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周报 2020年第13期

行业报告 2020-05-25 16:32:00

半导体芯片行业

1. 富士康青岛半导体封测项目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投产

    4月15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开展”云签约”活动,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正式落户。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2021年投产,2025年量产。据了解,该封测项目由富士康科技集团和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将运用高端封装技术,封装目前需求量快速增长的5G通讯、人工智能等应用芯片。
    在当前国内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的背景下,企业和地方政府都积极布局半导体产线,进军高端制造业。对于青岛而言,希望该项目拓展青岛西海岸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推动新区乃至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转型升级。富士康产业链庞大,涉足半导体领域有助于自身业务联动和拓展。不过,如何经营好项目,培养盈利能力还将是考验。
   近年来,富士康在各地投资了不少半导体项目。根据公开信息,2018年8月,富士康与珠海政府达成协议,将于2020年在珠海启动12英寸晶圆厂的建设工作,总投资额达90亿美元。2018年9月,富士康与济南市政府建立合作,设立了37.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基金,根据协定,富士康将利用自身资源促成5家IC设计公司和1家高功率芯片公司落地济南。2018年11月,富士康旗下的京鼎精密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暨半导体设备制造项目落户南京,投资人民币20亿元。2019年3月,富士康集团的子公司,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开设的新工厂已经破土动工。从晶圆厂、半导体设备到封测等半导体产业链,目前来看富士康均进行了布局。此外,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富士康的广州增城工厂和美国威斯康星州工厂正在推进,根据媒体报道,由于疫情影响,其美国工厂将暂时用于制造呼吸机。
    对此,富士康向媒体发来声明表示,其正与美国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Medtronic)共同合作研发呼吸机。目前双方医疗、技术人员已紧密合作,希望加紧量产进程,及早投入防疫行动中。合作是由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牵线促成。

2. 台积电发布2021年赴美投资建晶圆公告

    台积电公司5月15日宣布在与美国联邦政府及亚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支持下,有意于美国兴建且营运一座先进晶圆厂。
    此座将设立于亚利桑那州的厂房将采用台积电公司的5奈米制程技术生产半导体芯片,规划月产能为20000片晶圆,将直接创造超过1600个高科技专业工作机会,并间接创造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中上千个工作机会。该晶圆厂将于2021年动工,于2024年开始量产。2021年至2029年,台积电公司于此项目上的支出(包括资本支出)约120亿美元。
   此先进晶圆厂不仅能使台积电公司为客户和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台积电公司提供了更多吸引全球人才的机会。此项目对于充满活力及具有竞争力的美国半导体生态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策略性意义,它使具业界领先地位的美国公司能与美国境内生产其最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同时又能受惠于世界级的半导体晶圆制造服务公司及其生态系统的地理邻近性。
    台积电公司期待与美国当局及亚利桑那州于此项目上继续维持巩固的伙伴关系,此项目需要台积电公司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资,而美国强健的投资环境及其优秀的人才使得此项目及未来于美国的投资对台电积公司来说极具吸引力。美国实行具前瞻性的投资政策为其业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营运创造出具全球竞争力的环境,此环境对于本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也是台积电公司对此项投资及未来与其供应链伙伴投资的成功皆充满信心。
    台积电公司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州卡马斯市设有一座晶圆厂,并在德州奥斯汀市、加州圣何西市皆设有设计中心。此座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厂房将成为台积电公司在美国的第二个生产基地。

3. 国际拟科创板上市利好相关产业链,一图了解中芯国际完整产业链

    5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称,拟于科创板发行不超过16.86亿股股份四成募资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
    2004年3月中芯国际已在港股上市,5月6日上午,截至记者发稿,中芯国际股价为16.38港元,上涨7.34%,总市值约为844亿港元。
    此前,中芯国际在美国以ADR的方式上市,但是2019年5月份宣布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出。如今,中芯国际将要回归A股。此次拟科创板融资将进一步提高“国产IC航母”的实力,促进国产IC生态发展,相关“中芯国际产业链”企业将受益。
 

4. 华天科技南京封测项目本月开启试生产总投资额80亿元

    据南京日报报道,截至5月14日,计划投资80亿元的华天科技南京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项目在建部分已经基本完工,将于本月进行试生产。
    同时,近日消息显示,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落户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项目总投资8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即将完工,即日将投产运行。投产后将需各类员工约1500人。
    2018年7月6日,华天科技与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拟在南京浦口经开区投资建设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完成,主要进行存储器、MEMS、人工智能等集成电路产品的封装测试。
    根据此前消息获悉,该项目公司由华天科技(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其60%的股权,南京浦口开发区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40%的股权。其中华天科技(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华天科技新设立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由华天科技持有其70%的股权,华天科技控股子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持有其30%的股权。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80亿元,主要投资新建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基地,进行存储器、MEMS、人工智能等集成电路产品的封装测试。根据规划,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浦口经济开发区桥林园区,用地面积约500亩,共分三期建设完成,全部项目计划不晚于2028年12月31日建成运营。
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华天科技共实现营收37.8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3.12亿元,同比增长14.3%。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此前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IC封测代工厂商排名显示,华天科技位列全球第六。
    对于该封测项目选址南京,华天科技表示,南京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半导体产业基础较好,此外南京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集成电路产业方面人才,公司此次对外投资可以扩大公司先进封装测试产能,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5. DRAM厂商南亚科技追加65.6亿建设10nm试产线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4日,致力于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之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并在美国、欧洲、日本、大陆设立营销点,其最大股东为台塑集团之南亚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资本额403亿台币,员工人数约4000人,总公司位于华亚科技园区,生产基地为一座八吋晶圆厂及一座十二吋晶圆厂,分别位于桃园南崁及泰山南林园区。南亚科技多年来专注于研发及智慧财产权的建立,并已培养近800人的研发团队。
    2020年初南亚科技已完成自主研发10纳米级DRAM技术,将在今年下半年试产,用于自产DDR4/LPDDR4/DDR5等DRAM。根据规划,南亚还会继续研发第二代10nm级工艺,预计2022年可量产,同时开发第三代10nm级工艺。
    因应10nm级制程研发及试产,加上20nm递延的资本支出,南亚科技董事会于2月26日通过今年度资本支出预算案,金额以不超过92亿元新台币为上限。近日,DRAM厂商南亚科技董事会决议追加新台币65.6亿元(约2.19亿美元)资本支出预算。
    DRAM厂南亚科技4月营收56.2亿元新台币,环比增长4.93%,同比增长36.7%,创下近18个月新高。目前DRAM市场情状况稳定,南亚科技预期此现象将延续到本季,甚至第3季,并看好5G布建需求动能将持续。

