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0年第26期

行业报告 2020-10-29 10:14:00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中芯国际确认已遭美国限制

      10月4日晚间,中芯国际在港交所通过公告形式对9月27日路透社“中芯国际被美国拉入黑名单”的报道再次进行回应。
      中芯国际表示,经过多日与供应商进行询问和讨论后,知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ofIndustryandSecurity)已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AR744.21(b)向部分供应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针对该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已经展开了初步交流,我们将继续积极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交流沟通。”中芯国际回应称。
      中芯国际还表示:“正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准确性,对于本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本公司将继续跟进此事项,并将适时发布进一步公告。本公司重申,本公司一直坚持合规经营,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2.日本计划联手美国限制技术出口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作为打击“中国制造2025”努力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计划携手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进行合作,设立一个新的出口管制框架,以阻断人工智能(AI)、量子电脑等先进技术的出口。
      日媒报道指出,由于“中国制造2025”提出“军民融合”引起日本当局的忧虑,这一忧虑在于:中国会否借民间技术强化军事力量。因此希望早日通过于多国紧密的合作,针对先进技术进行出口管制。需要注意的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是主权国家最基本的权利。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的多边出口管制体制(MECR)依目的分为多种种类框架,且各自有数十个国家参与,不过问题在于要做出相关决议时、需花费冗长的时间,而日本计划设立一个仅限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参与的新合作框架,一旦有需解决的悬案发生时,能很快进行讨论、在短期间内决定管制的品项,而预估将列入管制对象的先进技术将以AI/机器学习、量子电脑、生物技术技和高超声速技术(Hypersonic)等4领域为中心。
      一名业者指出,若此计划变成现实,那么华为后续面临的“生存挑战”将更严峻,在日本获得芯片和技术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减。

3.台积电超50台EUV光刻机即将就位

      来自Digitimes的报道称,台积电打算在2021年底前购置55台EUV光刻机,以加快EUV相关工艺制程的发展。芯片制程目前已经推进到了7nm以下,这其中最关键的核心设备就要数EUV光刻机了,目前全世界只有荷兰ASML(阿斯麦)可以制造。
      实际上,当前全球一半投入使用的EUV光刻机都在台积电手中,而截止今年二季度结束,ASML累计出货了大概71台光刻机,也就是台积电安装(注意,从获取零件到校准机器使用还需要小半年时间)了30台左右,还有25台的缺口。ASML今年下半年计划出货22台光刻机,明年全年最多50台,换言之,台积电打算抢下这其中超过1/3的供货。
      更关键的是,一台EUV光刻机的价格大概是1.2亿美元(约合8亿元人民币),也就是在2020年底前,台积电买EUV机器就要花超过440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台积电当前两个月的总收入了。
      相较之下,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2021年还不到25台,同时 EUV POD(光罩传送盒)采购量远低于预期。

4.北京首条8英寸MEMS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

      近日,北京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共同投资的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建设项目”正式通线投产运行,产能为1万片/月。这也标志着北京首条商业量产、全球业界最先进的8英寸MEMS芯片生产线进入实际生产阶段。据了解,该项目分期建设,最终完全达产后将形成3万片/月的生产能力
      业内认为,MEMS传感器作为国际竞争战略的重要标志性产业,以其技术难度高、特色工艺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基于对市场需求前景及国内产业链现状的判断,赛微电子在北京经开区、相关基金等多方支持下,于2016年全资收购瑞典Silex。
      数据显示,1至8月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1%。在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北京经开区还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高精尖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实现高精尖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到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

5.中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

      9月26日,为庆贺一年一度的全国各地最好邮票评比颁奖典礼主题活动,中国邮政尤其制做《第4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邮票纪念张一枚。该邮票纪念张复合型配用了NFC芯片,运用近场通讯技术和手机上NFC作用,根据中国邮政APP载入芯片內容,是中国第一枚NFC芯片邮票,也是全球第一枚完成芯片读写能力的邮票。
      该邮票纪念张内嵌120um纤薄芯片,应用高级别安全性数据加密作用载入数据信息,能合理避免故意开启,保证 信息储存安全性。顾客根据安裝中国邮政APP,用含有NFC功能手机接近邮票纪念张中“40”字眼,将载入唯一的芯片ID、该枚邮票纪念张号、佳邮评比邮票书p等內容,提升了顾客对传统式邮票的体验感与欣赏邮票电子器件信息的便利性。
      内嵌芯片还能够纪录每一次载入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纪录剖析,完成顾客应用剖析、销售市场云推广、防伪溯源和电子器件防伪标识等作用,为发布区块链技术邮票夯实基础。
      芯片邮票将互联网技术、前沿技术与传统式邮票有机结合,既最能体现高档防伪标识生产工艺优点,也考虑了防伪溯源、信息化运用等层面要求,是中国邮政邮票发售中的重特大自主创新,也走在了全球邮票发售与印刷的前端。
 

