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2年第3期(总第48期)

行业报告 2022-03-23 13:38:27 184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国产CPU厂商海光信息科创板过会,估值将达914亿元
       3月16日,国产CPU厂商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科创板首发过会。
       海光信息此次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50,608.4522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拟募集资金91.48亿元。
       此前有媒体曾粗略计算,若海光信息成功科创板上市,并成功募集资金后,其估值将可能达到914.8亿元。换言之,待海光信息上市后,其估值破千亿也大有可能。
       自主可控,加速高端处理器国产替代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高端处理器严重依赖进口。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近年来集成电路进口额居进口产品之首。高端国产处理器的缺失,给我国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两方面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实现核心技术、关键软硬件产品的自主可控已经迫在眉睫。
       资料显示,海光信息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目前拥有海光CPU和海光DCU两类高端处理器产品,可以满足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对高端处理器的功能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海光CPU系列产品海光一号、海光二号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海光三号完成实验室验证,海光四号处于研发阶段;海光DCU系列产品深算一号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深算二号处于研发阶段。
       2021年实现毛利12.93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2021年(报告期内),海光信息分别实现营收3.79亿元、10.22亿元和23.10亿元,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46.85%。其中,2020年和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分别为6.43亿元、12.8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69.53%、126.09%。

       海光信息表示,2020年和2021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系:(1)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拓展了新的客户,服务器厂商对国产CPU需求增加;(2)2020年,公司海光二号系列芯片实现规模化出货,2021年,公司深算一号芯片实现规模化出货,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不同客户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较快,以及公司DCU产品实现规模销售,海光信息在2021年成功扭亏为盈,其报告期内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90.46万元,-3914.45万元、以及3.27亿元,2021年的毛利为12.93亿元。
       2.鸿海精密布局半导体产业,专注成熟工艺、发力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
       3月1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海)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投资法人说明会,对外公布了2021年公司业绩情况,并透露了未来发展规划。
业绩显著成长,今年将与重要客户合作开发芯片
       2021年鸿海实现营收5.99万亿元新台币(约1.34万亿元人民币),年增12%、毛利达3621亿新台币(约809亿元人民币),年增20%、营业净利1490亿新台币(约333亿人民币),年增34%、净利1393亿新台币(约311亿元人民币),年增37%。毛利率、营业利益率及净利率分别为6.04%、2.49%、2.32%,相较前一年度5.65%、2.07%、1.90%,有显著成长。
       展望2022年,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在会上宣布了该公司今年运营的几大重点业务,包括ICT、电动汽车、半导体、软件等。
       半导体方面,鸿海今年将聚焦于全球多元产能与技术布局上,也将延伸集团的EV垂直整合到半导体,对标未来EV EEA架构所需要的MCU、ZCU、SoC、小IC等,并即将在产能与供应链进行更深度的合作,与重要的客户一起合作开发芯片,会是鸿海很重要的利基。
       与此同时,鸿海在半导体产业还将专注在成熟制程,加上特殊工艺,使公司在电动汽车芯片更有竞争力。投入方向包括:将6英寸厂改造成SiC制造厂,并且做到800V、1200V的耐压制程。
       半导体营收剑指1000亿元新台币,鸿海“芯”动作不断
       资料显示,鸿海近年积极投入电动汽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通讯三项新技术领域,经过多年发展,鸿海在半导体业务上取得了亮眼成绩。
       去年11月,鸿海透露公司在半导体项目中的营收规模约为新台币700亿元(约156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到2023年,半导体项目营收规模可以超过1000亿元新台币(约223亿人民币)。
       鸿海在半导体领域有着四个核心策略,包括提供稳定的小IC、共同设计自有IC、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以及布建多元产能。围绕上述策略,2021年至今,鸿海持续发力半导体布局。
       2021年8月5日,鸿海与旺宏共同举办签约仪式,鸿海将以新台币25.2亿元(约5.6亿元人民币)购买旺宏位在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园区的6英寸晶圆厂厂房及设备。取得该6英寸晶圆厂后,鸿海将用来开发与生产第三代半导体,特别是电动车使用的SiC功率组件。
       2021年12月7日,鸿海宣布与Stellantis共同开发设计车用半导体芯片,双方目标是打造四款芯片系列,将显著优化零组件,通过大幅简化供应链,借以满足双方在车用半导体80%以上的需求。
       2022年2月14日,印度大型跨国集团Vedanta与鸿海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在印度制造半导体。
       近日,外媒报道鸿海或与沙特阿拉伯共同投资90亿美元建造一座半导体工厂,主要生产芯片、电动汽车零组件及显示器等产品。沙特阿拉伯正在评估鸿海提出在沙漠科技NEOM建立一个用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双线半导体代工厂的提议。
       3.美国众议院通过半导体投资税收抵免法案,将投资520亿美元鼓励本土半导体行业发展
       美国众议院近日通过了《促进美国制造的半导体(FABS)法案》。他们表示,该法案将建立投资税收抵免以激励半导体制造、设计、并在美国进行研究。
       半导体是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神经中枢,激励国内芯片研究、设计和制造是国家优先事项,”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也指出:“今天推出的FABS法案将激励半导体公司在美国制造和设计当地所需的更多芯片,刺激私人投资并创造美国就业机会。”为此SIA强调,他们强烈支持众议院法案的制定,并赞赏其包含制造和设计的信用,以帮助支持美国的芯片生态系统。再加上为CHIPS法案提供资金,制定众议院FABS法案中规定的半导体制造和设计税收抵免是互补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两者都需要产生稳健、可预测、以及恢复美国半导体领导地位的持久激励措施。
       该法案体现了另一个迹象,那就表明国会正在优先考虑加强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激励措施2021年6月17日,参议院提出了类似的两党投资税收抵免法案。此外,2022年2月4日,众议院通过了关键的CHIPS法案,将投资520亿美元,用于加强国内半导体制造和研究,作为竞争力立法的一部分,即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参议院通过了与芯片法案相同水平的资金,作为其竞争力立法版本的一部分,美国竞争和竞争法案创新法(USICA),2021年6月。众议院和参议院领导人现在必须努力调和法案中的分歧,并通过两党立法,由总统签署。
根据FABS法案的要求,半导体投资税收抵免是对USICA和America COMPETES的制造激励和研究投资的重要补充。
       位于美国的现代半导体制造能力的份额从1990年的37%下降到今天的12%。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制造激励措施,使美国在吸引新的半导体制造设施或“晶圆厂”建设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此外,美国联邦对半导体研究的投资一直持平占GDP的比重,而其他政府已大量投资于研究计划以增强其自身的半导体能力,而美国现有的研发税收优惠政策落后于其他国家。此外,根据SIA-BCG的一项研究,近年来出现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漏洞,必须通过政府对芯片制造和研究的投资来解决这些漏洞。
因此美国需要结合赠款、税收抵免和研究投资来推动美国半导体生产和创新。制定强化的FABS法案和资助CHIPS法案是这种全面、互补的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美国的长期半导体能力。
       4.大陆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半导体计划登陆科创板
       中国大陆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半导体今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将该等人民币股份在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有待及取决于本公司符合科创板的有关上市要求、市况、股东于本公司股东大会上批准及取得必要的监管批准。
       根据公告,华虹半导体发行规模不得超过公司经根据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拟发行及配发的人民币股份扩大后的已发行股本25%,且全部以发行新股份的方式进行。募集资金目前拟定用作主营业务的业务发展以及一般营运资金。
       华虹半导体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创新高,达5.283亿美元,同比增长88.6%,净利润8413万美元,同比增长92.9%。截至去年年底,华虹半导体8英寸月产能达17.8万片,12英寸6万片。2022年,公司12英寸产能有望加速放量,扩大至9.45万片,同比增长57.5%。
       二、激光器行业
       1.海外市场再获突破,激光加工设备企业利元亨2021年实现营收23.31亿元,同比增长63.04%。
       近期,利元亨与北美某动力电池上市企业签约新能源智能整线订单!此订单为动力电池生产的重要工序装备,涵盖激光模切、叠片、激光焊接、高速组装线、化成分容,模组及智能仓储等。该订单的签订将为利元亨拓展北美市场再添助力。
       据利元亨此前公布的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利元亨实现营收23.31亿元,同比增长63.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5亿元,较上年增长53.42%。

