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周报 2020年第12期

行业报告 2020-05-25 14:56:00

半导体芯片

1.半导体企业入选“科改示范企业超15家,西安立芯光电入围

    4月27日,完成改革方案备案的204户“科改示范企业”名单在国资委官网上正式公布,共有138家央企子公司和66家地方国企入围。
    “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共选取了200余户改革创新紧迫性较强的国有科技型企业。
    据悉,入选“科改示范行动”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开展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各类战略投资者释放更大股权比例,更好发挥各类战略投资者的积极股东作用。此外,在薪酬、在中长期激励、科研等方面,科技型企业都将享有更大的改革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查看名单中的204家公司,有超过15家是半导体类企业。其中陕西省仅立芯光电一家半导体类企业入围。
    西安立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立芯光电”)是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新兴产业板块-陕西投资新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立芯光电以建设“世界先进、自主替代”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研究和生产中心为目标,已经建成一条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工艺线,突破了半导体激光核心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产品及技术垄断,实现了激光芯片自主研发与批量生产。
    行业人士表示,半导体是典型的科技类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尖兵,有助于在未来的全球化、数字化重塑中抢占先机,正是此次科改示范行动的重要意义之一。

2. ASML2020年第一季度获73台光刻机订单,其中11台为极紫外光刻机

    4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的报告显示,在今年的一季度,他们共接到了客户的73台光刻机订单,其中11台是极紫外光刻机。
    从报告来看,阿斯麦一季度接到的73台光刻机订单中,有72台将是新生产的光刻机,另外1台则是翻新的光刻机。阿斯麦在报告中还披露,他们一季度接到的73台光刻机,订单金额高达30.85亿欧元。
    从光刻机订单的数量和金额来看,阿斯麦今年一季度的表现要明显好于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去年四季度,阿斯麦接到的光刻机订单是共有60台,订单金额24.02亿欧元;2019年一季度新增的光刻机订单则是34台,金额13.99亿欧元。
    在芯片工艺提升到5nm之后,就只有极紫外光刻机能满足需求,阿斯麦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生产极紫外光刻机的厂商,在报告中,他们也有披露一季度这一类光刻机的订单状况。
    在报告中,阿斯麦披露,他们今年一季度新接到了11台极紫外光刻机订单,订单金额为15亿欧元,占到了他们一季度新增订单金额的近一半。
    英国调查公司Omdia推测称,ASML去年交付的26台极紫外光刻机,2019年第四季度共交付了8台其中大约有一半最终交付给了台积电,另外一半则流向了三星、英特尔等有晶圆业务的公司。
    台积电2019年正式启动7nm产品的量产,这只能通过波长极短的EUV进行操作。资料显示,EUV光源波长比目前深紫外线微影的光源波长短少约15 倍,因此能达到持续将线宽尺寸缩小的目的。在晶圆代工领域,台积电掌握了全球约一半份额。
    以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为例,目前ASML公司每年的产能也就几十台,除了台积电以外,三星、英特尔等公司也有大量的需求。受制于产能、技术封锁等原因,国内的晶圆代工厂商想要购买一台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自然是难上加难。

3.美国欲建晶圆厂联盟抑制中国半导体发展

    美国杂志《the diplomat》指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半导体技术,世界领先技术的国家必须对高端技术出口和政策采取新的态度,才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占上风。
    美媒体相关报道称:为抑制中国半导体发展,美国扩大出口限制。同时,美国政府正考虑创建一个半导体晶圆厂联盟,该联盟由志趣相投的国家组成,这些国家生产和消费世界上许多芯片组的产品。这些国家(例如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和荷兰)可以合作在中国以外建立新的半导体代工厂。如此一来可以实现:1、引入急需的供应链多样性和安全性;2、分担建立新晶圆厂的成本,每个晶圆厂耗资10至200亿美元;3、通过提供新设施,帮助公司弥补因向中国销售半导体制造设备而损失的收入(例如ASML光刻机、应材的设备等)
    他们指出,半导体特别令人“讨厌”,因为它们需要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精心的制造实践。而中国为了建立自己的半导体晶圆厂,需要依赖于外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半导体所需的机械),这些设备是由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制造的,其中美国,日本和荷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这一小部分伙伴国家对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多边出口管制将保护其在全球半导体设计中的领先地位,并保留这些国家的集体竞争优势。 
    去年,新闻爆出荷兰公司ASML将推迟发货极紫外(EUV)光刻设备到中国,据称这是因为有美国的压力。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因为EUV器件对于中国缩小半导体技术差距和本土化尖端芯片生产的战略至关重要。而ASML是生产最先进的半导体所需的EUV设备的唯一制造商。
报道强调,美国当局想依靠这些盟友阻碍向中国出售这种最先进的设备。美国还希望中国台湾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对其对中国的出口实行更严格的控制,以确保他们的领先优势。 

