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3年第11期(总第73期)

行业报告 2023-12-28 14:10:14 319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英飞凌完成收购氮化镓系统公司(GaN Systems)

据英飞凌官微消息,英飞凌科技于2023年10月24日宣布完成收购氮化镓系统公司(GaN Systems,以下同)。这家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公司,为英飞凌带来了丰富的氮化镓(GaN)功率转换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和领先的应用技术。已获得所有必要的监管部门审批,交易结束后,GaN Systems已正式成为英飞凌的组成部分。

2023年3月2日,英飞凌和GaN Systems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最终协议。根据该协议,英飞凌将斥资8.3亿美元收购GaN Systems。这笔“全现金”收购交易是使用现有的流动资金来完成的。

英飞凌科技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氮化镓技术为打造更加低碳节能的解决方案扫清了障碍,有助于推动低碳化进程。收购GaN Systems将显著推进公司的氮化镓技术路线图,并让公司同时拥有所有主要的功率半导体技术,进一步增强英飞凌在功率系统领域的领导地位。

据了解,目前,英飞凌共有450名氮化镓技术专家和超过350个氮化镓技术专利族,这进一步扩大了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优势,并将大幅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英飞凌和GaN Systems在知识产权、对应用的深刻理解以及成熟的客户项目规划方面优势互补,这为英飞凌满足各种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台积电打破布局惯例,高雄厂原计划28/7纳米改为2纳米

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高雄厂正式编定为台积22厂(Fab 22),并且完成该厂2nm营运团队建设。台积电供应链认为,台积电或许可能将高达逾7000亿新台币的1.4nm投资计划转向高雄,但仍视其他县市争取台积电进驻态度及台积电全盘规划而定。

报道指出,台积电打破在不同产区同时生产最先进制程的惯例,将高雄厂原计划切入28纳米及7纳米的规划,改为直接切入2纳米。同时在新竹宝山兴建2纳米第一期工厂之际,也立刻于高雄第一期工厂作为生产2纳米制程。

此前据TechNews消息,台积电在北部(新竹宝山)、中部(台中中科)和南部(高雄楠梓)都有重大投资,兴建2nm工厂。

据了解,新竹宝山厂第一厂初期月产能约达3万片;高雄厂则计划在宝山厂量产隔年也着手2纳米强化版N2P的量产作业,初期规划月产能也会在2万片以上。

台积电在2nm制程节点将首度使用Gate-all-around FETs(GAAFET)晶体管,同时制造过程仍依赖于极紫外线(EUV)光刻技术,原计划2024年末将做好风险生产的准备,并在2025年末进入大量生产,客户在2026年就能收到首批采用N2制程制造的芯片。

3、美制裁许可下,三星将扩建中国西安的NAND闪存芯片工厂

据外媒消息,三星电子计划将其西安NAND闪存工厂升级到236层NAND工艺,并开始大规模扩张。

报道中称,三星已开始采购最新的半导体设备,新设备预计将在2023年底交付,并于2024年在西安工厂陆续引进可生产236层NAND的设备。

此前消息称,美国同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于中国的工厂提供设备,无需其他许可。

据了解,目前三星西安工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NAND制造基地,约占了三星NAND总产量的40%。

4深圳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2023年资助项目公布

10月1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下达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2023年资助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根据通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了2023年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拟资助144个项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已于2023年6月下达第一批24个项目资助资金,现下达第二批项目资助计划,资助120个项目。在支持设计企业购买EDA设计工具软件方面,包括美思先端电子。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项目方面,获资助的企业包括紫光同创、力合微电子、美矽微半导体、芯海科技、国微电子、中科蓝讯、时创意电子、中微半导体、三地一芯电子、飞骧科技、开阳电子、必易微电子、南方硅谷半导体、明微电子等。

鼓励芯片应用推广项目方面,获资助的企业包括翱捷科技、比亚迪半导体、富满微电子、国民技术、锐石创芯、汇顶科技、国微电子、中科蓝讯、泰芯微科技、思远半导体、芯智汇科技、南方硅谷半导体、辉芒微电子、茂睿芯、拓尔微电子等。

图片.png

图片.png

集成电路是通过半导体技术、薄膜技术和厚薄膜技术制造的,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此前,深圳发布2023年度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申请指南,在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支持,对于从事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的企业,给予2022年EDA研发费用实际支出最高30%的研发资助,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在鼓励芯片应用推广项目方面,对于深圳集成电路企业销售自主研发设计的芯片,单款芯片产品在2021年度销售金额累计超过500万元,且2021年度到账金额累计超过500万元的,按该芯片在2021年度销售到账金额给予最高10%的奖励,单款芯片产品年度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项目方面,集成电路企业营业收入在2021年首次突破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分别给予企业核心团队最高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

二、激光器行业

1锐科激光前三季度营收25.83亿元,同比增加11.29%

10月23日晚,锐科激光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锐科激光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利润6013.75万元,同比增长442.72%。

2023年前三季度,锐科激光营收约25.83亿元,同比增加1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2亿元,同比增加422.5%;基本每股收益0.3067元,同比增加422.49%。

图片.png

本季度内,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系固定资产报废和合同补偿款同比增加所致。

锐科激光处于激光器产业链的中游。背靠潜能巨大的中国市场,锐科激光在过去十年中营业收入实现了连年递增,并跻身成为A股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如今,锐科激光已经是一家专业从事国产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领军企业。