       2021年,激光行业各家企业接到锂电设备的订单金额合计超过150亿元。这一年,深耕锂电市场多年、掌握多项激光核心技术的利元亨也成功鸣锣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锂电池、汽车零部件、ICT等行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高端装备和数智整厂解决方案。成功上市并乘上新能源锂电风口的利元亨业绩可谓实现了倍数增长。
       对于2021年度业绩增长原因,利元亨表示:全球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应用,对电芯检测、电芯装配等设备需求增加,公司为其新建产能提供的相关产线设备在2021年得到量产验证,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增幅较大。
       公司在原有客户基础上,积极拓展动力电池市场,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业务增长效果显著。公司通过扩建自有厂房和租赁场地增加产能。公司持续完善治理制度,优化与更新管理流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2021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随业务扩张显著提升。
       在全球布局上,2021年8月,利元亨成立上海分公司,并因其特殊地理优势,将其作为利元亨总部面向国际市场的新窗口——利元亨上海分公司将为利元亨(德国)、利元亨(美国)、利元亨(加拿大)、利元亨(瑞士)等子公司或办事处提供一站式的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推动利元亨国际化战略新进程。
       在技术领域,利元亨激光独具六大核心技术:PSO激光焊接控制技术、环形光斑技术、同轴视觉焊接技术、复合焊接技术、集成激光工艺、MES数字孪生技术,同时拥有100余项授权专利、50余项关键技术。此外,在新型储能领域,利元亨目前已有液流电池储能和锂电池储能相关设备的研发、订单和专利储备。
       在产能方面,公司目前IPO募投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22年底竣工投产,柏塘二期也在准备扩建,马安三期的第二个装配车间已经在2021年12月投产,当前厂区建成满产状态下能够满足超70亿元的产能。公司2021年签订的订单将会在2022年起陆续交付,目前产能能够满足2022年的交货计划。
       2.海目星中标亿纬锂能4.33亿元激光设备、产线项目
       据海目星最新公告显示:2022年1月27日至3月18日,海目星陆续收到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控股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涉及产品包括激光模切机、组装线、装配段等,中标金额约4.33亿元。
       受动力电池厂商扩产需求旺盛影响,海目星近年来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装备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上半年,海目星新签销售订单21.78亿元,同比增长115.43%;累计在手订单32.60亿元,同比增长130.95%;其中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28.28亿元,同比增长151.6%。8月,海目星又分别与中航锂电和蜂巢能源签订19.68亿元及3.38亿元的采购意向框架协议。截至2021年12月底,海目星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在手订单约48亿元(含税),其中来自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的锂电设备订单就高达近26亿元。
       2021年,海目星最终确认的营业总收入为19.7亿元,同比增长49.15%。通过在手订单与营业收入的差距可以发现,海目星的产能问题成为掣肘订单生产与设备交付、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这一问题,海目星早已着手布局扩产。去年7月,海目星与长荣股份签订合资协议书,拟共同出资设立“常州市长荣海目星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200万元。其中,海目星出资2058.00万元,持股比例49%。
       今年1月,海目星又宣布投资7亿元建设海目星激光(江门)产业园二期项目,用于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线、干燥线等专业动力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预计建设周期24个月。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线40台套、干燥线100台套的产能。
       目前,海目星合作客户已覆盖宁德时代、特斯拉、蜂巢能源、中航锂电、力神、长城汽车、瑞浦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国内外主流企业。
       3.史上最小激光雷达诞生!1c㎡芯片上嵌入16384个像素,能耗降万倍
       当谷歌在2010年推出其第一款自动驾驶汽车时,安装在车顶上的旋转激光雷达(又称“瞭望塔”)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与摄像机和雷达一起,激光雷达可以绘制周围环境的3D地图,以帮助这些汽车避开障碍和安全驾驶。
       从那时起,廉价的芯片摄像头和雷达系统就成为了防撞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主流。不过,不少激光雷达导航系统仍然是笨重的机械设备,成本高达数千美元,不少在可靠性也难以满足车规级的要求。
       固态激光雷达还能不能再再小一点、再轻薄一点?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一种只有1平方厘米的基于硅光子芯片的固态激光雷达,他们的成果本周三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该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这项研究的负责人Ming Wu表示,为了克服这些瓶颈,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可以使激光雷达技术更便宜、更紧凑的方案,同时保持其高性能。
       这项任务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制造一个集成的光束扫描仪,它可以“控制”输出的激光向不同的方向扫描整个场景。

       示意图: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发射激光从一个光学天线连接到一个小开关,反射光被同一天线捕获,依次打开阵列中的开关即可获得三维图像。
       研究人员们在10毫米×11毫米的硅光子芯片上制造了一个集成波束扫描器的激光雷达,他们称之为焦平面开关阵列(focal plane switch array,FPSA)。这一阵列是一种基于半导体的微米级天线矩阵,可以像数码相机中的传感器一样收集光,最终将激光雷达系统小型化并集成到单个芯片中,1厘米平方的芯片上就集成了16384个像素。
       Ming Wu补充称,单芯片使激光雷达类似于智能手机摄像头。但是,LiDAR比智能手机相机更复杂,因为每个像素都需要接收光线,但也需要发射“从目标反弹回来的激光”。
该小组的设计使用了微型微机电系统(MEMS)开关,而不是更常见的热光开关。与热光开关相比,它们更小,使用更少的功率,切换更快,且光损耗非常低。新型激光雷达的性能与32线激光雷达相当,能耗却降低10000倍。
       该研究的两位共同第一作者Xiaosheng Zhang和Kyungmok Kwon解释称,MEMS开关物理上移动波导(一种引导电磁波的管),将光上下传送到每个像素点,这将像素大小从几百微米缩小到了50微米。随后,该团队能够将1平方厘米芯片上的像素数从512增加到16384,同时能耗显著降低。
       通过使用类似的硅技术,他们打算将这项技术应用在更高分辨率、更远测距的激光雷达系统中,并将其推向商用市场。Ming Wu认为,苏日安该系统的测距目前只有10米,但他们确信这一距离可以达到100米,甚至300米。
       该设计采用了用于生产计算机处理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可扩展到百万像素大小。这可能会为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甚至智能手机带来新一代功能强大、成本低廉的3D传感器。
       4.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将成立100亿激光基金
       3月20日,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启动活动正式举办。武汉东湖高新区现场发布了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和“激光产业黄金10条”扶持政策。
       《规划》提出,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未来将实施“135”产业发展战略,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为总目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融合”,实施产业空间优化、产业规模倍增、创新能力跃升、核心产品攻关、服务能力强化五大重点工程。