激光器行业

1. 瑞波光电推出新型3W 808nm半导体激光芯片

    深圳瑞波光电子有限公司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内外技术专家共同创办的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拥有从半导体激光芯片外延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到芯片封装、表征测试等全套核心技术,可向市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封装模块及测试表征设备,并可提供研发咨询服务。
    日前,瑞波光电宣布推出新型3W 808nm半导体激光芯片,该芯片主要用于医疗美容、激光照明、自由空间光通信等领域。
    新款3W 808nm半导体激光芯片型号为RB-808A-150-3-1-SE,发光条宽为150μm,腔长1mm,光电转换效率60%,使用寿命可达10000小时以上。另外该芯片也采用了新型外延结构设计和材料外延,先进的非泵浦窗设计和制备技术以及干湿法腐蚀结合自对准工艺技术,控制条宽的一致性,特别保证大批量生产下的高成品率,降低激光芯片成本。同时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的耐高温特性,使之可以在环境温度60℃甚至更高温的情况下连续工作。
图一3W 808nm芯片的PIV曲线
    该芯片可适用C-MOUNT、TO56、TO3等封装形式。目前已经批量上市,除了3W产品外,瑞波也正向市场供应6W/8W/10W 808nm芯片以及CW 50W 808nm Bar、QCW 300W 808nm Bar等产品。

2. 联赢激光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高功率千瓦级蓝光激光器

    工业激光器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已有数十年之久,现今国内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是波长为红外的光纤激光器,而作为激光显示三基色之一的蓝光激光以其波长短、衍射效应小、能量高等特性,在光信息存储、显示技术、通信技术、激光医疗、拉曼光谱学等领域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蓝光激光器常规功率水平在数瓦到数十瓦,而诸多应用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熔覆等都需要大功率的蓝光激光,因此研究大功率的蓝光激光器一直是激光行业高度关注的新型激光应用技术。
    联赢激光潜心研发,推出了在国际上亦处于先进水平的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千瓦级蓝光激光器,实测最高输出功率高达1.1kw。
    蓝光激光器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铜材焊接,得益于铜材在蓝光波段的超高吸收率特性,铜材的无飞溅、高稳定性、高品质焊接是目前蓝光激光器在焊接领域的最大优势。
    当然蓝光激光器仍存在它的不足,那就是目前其功率密度还较低,这也是国际和国内蓝光激光器技术水平的实际状况,功率密度低导致焊接能力较弱,现阶段主要适用于0.5mm以下的薄铜材或铜箔焊接
    联赢激光率先自主研发出高功率千瓦级蓝光激光器,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蓝光激光器技术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联赢激光自主研发的多波长蓝光复合焊接技术和多波长蓝光摆动复合焊接技术作为现代先进加工技术,创造性解决了多个行业激光加工难题,大大提升下游客户产品质量,必将在新能源电池、消费电子、电机、马达、变压器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华日激光股权交易完成!52%股权以1.83亿元成交

    近日,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交易完毕的公告。公告表示,2020年4月29日,华工科技与武汉华工明德先进制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六家联合体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成交金额为1.83亿元。5月11日,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具了《产权交易鉴证书(鄂光谷联交鉴字【2020】32 号)。5月12日,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将扣除服务费用后剩余交易价款划转至公司账户,交易双方进行了股权交割确认。
    华日激光是华工科技围绕激光技术应用这一方向在核心光源及激光器领域的重要产业布局,能够为华工激光提供配套精密加工的紫外激光器和皮秒/飞秒超快激光器,有效打通了华工科技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发展。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华工科技仍间接持有华日激光18.98%的权益,并将作为重要股东,围绕促进产业链发展与战略投资者、华日激光开展更深领域的合作,实现股权价值的提升。
    对华日激光而言,本次股权变动有助于公司优化股权结构、聚集产业链资源,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上下游协同支持,加快多种光源及激光器的研发及产业化,为公司巩固现有产业结构、维护供应链安全、拓宽工业加工领域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从产业链来看,长光华芯、福晶科技、金橙子是华日激光的上游供应商,他们投资华日精密既可以获得一定财务投资收益,又可以获得直接客户,可谓一举两得。而另外三者主要是国资委及地方国资委系,主要出于支持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的。简言之,华工科技转让华日激光股权将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

4. 激光显示企业光峰科技2019年核心器件及整机销售增长115.57%

    近日,光峰科技发布了科创板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和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9.79亿元,同比增长42.82%;归母净利润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5.36%;受疫情影响,院线停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有所下滑。
    作为全球领先的激光显示科技企业,光峰科技已经在国内院线站稳脚跟,2019年其核心器件及整机销量同比增长115.57%。通过与巴可、中影合作,光峰科技自主研发的ALPD技术已经成为国内院线激光电影放映的主流解决方案,截至2019年底已投放市场超过17,000套。
    除院线外,光峰科技的商用产品已经拓展至工程显示、安防监控、教育等新场景。不管是文旅室外场景,还是安防、教育场景,光峰科技将投影技术成功拓宽至多个商用场景。
    在B端站稳脚跟后,光峰科技正频频布局C端业务,国内C端激光电视行业属于新蓝海市场。相比液晶电视,激光电视在100寸及以上尺寸的超大屏幕上具有比较优势,细分市场增长迅速。光峰科技开发应用于激光电视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并通过与爱奇艺等平台合作,布局内容生态。
    由于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电影院线从1月24日开始停摆,光峰科技的院线业务也受到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光峰科技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4.60%,为3.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52.16%,为1332.22万元。随着疫情缓解,各地院线将在5月陆续复工,光峰科技院线业务也将逐渐恢复。