近年来,公司形成了六大类产品,分别为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准连续光纤激光器、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直接半导体和超快激光器。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制造如打标、切割、焊接、熔覆、清洗、增材制造等领域;超快激光器广泛应用在面板玻璃切割、汽车玻璃切割、FPC覆盖膜切割、5GLCP切割、OLED柔性显示材料切割、LED晶元切割、半导体芯片切割等应用,MiniLED、半导体、PCB、消费电子、显示与面板、锂电、光伏等行业。此外,锐科激光精准把握汽车制造、新能源、光伏太阳能、3D打印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市场,积极研发定制化产品。

产品方面,锐科激光在高功率激光产品上持续发力,目前在20kW、30kW高功率万瓦市场占有率大幅领先竞争对手,并且60kW激光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

客户合作关键进展方面,今年9月初,锐科激光与豪森股份在辽宁大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面向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机生产激光技术的研发,推动智能制造提升发展方面进行了一次重磅级合作。

建设项目方面,9月11日,锐科激光公告称,公司拟以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智慧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在黄石市智慧光子产业园区开展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光学器件厂房及仓库装修工程建设,装修建筑面积共计2247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408.23万元。

2、光芯片企业云岭光电启动IPO辅导

近日,武汉云岭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岭光电”),启动IPO辅导,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9月21日,云岭光电与海通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

图片.png

云岭光电成立于2018年,华工科技孵化。创立之初,公司注册资本为1.38亿元,华工投资现金出资达6000万元,占总股本的43.56%。

云岭光电是具备垂直集成生产能力的光芯片厂商,建有完整的芯片研发、生产、测试及器件封装生产线,其主要产品是10Gb/s、25Gb/s速率的光芯片。2022年公司已拥有先进半导体制造与检测设备300多台套,百级/千级/万级净化厂房6000平米,可年产光通信芯片7200万颗。

光芯片(Photonic Chip)是一种集成光学元件和电子器件于微小芯片中的技术,它利用光的特性来传输和处理信息,类似于电子芯片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光芯片利用光的高速传输、低损耗、高带宽等特性,已经在通信、传感、计算和其他光学应用中崭露头角。

3、莱赛激光北交所IPO顺利过会,公司主营业务为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设备

10月1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59次审议会议,莱赛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赛激光”)IPO申请获得通过。

图片.png

据悉,莱赛激光成立于2000年11月9日,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激光测量和智能定位仪器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莱赛激光产品线已由最初的激光水平尺、激光测距仪、激光标线仪、激光扫平仪逐步扩展至激光探测器、工程机械控制器、激光全站仪、激光超站仪、数字激光探测器、智能激光摊铺机、智能激光平地机等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产品。莱赛激光研制的多类产品为国内首代自主创新产品,成功实现了我国在激光测量和定位仪器领域的突破

2020年-2023年6月30日,莱赛激光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2.65亿元、2.52亿元和1.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36.69万元、3254.16万元、3370.22万元和1598.57万元,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图片.png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建筑激光定位、工程激光智能定位、激光测量与传感等多个系列产品,能够提供施工现场的实时测量数据(如高精度的水平度、垂直度、坡面度、距离、角度等),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测量、工程道路施工、精准农业、管道矿道施工、工业设备安装、远距离避障和远程目标定位等领域。

在技术创新方面,莱赛激光自主研发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传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研究空白;创新研发的三个激光轴线同步正交的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最小激光垂直面离墙距离(4mm),属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独创的激光基准面绕机身外交点旋转技术、垂线窗框可旋转结构,实现了激光标线仪的多功能场景应用与无盲区测量。

目前,莱赛激光的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同时实现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大部分市级销售网络的覆盖。此外,公司立足于中高端市场,拥有“莱赛”自主品牌,曾被授予“江苏省著名商标”、“常州市名牌产品”、“常州市知名商标”等称号。经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认证,2020-2022年公司生产的建筑激光测量仪器(激光扫平仪、激光标线仪及其他建筑施工激光仪器等)在国内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排名第一。

三、新能源行业

1年产值将超100亿,上汽集团电池工厂郑州基地开工

10月24日,来自上汽集团微信号的消息显示,上汽集团郑州新能源电池工厂开工奠基仪式已于10月23日在郑州基地举行。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30万台套动力电池产能,投产后年产值超100亿元,建成后为郑州基地的创新升级带来强大的新能源配套和全新的增长极。

上汽集团称,郑州新能源电池工厂的开工建设,是进一步落实推进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具体是: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上汽集团今年以来的成绩单是:9月整车批发销量为48.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终端交付10.2万辆(同比增长29.6%,环比增长18.8%),海外市场批发销量10.5万辆。1-9月上汽新能源汽车终端交付量为68.3万辆,同比增长18.2%。

从经营效益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3265.5亿元,同比增长3.34%;归母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55%。

关于上汽集团郑州基地

资料显示,上汽集团以整车厂为产业链核心,在郑州布局了全球云计算数据中心、软件中心、发动机厂、零部件集群、供应链物流、移动出行、金融及融资租赁、充电场站、新能源循环产业等数十个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

郑州基地是上汽乘用车继临港与南京之后的第三个整车生产基地,整车一期、二期项目,上汽集团云计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以及郑州发动机一期、二期项目先后落地、快速推进。