       计划2025年,基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1000亿元,产值过100亿元2家,产值过50亿元3家。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光纤激光器50万瓦级。产业结构全面优化,新增上市激光企业不低于5家,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15%以上。
       规划203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10000亿元,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成为“光芯屏端网”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核心支撑力量。
       东湖高新区还推出10条扶持政策,为从事激光产业尤其是原材料、核心器件、控制系统、激光器、激光成套设备领域进行研发生产的工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10条扶持政策:
       设立100亿元激光产业发展基金;
       鼓励企业进军激光新兴应用领域;
       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从事激光领域研发生产的激光企业年累计新增设备投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新增设备投入的10%给予补贴;
       支持区内协作配套。按照合同实际完成额的7%给予供需双方(供方2%,需方5%)奖励;
       支持企业规模提升。政策期限内,对于年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25亿元、10亿元和5亿元的激光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和1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加大场地扶持;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年营收在2000万以上且研发投入比例超过5%的企业,按照企业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20%给予补贴;
       支持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对获得创投机构投资,单笔融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且所获融资的60%以上用于本地投资的区内激光企业,融资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内的部分按照单笔融资实际到账金额的1%给予补贴,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部分按照实际到账金额的2%给予补贴;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对不同层次的激光产业人才给予补助。补助标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人5万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人8万元。
       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文兵,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程用文,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开文,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蓁,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张忠军,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东湖高新区的领导均有到会出席。
       三、新能源行业
       1.2021年电解铜箔出货量达65.6万吨,同比增长48.5%
       2021年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增,中国电解铜箔行业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2021年度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达65.6万吨,同比增长48.5%。其中锂电铜箔受下游市场强劲需求带动,国内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产品供不应求,出货量达28.05万吨,同比增长122.9%。
       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等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态势,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

       2020-2021年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情况(单位:万吨)

       纵观2021年,中国电解铜箔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标箔供需关系基本保持稳定,且逐年稳步增长。得益于中国PCB行业的稳步增长,标箔出货量同样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2021年标箔产能利用率约在91%。随着标箔逐步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及近几年的新增产能释放,未来标箔出货量仍会持续稳步增长。
       (2)是锂箔全年供货紧张,2022年仍将持续。2021年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爆发增长,锂电铜箔作为其关键材料,需求量也得以大幅增长。各大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但由于产能不足,全年铜箔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2022年新增产能释放进度仍滞后市场需求增速和电池产能扩充速度,因此GGII判断2022年锂箔供应仍将维持紧张态势。
       (3)是锂箔极薄化方向明确,各铜箔企业加速布局。2021年动力电池企业明显加快对6μm铜箔的导入,各大铜箔企业6μm铜箔出货量也普遍占到企业铜箔产品出货80%以上。其中诺德股份、德福科技等少部分企业已向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小批量供货4.56μm铜箔产品,其他如嘉元科技、龙电华鑫、超华科技、铜冠铜箔、中一科技等铜箔企业也正加快4.5μm铜箔的研发量产步伐。
       (4)是上游铜企和下游电池企业入股布局铜箔,未来竞争格局待变。2021年除了诺德股份、龙电华鑫、德福科技、嘉元科技等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外,上游铜企如海亮股份、白银有色、江西铜业等利用自身在铜原料和铜加工方面的竞争优势,大举进入铜箔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外,对锂电铜箔需求旺盛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正通过参股和合资建厂的方式布局锂电铜箔,如宁德时代与LG化学战略投资德福科技;蜂巢能源入股江铜耶兹;亿纬锂能与铜陵华创合建锂电铜箔项目等。随着上下游企业相继布局铜箔行业,未来将对锂电铜箔整体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电解铜箔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偏低,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建滔铜箔、昆山南亚、龙电华鑫、安徽铜冠、长春化工、诺德股份、九江德福等。

       2021年中国电解铜箔出货量企业竞争格局(单位:%)

       2.隆基股份股权激励计划发布,总计授予4010万股。
       3月10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股份”)发布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草案显示,隆基股份本次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两部分。
       其中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3754.00万股,总人数为2484人,行权价格为62.20元/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256.00万股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7人,授予价格为38.87元/股。
       按照3月9日隆基股份收盘价78.15元计算,相当于获得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象可用八折价格购买一定额度隆基股票,获得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则可半价购买隆基股票。当然,这仅是当下价格计算所得。隆基股份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期直至2024年。

       按照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隆基股份在2022、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80%、120%、175%。
       数据显示,隆基股份2020年营业收入为545.8亿元,即未来三年营业收入需达到982.49亿元、1200.83亿元、1501.03亿元,才能获得本次激励。
       其中,2022年营收增长目标被很多网友称为“白送”。数据显示,隆基股份在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就已高达562.1亿元,按照前三季度平均值计算,全年营收就将高达750亿元,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31%就可达到982.49亿元,对于业绩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隆基股份而言,难度并不算大。
       如以2016年营收为基数,隆基股份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91.2%、186%、375%。
       当然,2016年的隆基股份,虽然已在光伏行业展现出“王者气质”,但地位还难以跟今日相提并论。光伏产业也未像今日般被全球所重视,或许更有利于其发展。
       3.高能时代完成5000万元融资,固态电池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定位成全固态锂电池公司的高能时代近日完成超5000万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其他投资方还有中金传誉凤凰基金、欣旺达、珠海高新创投等机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速高能时代在全固态电池的产品布局、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
       高能时代(GTC-POWER)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中国珠海,致力于研发全固态锂电池产品。目前高能时代有近50人,已在中国和日本横滨建立电池研发中心,其中横滨团队负责电芯设计、工艺研发,目前汇聚了10余个来自中日韩的专家团队,而中国团队主要负责原材料合成、产业链以及拓展客户资源等。
    根据固态电解质种类不同,固态电池可分为聚合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三大技术路线,无机氧化物兼备相对较高的离子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和高机械强度,是固态电池较为理想的电解质材料,高能时代同样选择了硫化物路线。
    按照高能时代的产品规划,今年会推出5Ah和20Ah的大电芯;2023年,发布60Ah的大电芯,面向3C及无人机用全固态锂电池,建成小规模量产能力;2024年,发布100Ah大电芯,这是一款用于量产的动力型全固态电芯。
       房地产巨头碧桂园进军固态电池领域
       近日固态电池“战局”新进一位重量级新玩家,那就是房地产巨头碧桂园,而且碧桂园瞄准的赛道还有钠电池领域。
       3月8日,来自碧桂园创投官方消息称,固态锂离子电池创业企业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太蓝新能源”)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碧桂园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产线建设、产品研发及人才搭建。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据介绍,太蓝新能源由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项目引进的锂电研发专家和国内资深产业化团队联合创办,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目前,太蓝新能源正在重庆两江新区建设200MWh新一代高比能固态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
       在产品技术方面,太蓝新能源应用的是全新的、可大规模量产的固态电解质纳米膜和界面柔化技术,同时兼容多种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的正负极材料。
       在此之前的3月4日,碧桂园创投官方宣布,钠离子电池企业众钠能源完成由碧桂园创投独家领投的新一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扩充众钠能源的研发及量产技术团队。
       众钠能源成立于2021年1月,是国内最早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硬科技企业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款硫酸铁钠电池的缔造者,已入选2021年科技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目前众钠能源已与多家下游客户达成战略合作,第一代量产产品将在年内启动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更早之前的1月17日,碧桂园创投还战略投资了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投资金额3.22亿元。
       至此,碧桂园创投在今年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动力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三个领域内的三家企业的投资,不得不说其投资之快速,布局之广泛。这背后也是其对新能源电池行业前景的看好。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不断加快
       虽然才进入2022年的第三个月份,但关于固态电池的消息,已经接二连三,而且还是每月都有动态更新。
       例如,1月21日,美国固态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 Energy宣布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领投方是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集团。
       1月22日,赣锋锂业子公司赣锋锂电已完成首批搭载赣锋固态电池的50辆东风E70电动车的交付。
进入2月,有消息称,专注于锂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恩力动力于今年1月份完成了A轮超亿元融资。该轮融资由微光创投领投,博润资本、元诺天承、绿动资本、势能资本跟投,势能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海内外关于固态电池的消息接连更新,一方面,说明固态电池发展越来越快,资本对其狂热的程度愈发显著;另一方面,更加证明2022年此前被划定为“固态电池上车元年”的可信度。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有望达到500GWh,保守估计将形成三千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无论对车企、动力电池企业还是研发企业,亦或是其他行业企业而言,它都是一个充满潜力但又极具挑战的新赛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超过50家企业在布局研发固态电池。全球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盘点如下:


       4.重塑股份上市失败,氢能产业链发展仍存隐忧
       去年以来,在政策利好支撑下,氢能产业链表现十分强势,2021年华证氢能源指数涨幅高达72.88%。
       然而这场狂欢似乎却不属于燃料电池系统板块。开年以来,燃料电池龙头亿华通股价回调近40%,与氢能源板块的火热背道而驰。与此同时,另一家燃料电池企业重塑股份则显得更加落寞。去年8月,其向上交所提交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终止审核,直接失去了参与这波氢能产业链狂欢的资格。
       作为氢能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投资者用二级市场的低迷表达了对燃料电池系统国产化进程的担忧。实际上,从此次重塑股份上市失败的原因,我们也能看出目前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境。
       燃料电池汽车到底是不是“真需求”?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氢气的制储运、中游燃料电池系统的制造以及下游燃料电池的应用。下游的参与方由整车厂、氢能汽车运营商和公交公司组成,其中氢能汽车运营商主要从事汽车租赁业务,向物流公司以及公交公司出租货车和公交车(部分公交公司会选择租赁而非直接购买)。
       从下游业务的开展模式来看,燃料电池汽车的购买方主要为氢能汽车运营商和公交公司(又名终端客户),主要流程是终端客户在向整车厂下达汽车采购订单后,整车厂再向上游购买燃料电池。
       尽管,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远高于其他类型汽车,但氢能汽车的实际使用者(即汽车承租方)物流公司和公交公司却不会为此额外付出租金,这也就导致产业链中终端客户(即汽车出租方,主要为运营商)承担着非常大的现金流压力,包括整车厂也相应承担着一定的回款风险。那么,如此大的风险之下,整条产业链的经营动力究竟来自于哪里?

       2020年9月份以前,我国实行“国补+地补”的补贴模式,国家补贴主要针对整车厂,地方政府补贴则主要针对汽车购买方。这样,整车厂可以通过生产燃料电池汽车领取国家补贴,终端客户可以通过购买燃料电池汽车领取地方补贴。正是在国家和地方补贴的多重培育下,终端客户和整车厂才有动力购买和生产燃料电池汽车,从而加速了我国氢能产业链的起步。
       然而2020年9月份以后,我国开始转向“以奖代补”的补贴模式,即由中央政府将政策奖励下发给示范城市群所在的地方政府,再由地方自主制定并实施产业发展奖励政策。

       由于示范城市群采取先申报、后评定的形式,中央政府的补贴发放也以结果为导向,这实际上增加了燃料电池企业享受补贴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产业链相关企业扩张产能的动力,因此2020年开始,我国燃料电池销量同比2019年出现大幅下降。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需求整体以补贴而非市场驱动为主。在这种背景下,不少企业布局相关产业链的目的并不单纯,就是为了“骗补”,这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下游的需求可能非常脆弱,一旦政策发生变动,产业链内的企业的生存状况就会发生剧震。
       回顾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其实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2016年以前我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标准和审核较为宽松,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加,但其中出现了大量骗补行为,包括锂电池企业参股汽车租赁企业自产自销、电池拆装后重复利用等行为。
       2017年开始,电动汽车补贴政策逐年退坡,审核标准不断提高,倒逼锂电池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改进产品质量。直到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期间有大量依赖补贴为生的锂电池企业因破产而退出新能源的舞台,这其中甚至包括曾经的磷酸铁锂电池王者沃特玛和比克电池。
       然而也正是得益于这波退补浪潮,存活下来的锂电池企业完成了降本增效,使电动汽车在性能与用车成本上拥有与燃油汽车的一战之力,汽车产品性能的大幅改进,也催化了终端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从而带动锂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完成了由补贴驱动到市场需求驱动的转变,也就有了2021年以来,新能源电动车销量真正的爆发。

       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趋势

       结合锂电池行业的前车之鉴和目前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发展状态,我们认为,由于目前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仍以补贴驱动为主,类比锂电池产业链初期的表现,目前燃料电池脆弱的市场需求很可能导致相关产业链参与者经营的不稳定,行业后期极大概率出现加速出清落后产能、份额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这也意味着,这种环境下,对产业链企业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考察极其重要。
       而这正是为什么燃料电池企业在冲击上市时,其上市的目的和经营的可持续性会受到监管重点关注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对类似锂电企业“自产自销”骗补行为的考察是监管重点核查的问题。

       四、复合材料行业

       1.国产碳纤维崛起,我国碳纤维产业迎来发展布局良机。
       碳纤维凭借优异性能在诞生之初便作为战略性物资应用于国防军工行业,之后随着商业化推进及成本的不断降低,碳纤维应用范围持续拓宽并逐步在民用领域大放光彩。随着海外供给收紧,国内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在我国政策和资金不断扶持之下,国产碳纤维提质、增量、降本进展加速。未来全球碳纤维行业的产能增量将主要由我国厂商贡献。2025年我国碳纤维产量有望实现8.3万吨,届时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至55%,我国碳纤维产业具备崛起的主观能力和客观基础。
       黑色黄金,性能优异。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PAN)等有机纤维在1000~3000℃高温的惰性气体氛围中经氧化碳化后制成的,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纤维,是目前可以获得的最轻的无机材料之一。碳纤维的比强度和比模量等力学性能优异,且具有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抗疲劳、高震动衰减性、高导电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高电磁屏蔽性等特点,在诞生之初便作为战略性物资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等军用行业。之后随着商业化的顺利推进及成本的不断降低,碳纤维优异属性被广泛认知,应用范围持续拓宽,并逐步在民用领域大放光彩,被誉为“黑色黄金”。
       借力风电,发展机遇。碳纤维“中期发展看风电,长期发展看储氢”。从5-10年的中期维度来看,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稳步提升,2020年碳纤维需求量10.7万吨,预计2025年将超过22万吨,5年CAGR达15%以上,其中风电叶片用量预计将由3万吨提升至10.6万吨。与此同时,我国碳纤维行业目前现已步入追赶发力期,2020年碳纤维需求量4.9万吨,预计到2025年可达15万吨,全球需求占比有望从46%进一步提升至75%,其中风电叶片需求量有望由2万吨提升至5.6万吨以上,未来随着我国碳纤维产品国产化率以及产业链供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领域蕴含极大的转型发展机遇。
       东风俱备,国产崛起。此前受限于核心技术匮乏及进口设备适配性不强,我国碳纤维行业长期存在“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我国2020年碳纤维产能3.6万吨,实际产量仅约1.8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0%(全球60%以上)。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碳纤维进口难度增加,叠加日美等国收窄了对国内碳纤维的供给,导致国内需求缺口持续扩大,2020年供需缺口进一步增至3万吨。外部多变的环境与内需旺盛的需求,在对我国碳纤维产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具确定性的发展契机。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已将碳纤维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并于2015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支持政策,为碳纤维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公司层面来看,下游行业对国产替代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同时各厂商的技术工艺、产品性能及产业链整合能力持续加强,国产碳纤维产品具备“提质、增量、降本”的主观能力。
       预计2025年我国碳纤维实际产量近8.5万吨,届时国产化率将由2020年的38%进一步提升至55%以上,国内碳纤维厂商有望迎来“黑金时代”。