4.三星半导体业务在疫情中业绩表现稳健,逆势上涨21%

    由于强劲的芯片事业,三星电子第一季业绩表现稳健,惟警告本季获利仍将难逃疫情冲击,因智慧手机与电视机销售大减,本季获利料将下滑。
    三星电子第一季营收年增5.61%,为55.3兆韩元。营业盈利年增3.43%,为6.4兆韩元。净利年3.15%,为4.8兆韩元因数据中心使用的伺服器芯片需求成长,以及记忆体芯片价格稳定上涨,强劲的半导体事业助三星在新冠肺炎危机中仍可实现稳健的业绩表现。其半导体事业营收首季年增21.9%,为17.64兆韩元;营业利益为3.99兆韩元,虽较去年同期下滑3.1%,但较去年第四季成长。 
    三星表示,第一季记忆体芯片事业受惠于持续的5G网络基础建设投资,以及远端办公与线上教学相关的云端运算应用需求升温。三星第一季移动事业营收年减4.4%,为26兆韩元;营业利益较去年同期大增16.7%,为2.65兆韩元。三星将行动事业获利成长,归功于旗舰机Galaxy S20上市,以及有效管理行销费用。 
    第一季显示器面板事业营收为6.59兆韩元,较去年同期的6.12兆韩元成长,本业虽仍亏损,但营业亏损由去年同期的5600亿韩元大幅缩小至3000亿韩元。家电事业营收为10.30兆韩元,较去年同期的10.04韩元成长;但营业利益由5400亿韩元下滑至4500亿韩元,主要受淡季与疫情影响。 
    三星第一季资本支出总计7.3兆韩元,包括投资半导体事业6兆韩元,投资8000亿韩元于显示器业务。
    在代工方面,三星方面表示,公司代工业务第一季度收益(earnings)略微下滑,因为中国客户的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下滑。 
    三星电子表示,第二季度将加强EUV(极紫外光刻,Extreme Ultra-violet)领导地位,开始大规模量产(mass production)5nm产品。三星电子还表示,将专注于GAA 3nm制程。GAA即Gate-All-Around,环绕式栅极技术。 
    在芯片代工业务领域,三星电子目前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台积电,去年市场占有率达52%。

5.台积电即将研发1nm工艺,计划2024年公布面世

    众所周知,目前IT行业所使用的的半导体大部分都是问世60年的硅基电路,并验证了摩尔定律2年一次的微缩规律。
    不过,业界巨头在陆续突破了5nm、3nm和未来的2nm之后,目标已指向业界的巅峰:1nm工艺!
    按照台积电的内部规划,今年将会正式量产5nm工艺、明年则是3nm工艺,而2nm工艺已处在研发阶段,目前计划在2024年公布面世。
    根据台积电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表态来看,其正在研究2nm以下的工艺,也就是传说中的1nm工艺。
    其实,1nm工艺绝非数字减少、芯片变薄那么简单,它还还有更深的意义:1nm工艺很有可能是硅基半导体的谢幕演出,业界的发展会由全新材料替代,例如碳纳米管、纳米片等。值得一提的是,IBM的科研团队早在2017年就已经研发出了1nm晶体管,其所用的材料就是碳纳米管
    回顾过往,硅基半导体的工艺极始终都在突破极限,过去的10nm、7nm、5nm、3nm甚至2nm都被曾被认为是硅基工艺的极限。
    在去年的Hotchips会议上,台积电研发部门负责人、技术研究副总经理PhilipWong(黄汉森)曾表示晶体管会在2050年到达氢原子尺度,即0.1nm的半导体工艺极限。
    至于未来的技术方向,PhilipWong认为碳纳米管(1.2nm尺度)、二维层状材料可以让晶体管的运算速度变得更快、体型更微小;与此同时,PRAM(相变内存)、旋转力矩转移随机存取内存(STT-RAM)则会与处理器直接封装在一起,达到更小的体积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除此以外,其实业界还有3D堆叠封装技术可以使用。
 

激光器行业

1.证监会同意联赢激光科创板IPO注册

    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刊登招股文件。
    联赢激光是一家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专业从事精密激光焊接机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消费电子、光通讯等制造业领域
    联赢激光的控股股东为韩金龙,本次发行前,韩金龙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847.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69%;实际控制人为韩金龙、牛增强,本次发行前,韩金龙、牛增强以及韩金龙配偶李瑾、牛增强配偶杨春凤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2.02%。
    联赢激光此次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的数量不超过7480.00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25.00%。
    联赢激光此次拟募集资金5.81亿元,其中3.22亿元用于高精密激光焊接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7890.00万元用于新型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成套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8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SPI中国与通快中国合并,将增强对中国客户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供和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服务,总部位于英国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SPI于4月20日正式宣布其中国公司正式与通快中国合并,以便更好地提供光纤激光器在中国的配布,现SPI上海办公室已经迁至江苏太仓与通快中国合并办公。
    针对这项合并决议,SPI 首席执行官 Mark Greenwood表示,“这对于我们的客户而言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客户们可以从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强的销售和服务支持中受益。SPI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提供可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售后支持,而SPI品牌更接近我们的通快母公司的决定确保了我们能够恪守这一承诺。”
    他认为,通快承担SPI在中国的分销,不仅可以确保客户从SPI光纤激光产品中受益,还可以确保一流的服务标准和售后支持。
    原SPI中国总经理黄哲先生将同时担任通快中国激光事业部和SPI中国的总经理,这不仅可以保证客户的连续性,同时也能让客户获得连续不断的服务和支持。

3.柏楚电子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位居国内第一,近四年毛利率高达81%

    柏楚电子是我国激光行业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4月27日,柏楚电子公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53.33%;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76.85%,公司营收、净利保持连续4年快速增长。
2016-201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情况
    中低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位居国内第一,毛利率高达81%柏楚电子主要产品为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公司在中低功率激光加工控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因此公司毛利率远高于从事激光器和激光设备业务的锐科激光、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厂商,近4年公司毛利率均保持在81%以上的高位。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净利润小幅下滑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6亿元,同比增长4.89%,实现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减少6.96%。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下降原因是公司因人员规模增加及部分人员薪酬增加,以致相应的支出增加。同时为防止因新冠疫情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公司加  大对部分原材料的备货。