新能源行业

1. 锂电行业排名滚动频繁、2020年第一季度LG化学登顶首位

    韩国SNE Research 5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锂电池巨头LG化学的装机量超越了日本松下和中国的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SNE Research是韩国一家新能源设备的研究咨讯机构,主要关注锂电池、电动车、光伏新能源、LCD/LED/OLED新照明设备等领域。
    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LG化学装机量为5.5 GWh,与去年同期的2.5 GWh相比,上涨了120%。随着装机量大涨,LG化学的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一季度的10.7%,上涨到今年一季度的27.1%。
    SNE Research认为,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以及大众电动汽车的销售,带动了LG化学电池的装机量强势增长。
    今年一季度,松下的市场份额为25.7%,位居第二;宁德时代以17.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同比去年同期的23.4%下滑了6个百分点。去年一季度,宁德时代以23.4%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松下以22.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比亚迪市场份额为15.1%,排名第三;LG化学市场份额为10.7%,排名第四。
    在中日韩电池江湖中,韩国电池厂商势头大增。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三星SDI以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SKI以4.5%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七。LG化学、三星SDI及SKI三大韩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达37.5%,同比去年同期的16.4%,上涨了21.1个百分点。
    中国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旗下AESC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从去年同期的4.4%升至今年一季度的5.6%,位列全球第五位。比亚迪以4.9%的市场份额,排在AESC之后,位列全球第六,与去年同期的15.1%相比,大幅下滑10.2个百分点。

2. 202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172亿美元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为172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增至232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1%。
    报告中认为,对贵金属和稀土金属的消耗、对回收电池和其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严格的政府法规和环保准则是推动该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电池材料来看,铅酸电池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最高。铅酸是多种应用中最常用的电池化学方法,例如不间断电源的备用,电网储能,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以及传统内燃机中的SLI(启动,照明和点火)等。与其他锂基和镍基电池相比,该细分市场的增长主要归因于铅酸电池的更简单,更具成本效益和能源效率的回收。
    按来源划分,在预测期内,汽车电池板块将引领电池回收市场。由于汽车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与电池回收相关的政府法规的增多,预计该部分在预测期内还将实现显着增长。在亚太地区等新兴地区,对汽车电池的需求已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汽车电池市场的增长。
    因此,预测期内,亚太地区将见证电池回收市场的最高增长率。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和环保法规的不断提高为亚太电池回收市场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在该地区,电池回收市场主要由中国驱动。其他主要国家包括印度,日本和韩国。

3. 供应链紧张特斯拉美国工厂停摆,上海工厂临时关停

    美国工厂停摆后,特斯拉上海工厂最近也陷入短暂停产。媒体报道称,五一假期结束后,特斯拉上海工厂出现临时关闭,5月9日才能正式恢复。对于停产原因,据称是因为北美长期停工导致汽车供应链广泛中断。
    中国制造的Model 3约有70%的汽车零部件来自国外。包括松下在内华达州特斯拉工厂生产的电池,目前都从海外供应商那里采购。特斯拉已经在加快中国本地化进程,从今年开始,其动力电池配套已经开始大规模导入LG化学的产品,同时,宁德时代也已经进入其供应链体系,预计将于7月开始供货。
    按照规划,特斯拉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本地化生产。同时,产能提升也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重点,目前,其周产能目前已经达到3000辆,并有望在今年年中达到周产4000辆(年产20万辆)的水平。为了支持扩产和零部件的本土化,特斯拉最近获得了一笔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贷款,这笔贷款高达40亿元人民币,主要就用于上海工厂的运营。
    外媒报道称,上海工厂的投入,将使电池系统和电机的本土化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上海工厂还将生产Model Y车型,该车型有望于明年上市。截至目前,特斯拉美国工厂依然还在停摆,因此,中国工厂将成为其2020年产能的关键所在。而在市场端,欧美疫情的蔓延也势必影响销量,而中国市场已经回暖,4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产量达到11211辆,已经连续3个月位列第一。
    5月1日,为了享受新的政府补贴政策,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价格由30.355万元下调至27.155万元。在官降3.2万元的刺激下,其在中国市场的收割将进一步加快。

4. 2020第一季度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55%,特斯拉Model 3销量领跑榜单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据库》统计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1.5万辆,同比下降5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约8.9万辆,同比下降55%

5. 2020年二季度全面复工复产,光伏市场有望复苏

    2020年,一场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光伏市场蓄势待发的步伐。2月国内光伏市场基本停滞,3月中下旬国内光伏企业陆续复工,生产步入正轨。然而,4月海外疫情开始蔓延,多国采取限制措施,来自海外的订单被要求延迟交付,新订单戛然而止,企业面临较大库存压力,光伏产业链价格承压下调。分析机构伍德麦肯兹研也将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下调从129.5GW下调至106.4GW,降幅达18%。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一季度国内光伏装机约3.48GW,相比去年同期的4.95GW,减少1.47GW;1-3月光伏组件组件累计出口量为14.77GW,较2019年同期的17.26GW减少了2.49GW。从数据上看,1-3月国内外光伏组件较去年同期大致减少了3.96GW。
    一季度光伏市场需求减弱,进入二季度,国内市场基本全面复工复产,光伏市场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根据市场的保守统计,2019年大约有20GW项目结转到2020年落地,而企业想要拿到竞价补贴,必须在630前完成并网,因此5-6月国内抢装潮将有效拉动光伏市场需求。
    同时,多国也在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意大利将于5月18日扩大营业场所开放范围;德国宣布将进一步放松防疫限制措施;泰国马来西亚重启两国最大陆路口岸;印度二度延长封锁期至5月17日,但对过去21天没有报告确诊病例的319个绿色区域封锁限制措施正在大幅放宽;西班牙延长紧急状态至5月24日零时。从各国发布的时间表来看,5月中下旬大多数国家限制措施将有所缓解。因此,预计海外光伏市场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将陆续启动。