       重点企业:
       (1)吉林化纤:为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厂商,年产能8万吨,相当于全球产能的1/3。公司深耕大小丝束,产品先发及产能优势明显:大丝束方面,目前公司拥有吉林宝旌49%股权,具备年产8000吨大丝束碳纤维原丝能力,并计划在2025年前产能达到1.2万吨/年,未来公司将重点突破大丝束领域的研发,实现35K、50K及75K产品的稳定生产。小丝束方面,全资子公司吉林凯美克聚焦1K、3K小丝束原丝生产,主要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特殊应用领域为主,目前第一条产线已投产试车,后续年产能将达600吨。原丝方面,下属公司吉林碳谷DMAC湿法两步法纺丝产品纯度高且复合性能优越,吉林碳谷当前拥有原丝产能5万吨居全国首位,至“十四五”末期,原丝产能有望扩产到21万吨。此外,公司基地位于国内主要碳纤维产业聚集区,区内聚集了一大批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碳纤维制品上下游企业,区位禀赋显著。与国兴材料达成的部分企业股份转让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构建碳纤维一体化产业链,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公司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2)精功科技:碳化线整线设备核心供应商,国产替代需求加速释放。目前公司涉足氧化炉、碳化炉及石墨化炉等设备,主要产品为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和碳纤维微波石墨化生产线,其中碳纤维成套生产线以12K、24K、48K及以上原丝为原料,具备年生产1千吨以上碳纤维生产能力,技术已趋于国际先进水平。当前碳纤维行业高景气,随着碳纤维战略物资地位的日渐稳固,叠加其在军用、民用等应用领域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我们预计国产设备厂商有望迎来政策与下游应用的多项利好。国内碳纤维企业加速扩产预计将带来旺盛的国产设备需求,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碳纤维整线设备提供商有望充分受益。公司近年来在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建设中的1米宽幅1K/3K/6K小丝束碳纤维生产线项目未来将面向高端产品,部分设备如大丝束预氧炉已可接受客户定制,公司产品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
       (3)中复神鹰:碳纤维民品龙头,产品升级扩产前景可期。公司作为我国碳纤维民品龙头,产品体系完备,系统掌握了T700级、T800级碳纤维千吨规模生产技术以及T1000级的中试技术,实现了高强、高强中模、高强高模型等各种性能级别产品的全覆盖,能够满足下游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目前公司碳纤维投产产能已达9500吨/年,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将提升至1.35万吨/年,产能规模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的研发和销售力度,持续推进航空级碳纤维预浸料研发生产,销售收入及其占比不断提升。随着公司在碳纤维产业链及高端产品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完善,未来公司毛利率提升空间广阔。公司科创板IPO于2021年12月15日顺利过会。
       2.中复神鹰(688295.SH)IPO拟公开发行1.0亿股,3月21日初步询价
       中复神鹰(688295.SH)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此次拟公开发行股份1.0亿股,占此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11.11%,此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90,000万股。此次发行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设老股转让。

       此次发行初始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3000万股,占此次发行数量的30.00%,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与初始战略配售数量的差额将根据此次发行回拨机制的原则进行回拨。回拨机制启动前,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5600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80.00%,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1,400万股,占扣除初始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20.00%。最终网下、网上发行合计数量为此次发行总数量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网上及网下最终发行数量将根据回拨情况确定。此次初步询价时间为2022年3月21日(T-3日)9:30-15:00。在上述时间内,投资者可通过上交所网下申购平台填写、提交拟申购价格和拟申购数量。此次网上发行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进行,网上申购的时间为2022年3月24日(T日)的9:30-11:30、13:00-15:00。此次网下申购的时间为2022年3月24日(T日)的9:30-15:00。
       3.山东玻纤1-2月财务数据亮眼,利润总额高达1.5亿
       刚刚过去的1-2月,玻璃纤维市场依旧持续高景气态势。由于需求端持续旺盛,山东玻纤近日的公告数据非常亮眼。
       2022年1-2月营收达5.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7%。产销两旺下,玻璃纤维仍旧炙手可热。

       此外,根据巨石董秘相关回应,未来2年风电、PCB和汽车轻量化为具备成长性的新兴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将持续发力。
       玻纤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汽车仪表骨架板、车门组合件、车身门板模块、车顶面板、座椅骨架、蓄电池托架、车胎架及框架)、风电(大型风电叶片)、电子通讯(PCB应用)等领域。
       在2021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提到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预计2025、203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30%甚至35%以上。
       在此背景下,玻纤产品的渗透率提升将不仅受到自身性价比优势的推动,还将得到政策导向的助力,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目前公司用于汽车轻量化、风电领域的玻纤产品占比合计已超过50%。“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持续发力热塑产品市场,产品结构由过去以热固粗纱为主,向热固粗纱、热塑产品(短切原丝)、电子纱及电子布三足鼎立的方向转变。
       4.碳纤维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
       (1)碳纤维+风电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大型风电叶片中能够发挥出高弹轻质的优势,当叶片的外部尺寸越大,这种优势也就越明显。与玻璃纤维材质相比,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叶片重量至少可以减轻30%左右,叶片重量的减少和刚度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叶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轻对塔和轮轴的负荷,使风机的功率输出更均衡平稳,能量的输出效率更高。如果能在结构设计上有效利用碳纤维材料的导电性,可避免雷击对叶片造成损伤。而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有利于风力叶片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长期工作。

       (2)碳纤维+锂电
       在锂电池制造中,形成了以碳纤维复合材料辊大规模替代传统的金属辊,以“节能减排和提升品质”为导向的新趋势,新材料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产业附加值,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碳纤维辊在锂电池制造领域已取得全面突破。据介绍,智上新材料科技立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核心业务,专注为工业“智造”领域客户提供包含材料研发、样品试制、工艺方案优化、量产交付在内的一站式碳纤维零部件成品服务。目前,智上新材料科技已经为国内各大锂电池龙头企业累计交付超50万余套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辊轴,该项目的量产证明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具备在国内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基础。

       (3)碳纤维+光伏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高模、低密度等特性在光伏产业中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虽然不及碳碳复合材料应用得多,但在一些关键性零部件上的应用也在逐步推进,例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硅片支架等。又如碳纤维刮胶片,在光伏电池生产中这种刮胶片越轻,越容易做到更精细,而良好的丝网印刷效果对提升光伏电池的转换效果有积极作用。国内的碳纤维零部件制造商智上新材料科技为光伏配套量身定制的耐高温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载板能够规避一般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耐高温的缺陷,在提升光伏制造产能和工艺水平中发挥了特有的优势。

       (4)碳纤维+氢能
       2022年北京冬奥会由宇通集团和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合作开发的首批氢能通勤大巴服务北京市区,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使用165L储氢气瓶组,15分钟就能加满氢气设计续航里程可达630公里,可以往返三个来回。在零下30度的低温下,也能正常运行。此次氢能汽车从材料都部件到系统,全部是国产化,自主化,氢动力发电动机系统,经过氢和氧的电化学反应,释放出的产物是100%的纯净水,与传统汽车相比,氢能量电池能量转换率高达60%-80%,是内燃机的2-3倍。氢气由风电和光伏可再生能源制得,取之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真正实现了零碳排放。