4.锐科、IPG等激光器公司一季度均有亏损

    4月27日晚,锐科激光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和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19年锐科激光实现营收20.10亿元,较2018年增长37.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81%。而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锐科激光营收同比下降66.05%,为1.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9.06%,为0.11亿元。
    纵观锐科激光近几年发展,其营收主体依然是连续光纤激光器。2019年连续光纤激光器营收14.77亿元,占锐科激光总营收的73.50%,同比增长32.47%。但受价格战影响,2019年连续光纤激光器毛利率为32.33%,下降了17.13个百分点(2018年为49.46%)。
    脉冲光纤激光器2019年营收3.21亿元,占锐科激光总营收的15.96%,同比增长44.02%。受价格战影响,毛利率从32.78%降至15.73%,下降17.05个百分点。
    5月5日,IPG发布了2020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IPG营收2.49亿美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0.36亿美元,同比下降34%;毛利率为41.3%,比2019年一季度下降6个百分点。
    4月23日晚,华工科技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受疫情影响,华工科技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34.04%,达到7.59亿元;净亏损达1176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达9995万元;总资产也较2019年末减少2.97%。
    对于业绩变化,华工科技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订单交付量较同期有所下降所致。随着武汉市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华工科技的生产经营也于4月初全面恢复正常。华工科技表示,后续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有序开展经营工作,力争将疫情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

5.长光华芯、福晶科技等6家联合体有意参股华日激光

    华日激光是我国从事纳秒级固体激光器与超快激光器的领先企业。自2015年华日完成对加拿大Attodyne公司的收购后,迅速进入皮秒和飞秒激光的研发和生产,而紧接着两年紫外激光需求爆发,带动华日业绩规模迅速增长,2018年华日激光实现营收1.51亿元,净利润2041万元, 2019年实现营收为1.01亿元,同比亏损1615万元。
    2019年12月10日晚,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工科技)拟以公开挂牌方式合计转让持有的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日激光)52%股权,目的在于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拓宽行业应用渠道、提升市场份额,以推动华日激光可持续发展。
    2020年4月28日晚,华工科技再度发布公告,披露了出售华日激光股权的进程。华日激光股权交易于2020年3月30日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了公开挂牌,挂牌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4月26日挂牌期满,华工科技收到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来的《挂牌项目信息反馈函》             (HB2019DF300135)。挂牌期间,仅有武汉华工明德先进制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六家联合体作了意向受让登记,分别是: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华晶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斐然源通贰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武汉华工明德先进制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根据相关规定,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受让方的,采取协议转让的交易方式。

新能源行业

1.进口原材料中断,加剧动力电池成本下降难度   

    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动力电池产业已逐步恢复生产,但海外疫情正快速蔓延,松下电池、LG化学、三星SDI等企业纷纷宣布停产。此外,海外疫情的爆发导致整个锂电池供应链物流放缓,并可能危及全球各地的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电池价格或将上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重要生产国澳大利亚,也包括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矿勘探公司、协同的企业单位,都严格限制出行,尤其是原材料钴的主要生产国刚果也受到疫情影响,未来全球市场钴原料等都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削减电池成本一直是电动汽车产业最紧迫的挑战,在原材料可能断供的情况下,无疑加剧了成本下降的难度。众所周知,三元锂电池的成本被“钴”死死地卡住了脖子,车企和电池企业正以其他方式来达到降本的效果,如宁德时代采用CTP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比亚迪汉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这些改变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还能降本;蜂巢能源(从长城汽车拆分出来的公司)推出的基于叠片工艺的“无钴电池”性能可以达到高能量密度的NCM811动力电池的同等水平,材料成本降低5%-15%。
    国内一家锂电池供应企业的负责人坦言,当前国内车用锂电池供应并未出现紧张的情况,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电池成本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海外疫情加重,会影响到后期电池的生产。

2.第二季度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有望加速转场中国

    “国外主机厂有望加快同国内电池企业合作步伐,国外动力电池企业二季度有望加快转场中国。”4月21日,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直播首秀中预测。由于当前海外疫情蔓延仍然严重,国内产业链则已基本恢复。另外,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着海外巨头的投资。
(1)尽管一季度数据比较难看,但3月份的数据还是给了行业信心。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生产约11.2万辆,同比下降57%,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约5.68GWh,同比下降54%。然而,3月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76 GWh,环比增长了363%。
    “蛋糕”整体缩减的同时,市场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据统计,装机量排名前10企业合计约2.68GWh,占整体装机量的97%。
    在特斯拉爆发式增长的带动下,LG化学继续高歌猛进,3月份实现装机电量526MWh,装机排名从2月的第4名上升至第3名。同期,宁德时代的装机电量约1.21 GWh,比亚迪装机电量为654 MWh。
    2019年上半年,LG化学牵手吉利成立合资公司,预计将于2021年底前建成10GWh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2)电池厂的转移也带动上游材料产业的转移。
    “受国外产能、物流及进口等因素限制,铝塑膜供应链迅速往国内转移。”苏州锂盾总经理夏文进介绍。苏州锂盾是我国锂电池封装铝塑膜行业的龙头。
    夏文进还建议,为了防止出现断货等风险,国内软包锂电厂家应加强本地供应链厂家的试样与开发进度,特别是对全面国产化体系的铝塑膜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供应链提升。
(3)上游设备厂商率先感受到了市场的热度。
 “很多人可能觉得,受疫情影响,我们的订单会下滑,其实不是那样的。”新嘉拓副总经理周研介绍。他认为,2020年全球龙头电池厂进入新扩产周期,拥有核心技术、率先进入国际供应链的国产锂电设备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受益空间。
    据统计,当前CATL、比亚迪、松下、LG化学、三星SDI、Northvolt等全球动力电池龙头至2019年底产能合计约185GWh,2022年产能规划达到621GWh。
    尽管一季度市场情况不理想,但对于全年的情况,业内仍保持相对乐观。
    张小飞认为,今年EV乘用车(电动乘用车)产量有望保持增长,且EV乘用车单车载电量将保持上升趋势。理由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放量,加上传统车企从高端车型开始电动化,B级及以上车型是其主打车型。
    当然,对增长的预期也不能过高。GGII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维持在130万辆至140万辆,带动动力电池市场出货80GWh至85GWh。
    随着产业增速的整体放缓,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都会受到影响,直接表现就是产品价格的下降。
    张小飞认为,电池价格以及上游材料的价格仍将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会有区别。他预测,正极材料的价格下跌幅度有限;负极整体呈下行趋势,应用仍以人造石墨为主流;电解液得益于储能市场的增长,价格仅会轻微下降;隔膜方面,干法隔膜的价格下跌空间很小,湿法隔膜价格下跌空间较大。
    原材料方面,受疫情影响,南非与刚果钴矿区、印尼与菲律宾镍矿区、南美洲锂盐湖矿区和澳大利亚锂矿石等,均出现减产与缓产情况。不过,由于国内钴材料、镍材料以及锂盐库存量仍较大,目前价格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3.沃尔沃联手戴姆勒进军氢燃料电池开发