2017年9月投产至今,郑州基地累计产销汽车150余万辆、创造产值超千亿,并在2019年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凭借行业领先的四大智造技术,上汽集团郑州基地将安全、高品质基因深植荣威iMAX8 EV、荣威D7以及MG7等多款新能源及主力车型中。作为上汽乘用车核心生产基地之一,郑州基地将通过此次项目,加快近地化战略布局,积极导入更多的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和出口车型。

2、欣旺达动力正式启动IPO:动力电池装机量国内前五,估值超355亿元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动力”)已于2023年10月15日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这意味着,欣旺达动力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7月14日,欣旺达就已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欣旺达动力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欣旺达仍将维持对欣旺达动力的控制权。

欣旺达彼时在公告中指出,欣旺达动力的分拆上市,将在实现国内优质动力电池资产资本化的同时,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深入进行动力电池先进技术的研发储备及优质产能的建设,从而实现更规模化的技术研发投入,加速产业的技术升级迭代,推动行业的良性竞争发展,对中国新能源行业实现技术升级、保持全球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引领国际市场竞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完成分拆后,欣旺达动力将强化核心技术的投入与开发,加快产能的爬坡速度,保持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的创新活力,增强核心技术实力,深化欣旺达动力的产业布局,有利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动力电池品牌。

成立于2014年的欣旺达动力作为一家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以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为核心,坚持纯电动与混动并重的产品策略,专注于为全球新能源车企提供从电芯、模组、BMS到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2022年欣旺达动力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已位列国内前五、全球前十。

目前,欣旺达动力拥有广东深圳、广东惠州两大研发中心,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广东惠州三大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并在山东枣庄、四川什邡、湖北宜昌、浙江义乌等地逐步建立生产基地。

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至2022年,欣旺达动力的营收分别为4.32亿元、29.64亿元和129.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7.07亿元、10.53亿元和10.94亿元。

成立至今,欣旺达动力已获得IDG资本、深创投、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美团、上汽、广汽、东风汽车、碧桂园创投、尚颀资本、恒旭资本、源码资本、基石资本、星纳赫资本、博华资本、金镒资本、日初资本、凯辉基金、盈科资本等约70家知名机构和产业方的投资。

IPO前,IDG资本持有欣旺达动力6.01%的股份,是唯一一个持股超5%的外部投资方;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担任欣旺达动力董事。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欣旺达动力的估值为355亿元。

3、特斯拉三季度净利润大跌44%,马斯克称将坚持继续降价

10月19日,特斯拉(TSLA.US)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净利均不及预期,引发股价大跌。

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233.5亿美元,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6%,营收增速也为近三年最低;毛利为41.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3.82亿美元下降22.4%,较上一季度的毛利45.33亿美元下降7.8%;净利润为18.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2.92亿美元大降44%;毛利率为17.9%,较上年同期的25.1%下降了7.2%,较上一季度的18.2%下降了0.3%,也是四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每股收益为0.66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74美元。

作为参考,去年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为25.1%。而进入2023年以来,特斯拉的毛利率持续下滑,从第一季度的19.3%一路跌至三季度的17.9%。比亚迪在这一核心指标上实现了反超,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升至20.67%,超过特斯拉今年二季度的18.2%。主要由于新工厂利用率不足,以及即将推出的Cybertruck皮卡车型,以及人工智能等项目的支出,导致运营费用增加,其毛利率受到了打击。

不过特斯拉的降价策略并没有很好的刺激销量,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为43.51万辆,同比下降6%,其中,Model S/X交付了15985辆车,Model 3/Y交付了419074辆车。三季度一共生产了430488辆车,其中Model 3/Y产量416800辆、同比增长20%,发货量419074辆、同比增长29%;Model S/X产量13688辆、同比下滑31%,发货量15985辆、同比下滑14%。

特斯拉对销量下滑解释称,因产线升级改造带来计划内的停产,导致该季度产量环比有所下降。随着上海工厂、德国工厂和美国工厂的升级完成,理论上特斯拉在第四季度不会被产能束缚手脚,核心的目标是保证改款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

前两个季度全球交付量分别为42.29万辆、46.61万辆,如果特斯拉坚持180万年销的目标,第四季度的交付量最少要达到47.59万辆,如此高的交付目标仍存在极大挑战和不确定性。

CEO埃隆·马斯克在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仍将努力降低其汽车的价格。

“我对我们所处的高利率环境感到担忧。买车的人关注的是他们每月要还多少钱。如果利率保持在高位,甚至更高,人们购买汽车的难度会大得多。成本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必须让我们的产品更实惠,这样人们才能买得起。降低特斯拉汽车的成本类似于‘权力的游戏,只不过是几分钱’。”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兼首席会计官Vaibhav Taneja同样强调,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追求2024年进一步降低成本”,这涉及到工程和工厂运营。

针对当下阶段最受市场关注的产品Cybertruck,特斯拉计划11月30日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开始交付,该产品将在电动皮卡市场挑战Rivian的R1T、福特的F-150 Lightning和通用汽车的雪佛兰Silverado EV。

要实现其的大规模生产,特斯拉的正现金流将面临巨大挑战,Cybertruck将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为现金流做出贡献,已有100万人预订了Cybertruck,特斯拉每年有能力生产超过12.5万辆,到2025年有可能提高到25万辆。