四、复合材料行业

1. 中简科技签订2.65亿元碳纤维及织物销售合同

    中简科技5月1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客户A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及对应的《订购合同监管协议》,合同标的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合同金额2.65亿元,合同履行期限为自签订日起12个月,具体交货进度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此次合同总金额为2.65亿元,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112.88%。据公司2019年年报,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金额为3.44亿元的《产品订货合同》,年内公司实际履行订单2.24亿元,占订单总量的65.15%,其余1.2亿元尚未完成订单正在履行。2019年未完成订单与此次新签订单合计3.85亿元,对应税后金额3.41亿元,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146%。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坚持“技术领先、专注应用”的发展策略,在航空航天高端产品应用牵引下,ZT7(高于T700级)系列碳纤维及织物产品率先稳定批量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该消息发布后,5月14日中简科技开盘报35.79元,封上涨停板。此外据悉,5月18日中简科技将有2.22亿股限售股解禁,约占公司总股本的55.56%。

2. 新一代巨浪导弹或研发成功,采用碳纤维壳体射程更远

    据悉,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入选全国创新争先奖。外界认为此举表明国产新一代巨浪潜地导弹已经研制成功。
    国产新一代巨浪潜地导弹关键词是大直径,这说明它将大直径作为型号主要指标来考虑,并且取得了技术突破。潜射导弹是安装在潜艇之中,长度受到耐压壳直径限制,耐压壳直径越大,技术难度和成本越高,因此潜地导弹对于长度要求高于直径。此前国产潜地导弹长度超过国产战略导弹核潜艇直径,因此国产战略导弹核艇导弹舱突出艇体之外,破坏了潜艇线形,增加噪声和阻力。因此对于潜地导弹来说,需要尽可能减少导弹长度,但是提高射程又需要增加内部容积以容纳更多的推进剂,所以提高直径就成为首选。
国产200吨固体火箭发动机,它的直径达到2.65米,黑色壳体表明它采用了碳纤维
    M51潜地导弹就采用了碳纤维缠绕制成。
    国产200吨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其中有一项最为引人注目,那就是大直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技术,这应该是我国第一次公开已经掌握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技术。这个技术也是M51潜地导弹关键技术之一,它让导弹重量更轻,射程更远。海外资料认为国产巨浪2潜地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采用了芳纶,它的重量比金属要轻,但是碳纤维要重。进入新世纪,国产碳纤维水平突飞猛进,T800级碳纤维已经实现1000吨级生产能力,T1000也达到100吨级,M60J级碳纤维也研制成功,这表明国产碳纤维在三个重要方向(高强高模量、高强度、高模量)都实现了突破,从而为碳纤维在国产导弹和运载火箭上面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推测国产新一代巨浪潜地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也采用了碳纤维壳体,重量更轻,射程更远。

5. 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的优点分析

    复合材料是为了改善材料的性能而结合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材料,并具有清晰的边界。纤维增强塑料(FRP)通常使用芳族聚酰胺、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纤维增强。与金属材料相比,FRP由于具有诸如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优异的成型性等优点而在各个领域引起关注。
    FRP的主要优点之一是与常规材料相比,它们是在单位密度方面具有高机械性能的材料。因此,复合材料在应用领域具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优势。例如,它们允许以高精度获得复杂的形状,它们还具有出色的抗降解性和高度抗腐蚀能力。
    在过去的50年中,先进的复合材料已用于各种高性能应用:军用车辆、豪华游艇、大型风力涡轮机叶片、飞机、运动和休闲设备如滑雪板、滑雪板和冲浪板。它们才开始在建筑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显着减轻重量,并具有创建复杂形状的能力,从而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精确地讲,使用复合材料进行的设计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可能性,例如通过简单改变复合材料的某些成分(树脂的类型、树脂的类型和结构)来优化结构的性能。
    迄今为止,复合材料已更普遍地用于二级结构或大型自支撑结构(如穹顶)中。但是最近,一些建筑师和工程师正在开发更复杂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一些设计师的创造力以及他们向建筑物和独特作品的设计经典挑战的愿望。这些应用只有在复合材料中才可能实现,因为这些材料的重量轻且能够以非常复杂的形式模制而成。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主要优点是:
    高机械强度:复合材料在用作提供高强度元素方面非常有效。它们可以设计成提供特定范围的机械性能,例如拉伸、弯曲、冲击和抗压强度。此外,复合材料零件可以使用具有特定方向的增强件来制造,从而在设计需要时提供额外的强度。
    美学:凭借其成型复杂,流畅和创新形式的能力,以及整合特殊表面处理和多种效果的能力,它们提供了新的美学可能性。
    耐腐蚀性:复合材料不会生锈或腐蚀。有许多聚合物基质系统可为大多数温度环境和化学环境提供长期抵抗力。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设计正确的复合材料零件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轻量化:复合材料比大多数类似应用中使用的材料具有更高的电阻率。这些可以提供比大多数金属合金更高的重量强度。
    耐久性:复合材料可持续使用多长时间?有文献显示持续时间超过五十年。与它们通常替代的材料(例如混凝土、钢和木材)相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相对较新的材料,因此 尚未在许多使用的组件中达到其预期寿命。
    设计灵活性: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形状的复合材料,构造复杂,大小不限,结构,装饰或它们的组合。复合材料释放了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思想,可以测试从原型到生产的新概念。由于具有这种灵活性,当用传统材料(例如木材,钢和铝)制造复合材料时,单个复合材料件可以代替需要多个紧固件的复杂单元组。
    尺寸稳定性:FRP复合材料即使在严重的机械和环境应力下也能保持其形状和功能。
    介电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电绝缘性能。
    高温:用聚合物基体制成的零件和合适的负载在高温应用中表现良好