    据美国媒体CNBC报道,全球汽车巨头沃尔沃与戴姆勒日前宣布,将共同投资开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又添两大重要“入局者”。
    在联合声明中,两家公司表示将以50:50的比例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以及商业化用于重型交通工具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沃尔沃集团首席执行官Martin Lundstedt指出,交通运输电气化是欧盟“绿色协议”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欧洲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实现气候目标都尤为重要。“使用氢能作为绿色电力的载体,为卡车提供电力,对于上述目标是重要的一步,也将是对现有纯电动交通工具的一种补充。”
据了解,此次合作研发的重点将集中在重型卡车或公交等交通工具上。
    事实上,近几年来,为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热度快速提升。据了解,此前欧洲委员会已多次描绘过氢能愿景,认为“氢能在实现清洁高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两家公司的联合声明强调,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系统将有利于双方节约成本,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合作将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方式。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球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已加入了氢燃料电池的市场竞争中,其中包括丰田、本田等。

4. 2019国内单晶炉龙头厂商晶盛机电市占率第一,订单超37亿元

    过去的2019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全年新增装机量30.11GW,虽较2018年有所下降,但是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仍保持全球第一。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晶体生长设备尤其是单晶硅生长炉以及智能化加工设备需求较好。
    受益于此,国内单晶炉龙头厂商晶盛机电2019年内验收的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对公司2019年业绩报告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9年,晶盛机电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9.49%。
   具体来看,2019年度,公司实现晶体生长设备营业收入21.73亿元,智能化加工设备营业收入5.04亿元,设备改造服务收入1.65亿元,蓝宝石材料营业收入6589.28万元。
   在光伏设备方面,2019年,光伏平价路径不断推进,规模优势不断显现,硅片厂商启动了新一轮的扩产。
   晶盛机电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推出新一代大尺寸单晶炉及智能化加工设备,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对光伏产业的持续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晶盛机电光伏单晶炉国内市占率第一,占据国内90%的高端市场份额,客户覆盖几乎所有一线硅片厂商。
   2019年全年晶盛机电新签订光伏设备订单超过37亿元,向中环股份、晶科、晶澳、上机数控等当前国内主流的光伏厂商供应先进的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提高设备的规模化管理水平,促进客户经济效益增长,实现双赢。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6.27%。
   晶盛机电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较为稳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行业春节后开工时间有所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晶盛机电光伏设备种类不断丰富,满足G12的切片机也推向市场,有望提升在光伏设备领域的市占率。

5.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更新,2020年单晶组件占比将达75%

    由德国工程协会(VDMA)编制的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ITRPV)目前已经进行了第11次更新,该路线图旨在跟踪太阳能发电价格的下跌和转换效率的提高。
    ITRPV最新估计,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超过200GW,且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VDMA数据显示,2019年组件成本下降了10%(单晶和多晶产品),电池成本下降了20%,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平均价格从2018年的每瓦峰值0.39美元降至今年的0.24美元,多晶产品同期从0.31美元跌至0.21美元。
    与此同时,路线图预测,单晶组件今年将占全球市场的75%,多晶产品占比20%,到2030年将降至5%。此外,156.75mm尺寸硅片将被166mm和210mm代替。VDMA表示,尽管更大的硅片将将产出更大的组件,但高效PERC电池和半片电池在去年继续受到欢迎。VDMA建议将组件性能按照产品的大小(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划分,以评估性能。
    根据这个公式,单晶P型PERC组件今年平均输出功率将达203W/平方米,到2030年将上升到225W/平方米。对于N型产品,预计平方米输出功率将从208W增加到230W。异质结产品目前的平均功率为210W/平方米,10年后将达到240W。