激光器行业

1.创鑫激光推出HMB多波长复合激光器

      秉承“创新驱动,整合致胜”的发展理念,创鑫激光在激光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再次推出颠覆性新品——HMB多波长复合激光器。
      HMB多波长复合激光器可提供8000W的总输出功率,并可灵活调整输出光束模式参数。核心光束输出光纤直径35µm/50µm,输出功率可达4000W,外围光束输出光纤直径300µm-500µm,输出功率可达4000W。
      HMB激光器用于焊接时,核心光束可实现深熔焊接,外围光束可使匙孔周围温度梯度更平缓,焊接时匙孔更稳定,从而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并且可以焊接更为广泛的材料类型,减少飞溅。

2.通快亚太区总部及核心激光发生器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亿美元

       9月24日,太仓高新区与通快集团进行了通快亚太区总部及核心激光发生器项目签约。市委书记沈觅会见了通快集团董事、中国区总裁Stephan Mayer(迈思帆)一行,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红星出席活动。
      本次签约,通快集团把太仓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并将激光发生器、高频发生器等核心产品本地化生产,同时提升、整合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
      通快集团是世界范围内用于柔性钣金加工的机床以及工业激光器的技术和市场领导者,在全球拥有70多家子公司,也是德国工业4.0工作小组成员、德国工业4.0首批创立成员,作为德国政府顾问单位参与发起了德国工业4.0战略,探索未来的工业制造方向,同时也将最新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带到中国。
      根据通快公司前段时间公布的2019/20财年(截止2020年6月30日)业绩显示,销售额下降约8%,至35亿欧元(2018/19财年为38亿欧元);订单量下降至33亿欧元(2018/19财年为37亿欧元),下降幅度为11%。德国是通快最大的单一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1亿欧元;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美国(4.9亿欧元)、荷兰(4.8亿欧元)以及中国(3.5亿欧元)。
      由于中国大陆地区激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快也开始将目光瞄到激光产业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国台湾地区。9月初与台湾工研院以及台湾机械公会的代表在台北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确立合作关系,将在中国台湾台南建立一个台湾激光应用中心。此番通快把太仓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必将加大通快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振业绩。

3.光韵达2.45亿收购通宇航空,全力发展军工航空航天零部件业务

      9月21日晚,光韵达披露重组草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通宇航空剩余49%股权,协商确定通宇航空49%股权交易价格为2.45亿元,通宇航空整体估值5亿元。本次交易现金支付对价0.49亿元,股份支付对价1.96亿元。
      通宇航空主要从事航空飞行器零部件开发制造,业务涵盖航空精密零部件数控加工、航空配套工装设计制造、金属级3D打印等,是国内航空产业的零部件制造服务商。通宇航空现有受托加工产品主要包括飞机结构件零件(包括机头、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垂尾、机翼)、飞机液压系统零件、系统组件零件等,涉及多个军机机型以及 ARJ21、 ARJ22、 C919 等民机机型。此前2019年3月7日,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89亿元已收购通宇航空51%股权,通宇航空成为上光韵达的控股子公司,以通宇航空为平台,光韵达将加工服务业务扩展到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同时,通过将光韵达工业3D打印工艺逐步引进通宇航空,依托公司3D打印技术,将加工服务业务扩展到军工航空航天领域。
      本次收购完成后,通宇航空将成为光韵达的全资子公司,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在客户开拓、产品研发、技术及工艺优化、财务融资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有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在国内航空航天应用领域及3D打印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和业绩的快速增长,提高公司应对多变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4.大族机器人独立后完成A轮融资,金额达1.65亿元

      日前,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了1.65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苏州藤信、北京鸿瀚、深圳中小担等机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智能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推动其在工业、医疗、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上市公司大族激光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团队主要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管团队成员均具有大族激光十多年的管理经验。
      2019年3月大族机器人在德国斯图加特成立了德国子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来自弗朗恩霍夫协会、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汉堡工业大学,并聚集了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印度、新加坡、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等国的世界顶级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
      2020年9月,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智人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王光能、张国平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8000万元的价格向智人团转让公司持有的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50%股权。此后,大族机器人完成独立,不再纳入大族激光合并报表范围。
 