4. 无人机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4大优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能,广泛运用在国防航空领域。碳纤维质轻、强度大、刚度大、耐热耐腐蚀,因此在无人机风靡的时候,科技研发人员也在考虑把碳纤维复合材料运用到无人机的外壳当中。可以更好地减轻质量。
    由于无人机在结构设计中不需要考虑人的生理承受能力限制,能更专注的针对无人机的机动性能进行设计,使其在材料选用上具有—些有别于载人飞机的新特点。再加上无人机往往被用来执行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特殊任务,也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其应用优势。
1、可整体—体化成型
    无人机往往具有高度翼身融合的飞翼式总体气动外形,需要在结构上采用大面积整体—体化成型技术。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模拟和仿真计算后,不仅可以通过模压成型、热压罐外固化成型等工艺进行大面积—体化整体成型,可以引入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工艺,提高效率,大大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非常适合大规模制造无人机的机身结构。
    和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抗疲劳能力和抗振能力强的特点,以某无人机厂商量身定制的碳纤维无人机部件为例,根据厂商反馈,使用了碳纤维材料的无人机相较传统材质无人机,整体重量减轻了约25%-30%。
2、比强度和比刚度大
    相比于其他复合材料,在满足无人机机体相同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的特性能够大大减轻无人机的机身质量,降低无人机的载荷成本,对无人机结构的轻质化、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意义重大,以确保无人机拥有更长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
    无人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常使用到的是复合材料的轻质、高比强度比模量等特性。主要通过增强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基本材料(树脂)的粘结作用两者有机的结合而成。
3、耐腐蚀和耐热性好
    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和耐热性能,能够耐受自然界中的水和多种介质的腐蚀以及热膨胀的影响,可满足无人机各种环境条件下长储存寿命的特殊要求,降低使用维护的寿命周期成本。
    复合材料本身具有可设计性,在不改变结构重量的情况下,可根据飞机的强度刚度要求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制造技术上满足了大多数无人机在高度翼身融合结构所需的大面积整体成型这一特点。
4、可植入芯片或合金导体
    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植入芯片和合金导体,形成具有高科技的结构整体,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且不会破坏植入的设备性能,能够可靠执行特殊任务。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崛起,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进步,未来碳纤维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不可估量。

5.中国巨石:巨石集团就转让巨石埃及24.99%股权事项签署产权交易合同

    中国巨石公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石集团”)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巨石集团持有的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4.99%股权,QIFEI LIMITED最终摘牌,成交价为1.37亿美元,并已于2020年5月6日与巨石集团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
    QIFEI LIMITED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注册资本:6,408,500万元,法定代表人:韩红梅,经营范围:境内外项目、股权、债权、基金、贷款投资;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公司作为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原则,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支持能够促进中非合作,改善非洲民生,推动中非经济发展的项目。

五、卫星通信行业

    1.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2020年5月13日,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向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区地区法院按照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填写并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Intelsat称此举是为了加强公司资产流动性,并大大减轻历史遗留的债务负担,为美国商业、政府和盟军军事客户服务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GC)并不在其列。
    自1965年发射第一颗卫星后,截至2019年底,Intelsat共发射卫星 127 颗。其中运营地球同步卫星54颗,覆盖了全球99%的人口稠密地区。2018年Intelsat全年收入21亿美元,2019年全年收入20.61亿美元,排在SES后面名列全球第二。
    通信卫星运营界一哥Intelsat为何走到破产保护这一步,两点原因促使Intelsat做出这一行动。
    首先,Intelsat长期负债经营,股东一直很难搞定。Intelsat长期负债经营,截至2019年底,Intelsat未偿还的第三方债务本金约为147亿美元,其中约49亿美元为有抵押债务。该公司有将近140亿美元的债券将在2021年到期。为了减轻债务负担,Intelsat和OneWeb曾尝试提出合作合并高轨、低轨卫星资源,成立一家财务实力更强的合资公司的设想。
    这一合并协议是一个有条件协议,取决于Intelsat能否说服其股票持有人。如果Intelsa无法在协议签订之日起90天内成功完成其债务交换提议,软银将有权终止其投资,经过大约17个月的谈判和几次最后期限的延长,2017年5月3日,由于未能说服必要数量的股东,Intelsat只好终止了交易,与软银达成的股票收购协议也将破产。OneWeb于6月2日晚正式取消了与Intelsat的合并计划。据称Intelsat拥有5000至1万名债权人,100亿至500亿美元的负债,
    其次,美国5G建设需要Intelsat垫支10亿美元迁移频谱。
    去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组织了一项让出卫星C频段给予地面运营商的计划,这对美国5G的推出非常重要。卫星运营商预估美国上空的500MHz卫星带宽价值200-500亿美金,Intelsat是获益最多的一家。
    但是经过激烈斗争后,2020年2月FCC决定这些频谱将不再由卫星运营商自行拍卖,而是由政府进行拍卖。最终只补偿Intelsat48.7亿美金,并且Intelsat还需要自行筹措频谱迁移的费用,这些将包括新的卫星建造发射费用、网关和测控站的地面站设备费用等。
    此次,Intelsat申请破产保护此举更像一种融资策略。Intelsat连续发布了“告客户书”“告债权人书”“告股东书”,将公司这一行为定义为资产重组,称公司业务和资本投资将照常开展,包括发射新卫星、投资地面网络、开发新服务,全面推进国际通信卫星公司下一代网络和服务战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也不会裁员。