复合材料行业

1.赫氏(Hexcel)低温固化碳纤维预浸料应用于超轻型飞机设计

    超轻型飞机专家Flight Design(德国霍塞尔伯格-海尼希)已选择Hexcel(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为其飞机生产提供低温固化预浸料。具体来说,之所以选择Hexcel的HexPly M79碳纤维预浸料,是因为据报道它们可通过确保恒定的材料质量和加工参数并以更具竞争力的总体成本生产出更轻,更坚固的飞机来提供更一致的最终产品
    Flight Design一直非常依赖复合材料来制造飞机的超轻型飞机,当该公司开始寻求预浸料解决方案时,便寻求了长期复合材料合作伙伴Lange + Ritter(属于Hexcel欧洲分销网络的一部分)。Hexcel和Lange + Ritter创建了几个专门用于Flight Design的新产品代码,然后提供了用于初始处理试验和原型制作的材料。Hexcel的HexPly M79高压釜解决方案低温固化首次用于新的F2原型中。作为材料供应包的一部分,Lange + Ritter还派遣了一个团队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使Flight Design生产团队能够尽快掌握预浸料。
    Hexcel表示,HexPly M79预浸料可以在低至70°C的温度下固化八个小时或在80°C的温度下固化四个小时,从而降低了模具成本并提高了建造速度。与Hexcel的排气网格技术结合使用时,HexPly M79 UD碳带也可以通过减少减薄步骤进行层压,从而无论层压板的厚度如何,其空隙含量均小于1%。凭借始终如一的低空隙率和改善的机械性能,设计人员和工程师能够进一步优化高负荷的复合材料航空结构。
    根据Hexcel的说法,Flight Design的更多复合材料飞机部件正在转移到预浸料技术中。据报道,改用HexPly M79可以使铺层更清洁,更精确,其低温烘箱固化快速且节能,并且其制造过程始终如一地输出高质量的层压板和组件。Hexcel说,Flight Design的长期策略是在整个飞机范围内整合HexPly M79。

2.中德合作研发全复合材料水陆两栖飞机首飞成功

    近日,中德合资企业道尼尔海翼(Dornier Seawings)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海星CD2(Seastar CD2)两栖飞机的原型机在德国慕尼黑奥伯法芬霍芬机场成功进行了首飞。首飞过程历时31分钟,首飞后试飞员反馈整个过程一切顺利,海星操控性非常出色,先进的航电设备体现了该机驾驶舱设计采用了大量最新技术。 
    海星CD2两栖飞机的SN1003原型机于2020年3月19日获得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德国联邦航空局(LBA)的必要批准,这是该计划的重要里程碑和成就。
    新一代海星CD2自道尼尔公司上世纪80年代研发的第一代海星(Seastar)两栖飞机升级而来。新一代海星 CD2配备了最先进的全数字玻璃驾驶舱、新型高效螺旋桨、空调和艉推进器。耐腐蚀复合材料机身结构可大幅降低在海水作业中的维护运营成本,同时提升可靠性
   海星的运营理念是以更低的成本和飞行时间,更高的安全性和容量来提升中短途旅行品质,有效地将天空、陆地和海洋连接起来。新一代海星 CD2的最大起飞重量为5100公斤,最大巡航速度为180KTAS(333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900海里(1667公里)。可进行包括货舱、VIP室、乘客室和特殊任务等内部结构的定制。
    关于Dornier Seawings:道尼尔海翼有限公司(Dornier Seawings)成立于2013年11月,是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通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道尼尔家族的Aviador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在无锡成立的中德合资企业,该公司的任务是设计、生产、销售和支持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栖飞机Dornier Seastar CD2。 

3.光威复材、金发科技、中简科技、吉林化纤: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仍有盈利

(1)光威复材: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仍正增长,续签军品订单稳增长预期
    光威复材(300699)4月27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88,005,416.17元,同比增长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586,675.58元,同比增长8.28%。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680,602.58元,上年同期105,210,267.92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股。报告期内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4.67%主要系业务招待费及限制性股票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光威复材主要业务为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金发科技:一季度实现营收55.36亿元,同比下降6.15%;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下降36.91%。
    金发科技(600143.SH)4月27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55.36亿元,同比减少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3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16.87万元,同比减少51.58%;基本每股收益0.0551元。
(3)中简科技:一季度净利2745.06万增长12.62% 其他收益增加
    中简科技(300777)4月27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4,607,893.92元,同比下滑1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50,553.26元,同比增长12.62%。
    截至本报告期末,中简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07,375,415.90元,较上年末增长2.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749,576.34元,上年同期为-20,352,409.46元。据了解,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稳定,实现营收44,607,893.9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41%,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发出商品复验时间影响收入确认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50,553.2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62%,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费用减少,其他收益增加(享受增值税免税)所致。中简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4.新能源汽车引入新型汽车电池组耐燃热固性复合材料

    IDI复合材料国际公司正在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引进一种新的热固性复合材料,为其带来重要的性能效益。
    在电动汽车(EV)新能源汽车(NEV)应用中,Flamevex是一种耐燃轻质复合材料。Flamevex已用于电池封装,通过了严格的中国标准GB/T 31467.3测试,即中国篝火测试。这款新型坚固、轻便、性价比高的材料,可以替代传统上用于封装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钢铁和铝材料
    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者们在为汽车电池外壳等关键应用开发解决方案时,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如何平衡耐燃性、强度和轻量化要求的难题。电池外壳因必须提供尺寸强度以及对火焰和高温的抵抗能力,而在车辆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坚固耐用的钢材一直是人们的首选材料,但是面临钢材重量难题。铝和碳纤维为设计师提供了轻量化的选择,但这些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存在风险,成本高等难题。Flamevex向市场推出的这款热固性复合材料,该产品不仅易于使用,而且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IDI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伊夫·朗格维尔说:“热固性复合材料是这些电池金属外壳的理想替代品,可以形成复杂的形状,而且强度高、重量轻。除此之外,Flamevex与传统SMC复合材料相比还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即使在低厚度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防火性能,同时不会影响化合物的强度或可塑性。它是设计师开发高性能、实惠产品的最佳选择。”
    通过与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一级合作伙伴的合作,IDI Flamevex材料已被用于电池包,并通过了中国的篝火测试(世界上最严格的防火标准--厚度低至2.5毫米)。由Flamevex制造的电池组也符合UL 5VA标准。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0年销量将翻一番,达到全球400万辆新车。