       五、卫星通信行业
       1.2021年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综述
       通信卫星产业由通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四个产业链环节构成。相较2020年,通信卫星全产业链正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中恢复,整个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1)卫星制造
       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2021年版最新报告统计,2020年,全球卫星制造业收入为122亿美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2.4%,主要原因是2020年全球中大型卫星发射数量减少。其中,商业通信卫星制造业收入占比为15%,较2019年的43%有大幅下降。终端正在快速发展。
       同时,SIA最新统计指出,2020年全球共有23颗商业GEO卫星订单,其中美国、欧洲的GEO订单数量分别为12个和9个,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C频段清理计划催生出13个GEO订单。而2017年和2018年GEO订单的减少,直接造成2019年和2020年全球GEO卫星发射和制造收入的缩减。
       从2021年发射部署情况来看,全球共发射1405颗通信卫星,其中仅有16颗为GEO卫星。这16颗GEO卫星中,2颗由麦克萨技术有限公司研制;4颗由空客公司研制,其中1颗为全球首颗商业GEO软件定义通信卫星“欧洲量子”(Eutelsat Quantum);2颗由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研制;2颗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剩余6颗均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1301颗LEO卫星中包括了989颗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Starlink)卫星和284颗OneWeb的LEO宽带互联网卫星。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影响下,新兴的卫星星座的生产会给供应链带来新的压力,因为卫星数量多、生产持续周期长。制造商们已在过去一年中逐渐找到了降低疫情对卫星制造的影响,通过预先采购、部分零部件内部生产及相互加强合作等方式来应对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高低轨“两极”分化特征进一步加剧
       2021年,在商业资本、国家战略和技术演进的共同推动下,卫星轨道革命继续加速,低轨星座领域系统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传统GEO通信卫星订单则逐年下滑,而根据航昇(Seradada)数据库信息统计,2021年,全球GEO商业卫星订单仅有10颗,订单主要以现有系统补网及小型GEO平台为主。与此同时,低轨互联网星座市场繁荣发展。已经在建的星座中,Starlink共计发射卫星1944颗,OneWeb共计发射卫星394颗。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计划发展由298颗卫星组成的“光速”(LightSpeed)LEO互联网卫星星座,并于2021年初选定由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为主承包商。另外,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正在规划互联网卫星星座:亚马逊公司计划发展由3236颗卫星组成的“柯伊伯”(Kuiper)星座项目;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计划在2021—2026年投资1亿美元建设由150~175颗卫星组成的LEO星座;韩国韩华系统(Hanwha Systems)公司宣布将打造一个由2000颗卫星组成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日本电信运营商NTT公司和通信卫星运营商天空完美JSAT公司(SkyPerfect JSAT)联合签署协议,提出共同发展“空间集成计算网络”(Space Integrated Computing Network),构建下一代多轨道多功能卫星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了LEO通信卫星;小型运载火箭开发商阿斯特拉航天公司(Astra Space)申请部署一个由13600余颗卫星组成的V频段卫星星座;卢旺达政府向国际电联(ITU)提交了2个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星座申请,共计327320颗卫星。这些星座申请者中,包含了传统GEO卫星运营商,产业链上游的火箭制造商、产业链下游的天线制造商、国家政府等,可见互联网卫星星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引领通信运营与服务行业的未来走向。
       软件定义卫星从概念走向现实
       软件定义卫星领域竞争态势正在加速形成,高轨“大”卫星灵活产品化研制、低轨“小”卫星多任务拓展两条线并行探索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由灵活卫星向下一代智能化卫星方向快速演进。2021年7月31日,由欧洲航天局资助、空客公司抓总研制的“欧洲量子”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号称是全球首颗“完全软件定义”的商业通信卫星,具备星上功率、覆盖、频率的灵活在轨重构能力,代表了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趋向。
       此外,空客公司、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等国外主流通信卫星制造商均在近年组合已有研制资源,主动谋划并布局下一代静止轨道灵活通信卫星产品线,推动其已有GEO平台型谱进一步优化创新。新的产品线推出之后,在商业通信卫星市场获得积极反响。2020年新签的商业GEO/MEO订单中,有10颗卫星均采用上述新型谱。目前,空客公司Onesat系列已获7颗卫星订单(Inmarsat-7/-8/-9、Optus-11、Intelsa 2颗、Superbird-9),是现阶段最成功的转型案例。