、新能源行业

1.宁德时代联手科士达进军欧洲储能市场

      据外媒报道,宁德时代近日与科士达已合作开始在欧洲提供“一体式”单相户用储能解决方案,并向荷兰的家庭储能市场开始进军。宁德时代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之一,也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主要电动汽车(EV)厂商的供应商,同时也为固定储能行业制造和供应电池和解决方案,包括磷酸铁锂电池。
      早在今年4月就有报道称,宁德时代已与总部位于深圳的逆变器和储能制造商科士达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在中国福建建立了一家新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工厂。据称,这两家公司将在该工厂投资约1.5亿美元,年产能约为1GWh,将生产锂离子电池组以及用于太阳能+储能的集成产品。
科士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两家公司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开发和探索全球能源储能市场,特别是在荷兰、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
      据科士达透露,科士达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球安装了25GW的逆变器解决方案。同时,宁德时代仅在2019年就提供了超过40GWh的电动汽车电池。在过去的几年中,这家电池制造商一直在向全球扩张,包括与美国电网规模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和集成商Powin Energy签订了1.85GWh的总供应协议,并正在德国建设一个“超级工厂”,据报道初始产能为14GWh。

2.特斯拉上线电池回收业务

      近期,特斯拉在国内推出了电池回收服务,承诺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均不做填埋处理,由而由专业指定工厂的合格专业人员处理,可100%回收利用。
      特斯拉指出,相比回收再利用,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是一项优先选择。因此在报废消费级电池组并做回收处理前,特斯拉会尽一切努力延长每个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服务中心可处理不再满足客户需求的任何电池。
      而特斯拉联合创始人JB Straubel创办的初创公司Redwood Materials,主要进行电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业务,这与特斯拉看重的电池回收不谋而合。目前其已与松下建立合作关系,将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的废料进行回收利用,用于新电池的生产制造。
      可以预见的是,特斯拉的电池回收初期或与Redwood Materials展开合作,随着体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回收企业将陆续进场布局。
      事实上,动力电池近一半的成本都来自镍、钴、锰等贵重金属原材料,电池回收这门生意蕴含的巨大的行业机会。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底约有20万吨动力电池面临退役,电池回收的窗口期正在开启。
      瞄准百亿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蓝海,来自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以及第三方回收企业等都在积极布局。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1-7月中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注册量达41家,较2019年同期上升了71%。截至2020年8月13日,国内共有208家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

3.特斯拉再度降价,将为电动高端市场带来震动

     相对于10月1日降价引发的万群沸腾, Model S的降价显得波澜不惊。就在Model 3降价后的13天,特斯拉官方再次宣布Model S长续航版与高性能版均降价2.3万元人民币,至此Model S的价格下探到73万和83万区间。
      今年以来特斯拉对Model S已经调价3次。第一次是今年的5月份,特斯拉Model S全系车型价格下调了2.9万元。第二次在今年的7月,特斯拉Model S又进行了调价,全系车型下调0.8万元。本次又下调了2.3万元的售价,Model S 在2020年整体已经降价6万元。
      6万元的降幅对于售价70多万元的汽车来说已经接近10%,但是相对于Model 3高达20%的降幅来说,还只是热身而已。特斯拉此次调价是一次全球行动,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Model S均进行了3000美元左右的降幅,同时在部分地区Model X也有3000美元降幅。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具备价格标杆效应,也就是说特斯拉是电动汽车市场中的价格参照物。特斯拉用17年的时间树立了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优势。特斯拉输出给消费者的,除了品牌,还有标准,价格也是标准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斯拉在国产后,与中国自主品牌在价格竞争形成了短兵相接的态势。这一次虽然是Model S的降价,但其价格也直接指向了像高合、红旗等定价于80万元左右的自主高端品牌。
      特斯拉的不断降价,将加速中国自主品牌持续进化,不仅仅是在产品品质与创新体验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也将会倒逼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合理的价格。同时,特斯拉降价,必然会引发其他车企在价格方面的跟进,由此将为红旗、奥迪e-tron等高端电动品牌的价格与竞争策略带来影响。