5. 2025年全球高模量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达6.589亿美元

    根据360 Research Reports于2019年11月发布的高模量碳纤维市场报告“Global High Modulus Carbon Fiber Market Insights, Forecast to 2025”,到2025年,全球高模量碳纤维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3.904亿美元增加到6.589亿美元,预测期复合年增长率为7.8%。
    高模量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是一种含碳量99%以上高性能碳纤维,高模量碳纤维是一种性能独特的军民两用工业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器材、民用高端产品等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
    按照前驱体种类,高模碳纤维可分为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其中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主要特点是模量高且具有超高的导热性能,而PAN基高模量碳纤维是在高强中模碳纤维基础上进一步石墨化处理制备得到,与PAN基中模碳纤维相比,其在高模量、高热导、低热膨胀等具有更加明显优势。
    高模量碳纤维的高模特性可赋予其结构件高刚度,低膨胀特性可实现高低温环境下零变形,因此是卫星结构件首选材料,目前国内外航天卫星系统广泛采用高模量碳纤维材料。由于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和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主要特点不同,前者强度高、后者模量更高,因此应用部位也有所不同。
    以卫星结构应用为例,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主要用于散热片结构,部分可用于卫星精密结构,相比之下,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应用领域更广泛,可用于反射器和天线、太阳能电池板、吊杆和桁架,以及部分精密结构(如下图所示)。目前全球PAN基高模量碳纤维的消费量明显高于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
    由于高模量碳纤维技术集成度高、生产难度大,因此全球高模量碳纤维主要制造商相当有限。据统计报告显示,PAN基高模量碳纤维制造商主要有日本东丽、日本三菱人造丝、日本帝人碳素、美国赫氏、中国台湾台塑和威海拓展公司,沥青基高模量碳纤维制造商主要有日本三菱和索尔维(原氰特)。
    根据消费市场统计分析,全球高模量碳纤维消费增速平稳增长。北美、欧洲和日本由于其先进的技术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主要的消费地区。2018年,中国高模量碳纤维消费量约为14.47%,有望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国家。
 

卫星通信行业

3.火星探测数据接收关键设备70米天线吊装成功

    作为我国火星探测数据接收的关键设备,由国家天文台负责建设的70米天线昨天(25日)在天津武清成功进行了反射体的整体吊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为我国深空探测提供坚实基础。
    70米高性能接收天线总重约2700吨,高72米,主反射面直径70米,由16圈共1328块高精度的实面板组成,面积相当于9个篮球场大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9所副所长李红卫:“我们这次在世界上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说伞性结构支撑,把这么大的反射体撑起来,这个反射体重、大,光反射体就达450吨,我们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来进行。经过一个多小时,反射体整体吊装成功完成,后续还将进行天线主体的完善和设备的调试。相比于探月工程最长40万公里的数据信号接收距离,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最远将接收来自4亿公里外的数据信号,距离增加1000倍,也给数据接收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从火星来的信号衰减非常厉害,没有这个大口径的天线,就不能完成数据接收的任务。我们在最远的时候,很可能还得加上密云的50米天线和40米天线,昆明的40米天线,四个天线同时接收数据,然后合成,才能完成火星探测数据的接收任务。”

4.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

    5月5日18时,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重约22吨的,中国航天员“新座驾”的试验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载荷的组合体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载人飞船阶段和空间实验室阶段前两步,第三步空间站建设阶段大幕拉开。
    长征五号B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全长约53.7米,相当于18层楼高,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级,可满足约22吨的空间站舱段发射需求。
    相对于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火箭矮了约3米,减少了二子级和级间段,是我国首型“一级半”火箭(助推器又称为“半级”)。不过,长五B整流罩比长五更大。这是根据空间站任务要求新研制的长20.5米、直径5.2米的我国最大的整流罩。所以,才能放得下巨大的空间站核心舱。
多一级的长五擅于“跑长途”,能将“乘客”送往3万6千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轨道、8万公里外的月球、以及最近距离也要数千万公里的火星。
    少一级的长五B则是一个“短跑健将”,专注于将“乘客”送到地球附近200-400公里左右的轨道,那里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主战场。
    本次任务是我国乃至亚洲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任务的成功,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标志着我国正式打通25吨级“天地运输走廊”,具备了建设载人空间站等大型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这是我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本次任务中,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火箭芯一级直接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一级半”火箭大推力直接精确入轨技术的国家之一。
    此次还突破了低温火箭“零窗口”发射、大直径舱箭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确保后续空间站舱段准时发射、安全分离、精确入轨,同时也为我国发展更大规模的运载火箭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代载人飞船,顾名思义,就是全面升级的天地往返交通工具,面向我国近地空间站运营、载人深空探测等任务需求,飞船采用返回舱与服务舱两舱构型,未来在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时,可以一次运送6-7名航天员。
    这次亮相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试验版”,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飞船“身高”近9米,身体最“胖”处直径约4.5米,体重超过20吨。
    试验船飞行验证的成功实施将为研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实现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开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新篇章。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1次飞行。