       传统卫星制造商沿产业链向下拓展
       在GEO市场逐渐冷清的情况下,传统的GEO卫星制造商正开始积极寻求沿产业链向下拓展的业务领域,探索“制造+运营”结合的模式。波音公司向FCC申请发射和运营147颗卫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根据本次申请文件,波音公司希望在未来通过该星座为美国、波多黎各和美属维京群岛的居民、政府和专业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以及通信服务。
       (2)卫星运营与服务
       根据SIA 2021年版最新报告统计,2020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总收入约为2710亿美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3%,较2019年的74%略有下降。
       通信卫星方面,2020年大众消费服务收入在整个卫星服务业收入中所占比例最大,包括卫星电视直播、卫星音频广播和卫星宽带业务收入,收入总额达975亿美元,占整个卫星服务业收入的82.8%(表1)。其中,电视直播业务收入虽然逐年下降,但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卫星宽带业务增长潜力巨大。移动卫星通信业务正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恢复。据北方天空研究所(NSR)预测,通信卫星运营与服务业的收入将在2022~2023年左右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行业内部加快兼并重组,运营服务市场或将出现新格局
       2021年,通信卫星运营和服务行业通过兼并重组进行业务整合和布局调整特征凸显。2021年11月8日,卫讯公司(Viasat)宣布以73亿美元收购Inmarsat。合并后,两家公司将整合频谱、卫星和地面系统资产,打造全球高通量混合空间架构和地面网络,为政府、企业、航空、海运等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速、低延迟和低成本的通信服务。此外,合并后的卫讯公司将进一步同英国政府航天部门展开合作,计划利用Inmarsat公司在英国的业务,增加其在英国空间通信领域的投资,并支持英国近期发布的《国家航天战略》。2021年5月11日,OneWeb宣布收购美国卫星通信服务供应商TrustComm公司,并成立新的服务代理子公司,以助于其向美国政府客户提供其低轨网络和连接服务,并将现阶段的服务区域聚焦于阿拉斯加和北极地区。2021年7月14日,外媒报道亚马逊公司已收购Facebook的低轨卫星互联网专家团队,以促进其“柯伊伯”卫星互联网项目,为全球提供宽带服务。
       低轨互联网星座融资继续成为业界焦点
       2021年,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继续加快融资步伐,为其系统建设提供支持。SpaceX、OneWeb及Telesat等企业分别获得资金支持,但融资方式各不相同。
       SpaceX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Starlink星座提出以来,SpaceX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力度实现空前增长,其发展模式与业务前景得到投资界充分认可,每个重大建设应用节点均获融资支持。2021年分别于2月、4月和10月通过第N、N+和O轮融资获得8.5亿、3.14亿和7.55亿美元资金。
       OneWeb在2020年由英国政府与印度电信运营商巴蒂全球(Bharti Global)以10亿美元收购后走出破产保护,继续进行星座部署。2021年6月,Bharti向OneWeb追加5亿美元投资后成为OneWeb最大股东。欧洲卫星通信公司(Eutelsat)于2021年4月和10月向OneWeb投资5.5亿和1.65亿美元后成为OneWeb第二大股东。除此之外,2021年OneWeb还取得了来自软银的3.5亿美元、休斯网络系统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的5000万美元和韩国韩华集团的3亿美元投资。与SpaceX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不同,OneWeb的发展思路是立足星座低成本快速建设,寻找正确、合适的投资者,深度布局整个产业链条,目前最大的两个股东均为卫星运营商,休斯和韩华则是产业链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商。
       Telesat的LightSpeed星座则主要通过与政府合作和资本上市两种途径来获取建设资金。2020年11月9日,与加拿大政府签订价值6亿加元(4.62亿美元)正式协议,分10年拨付;2021年2月18日,与魁北克省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后者将合计投资4亿加元(3.155亿美元)资金,包括2亿加元的优先股和2亿加元的贷款;2021年8月6日,与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签署协议,后者将在未来5年内向Lightspeed星座投资1.09亿加元(8700万美元)。此外,2021年11月9日,Telesat与劳拉空间与通信公司宣布合并为一家新公司,定名为电信卫星集团公司(Telesat Corp.)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发行股票收入将投入星座建设中。
       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联手打造卫星“云服务”
       近年来,卫星运营商与地面云网络设施运营企业之间合作不断加深,旨在拓展业务范围、优化网络架构、提升服务效能。此前,SpaceX已与微软(Microsoft)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利用Starlink星座拓展后者的Azure Space定制云服务。欧洲卫星公司(SES)则早在2019年就和微软合作利用Azure云服务改善其网络自动化运行能力,同时还在共同建设相关地面基础设施。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Inmarsat和卫讯公司也都在同微软合作。
       2021年5月13日,谷歌公司(Google)宣布与SpaceX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者将在谷歌的数据中心内部署Starlink宽带卫星的地面站,旨在利用Starlink星座拓展Google云服务的范围,同时提升Starlink宽带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2021年6月18日,SES宣布扩大同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的伙伴关系,卫星用户将可以直接连接其基于云的应用。SES通过了技术和商务评审,从而成为了无需经由虚拟专网(VPN)而直接连接AWS云服务的首家卫星运营商。2021年8月17日,SES宣布与美国微软公司签署协议,微软公司将成为第一个利用SES下一代“O3b增强”(O3b mPOWER)宽带星座提供云服务的客户。
       (3)地面设备制造
       2020年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为1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网络设备销售收入减少4%,源于新冠疫情导致卫星固定通信收入减少;卫星电视、卫星音频广播、卫星宽带和移动卫星终端等大众消费设备收入减少了2%,其中卫星电视直播终端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与卫星宽带销售收入的增长相抵消。
       LEO互联网星座相继发布用户终端,并进行产品升级迭代
       决定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系统大规模推广应用成败的关键一环在于地面终端,主流卫星互联网运营商均高度重视地面终端的研发,2021年进展顺利。8月24日,OneWeb发布了一款电子操控相控阵用户终端,命名为“OW1”,这是迄今为止最小的能够连接到LEO卫星星座的终端。OW1是由OneWeb与韩国天线制造商英特连技术公司(Intellian Technologies)和雷声公司下属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Collins Aerospace)合作开发,尺寸为50cm×43cm×10cm,质量约10kg。OneWeb计划将OW1与其卫星调制解调器集成到室外密封单元中,通过一个单独的电源和数据线连接至室内,为笔记本或路由器等用户终端提供网络连接。OneWeb还计划开发包括平板和双抛物面碟形天线等一系列终端设备。针对机载通信服务,OneWeb与以色列天线制造商SatixFy合作研制机载终端。
       2021年11月10日,SpaceX公司公布了新型Starlink用户天线和Wifi路由器。与此前的圆盘形设计不同,新天线为矩形,而且更薄更轻,长0.48m、宽0.30m、重4.2kg;新的Wifi路由器则看起来像一个小方块。
       兼容多轨多星的多模卫星终端成为新热点
       低轨互联网星座的快速发展,加速推动在轨卫星资产体系的立体化、多元化,同时为地面系统更好地利用卫星能力创造了新条件。近两年来,围绕支持高中低多轨道卫星系统的多模式卫星终端快速兴起并成为业界趋势潮流。
       2021年6月4日,英国各向同性系统公司(Isotropic System)与SES宣布联合完成新型多波束天线第一阶段里程碑演示试验。该项目是美空军“商业天基互联网国防试验”(DEUCSI)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研制可同时连接多个卫星系统的光学多波束天线,使前线作战部队能够高速、实时访问多颗商业和军事卫星数据。第一阶段里程碑试验共包括两项试验:第一项在英国进行,验证了Isotropic光学多波束天线同时连接多颗卫星的能力;第二项在美国进行,通过天线与O3b中轨道星座多颗卫星的在线测试,验证了对O3b中轨道星座多颗卫星的跟踪捕获能力。
       2021年9月22日,休斯网络系统公司和SES公司宣布,首次成功演示了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MQ-9无人机与GEO和中地球轨道(MEO)卫星的通信能力。演示测试了无人机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的通信能力,无人机与GEO、MEO卫星连接,将高清视频和传感器ISR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结果显示,传输容量可达到当前部署的卫星通信服务传输容量的三倍。在信号遇到干扰的情况下,系统只需几秒钟能够在GEO卫星和MEO卫星之间无缝切换以保持连接,验证了无人机与GEO和MEO多轨道卫星网络的持续通信能力,同时增强了军方的主要、备用、应急和紧急计划(PACE)能力。
       2.中国电信天通卫星业务用户突破11万户
       目前,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召开“春雷行动”启动会暨2022年渠道发展大会,会上中国电信卫星公司透露,由中国电信独家承担运营的天通卫星业务,自2018年试商用至今,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1万户。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的芯片、终端设备等均由我国研发生产,填补了国内自主移动通信系统的空白,我国可对它实施网络加密,完全实现自主研发、稳定可靠、安全保密的卫星语音、数据通信,真正保障了国内用户的通信安全。
       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我国领土、领海的全面覆盖,并从我国的领土、领海扩展到中东、中亚、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
       中国电信是天通卫星通信唯一运营服务商,使用1740号段的手机号码作为业务号码,已经实现与国内外通信运营商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服务。
       3.“天仙星座”率先实现商业SAR双星组网运行
       近日,中国电科38所研制的“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实现首次出图,与“海丝一号”成功组网,率先实现国内商业合成孔径雷达(SAR)双星组网运行。

       “巢湖一号”于2月27日发射,入轨后,经过姿态调整、测控数传开通、能源系统检查,雷达正式开机成像,下传目标区域图像。经卫星地面系统快速处理即刻成像,图像质量很好。这标志着卫星研制成功,正式转入在轨运行测试阶段。
       “巢湖一号”就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波成像相机,用微波代替传统可见光来拍照。卫星把微波发射到地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通过处理得到图像。依托SAR遥感卫星全天时全天候稳定获取遥感影像的特点,“巢湖一号”具备6小时应急成像能力,可以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可靠的SAR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为我国自然资源、防灾减灾、形变监测、安全管控、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提供服务。
       相比中国电科38所参与研制的我国首颗商业SAR遥感卫星“海丝一号”,“巢湖一号”进一步优化了卫星平台和雷达载荷设计,使卫星在成像幅宽、分辨率、最大成像时长、数据传输、轨控等核心能力上均有显著的提升,具备区域多点目标的连续成像能力、精密定轨能力及在轨AI处理功能。
       伴随着我国对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空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和我国实现科技赶超的重要产业阵地,也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的新兴产业形态。“十四五”期间,38所聚焦空天科技等领域,力争取得若干重大原创性成果。去年9月,38所发布“天仙星座”计划。该计划由近百颗轻小型、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构成卫星星座,部署在多个轨道面,构建起一张空天信息网。“天仙星座”可实现全天时、全天候、高时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为用户提供及时、精准的监测服务,实现有“感”而发,随“星”而动的一键式服务体验。“巢湖一号”作为“天仙星座”首发星,在整个计划中具有特别意义。
       六、金融资本市场
       1.北交所转板至科创板实操落地
       3月4日,上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转板办法(试行)》,其中指出,转板公司申请转板至科创板上市的,应当在北交所连续上市一年以上,转板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前,已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原精选层挂牌的,原精选层挂牌时间与北交所上市时间合并计算。