4.蔚来换电服务突破100万次

      蔚来汽车宣布,截止今年10月5日,公司已经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累计超过100万次。这距离其5月26日宣布完成换电服务超50万次的时间间隔不足半年。
      蔚来汽车表示,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55座换电站,拥有1200项专利技术,换电时间仅3分钟,单车换电次数最高超500次,累计为用户节省费用超1亿元。
      从0到50万次再到100万次,蔚来汽车的换电频次快速增长,表明其换电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同时也表明换电模式将成为解决用户续航里程焦虑,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可靠途径。
      就在近期,由北汽新能源、蔚来、中汽中心等牵头起草的GB/T《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通过了审查。除了蔚来之外,包括北汽、东风启辰、枫盛汽车、大运汽车、昌河汽车、江淮等主机厂也推出多款换电车型,预计后期还将有更多换电车型亮相。
      此外,在2020年,包括包括吉利、东风、上汽等头部主机厂也在布局换电市场,目标车型市场集中在出租、网约车等B端场景,换电领域的竞争也将逐步升温。

5.1-8月锂电池产量105.3亿只

      10月9日,工信部网站公布1-8月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8月当月,全国锂离子电池完成产量17.9亿只,同比增长23.3%;铅酸蓄电池产量2078.2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9.3%;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产量37.5亿只,同比增长5.9%。
      1-8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105.3亿只,同比增长4.2%;铅酸蓄电池产量13862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1.0%;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产量254.7亿只,同比下降2.5%。
      效益方面,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电池制造企业营业收入4469.3亿元,同比下降7.2%,实现利润总额197.6亿元,同比增长0.8%。

、复合材料行业

1. 轨道交通每年或为碳纤维复材带来5万吨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国内铁路干线已开通86条,长度达到3.7万公里,在线运营的列车达到3665组,运营里程及列车保有量均占世界的2/3。
      按照国家铁路局的规划,到2030年,铁路里程将达4.5万公里,7000组列车将投入使用。在城轨方面,截止2019年底,国内有40个城市共开通208条城轨,里程达到6736公里,列车数量达到6966列。“预计到2025年总计将再建7800公里,届时列车保有量将超16000列。这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带来巨大的市场诉求。”
      在由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智慧轨道交通产业观察、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峰会”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复合材料研发部部长高玉龙分享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的应用。
      高玉龙表示,目前中国高速列车有3800组,碳纤维等复材的使用率若达30%,将产生30~50万吨需求,若推广至城轨及货运等领域,将超过100万吨的需求。“如果进展顺利,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交列车的使用可期待3~5万吨/年的市场规模。”
(1)应用经验日趋成熟
      国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交列车的应用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机车、客车、货车、高速列车、城际、城轨等不同应用领域研发大量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逐步成为系统解决方案,如在轻量化方面,列车头罩的整体成型,减重20%;风挡渡板整体成型,减重40%;司机室整体成型,减重35%;操纵台模具成型,减重30%;设备舱减重35%;裙板整体成型,减重30%。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正逐步向主结构发展,他表示,时速140公里的下一代地铁司机室、车体、构架及设备舱等主结构,正在进行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复杂部件的设计工艺探索,为主结构向碳纤维复合材料迁移准备技术储备,目前已完成运用考核。
      “碳纤维复合材料正在逐步向高速列车领域发展。”他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高铁模块化结构,可单件、也可模块及整体拆装,形成抽拉式底板和折页式裙板,便于组装、维护。如此一来,与传统的铝合金相比减重达到35%,并可承受振动冲击和高温、高湿、风沙雨雪侵蚀。
(2)突破与挑战
      高玉龙分析了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交列车应用的技术突破。他表示,经过四代设备舱的研发及过程优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成本达到铝合金的1.5倍,达到减重30%。“通过大批量生产驱动则可实现与铝合金成本相当。”
      材料选型方面探索了适用于轨道车辆的满足低成本、中强、中温、耐候、抗冲击等技术要求的织物、预浸料、芯材、胶粘剂体系;树脂体系方面探索了不同树脂的阻燃改性方法,表面防火膜等多种阻燃解决方案,解决了设备舱的防火问题,摸索出适用于轨道车辆结构的耐火方案。
      检验验证方面通过了设备舱骨架及模块强度试验、模态试验、防火试验、冲击试验、无损检测等验证要求。
      “未来需要充分挖掘复合材料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结构,探索高效、自动化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与成品率。”
      最后,他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面临的挑战。“形成轨道交通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仿真优化、试验验证、制造检查、检修维护、回收利用等的基于TQC控制的一站式轻量化解决方案,并实现工程化迁移目标,仍面临艰巨挑战。”

