出资人代表,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实现政府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为目标,以投资引导、股权管理和融资服务为主要职能,以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为核心,秉承“优化金融资源、引导产业发展、创新运营模式、助推地方经济”的理念,构建了专业分工、协同发展的业务运作体系。

西安市抗疫恢复发展基金设立目的为助力抗疫恢复、稳住经济大盘、推动产业发展。在投资方向上,西安市抗疫恢复发展基金聚焦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链属企业进行链式投资,支持西安市支柱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

虽然两支基金投资目的和投资对象有所差别,但都具有同一个目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效应和撬动作用,支持西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