2. OneWeb资产拍卖潜在竞标者浮出水面中国竞拍者恐被叫停

    5月4日为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确定的OneWeb资产竞标建议书的截止日期,也是OneWeb资产拍卖的第一个重要节点。5月6日SpaceIntel报道OneWeb资产拍卖代理人古根海姆证券已收到六份收购意向书,分别来自SpaceX、亚马逊、欧卫通、美国Cerberus资本管理以及两家中国公司。
    在SpaceIntel报道SpaceX也递交了建议书后,5月7日GeekWire转发报道了这一消息,埃隆·马斯克随即在推特上否认了参与竞标。
    SpaceIntel报道称有两家中国公司发出了竞标意向,报道认为OneWeb很可能会打中国牌。此前,OneWeb向英国政府提出了资助要求,并称可以把OneWeb的美国工厂搬迁至英国作为代价,OneWeb还称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其敏感技术很可能落入外国人手中。
    SpaceJournal判断,上述六个(实际是五个)有意向参加OneWeb资产拍卖的公司真正会进入拍卖程序的并不多,OneWeb的资产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门。
    但近日,美国天军副司令汤普森说,国防部正在同白宫配合,并打算同国会合作,“不只是针对OneWeb,而是要面向面临破产和面临那些担忧的所有商业航天公司”。他说:“我们要看看我们在确保国家安全所需能力乃至保证让我们的敌人没有机会收购那些能力方面能做些什么。”
    德普图拉指出,美国军方曾指望着靠OneWeb来在北极提供星基宽带通信,而中国也打算增加其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倒闭前,OneWeb已把74颗高速宽带卫星送入轨道。随着风投资本在疫情期间从航天业撤退,五角大楼开始担忧中国或会采取行动来收购那些拥有事关国家安全的技术但又陷入困境的公司。五角大楼还没有解释其可采取什么方式来阻止中国的收购行动,但相关官员已表示,部分地出于那一原因,他们正在密切关注航天业的动向。

3. SpaceX将使用遮阳板使未来的“星链”卫星变暗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SpaceX公司已经宣布,它将在其每颗 “星链”(Starlink)卫星上安装遮阳板,并让它们进行受控操纵,使其对正在对夜空进行详细观测夜空的天文学家们的影响不那么明显。SpaceX公司已经发射了400多颗卫星,以支持一个有朝一日可以提供全球宽带互联网接入的卫星星座。
    卫星技术的激增和到达低地轨道(LEO)的价格越来越高,导致许多人对“太空交通”可能对夜空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随着巨型卫星星座的出现,这个问题的争议性越来越大。
    SpaceX公司的 "星链 "巨型卫星星座正在顺利成为现实,有朝一日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卫星宽带。最近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引进数千颗新的卫星可能会对地基天体观测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在之前的一次 "星链 "发射中,SpaceX公司部署了一颗充满暗色涂层的卫星,作为旨在降低其卫星光足迹的实验的一部分。据该公司称,该试验成功地将卫星的亮度降低了约55%。然而,通过将卫星变暗,它们也使探测器更容易过热,从而导致失败。
    本周,SpaceX公司宣布了一套新的措施,它正在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来缓解其 "星链 "卫星所带来的光污染风险。在升轨期间,当卫星在到达运行轨道前处于停泊轨道时,其太阳能电池阵列是光污染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卫星采用了SpaceX公司所谓的 "开放式 "配置,其中阵列相对于地球表面平铺在航天器前面,以减少大气阻力。在这一阶段,太阳光会从航天器的主体和太阳能电池阵列上反射下来,使其从地球上可见。
    SpaceX公司目前正在探索在卫星进入运行轨道时翻转卫星的可能性。这将防止光线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从电池板上闪烁,但这种技术有其自身的问题,无法一直采用。让太阳能电池阵列侧对着太阳,会限制它所能收集和转换为能量的光量。此外,翻转航天器以保持这一方向,将减少地面站与      航天器保持接触的时间,因为天线会定期指向远离地球。还有一些时候,两个侧面安装的恒星跟踪摄像机会直接对准地球和太阳。在这些时期,要准确读取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将是一个挑战。
    当"星链 "卫星到达目标轨道后,其太阳能电池阵列被重新定位成 "鲨鱼鳍式 "配置,其将位于航天器上方。此时,造成光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航天器用来与地面站通信和中继数据的白色天线。
    SpaceX公司没有将天线变暗,而是选择在卫星上安装遮阳板,防止光线照射到反射面和白色相控阵天线上。在发射过程中,遮阳板将平放在探测器上,并在 "星链 "发射后不久就会展开。第一颗安装遮阳板的卫星将于5月发射,该公司表示,从6月起发射的所有未来卫星都将配备遮阳板。

4. 高分卫星监测山东青岛和威海火灾

    2020年4月23日下午2时许,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发生火灾,4月24日早上6时明火被扑灭,24日中午发生复燃。2020年4月24日,山东威海荣成市伟德山上发生山火。
    由于近几日天气干燥、风力较大,山上地势险要、杂草密布,火势蔓延较快,加大了救援难度,大火给环境带来破坏,威胁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疫情期间迅速成立应急小组,紧急安排高分一号卫星、高分四号卫星、高分六号卫星、高分一号04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