2.东丽M55J高模量碳纤维复材用于欧洲航天局最新航天器任务

      2020年9月3日,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简写ESA)通过其小型航天器任务服务( Small Spacecraft Mission Service,简写SSMS)模块化共享系统成功发射并部署了50多颗卫星。
      这种创新的模块化有效载荷分配器将使卫星发射更加方便和经济实惠,它采用了东丽先进复合材料公司(Toray Advanced Composites,简写TAC)的RS-36太空认可复合材料制成的。
      新的Vega小航天器任务服务(SSMS)包括一个创新的模块化分配器,该分配器是在Vega火箭的整流罩中发射的。该分配器是由位于捷克的SAB航空航天公司为ESA的Vega主承包商Avio设计并制造的。该分配器每次发射最多可容纳50颗卫星,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允许将模块配置以满足每个单独的发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效负载可用性,并使发射成本最小化。
      Vega的所有卫星小型航天器任务服务(SSMS)分配器被放到欧洲太空港的火箭有效载荷适配器上
      SSMS系统使用轻质夹心板结构制备而成,其中蒙皮结构采用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使用Toray RS-36型树脂和复合材料,它是通过使用日本东丽M55J级高模量碳纤维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增强制备而成,可以为整体结构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这些材料由TAC位于英国诺丁汉兰利工厂的欧洲热固性系统卓越中心提供。
9月2日,Vega VV16航班从法属圭亚那的欧洲太空港起飞
      “SSMS展示的创新是旧空间与新空间相结合的又一个激动人心的例子。” 东丽公司高级航空航天和通信事业部经理克莱尔·贝克(Claire Baker)介绍道。“ Toray RS-36等成熟的材料技术使航天界能够充满信心地进行创新,拥有悠久的航天材料传统和可靠性。总之,这使小型卫星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进入太空。我们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任务。”

3. 常州投资50亿元建设新创碳谷项目

      近日,中国常州高新区举行2020年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新创碳谷建设启动仪式,新创碳谷项目总投资50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碳纤维生产车间等建筑18万平方米,规划年产3.6万吨大丝束碳纤维及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预计达产后将年新增产值收入100亿元。该项目建设单位经过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拥有各类专利582件,其中发明专利181件,掌握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技术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新创碳谷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形成万吨级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基地,实现将低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向两头延伸,形成“复材设计-检测测试-经编织造-复材成型加工-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将在国内碳纤维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将有利于巩固常州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

4. 碳纤维预浸料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碳纤维预浸料是把基体(Matrix)浸渍在强化纤维(Reinforced Fiber)中制成的预浸片材产品,是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碳纤维预浸料是由增强体,如碳纤维纱、树脂基体、离型纸等材料,经过涂膜、热压、冷却、覆膜、卷取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又名碳纤维预浸布。
(1)碳纤维预浸料性能
       碳纤维预浸料具有强度高、密度小的特性,碳纤维预浸料的强度可以达到钢材的6-12倍,密度只有钢材四分之一。且可塑性好,可根据模具形状做成任何形状,成型容易,便于加工耐腐蚀,寿命长。
(2)碳纤维预浸料种类
       碳纤维预浸料的种类有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及编织碳纤维预浸料,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在纤维方向有最大的强度,通常用于有不同方向组合的叠层板,而编织碳纤维预浸料具有不同的编织方式,其强度在两个方向约相等,可应用于不同的结构物。目前碳纤维预浸料主要使用热固性材料环氧树脂,由于预浸料的树脂固化状态为B-stage,因而预浸料需于低温环境保存。
      碳纤维预浸料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钓具、运动器材、体育用品、航空航天等领域, 军事上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卫星、雷达、防弹车、防弹衣等重要军工产品。
(3)碳纤维预浸料市场前景
      碳纤维产业不仅包括聚合、原丝及碳纤维的生产过程,而且包括下游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及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据ReinforcedPlastics援引的报告称,2019年全球碳纤维预浸料市场达40亿美元,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增长率超过11%。由于生产成本的飞升和总需求的增长,碳纤维预浸料的价格将以更快的速度上涨。全球的预浸料供应商数量不断上升,整体的市场充满着创新的活力,产品性能有了更高的表现。
(4)碳纤维预浸料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碳纤维行业的发展,碳纤维预浸料产品在近几年呈现了新的预浸发展趋势。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在工业领域的优势日益明显。
      开发针对不同应用的专用预浸料:如汽车领域,对零件短时间成型要求高,为满足后续快速成型工艺,必须开发<5min的快速固化预浸料。
      针对功能化的预浸料:在树脂中混入纳米碳管或短切碳纤维制成具有吸波功能的预浸料,等等趋势。