在人工智能方面,财报介绍,在下一代平台的研发上继续取得进展,当前正通过人工智能训练机器人进行简单任务,相较于第二季度,其算力已经实现翻倍。

周三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4.78%,报242.68美元/股,总市值7702.6亿美元。今日晚间开盘前,特斯拉股价再度下跌近7%。

4、加氢4分钟续航超500公里,宝马iX5国内开放试驾

10月18日,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首次在国内开放试驾,此次测试的车型由宝马集团位于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小规模生产,目前国内仅有5辆试装工程车。

外观内饰方面,新车基于宝马X5打造而成,在整体设计上与燃油版X5保持一致,在部分细节和饰件上进行了专属设计。

动力方面,iX5集成了氢燃料电池技术与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由两个储氢罐、一个燃料电池、一个块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构成,总功率可达295千瓦(401马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6秒,WLTP工况下氢气消耗量1.19千克/100公里,续航里程504km,加氢时间仅需4分钟。

不过,尽管该车型已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宝马方面却表示,BMW iX5有望于2025年开始量产。

一是成本高昂。此前,丰田中国曾宣布计划在今年年末进口首批50辆第二代Mirai,售价区间为74.8万-75.1万元,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而iX5成本更高,如果与Mirai定价相仿,很有可能只是“赚个吆喝”,但如果定价更高,很有可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二是加氢站数量少。目前,我国加氢站数量超过270座,已是全球加氢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也难以达到日常使用要求,将严重限制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销售。

当然,这两点原因也对丰田汽车造成了严重困扰。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某汽车贸易公司仓库中,多辆丰田氢能源乘用车Mirai滞销积压,整齐划一的几排新车无人问津,满身灰尘。

2022年,丰田Mirai全球销量3924辆,同比下降33.7%。其中本土销量848辆,同比下降65.3%。

四、复合材料行业

1、国产大飞机C929使用先进复合材料提升至50%以上

10月22日,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安徽合肥开幕,在同期举行的国际绿色航空发展论坛上,中国商飞C919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分享了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绿色航空领域的实践成果,以及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的C929飞机的绿色设计理念。“C919相比老款的同类机型能够降低碳排放12%-15%,C929则提出更高的设计目标,要降低碳排放60%”。

航空业一直是减排降碳的“困难户”。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2年航空业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总量虽然不大,但增长迅速。按照目前全球航空运输量约4%-5%的年均增长率,联合国相关报告预计,到2050年航空业碳排放将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减排降碳形势严峻。

目前,欧洲、美国等均发布了各自的绿色航空计划。我国也于不久前发布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四大任务,即构建协同高效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开放融合的绿色航空产业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示范应用体系、构建安全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

中国商飞在目前开发的ARJ21、C919等机型中,已应用多项减排技术。减重是飞机节省油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在ARJ21-700机型上,我们持续减重600多公斤,现在最轻的座椅只有7公斤重,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12-14公斤。”吴光辉介绍,ARJ21-700的整体碳排放已降低5.9%。而在C919设计初期,吴光辉和团队便提出减重、减阻、减排的设计理念,采用先进气动设计提升气动效率,广泛应用先进复合材料降低机身重量,采购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等。“可以说C919是全球第一架将减排理念纳入顶层设计的大飞机。”吴光辉说道。

目前,C929飞机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吴光辉介绍,C929采用低油耗、低噪声、低排放的绿色设计理念,将采取一系列手段降低碳排放。例如,采用综合模块化航电技术减轻机载设备重量;采用新一代超临界机翼、变弯度机翼等先进气动技术,提升气动效率;将先进复合材料用量提升至50%以上,减小飞机结构重量;采用高涵道比低噪音的涡扇发动机以及广泛应用生物燃料,来实现更低巡航段的油耗等。

2、“碳纤维在超高速轨道交通上的应用”被列入2023科技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日前,中国科协发布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共29个问题难题,其中,如何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应用,被列入十大产业技术问题。

据了解,今年共收到89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部分领军企业科协推荐的590个问题难题,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领域。

2018年以来,中国科协连续6年征集评选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并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发布。累计共有150多家全国学会、领军企业科协等组织,遴选推荐3362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问题难题,并围绕发布的重大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智库建言、科普解读和协同攻关。

据《中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数据,2021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00万公里,其中高铁4.00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客车约78000辆,其中动车组4153标准组、33221辆。目前,铁路列车部件大多采用铝合金材料,存在应力腐蚀严重、重量大、外表处理困难、焊接要求高、疲劳强度低等问题。

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磁浮列车、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城际车辆、铁路货车、轨道承载梁等轨道交通领域的大部分承载结构,以及内饰件等非承载结构,以解决列车轻量化问题,提升列车综合性能。碳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替代性材料,全球多个国家均在轨道交通装备上探索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轨道交通工具正经历着从“钢铁时代”、“铝材时代”到“碳材时代”的跨越。