3.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国家发改委4月20日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4.5G+卫星实验室落户虹口成国内首个5G与卫星通信融合仿真测试平台

    为探索“新基建”中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促进5G与卫星通信融合技术发展,由虹口区政府主办,区科委、上海5G创新发展联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蔚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5G+卫星通信融合创新实验室启动仪式今日在虹口区北外滩“5G全球创新港”举行。
    在4月20日国家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确定了“新基建”的定义及范围,其中“卫星互联网”被首次纳入“新基建”范畴,这标志着我国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将从固定网络走向移动网络,从地面、天空互相孤立的网络走向天地融合网络。
    在虹口区科委的牵线搭桥下,入驻5G全球创新港的企业上海蔚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攻关与商业价值论证,针对我国网络覆盖与用户的实际情况,提出5G与卫星通信融合的构架方案,建设“5G+卫星通信融合创新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建成后,具备模拟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构架融合能力,将成为国内首个5G与卫星通信融合的仿真测试平台,可实现融合场景下的演示验证试验。实验室瞄准面向5G通信技术的星地融合发展方向,集中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带动星地网络融合、星地空中接口及多媒体业务应用的技术发展和拓展在交通、金融、政府及个人等行业应用,推动中国的星地融合技术走向世界前列。
    当前虹口北外滩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虹口将加快推动北外滩地区开发建设,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实践区。位于北外滩区域的“5G全球创新港”,作为5G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平台,充分发挥虹口作为“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和“上海5G综合应用先导示范区”的优势,已率先发布“5G+医疗”“5G+教育”“5G+金融”等十大场景应用示范,积极打造5G新基建应用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金融资本市场

1.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PE市场募投环境继续遇冷,科创板带动IPO退出

(1)PE募资数量同比下降超20%,头部效应正在显现
    2020年第一季度PE机构共新募集335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同比下降22.6%,共募得1776.54亿元,同比下降11.2%,平均募资规模为5.30亿元,同比上升14.8%。本季度PE市场前十大基金募集总规模达773.48亿元,占总募集金额的43.5%。多支往年成立美元基金于本期完成募集,拉高PE市场募资规模。从基金类型分布来看,成长基金在新募集基金支数上占比62.7%,金额占比61.0%,领先各类基金。
 
    疫情影响下PE机构投资节奏放缓
    投资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PE投资市场节奏放缓明显,总投资额833.15亿元,同比下降38.7%;投资案例597起,同比下降33.5%。从平均投资金额来看,本季度476起披露金额案例,平均每起投资金额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数据下降10.9%。IT行业投资案例数持续居榜首;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保持投资热度,活跃度首次超过互联网行业,位居投资案例数第二。
 
 
    退出案例数同比基本持平,科创板带动IPO退出
    退出方面,本季度PE市场共发生293笔退出,同比下降3.9%,环比下降32.1%;IPO退出206笔,占比70.3%,同比上升57.3%;其中105笔IPO退出事件涉及的企业在科创板挂牌。
    总结
    受新冠疫情影响,募资开展难度加大,市场环境持续低迷,新募集基金数量、金额均同比下降。投资市场同样受到疫情及市场环境的直接影响,投资机构出手愈发谨慎,整个私募股权市场投资案例数、金额同比下降均超30%;投资热点依旧集中在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领域。退出方面,本季度私募股权市场退出案例数与19年同比基本持平;受A股改革及科创板利好政策影响,IPO退出案例数同比19年数据上涨57.3%,占本期退出数量的70.3%, 为私募股权市场主流退出方式。
 

2.创业板注册制来了,七大要点解读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启动,证监会和深交所随后晚间就创业板改革的规章制度出台相应规则,向市场征求意见。
(1)证监会发布系列规则
    证监会当晚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则,搭建起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整体制度框架。
    证监会4月27日晚间发布关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前后相关行政许可事项过渡期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接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继续接收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申请;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实施前,将按规定正常推进上述行政许可工作。
    证监会表示,本次创业板退市改革充分借鉴了科创板制度成果,按照注册制理念,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的角度出发,在退市程序、标准及风险警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安排。例如,简化了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完善了退市标准,取消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设置了退市风险警示暨*ST制度,强化风险揭示。
(2)其七大要点解读
    要点一:创业板全面推出以信披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
    据了解,按照创业板改革实施方案,此次改革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服务能力,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会上介绍,此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坚持“一条主线,三个统筹”。
    “一条主线”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三个统筹”是指:统筹推进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坚持板块错位发展,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适度竞争的格局;统筹推出一揽子改革措施,健全创业板改革的配套制度;统筹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包容存量,稳定存量公司的预期,平稳实施改革。
    要点二:创业板新定位 ,新增创业板个人投资者交易门槛。
    创业板取消了“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综合考虑企业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因素,由深交所制定具体的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创业板改革后,将支持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结构企业上市,并为未盈利企业上市预留空间。创业板预留了一定的改革过渡期,未盈利企业在改革实施一年以后可以申请上市。
    对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但要求充分揭示风险;对增量投资者深交所拟要求,新增创业板个人投资者须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且具备24个月的A股交易经验的门槛。
    要点三:改革涉及四方面制度安排。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本轮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涉及四方面制度安排,一是板块的改革安排。二是制度方面的安排,和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制度安排相一致,注册程序分为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三是完善基础制度。四是配套改革的制度安排。
    要点四: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
    在完善创业板基础制度方面,此次改革优化了市场化的发行承销制度,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制度。
    在跟投制度方面,创业板与科创板有所差异,拟对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高价发行企业实施保荐人相关子公司强制跟投的制度,其他发行人不强制跟投。
    在交易制度方面,创业板改革后新上市的公司,在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日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
    要点五:存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
    本轮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涉及板块的改革安排。优化发行上市条件,由深交所制定具体条件,支持红筹结构等企业上市,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尊重存量投资者交易习惯,存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要求充分揭示风险,对增量投资者进行风险相匹配的适当性要求。
    要点六:试点安排参考科创板。
    据了解,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在注册程序、制度、审核监督、监管安排等方面总体与科创板保持一致。注册程序分为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通过问答的方式来督促企业提高信披质量。同科创板相比,创业板注册制有三方面不同。
    一个是建立了沪深交易所审核工作的协调机制,保持审核标准、尺度、进度大体一致,杜绝市场之间的监管套利;二是明确在审企业衔接安排,确保核准制向注册制平稳过渡;三是再融资、并购重组涉及证券公开发行的,同步实施注册制。
    要点七:将制定负面清单,明确哪些企业不能赴创业板上市。
    据了解,同为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精选层将各自打出差异化运行之牌,既体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又形成错位竞争。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科创板要突出“硬科技”特色,要求相关机构依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引导企业合理选择上市板块。创业板改革明确了创业板的板块新定位,同时深交所将制定负面清单,明确哪些企业不能到创业板上市。与此同时,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精选层在上市/挂牌标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创业板注册制一是利好积累较多中小企业项目的券商。因为创业板市值较小,一直以来,中小券商是承销主力。
    二是利好中小市值的创业板股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显著提升创业板市场活力,再叠加前期再融资新政利好,中小市值创业板个股将更为活跃。
    三是利好有直接融资需求且发展速度较快的板块,例如TMT、生物医药等成长行业。
    四是利好拟分拆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目前已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拟通过分拆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五是利好项目储备丰富的创投企业。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表示,创业板成为注册制改革首站,市场优胜劣汰将催生一批优质新兴企业并增强白马龙头效应,新兴产业、头部企业及券商龙头将最为受益于制度红利。