       办法规定,转板公司申请转板至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注册办法》)第十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发行条件;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条 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3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第十一条 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公司运行效率、合法合规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第十二条 发行人业务完整,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
       (一)资产完整,业务及人员、财务、机构独立,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不存在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控制权、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最近2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发行人的股份权属清晰,最近2年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
       (三)发行人不存在主要资产、核心技术、商标等的重大权属纠纷,重大偿债风险,重大担保、诉讼、仲裁等或有事项,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等对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第十三条 发行人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最近3年内,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不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最近3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等情形。
       (2)转板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最近3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因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或者最近12个月受到北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公开谴责等情形;
       (3)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4)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
       (5)公众股东持股比例达到转板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转板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众股东持股的比例为10%以上;
       (6)董事会审议通过转板相关事宜决议公告日前连续60个交易日(不包括股票停牌日)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实现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0万股;
       (7)市值及财务指标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标准;
       (8)本所规定的其他转板条件。
       3.陕财投2021年完成股权投资151.5亿元
       自2018年11月以来,陕西省财政厅代表省政府出资设立的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财投”),已经彻底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在“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驱动下,陕财投已经迅速兑现了公众预期。截至2021年底,陕财投累计完成金融股权投资151.5亿元,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资子基金总规模达到184.25亿元。
       (1)152亿金融布局:剑指“地方版”系统重要性投资机构
       2018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25号),并首次明确“由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和管理职责”。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陕西省财政厅积极筹划组建陕财投,并明确其首要任务是“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陕财投成立后,积极落实中央和陕西省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聚焦主责主业,并快速打出了密集火力。
       陕金资:2019年3月,陕财投向陕西金资增资8亿元、持股17.74%,与延长石油资本并列第一大股东。
       开源证券:2019-2021年,陕财投三次增资开源证券,共计增资18.81亿元,加上划转的1.43亿元,累计持股11.35%,为第三大股东。
       陕西信合:2020年12月,陕财投向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稳定发展基金出资10亿元;2021年8月,向白水联社等20家地方农信社投放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36亿元。
       秦农银行:2021年11月,陕财投向秦农银行出资12.08亿元、持股9.14%,为第一大股东。
       长安银行:2021年12月,陕财投向长安银行增资18.54亿元,创下陕西金融机构最大单笔再融资。
       此外,陕财投还对类金融牌照进行主动布局、精准滴灌。如:2019年12月,陕财投向陕西再担保增资6亿元,持股19.71%。2020年2月,向陕西信用增进增资4亿元,加上划转的5.28亿元,累计持股21.81%。
       关于“陕西再担保”,据了解,陕西省财政厅已于前不久将其持有的陕西再担保股权无偿划转至陕财投,这也意味着“担保业务”将成为陕财投2022年的最新发力点,目标指向支小支农支科技,助力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三农”发展。
       (2)184亿基金矩阵:倾力“秦创原”与“工业强基”
       为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省级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9年4月经省财政厅同意,由陕财投成立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引导基金管理公司”),首期规模200亿元,陕财投正式成为财政金融的“超级管理人”。
       短短三年间,陕财投将基金业态从单一雏形,迅速打造成了以引导基金(母基金)为核心、以“种子—天使—VC—PE”为主要投资方式、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经济发展体系。期间,还将业务范围拓展至PPP基金、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等领域,形成了业务协同发展新格局。
       “种子基金”对“秦创原”的直接赋能。
       2021年5月20日,“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在沣西新城举行,这是陕西财政力量第一次用母基金指向“种子期”,直接表明了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态度,坚定了以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决心,夯实了科技强国战略发展支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4月份,陕西省财政厅出台了《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股种子天使基金管理办法》后,引导基金对“种子期”企业的赋能效果已初步显现。
       例如:1亿元规模的陕西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基金,主要投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航空航天领域,现已落地“六环传动”“天焱储能”两个项目,尤其是注册于2021年底的后者,将其所持有的“国内唯一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量产技术”在短期内实现了“成果转化”,2022年产值有望实现快速提升。
       又如,1亿元规模的陕西科创航天种子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现已落地中科西光等项目。尤其是中科西光公司作为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成立的商业航天公司,目前拥有卫星遥感、监测等20多项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是十足的“硬科技公司”。未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将为陕西航天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产业基金”对“23条重点产业链”提供强大支撑。
       陕财投的具体打法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和薄弱环节,这其中又尤为突出央地合作。
       例如,陕西国华融合产业发展基金:该基金发起人之一是央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基金规模30亿元,其中引导基金认缴出资6亿元,主要投向陕西省航天领域的融合产业项目,目的是通过“央地合作”解决“融合产业”痛点,激活陕西军工企业发展潜能,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已投资三沃化学、山由帝杉防护材料、西部超导等项目。
       例如,西安唐兴科创投资基金:系引导基金重点增资的产业子基金之一,基金规模9.5亿元,其中引导基金认缴出资1亿元。2021年底,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简称“国家科技基金”)向其增资2.5亿元,使得该基金成为国家科技基金在陕西投资的第1支子基金,同时成为省内第1支由国家、省、市以及民营资本四级联动设立的创投基金。目前,该基金已投资涉及航空、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14个优质项目,对大力推进陕西重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引擎”作用。
       例如,光大财金新时代(陕西)一带一路先进制造投资基金:与光大集团、陕西金控集团、西安国际陆港投资集团合作设立,基金规模18.5亿元,其中引导基金认缴出资5亿元,重点投向陕西省节能环保、先进制造领域。
       三年来的“大数据”显示:当前引导基金已设立民营纾困、科技创新、种子天使等子基金10支,参股国家级基金1支以及待批复子基金6支,基金总规模184.25元,其中引导基金认缴出资47.2亿元,实现了3倍撬动效果。目前已投基金共计投资项目32个、投资金额30.68亿元,有力支持了陕西半导体、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产业发展。
       这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活力直接助力引导基金成功入选“融资中国2019-2020年度中国政府引导基金最佳服务10强”“清科2021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50强”“融资中国2020年度中国最佳政府投资引导基金30强”。
       3.莱特光电今日登陆科创板
       3月18日,莱特光电(688150)正式登陆科创板。这是陕西第11家科创板公司。
       (1)第11家科创板:“光子产业链”公司
       莱特光电是陕西第11家科创板公司,同时也是全省“光子产业链”20家企业当中一员。莱特光电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册资本3.62亿元,位于西安高新区隆丰路,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OLED终端材料及OLED中间体。2021年相继入选工信部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021西安龙门榜TOP20榜单。
       招股说明书显示,莱特光电合作客户以国内OLED面板龙头为主,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与和辉光电等,为这几家公司批量供货OLED终端材料,其中,是京东方和华星光电Red Prime材料的独家国产供应商,是和辉光电平板系列Red Prime材料的唯一供应商。三星和LG也是公司客户。
       2018年至2020年,莱特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244.04万元、20179.86万元、27462.79万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3.68万元、6582.63万元、7067.77万元,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在逐年提升。同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99.99万元、1838.01万元和2945.09万元,亦在逐年增加,分别占比当年营收9.78%、9.11%和10.72%。
       这次莱特光电募资10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投资建设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达产之后将新增15吨OLED终端材料产能,另外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陕金控5基金:合计持股6.12%
       查看莱特光电股东列表发现,陕金控旗下5只基金累计持股比例达6.12%。
       供销基金:即陕西供销合作发展创投,2017年11月进入,已经耐心“陪跑”了5年,投资3000万元持有609万股,持股比例为1.68%。
       现代服务业基金:即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2017年11月与供销基金一起进入,投资5000万元持有1015万股,比例为2.8%,也是比例最高的一支。
       知守君诚:2018年8月进入,投资564万元持有122万股,持股比例0.34%。
       新材料基金:即陕西新材料高技术创投基金,2019年8月进入,是5只基金最晚介入的,投资602万持有65万股,持股比例0.18%。
       高端装备知守基金:即陕西高端装备制造知守投资基金,2017年11月进入,投资2000万元持有406万股,持股比例1.12%。
       陕金控5只基金累计投资莱特光电1.1亿元,持股数量2218万股,合计持股比例达6.12%。5只基金中最早2017年11月就已进入,耐心“陪跑”莱特光电长达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