该问题的提出,说明在技术上还没有实现突破,但对我国未来轨道交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有待于从国家层面组织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先进材料联合体主席干勇日前在中国科协年会新材料科技与产业论坛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等产业崛起,我国碳纤维的消费量已超过全球一半,去年国产供应量比2021年增长五成以上。新材料产业领域第一梯队中,美国全面领先,日本以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见长,欧洲的强项是结构材料、光学和光电材料等。中国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3、高质量体系下,复合材料在充电设备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充电桩是向电动汽车提供能源补给的设备,是电动汽车的必要设施。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中的加油机,其输入端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输出端则通过充电插头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充电桩通常在路边、停车场、加油站等位置安装,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提供多种充电接口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目前充电桩缺口巨大,2022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仅为521万台,车桩比仅为2.5:1,充电桩基础设施已经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到2025年保有量增加到1120万个。由此可见,充电桩目前的发展空间巨大,接下来我们将简单介绍常见的充电桩的制作材料、行业内企业最新发展以及产业分布。

充电桩用的材料一般分为四大类:改性塑料、SMC复合材料、线缆料及其它耗材。

1改性塑料:目前交流充电桩外壳普遍用改性PC、PC/ABS等。电气连接系统材料一般选用聚酯PBT和尼龙。内部元器件一般选用聚酯PBT、无卤阻燃尼龙材料。直流桩内部金属支架一般用超高玻纤增强材料或阻燃增强尼龙材料。

2SMC复合材料:采用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主体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优势和性能。

3线缆料:充电桩线缆作为连接桩与车的桥梁,它的性能至关重要,所谓的充电桩线缆料其实一般指的是弹性体相关材料,用于绝缘层和护套层。材料性能要求耐油、抗撕裂、耐候性、耐化学性、耐高低温及柔软等性能。目前较为主流的是TPU、TPE、PVC弹性体等。

4其他耗材:主要是涂料、有机硅、导热材料、薄膜、润滑油等。涂料一般用在充电桩外壳涂层,检测的同时也是需要材料本体与涂层结合体进行测验的;导热有机硅一般分为用于电感模块导热的导热硅垫、用于芯片导热的导热硅脂、用于电源灌封的导热硅胶等。

目前充电桩行业新进展

充电的同时还可以美观:科思创的聚碳酸酯材料结合其特殊薄膜产品,可以实现充电桩触屏和其他部件的一体化整合,满足触控要求的同时实现设计的灵活性,也可实现背光、光扩散、导光和多种的颜色效果;信号穿透聚碳酸酯树脂和薄膜材料,确保信号的高穿透率以及稳定性;高透过率聚碳酸酯结合自然材料效果外观、柔性电路、RGB LED、传感器等高度集成方案,可实现手势控制+多种光效果以及体现可持续理念的外观。

安全满足室内外不同场景使用:SABIC通过对材料配方改进和设计,使高性能塑料具有高抗冲击性、耐候性、耐化学性和耐紫外线性及阻燃性等特殊性能,满足充电设施室内和室外多种不同使用场景,且更具成本优势。前侧充电枪托、充电连接器、插头和耦合器这些部件的制造需要采用具有良好电气性能的材料。SABIC阻燃PBT材料或PC/PBT混合物为这些部件提供较高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良好的耐化学性和低吸水性。

目前国内充电桩产业分布

我国公共充电运营服务商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专业化运营企业,如特来电、星星充电、车电网、汇充电,以充电桩制造为主业,通过涉足中下游运营商市场来打通全产业链;二是能源电网类企业,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等,依托于已有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或国有企业背景,具有政府合作优势;三是整车企业,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等,配合车辆销售,为自有车主提供公共充电服务。从总量上看,国内公共充电运营商行业格局较为集中,头部地位稳定。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运营行业集中度逐渐趋于稳定,截至2023年6月,行业CR3为54.1%,CR5为68.7%,CR10为86.2%;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充电等运营商充电桩运营市占率排名靠前,龙头特来电、星星充电市占率在20%左右,地位保持稳定。

相信随着未来的发展,充电桩行业可以从便捷、安全、智能化、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随着技术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满足未来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

五、卫星通信行业

1、全球卫星产业加快变革发展——2023年世界卫星商业周在巴黎举行

9月11—15日,2023年世界卫星商业周(WSBW)在巴黎举行。会议由欧洲咨询公司主办,是航天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包括卫星金融峰会,对地观测商务峰会两大板块,全球500余个组织的上千名代表与会,就全球卫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探讨,促成商业合作。

全球卫星市场持续增长

欧洲咨询公司总裁内森·德鲁特在商业周上作了通信卫星市场预测分析报告,认为全球卫星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整体看,2023年世界航天展示了较强的活力。截至8月31日,全球共实施135次发射,超过2020年全年次数,其中美国实施69次,中国实施39次发射;发射近2040颗卫星,同比增长13%,其中66%为“星链”卫星。卫星通信服务业态加速演变。2016—2021年,在第二代高通量卫星服务、广播服务的带动下,卫星通信开启演变序幕;2022—2025年,产业可能在新型网络、需求模式、自适应生态等方面产生变革;2026—2030年,有望开启“卫星连接4.0”,发展动态网络、家庭无缝连接等业态。

卫星通信容量的供给、需求均有望快速增长。在供给侧,2023年全球卫星通信在轨容量约28Tbit/s,到2028年有望增长到195Tbit/s,主要为低轨通信容量增长;低轨通信频段也从当前的Ku频段为主,拓展到Ku、Ka频段。在需求侧,未来十年,消费、企业、政府、蜂窝回程、航空、海事、车载、军事应用需求均有望迎来大幅增长,容量需求从2022年的3Tbit/s增长到2032年的51Tbit/s。