金融资本市场

1. 2020第一季度,四大顶级PE巨头亏损超700亿

    5月以来,美国上市的顶级PE巨头黑石集团、凯雷集团、KKR集团、阿波罗全球资管相继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然而无一家盈利,四家合计亏损超700亿。
    十年最差成绩单KKR第一季度赔掉了2019年赚的钱。过去的一季度,是近十年来VC/PE们最惨的一个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巨头——KKR投资亏损42.6亿美元,几乎将2019年全年的净利润(46亿美元)全部亏完,创下自2009年上市以来最差的单季度业绩。
    黑石亏损了26亿美元,如此惨淡的业绩数据可以说是黑石的“史上最差表现”。这也是资产管理规模超5700亿美元的黑石集团2011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哪怕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黑石也只不过亏了11.6亿美元。
    四家顶级PE中,凯雷亏损最小。2020年一季度,凯雷实现总营收7.46亿美元,但由于投资收入亏损11.9亿美元,最终净亏7.1亿美元。除此之外,2020年一季度,美国另一上市PE巨头阿波罗全球资管净亏22.5亿美元。
    软银集团将于下周一发布2019财年年报。因为软银投资的WeWork、Uber和OYO等公司市值和估值的大幅缩水,软银2019财年的业绩将会大幅转亏。4月13日,软银曾发布2019财年业绩预测:基于市场环境恶化的判断,预计本财年经营亏损1.35万亿日元(约合880亿人民币),预计本财年净亏损7500亿日元。作为公司2018财年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软银愿景基金2019财年的净亏损将达到创纪录的1.8万亿日元(约合1180亿人民币)。
    这是软银自1994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也是软银近15年来首次年度净亏损。对此,软银对此解释,主要是因为旗下软银愿景基金的投资在2019财年将出现1.8万亿日元的巨幅亏损,再加上如今遭受疫情冲击,该基金所投资的公司价值出现了大幅下跌。
(1)VC/PE开始“勒紧裤腰带”放弃再次输血,选择眼睁睁看着企业破产 
    这场肆虐全球的疫情是导火索。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苏世民在分析师电话会上直言:“这场危机导致一些资产类别出现了从没有过的估值下降,波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估值的缩水还不是致命一击。疫情蔓延初期,黑石、凯雷曾发出警告,提醒被投企业“采取一切手段避免出现信贷紧缩”,但不幸的是,4月不到两周的时间,他们参投的明星企业相继宣布死亡。
    4月8日,凯雷集团控股企业APG宣布破产。4月14日,黑石集团控股的新西兰汉堡王申请破产。而软银投资的两家明星公司也接连宣布破产。2月11日 ,软银愿景基金支持的美国平价居家用品和食品电商Brandless宣布关闭;3月27日,软银投资的太空互联网公司Oneweb申请破产,这直接导致愿景基金一期投资的22.4亿美元全部打水漂。
    孙正义更是悲观地预测,愿景基金一期(Vision Fund)投资的88家企业中至少有15家将会破产。目前,软银集团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出售变现资产,在未来一年内筹集至多4.5万亿日元(约410亿美元)的资金,并授权回购2万亿日元(约180亿美元)的普通股,其余资金将用于债务赎回、债券回购和增加现金储备。
(2)中国一级市场更冷项目撑不住,VC/PE的投资泡汤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投资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先看募资端。第一季度新募基金总金额为2,071.58亿,同比下降19.8%,新募基金数量428支,同比下降30.9%。国内募资环境雪上加霜——大额募资基金受阻,募资周期被动拉长。
    疫情之下,LP和GP一样都面临困难,就连政府引导基金也不例外。“募资方面,政府引导基金需要财政更多支持。在投资上,我们的节奏有所放缓,以保证政府资金的投资效率。”深圳一位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人士说。受此影响,投资机构出手愈发谨慎。第一季度投资案例数1,357起,同比下降37.1%,投资总金额1,103.67亿元,同比下降38.4%。
    疫情之下,项目接连出事,基金投资泡汤,两个月前,国内第一家旅游平台签证龙头企业百程旅行网宣布破产,其背后投资方累计超9亿人民币的资金全被埋了。

2. 备战创业板改革后上市第一批 创投机构火速推进企业IPO

    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方案宣布以后,创投机构业内普遍认为门槛比预期更低,这意味着他们此前进行的广泛投资能够有更多的退出可能性。由于创业板注册制对于行业的规定方面更具有包容性,尤其是那些没有硬科技属性标签的企业而言,更是兴奋。
    根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本来计划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也把眼光投向了改革后的创业板,而创投机构也在加速推进这些企业的IPO进程。随着深圳交易所稳步推进改革环节,有投行人士表示,最快6月初可以申报材料,普遍预期未来几个月内有望迎来首批挂牌的公司。
(1)加速被投企业IPO进程
    “现在被投企业的申报热情都很高,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都在积极准备创业板,希望能赶上第一波。”北京一家投智能制造为主的VC机构在近期密集调研了东莞的被投公司后告诉记者,“深圳周边的企业对创业板的期待更高,首先地缘上就有优势,其次在利润方面比原来要求要低。”
    在后备企业准备方面,受访的创投机构也表示资源很充足。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根据新老划断的时间,已经在创业板排队的为一类,另一层面,就是按照新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规则来准备申报的企业。
    据招商证券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创业板公司共有807家,占沪深全市场的21%。总市值6.8万亿元,占全市场的12%,创业板运行10年多来累计实现股权融资8000亿元。根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截至5月11日,深创投已经有51家(含并购6家)被投企业在创业板实现上市,达晨财智有40家,而毅达资本、同创伟业助力20余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2)退出畅通投资加码
    与只涉及增量改革的科创板不同,创业板将同步进行存量改革,不仅涉及到首发上市,而且囊括了再融资、并购重组、交易机制、退市机制、投资者适当性安排等各个方面,“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齐头并进,全面改革完善基础性制度。
    对于创投机构而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后,有更多企业有望在创业板退出,也将扩大机构的投资范围。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坦言,在A股IPO是创投机构最主要的退出渠道,因此上市可行性是投资决策的重要标准,现在对于上市可行性的分析无疑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将错过很多好公司。
    对于硬科技属性的企业,可以报科创板也可以报创业板,面临两边选择的问题,从上市审核方面来看,报哪个板差异性不大,而在实际申报过程中,机构认为创业板和科创板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创业板能够更包容,比如传统行业和新技术融合的企业,会有这样的一批企业集中上市;其次,创业板对未盈利的企业更为谨慎,明确对最近一年未盈利的企业暂不列入上市的对象;第三,创业板投资者门槛要低,创业板对存量投资人无要求更新,新进入的投资人门槛也仅有10万元的要求,导致市场的流动性会强一些。
    而有业内人士预计,在开始的时间内,会有大批公司申报创业板,这样一来对原有的创业板存量公司估值有比较大的冲击,有壳资源炒作的概念的公司估值肯定会大幅调整,不过创业板总体指数会平稳上市,长期来看会是牛市,真正好的公司会领涨板块。
(3)企业申报的疑虑
    创业板改革主要是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质上是将注册制从“硬科技”领域扩展到大部分领域,可以认为是从小范围注册制到全面注册制的重要一步。而从目前准备按照新规则申报的企业角度来讲,也有一部分疑虑。
    “通过近期和企业家们交流,首要担心的是改革后创业板的审核效率和时间问题,”业内人士发现,“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存量公司在排队,创业板注册制推行以后,前十个工作日是将这批公司平移处理,作为新申报企业报入材料以后就已经在100位以后,是否能实现‘3+3’,即审核不超过3个月,回复也不超过3个月的预期,能否赶得上第一波大家都很关注。”
    其次,对二级市场未来的流动性也高度重视,科创板的投资者门槛相对较高,创业板存量投资者可以继续参与交易,新参与者也仅有10万的门槛大幅降低,参与的投资者会更多一些。
    最后,创业板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的程度如何定量分析,有何标准也不明确。
    根据了解,监管机构已经在进行相关调研,业内的机构态度多为支持被投企业主动申报,如果真的有相关规定放开,也会积极准备,创投机构在创业板上市如果得以获批,那对于行业来说是新的机会,能上市的机构会实现实质性的飞跃。