5.中材科技投资约10亿元建玻纤生产线

      中材科技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纤之控股子公司泰玻邹城拟对ZF01线进行冷修改造,投资99,925万元建设年产6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细纱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实现产能扩容。
      公司同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南玻有限拟投资28,366.63万元推进工信部“2019年国家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我国复合材料测试评价水平,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的复合材料测试评价中心。

、卫星通信行业

1. 调研与市场公司发布2020-2025年北美小卫星市场报告

      据美国市场观察网站2020年9月17日报道,国际市场调研机构调研与市场(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已发布了“2020-2025年北美小卫星市场——发展、趋势和预测”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北美小卫星市场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3%以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包括通信在内的各种军事需求,全球的国防机构都需要太空能力来满足更快速的作战反应能力要求。纳卫星和微卫星能提供高可见度来应对敌方的战术行动,快速获取近实时信息和图像有助于补充加强空中侦察。纳卫星和微卫星还可以在危机时刻随时部署,为军事行动查漏补缺。
      商业应用对卫星网络和服务的需求已呈增长趋势。谷歌和脸谱等企业越来越需要卫星宽带和网络来提供商业服务,相关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应用需求,需要发射数百颗新卫星。此外,放宽对商用辨率卫星图像销售的监管,也为该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但随着近期新冠疫情的爆发,北美卫星产业的前景目前蒙上了一层阴影,疫情已对该地区的卫星制造商和发射服务提供商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主要市场趋势
01军用领域复合年均增长率最高
      军用卫星主要用于两类特定任务——监视和侦察。军用卫星能对某一地区提供连续的覆盖,并能在发现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情况下提供早期预警。安装在这些卫星上的传感器还可以自动感知核爆炸并确定爆炸位置,同时进一步传递战略打击评估所需的必要信息。以前,技术先进的国家是发展军用卫星的先驱者,但随着智能传感器和微卫星的出现,全球许多国家或已发展了其军用卫星网络,或与其技术伙伴合作,根据需求获取相应技术。多个正在研发的项目会在预测期间为全球参与者创造潜在的市场机会。
      例如,作为“黑杰克”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发一系列高成本效益的侦察卫星原型。“黑杰克”项目旨在将侦察与通信载荷集成到标准商用卫星中,由于商用卫星的发射率高,从而可以加快构建星座的速度。该项目的成功与否将影响美国旨在到2022年建立一个由约90颗卫星组成的低地球轨道(LEO)星座的太空计划。
02美国将继续主导市场发展
      美国强大的小卫星设计与制造能力支持为特定应用服务开发定制卫星,从而推动了美国小卫星产业的发展。美国的运营商每年都会发射几颗小卫星,以满足众多应用对此类卫星的需求。例如,除地球观测和通信外,一些小型卫星项目的目标是对星系、行星和恒星进行正常物质测定。针对相关应用,美国航空航天局2018年7月发射了HaloSat卫星,以绘制银河系热气体分布图。
      HaloSat由蓝色峡谷技术公司制造,采用了蓝色峡谷技术公司的XB1平台和L3 通信公司的Cadet无线电设备。其载荷由3部XR-100SDD硅漂移探测器(SDD)、X射线准直器、反符合屏蔽和相关电子设备组成。由于小卫星具有更好的性价比,预计在预测期内,多样化的应用方案将为小卫星在美国创造出更多的需求,从而取代传统的全尺寸卫星。
03竞争格局
      尽管北美小卫星市场的特点是参与企业众多,但该市场仍由少数几家企业所主导,这归因于这些企业提供了大量产品。除传统卫星制造商外,还有许多投资者涉足这一“焦点市场”,因而该市场的动向预计会发生重大变化。为保持竞争优势,一些卫星企业计划内部制造太空系统、载荷或子系统与部件。例如,2019年4月,获得空客公司技术支持成立的合资初创企业一网卫星公司宣布,计划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新工厂制造其900颗卫星中的大部分卫星。
      同样,针对微型化,以及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系统等重大技术变革,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抓住新兴的市场机遇。此外,由于与卫星产业的研发周期长,一些企业面临着设计责任、新生产工具研发、加大资金投入、交付进度以及特定合同条款等许多风险。如果无法迅速解决这些风险,可能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财务状况,并使它们面临收入波动的风险。