卫星通信市场收入企稳回升,数据业务引领未来增长。自2017年以来,卫星通信行业收入一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单位带宽价格下降、视频服务市场萎缩、新冠疫情对移动市场影响等。2022年,卫星通信市场收入随着使用量的增长而有所恢复,年收入总额为107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收入增长到1230亿美元,增长15%,其中,视频类收入下降超过20%,数据类收入增长超过3倍。

卫星遥感市场加速发展。遥感领域进入大型星座时代,发射商业遥感卫星数量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平均每年5颗,提升到第二个十年的平均每年80颗,预计在第三个十年将达到每年300颗。2022年,卫星遥感数据和服务市场收入达到50亿美元,未来还将延续增长态势。

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国际电联推动空间可持续发展。国际电联主席博格丹-马丁(Bogdan-Martin)在会上表示,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国际电联将更加强调空间可持续性,并已与欧洲航天局合作,检测和定位卫星干扰。国际电联在卫星运营商、地面运营商之间的频谱分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在2022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运营商就频谱分配进行了激烈讨论,地面运营商占据较为强势地位,Bogdan-Martin表示在2023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有望为卫星通信服务分配更多频谱。

航天融资环境整体较为严峻。近年,全球范围通胀高启,但根据欧洲咨询公司报告,初创航天融资额连续两年下降,从2021年的115亿美元、2022年的48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预计27亿美元,融资难度大幅增加。在此形势下,美国进出口银行努力推动航天领域融资,考虑为卫星行业提供超过50亿美元融资,2023年正在审查13亿美元的融资提案,但其余40亿美元的进展较为缓慢。

卫星制造商面向需求加速转型

高通量卫星继续受到关注,在卫星通信中占据重要地位。受新冠疫情等影响,用户行为和市场需求逐渐发生重要改变,远程办公、教育、医疗等需求大幅增加,高通量卫星有力满足了消费者宽带接入需求。高轨卫星单星容量逐年增加,十年前卫星容量达到十Gbit/s量级,五年前达到百Gbit/s量级,目前卫讯-3卫星容量达到1Tbit/s,“欧卫通连接甚高通量”卫星容量达到500Gbit/s。高通量卫星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的高通量卫星订单中,空客公司和泰阿公司两家雄踞榜首,空客获得了6颗卫星订单,其余主要由泰阿公司承担。

小型GEO卫星市场活跃,已成为高轨发展热点方向。在低轨大规模星座、高轨高通量卫星的冲击下,高轨卫星订单受到影响。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轨卫星加速向低成本、大容量、高灵活性方向发展。传统制造商纷纷推出中小型GEO通信卫星平台,空客推出了“一星”卫星平台,波音推出了702X平台等,补全平台产品谱系。新兴制造商凭借小型GEO入局,美国阿斯特拉尼斯公司(Astranis)推出了“微型GEO”卫星平台,瑞士十二次方公司推出了蜂鸟卫星平台,并已获得市场认可。相关卫星平台大多具备全电推、高/全灵活的技术特征。2023年以来的10颗GEO商业通信卫星订单中,有6颗由新兴制造商承担,其中3颗由Astranis制造。小型GEO卫星成为市场需求最为旺盛的方向之一,运营商选择大型GEO卫星承载高性能载荷,降低服务单价,选择小型GEO为需求“填隙”,发挥低成本、灵活、机动的优势,确保服务的连续性、灵活性。

手机直连卫星概念由理论走向现实,多家科技公司进入竞争行列。随着3GPP组织将非地面网络纳入5G标准,“手机直连卫星”的概念越炒越热,并产生突破性进展,逐步由理论走向现实,欧洲咨询公司预测潜在市场达到1000亿美元。国外市场方面,AST空间移动公司成功试验利用卫星对未经修改的手机通过卫星实现5G连接;领克全球公司获得“手机直连卫星”服务运营许可;SpaceX公司将通过“星链”二代卫星为美国电信运营商T-Mobile的用户提供手机连接服务;苹果公司iPhone14手机已具备基于全球星卫星通信服务的“紧急求救”功能。手机直连业务为卫星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后续还需要解决服务价格、服务能力、手机兼容性、总容量限制等挑战。

卫星运营商面向市场发展新业态

高中低轨融合趋势得到全球广泛共识,卫星通信行业推进重大整合。近期,通信行业多个热点事件引发关注,一是美国著名高轨运营商卫讯公司收购国际移动卫星公司,有关计划已通过英国政府审批;二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注资一网公司,共同开展高低卫星混合网络建设,双方还签订了容量分销协议,在全球范围内为军民用户提供移动通信、企业通信、回程传输等服务;三是国际通信卫星公司(Intelsat)利用部分C频段腾退补偿款,规划建设由18颗MEO卫星组成的通信卫星星座,面向制造商征集方案;四是Intelsat公司与SpaceX公司合作,采购“星链”终端和容量服务,并整合自身容量,面向政府用户提供多轨道管理式服务;五是欧洲卫星公司和SpaceX公司合作,整合中低轨卫星能力,推出面向邮轮的综合通信服务。在低轨卫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卫星制造商和运营商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高中低轨卫星“强强联合”融合发展方案将逐步成型。