3.新三板分层指南发布

    近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
   《分层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是细化《分层办法》规定的层级调整业务流程和办理时点,确保层级调整平稳运行。
    二是明确层级调整过程中的信息披露、精选层降层风险警示和停复牌、主办券商核查等要求,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落实层级调整应当经挂牌委员会审议的新规定,做好分层调整各项程序与挂牌委员会审议的衔接安排。
    四是明确《分层办法》中合格投资者认定等部分指标的适用口径,便于市场各方据此开展市场层级调整的相关工作。

4.精选层已有4家企业申请受理,预计首批公司将在第三季度登录精选层

    4月28日晚,股转系统正式依次受理了观典防务、颖泰生物、国源科技、晨越建管4家公司的公开发行申请。这也意味着精选层申报发令枪打响。
有媒体报道称,截至28日下午17:30申报企业已经累计7家。除上述正式受理的4家企业以外,还有艾融软件、球冠电缆、流金岁月。多名业内人士预计,精选层挂牌受理与审查工作启动后,审核节奏会比较快,首批公司可能在三季度正式登陆精选层。
(1)4家企业正式获得受理
    4月28日晚,股转系统官网正式受理观典防务、颖泰生物、国源科技、晨越建管公开发行说明书申报稿,其中观典防务是首家获得受理的企业。由于27日正式开启申报通道,股转系统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发行人申请文件齐备性的审查。公开资料显示,观典防务去年营收1.46亿,归母净利润4170.42万元。此次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公司计划募资5.34亿元。
 

颖泰生物去年营收52.95亿,归母净利润2.82亿元。保荐机构为西南证券。公司计划募资5.5亿元

国源科技去年营收3.22亿,归母净利润4570.88万元。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公司计划募资2.96亿元

       晨越建管去年营收2.68亿,归母净利润7064.45万元。此次保荐机构为华福证券。公司计划募资2.72亿元。
    据了解,27日股转系统正式启动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简称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业务的受理与审查工作。保荐机构可通过全国股转系统业务支持平台报送企业申请文件。
(2)预计3季度开板
    随着首批受理企业名单已经出炉,市场人士预计,第二批受理名单也在不久揭晓。有媒体报道称,截至28日下午17:30申报企业已经累计7家。除上述正式受理的4家企业以外,还有艾融软件、球冠电缆、流金岁月。根据24日股转系统发布的停复牌细则,新三板公司提交精选层申报材料的次一交易日停牌。除了前述7家企业以外,已辅导验收但未停牌的公司有蓝山科技、方大股份、贝特瑞、龙泰家居、润农节水、微创光电。精选层挂牌受理与审查工作启动后,业内人士预计审核节奏较快。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业务细则及指南,发行人的精选层申请文件自受理之日起20个交易日内,全国股转公司将通过系统发出首轮问询,预计在5月底之前。
(3)精选层概念被热炒
    在精选层正式推出之前,新三板已经出现暴涨行情。有市场人士表示,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主要是炒作“精选层概念”,搏辅导验收行情。
    根据Wind统计,上周日均成交额突破千万的共有11家挂牌企业,其中已经披露精选层计划的贝特瑞日均成交额最高,达到2193万元;蓝山科技排在第三,为1886万元。两家公司备受投资者追捧。
    从涨跌幅来看,4月以来(截至27日)晨越建管涨幅达到88.47%,排名第三。蓝山科技大涨72.67%,国源科技涨47.28%。龙泰家具与观典防务均涨30%以上。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对:冯征昊    审核:侯晓鹏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闫晨曦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阳能光伏、 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 、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 、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 投融界、 投资界、 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