2. OneWeb将在2020年底恢复发射任务

      据satellitetoday网站2020年9月21日报道,OneWeb公司将于12月与阿丽亚娜太空公司恢复发射,以建立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阿丽亚娜太空公司将再提供16次卫星发射服务,每次发射将为OneWeb星座增加34至36颗卫星。
      与此同时,OneWeb公司自2020年3月申请破产保护后,正在与英国政府、Bharti公司和休斯网络系统公司达成重组协议。英国政府和Bharti公司在7月宣布成立财团,各提供5亿美元用于收购OneWeb公司。休斯公司于7月加入该财团,投资5000万美元。目前这笔收购方案仍须监管部门批准,预计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目前OneWeb公司有74颗卫星在轨,12月重启的发射任务将使该在轨卫星数量增加至110颗。OneWeb公司计划在2021年底开始商业服务,并在2022年底完成整个星座的部署。初始服务区域为北纬50度以上的地区,包括英国、阿拉斯加、北欧、格陵兰、冰岛、北极海和加拿大。由OneWeb与空客公司合资的OneWeb卫星公司将负责卫星生产工作,目前该公司正在增加产量,以满足即将到来的发射计划。
      OneWeb此前申请在原有的720颗Ku-和Ka频段卫星星座的基础上再增加1280颗轨道高度为8500公里的V频段卫星。2020年8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授予OneWeb公司市场准入许可,准许将其星座扩展到2000颗搭载V频段、Ku-和Ka频段有效载荷的卫星星座。根据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要求,OneWeb必须在2026年8月26日前发射并运行50%的卫星,即1000颗卫星,其余卫星必须在2029年8月26日前发射并运行。

3. 高轨遥感星高分十三号发射成功

      10月12日0时57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高分十三号卫星直冲云霄,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三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是一颗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火箭发射试验队在本发火箭的可靠性提升、产品去任务化和射前准备流程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此次任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了近年来最多的一次技术状态变化——更新了16项首飞首用技术,主要涉及卫星整流罩、箭上增压输送系统、三级火箭点火器、激光惯组数据等方面。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49次发射。

4. 银河航天二发星自研载荷在西安交付

      继今年1月16日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由银河航天首发,成功发射后,近日,银河航天已经完成二发星载荷研制,已于9月18日进行载荷舱转运。
      这是自今年初正式开始二发星型号研制以来,银河航天首次在西安载荷AIT研发示范线上进行载荷研制工作,是示范线上研制的首个宽带通信卫星载荷,也是具有国际先进性的Q/V/Ka频段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载荷。
      此前,银河航天首发星成功发射。该星不仅是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到16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也是我国由民营公司生产的唯一的宽带互联网卫星,在国际上第一次验证了低轨Q/V/Ka等频段通信,并在此后实现了我国首次低轨卫星互联网5G通信试验。
      今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2020年被认为是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元年,卫星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金融资本市场