卫星遥感运营商推动“服务平台+云”垂直整合。微软公司持续扩大航天领域云计算业务,推动天蓝太空平台与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欣希泰克公司(Synthetaic)、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多家航天机构的业务整合。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将自身的ArcGIS地理制图平台与天蓝太空平台集成,使大量后处理自动化,加快数百万客户对遥感数据的访问速度。初创公司Synthetaic将其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业务与天蓝太空平台云计算资源整合,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灵活地处理图像和视频。天蓝太空平台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兰利研究中心、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以及康斯贝格卫星服务公司等合作,推动地球科学数据产品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分发,处理后的数据可在25分钟内送达客户。

结语

总体而言,全球卫星业已经进入变革发展时期,用户需求和习惯已发生改变,促使运营商不断探索新服务,提供更低成本、更快响应、更大容量、更多信息、更易使用的服务。压力传导至制造商,推动产品型谱不断迭代,低轨星座、小型GEO、高通量卫星等需求不断增多。产业链各环节都在积极调整以适应航天领域新变化。

1、全球首次运营商NR NTN现网试验完成

据中国电信研究院公众号,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电信上海应急通信局、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协同,联合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与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同步轨道卫星,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 NTN(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卫星现网环境测试验证。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作为地面蜂窝通信技术的补充,是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径之一。NR-NTN则是NTN技术的分支,该技术可为大众手机及行业终端用户提供手机卫星宽带业务。NR-NTN作为手机直连宽带卫星技术标准,是未来空天地融合演进方向。

中国电信研究院表示,本次测试遵循3GPP R17版本国际标准,重点验证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环境下,多终端并发直连卫星场景NR NTN的网络接入能力、数据及语音服务能力,为我国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综合信息网络提供了基础性的实测与论证依据。

试验开展了端到端的业务能力验证,成功打通Voice over NR NTN语音通话,语音质量清晰稳定。并成功验证了VoWIFI over NR NTN的混合组网能力,以及多终端并发条件下的网络接入能力。

试验表明,基于同步轨道卫星的NR NTN网络具备提供宽带数据及语音业务的网络能力,可作为国家应急通信服务体系、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便携式解决方案。试验同时为后续进一步深入开展天地一体组网能力验证、面向6G的天地一体系统设计及标准制订奠定了基础。

卫星通信技术频获进展

除了中国电信以外,中国移动的NR-NTN技术试验此前也披露了相关积极进展。今年9月,中国移动表示,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共同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

另外,在今年5月,中国移动还率先完成了国内首次5G IoT NTN(NTN另一分支)手机直连卫星实验室验证。据了解,IoT-NTN能够支持双向语音对讲、短信等窄带业务能力。转眼至终端手机层面,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持续突破,多家手机品牌厂选择在新机上搭载卫星通信功能:华为Mate60 Pro是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iPhone 14全系列手机搭载卫星通信功能;三星电子在年初宣布,已掌握标准化5G非地面网络(NTN)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在8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业内专家介绍,在有了手机这类消费级卫星通信产品的规模效应带动后,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也将不断降低。

六、金融资本市场

1、华仁药业曲江金控转投至陕药集团

26日上午7时,华仁药业(300110)发布《关于筹划实际控制人变更事项的提示性公告》,间接股东曲江金控拟筹划将其所持公司控股股东西安曲江天授大健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财产份额转让给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陕药集团)。事项若完成之后,公司实控人或将变成陕西国资,意味着陕西国资将正式拥有一家省属医药上市公司龙头。

华仁药业简介

山东华仁世纪集团于1998年成立华仁药业,2010年实现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非PVC软袋大输液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2010年正式上市至2019年5月这一阶段,公司先后历经了“易主”(2016年实控人由公司创始人梁福东变更为“直销大王”周希俭)、“收购流产”(2018年筹划收购国内知名护肤品牌韩后最后失败)等一系列重大事项,坎坷历程最终在财务上的体现是,自2015年之后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了“结构性”下降,巨大落差背后,是接下来连续5年无法企及上市起点时的窘境。

图片.png

图:华仁药业2010-2019年归母净利润

华仁药业2020-2022年的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两项指标均实现连续增长。前者从13.17亿元增长至16.19亿元,后者从0.95亿元增长至1.81亿元,三年翻倍。

图片.png

华仁药业2020年增加研发投入,全年共开展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和化妆品等在内共46个研发项目,产品研发端取得新突破。背后深层次的数据是,研发支出从2020年的5521.71万元提高至2022年的6301.01万元,同期,研发支出占比总营收从3.42%上升至3.89%,研发人员占比从12.44%提高至14.44%。

在曲江金控“手中”华仁药业系列收购实现了产品的大面积优化与升级,如广西裕源药业(承诺利润3300万元)补齐了大输液品种和品规,如安徽恒星制药(承诺3年累计利润2.4亿元)支撑了向呼吸系统、精麻药物领域拓展。使上市公司产品线由原来极其单一的“非PVC软袋”扩容至扩增为“非PVC软袋”、“直立式软袋”,“腹膜透析液”和呼吸系统用药“多索茶碱注射液”等。

陕药集团四大板块介绍

一是“医药工业板块”,包括与美国强生、泰国正大、中国医药集团等国际企业和央企合作建成西安杨森(陕药集团持股21%,实控人为强生(中国)投资公司)、西安正大、国控陕西等,涉及化学药、生物制药、中医药药品全领域。“吗丁啉”“达克宁”等糖豆们耳熟能详的产品就出自其手。