3. 关于上市板块选择分析

    “注册制”下企业上市的时间和结果更加可预期,试点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亦适用多套上市指标,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上市板块的选择更多了,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板块,建议如下:
(一)“硬科技”/“软科技”企业
    科创板、创业板前三项财务指标近乎相同/接近,在企业同时满足科创板、创业板相关条件情况下,笔者建议此时应重点考虑是否符合相应板块的行业定位:
    科创板强调的是“科技”,定位于服务“硬科技”类企业,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科创板目前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根据科创板审核实践,拟上市企业科创属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创业板强调的是“创新”,创业板从2008年开板至今其定位亦是在不断修正,创业板支持的是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企业,行业属性上采用负面清单制,即不在负面清单的行业和商业模式都可以接受,而且明确即使在负面清单的行业如果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仍可以在创业板上市,现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则相对较为分散,从这一角度来看,创业板可以针对“软科技”,能实现高增长但偏传统行业的企业试点注册制。
(二)尚未盈利创新型企业
    试点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的3套上市标准均对拟申报公司的净利润或收入作出具体要求。因此,对于暂时收入较少、尚未盈利的创新类企业而言,创业板并非最佳选择。相比创业板,科创板和精选层都增设了“研发投入”指标,该类创新类企业如满足“市值+研发投入+(收入)”指标的,可以考虑申请在科创板或精选层上市/挂牌。
(三)红筹企业或存在差异表决安排的企业
    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对红筹或差异表决权企业的相关入门条件均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而科创板未有此要求,科创板对于红筹企业或存在差异表决安排的企业包容性相对更高,因此尚未盈利的红筹或差异表决权企业而言,科创板将是更理想的上市板块。
(四)暂时无法达到创业板、科创板上市门槛的企业
    相比精选层,科创板、创业板对于企业的市值、净利润、收入等均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对于暂时无法达到创业板、科创板上市门槛的企业,可将精选层作为目标。根据《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满一年,且符合《证券法》上市条件和交易所相关规定的企业,可以申请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随着企业成长壮大,满足相应上市门槛后企业可以选择转板上市。
    综上,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的注册制改革都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丰富完善的重要举措,期待未来三个板块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容纳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 第一季度,西安高新区吸引VC/PE总投资超4亿元

    2020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区金融业发展逆势增长,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3.44亿元,占比全市近30%;驻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存贷款余额增长超过15%,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62.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62亿元,同比增速110%。
    一系列亮眼数据表明,西安高新区金融业发展稳中向好、势头强劲,为保障企业复工生产、稳定区域发展大局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1)加大金融支持,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
    项目是区域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抓手。2020年以来,西安高新区抢抓机遇、危中寻机,先后启动了丝路(西安)前海园、“三改一通一落地”架空线缆落地等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了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6个重点项目;并成功引进中德工业4.0丝路创新中心等13个数字经济项目入驻西安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2)发力资本市场,金融业活力持续增强
    疫情的阴霾掩盖不了企业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西安高新区金融行业攻坚克难、逆境发力,先后传来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多家企业的成功上市,极大提振了区域金融业发展的信心。
    3月4日,西安高新区企业瑞联新材料向上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成为今年陕西省首家提报科创板上市申请的企业;
    5月7日,派瑞股份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目前,西安高新区上市培育精选层企业中已有证监会、上交所审核企业7家,占全市进入发审程序企业的100%;陕西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企业7家,占全市报送辅导备案企业的54%。冬去春来,西安高新区金融业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业态活力进一步增强。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西安高新区2020年第一季度发生6起投资事件,吸引了VC和PE投资总金额4.11亿元,投资金额占全市81.4%,区域投资热度不减,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做好稳金融各项工作,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对:冯征昊    审核:侯晓鹏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闫晨曦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阳能光伏、 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 、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 、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 投融界、 投资界、 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