二是“医药包装板块”,核心主体是环球印务(002799),2022年营收29.67亿元,归母净利润0.9亿元,主业是医药纸盒包装产品等设计生产和销售,该板块与真正的“医药主业”还有一定距离。环球印务作为陕药集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权属企业17家),在“2022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已进入前15名。

三是“药物流通板块”:名下派昂医药所承建的西北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一二期均已投运,意在打造西北最大医药物流中心,旗下陕西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拥有3400多家供应商,销售网络覆盖26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21年11月,公司实现营收81.09亿元。

四是“健康板块”:陕药集团受让新上海新太永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3.6%股权,正在推进康养项目、空港医院等项目。在加快“做优生物医药板块,做深中医药板块,做精医疗器械板块,做大医药流通板块,做强医药包装板块,做实大健康板块”之下,陕药集团各板块发展均持续推进。

“十四五”的目标是实现资产规模和年营业收入均突破500亿元、年利税总额突破50亿元、上市和拟上市企业达到5户。截止2022年底,陕药集团资产总额231.81亿元,营收269.12亿元,利润总额8.03亿元。

可以预见,此次事项顺利完成之后,倘若控股权发生变化,对陕药集团而言有诸多利好。例如在业务端产生密切协同,包括华仁药业大容量制剂、医疗器械等产品为主线对应的“做精医疗器械板块”,基础输液、大健康产品为两翼对应的“做实大健康板块”等;再如助推集团“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兑现,无论是“完成生物制药、中药类权属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重组上市”,提升资产证券化率,还是“上市和拟上市企业达到5户”,亦或者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等,都大有裨益。

2、北交所启动新一轮改革—“深改19条”

宣布设立两周年之际,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迎来了新一轮改革。高质量建设北交所重磅政策发布,明确未来发展路线图。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下称《意见》),涉及19条内容,包括北交所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多方面举措。上述举措亦被市场称为“深改19条”。“北交所正式运行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集聚,市场功能稳步发挥。”证监会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北交所规模发展攻坚期、功能完善关键期、层层互动深化期、生态培育巩固期。

北交所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运行,近两年时间里规模不断壮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计222家,是开市时的近3倍。上述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已达557万户。

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改革举措陆续落地。10月8日晚,北交所官网发布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下称《转板指引》),涉及引导上市公司稳妥启动(转板)、进一步理顺转板程序安排等。

在北交所持续深化改革中,推进转板一直是市场呼声较高的改革举措之一。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打通资本市场体系的联结机制,对于提高北交所市场流动性、活跃市场交易,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深改19条”落地

稳妥有序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扩大做市商队伍、丰富做市商库存股来源,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投资……北交所的新一轮改革囊括多方面重点内容。9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意见》,涉及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等四方面工作举措,共计19条内容,被称为“深改19条”。

围绕《意见》贯彻落实,当天,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北交所发布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七方面举措,全国股转公司进一步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多个此前市场高度关注的改革方向,此次均有涉及。

本轮改革重点内容包括:稳妥有序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扩大做市商队伍、丰富做市商库存股来源,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投资,研究论证结构性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等。

“深改19条”出炉一个月后,北交所改革持续推进,《转板指引》落地。《转板指引》主要修订内容涉及四方面:

一是引导上市公司稳妥启动(转板)。有转板意愿的上市公司,应当从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切实回报投资者出发,审慎评估自身是否符合转板条件,并选聘具有良好执业质量的保荐机构,稳妥启动、推进转板工作。

二是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要求保荐机构勤勉尽责,充分了解公司情况,在此基础上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后及时报备,帮助企业扎实做好转板各项准备工作,实现转板稳启动、稳推进。

三是进一步理顺转板程序安排。保荐机构提交报备文件后,北交所将依规进行完备性核对,开展股票交易核查,并与沪深交易所就涉及的重要监管事项进行沟通协调。相关工作完成后,公司可以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转板事宜。这一程序安排夯实了启动转板程序前的准备基础,有利于保障公司更加顺畅高效推进转板工作。

四是强化“关键少数”监管。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承诺公司推进转板期间“不减持”,防范相关主体利用“忽悠式”转板牟利、损害投资者权益。同时,加强异常交易监管,从严打击利用转板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转板指引》出炉,上市公司转板需要履行哪些程序?据北交所介绍,上市公司转板程序包括四个阶段:

一是准备和沟通。北交所上市公司有转板意愿的,应当先选聘转板保荐机构,接受保荐机构尽职调查,并与保荐机构签订保荐协议等。

二是开会和披露。上市公司可以按要求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具体包括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转板事项,并需要按照规定披露相关公告。

三是申请和审核。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准备好申请材料后,可以向沪深交易所提交转板申请,公司股票在申请的次一日开始停牌。沪深交易所开展审核工作。

四是退市和转板。经沪深交易所审核同意的,上市公司向北交所申请办理股票退市手续,并按照中国结算的要求办理股票跨市场转登记手续等。

北交所称,北交所会同沪深交易所完善了转板监管协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转板过程中市场各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协作安排聚焦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顺畅转板机制,实现服务前移,推动提升转板工作质量。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对:王延韬    审核:侯晓鹏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阳能光伏、 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 、大国之材、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中国卫通、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 、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 投融界、 投资界、 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国企混改研究院、机遇西安、米度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