1.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其要点解析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自《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国发〔2005〕34号)印发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也要看到,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要点一: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一是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和法律责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要履行诚信义务,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切实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要依法合规运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忠实勤勉履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作用。建立董事会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机制,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科学界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相关方的权责,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严格执行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快推行内控规范体系,提升内控有效性。强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线要求,倡导最佳实践,加强治理状况信息披露,促进提升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开展公司治理专项行动,通过公司自查、现场检查、督促整改,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仍存在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让资本市场IPO回归到为投资者谋收益、为上市公司谋发展、为利益相关者谋福利的初心和使命上,就要建立投资者友好型的公司理性资质体系,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必须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与内控体系,激活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让监事和独立董事能够真正发挥积极有效的监督作用。除了要完善董事、高管、监事们的激励机制,建立企业薪酬市场化评价机制,还要健全监事高管的问责机制,彻底扭转控制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下一步要落实中央会议精神,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应该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的重中之重。
      二是强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线要求。资本市场是规则导向的市场,法治兴,则市场兴。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只有牢牢守住公司治理底线要求,才能取信于投资者、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从而赢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监管部门应立足本位聚焦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刑事移送等手段,严厉打击违反底线要求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威慑。
      三是倡导上市公司治理最佳实践。经过多年发展,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成为国内各类企业共同的示范样板,应当成为公司治理最佳实践的优秀代表。交易所、协会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应继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上市公司“见贤思齐”,形成和打造规范治理的新格局,切实推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水平有效提升,筑牢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
      四是加强公司治理状况信息披露。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保障信息披露质量的前提,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够强化对管理层的约束、促使他们恪尽职守。应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则、强化外部监督等方式,加强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披露,促进提升公司决策管理的科学性。
      五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以提升透明度为目标,优化规则体系,督促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标准,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优化信息披露编报规则,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要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并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相关部门和机构要按照资本市场规则,支持、配合上市公司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要点二: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一是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优化发行上市标准,增强包容性。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提升拟上市企业规范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上市。发挥股权投资机构在促进公司优化治理、创新创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在培育企业上市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鼓励上市公司盘活存量、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完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丰富支付及融资工具,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证券市场价格、估值、资产评估结果在国有资产交易定价中的作用,支持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境内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境外优质资产,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提升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研究拓宽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渠道。
      三是完善上市公司融资制度。加强资本市场融资端和投资端的协调平衡,引导上市公司兼顾发展需要和市场状况优化融资安排。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条件,研究推出更加便捷的融资方式。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长期限债务融资。稳步发展优先股、股债结合产品。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探索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四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在对象、方式、定价等方面作出更加灵活的安排。优化政策环境,支持各类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强化劳动者和所有者利益共享,更好吸引和留住人才,充分调动上市公司员工积极性。
要点三: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有专家指出,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退市难、退市慢仍然比较突出,尚未实现应退尽退。一是一些无主业的空壳公司没有被及时淘汰,通过卖房保壳补贴保壳等手段长期滞留资本市场,严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市场化约束机制尚未形成,导致在成熟市场中较为常见的市场化退市、主动退市等较为少见。9月底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要完善标准,简化程序,畅通渠道,健全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机制,以及严厉打击规避退市行为。《意见》再次明确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这一思路。
      一方面,严格退市监管。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通过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方式恶意规避退市行为,将缺乏持续经营能力、严重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公司及时清出市场。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的责任追究力度。支持投资者依法维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此外,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等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畅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综合施策,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方式出清风险。
      证监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全市场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强化交易所退市实施主体责任,优化投资者保护等配套制度安排,推动形成“有进有出”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市工作机制,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要点四: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
      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坚持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机制,强化场内外一致性监管,加强质押信息共享。强化对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风险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分层次、差异化的股票质押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控制限售股质押。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化解。
      二是严肃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方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坚持依法监管、分类处置,对已形成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要限期予以清偿或化解;对限期未整改或新发生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要严厉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依规认定上市公司对违规担保合同不承担担保责任。上市公司实施破产重整的,应当提出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的切实可行方案。
      三是强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政策支持。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对上市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证券监管部门要在依法合规前提下,作出灵活安排;有关部门要依托宏观政策、金融稳定等协调机制,加强协作联动,落实好产业、金融、财税等方面政策;各级政府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劳务用工、生产资料、公用事业品供应和物流运输渠道,支持上市公司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要点五: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
      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证券法等法律规定,加大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协作,实现涉刑案件快速移送、快速查办,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违法违规行为认定规则,办理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案件时注意区分上市公司责任、股东责任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个人责任;对涉案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一并查处,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依法采取暂停、撤销、吊销业务或从业资格等措施。
      还要推动增加法制供给。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重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完善证券民事诉讼和赔偿制度,大幅提高相关责任主体违法违规成本。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依法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推广证券期货纠纷示范判决机制。
要点六: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
      一是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向,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目标。加强全程审慎监管,推进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提高上市公司监管有效性。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督及自律管理职责、上市公司协会自律管理作用。
      二是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上市公司要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稳健经营,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各尽其责,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对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上市公司要依法维权。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三是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健全中介机构执业规则体系,明确上市公司与各类中介机构的职责边界,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相关中介机构要严格履行核查验证、专业把关等法定职责,为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服务。相关部门和机构要配合中介机构依法依规履职,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相关信息。
      四是凝聚各方合力。完善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推进上市公司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财政、税务、海关、金融、市场监管、行业监管、地方政府、司法机关等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增加制度供给,优化政策环境,加强监管执法协作,协同处置上市公司风险。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共同营造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2. 国家支持混改企业上市,部分省份年底国资证券化率将超50%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改正在加速迈入“升级版”,资本市场将成为深化混改的重要阵地。国务院近日发文鼓励混改试点企业上市。专家分析,目前央企和国企的资产证券化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资本市场在国企混改中将大有作为,积极推动国企上市、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发挥多重积极效应。
国企上市仍存较大空间
      目前,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多家混改企业正在积极推动上市。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实施混改3700多项,引入非公资本超过1万亿元,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比2012年年底提高近20个百分点。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65%已进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61%、利润总额的88%来自于上市公司。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表示,以国有资产证券化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形式得到了普遍推广,各地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步伐正在加大加快,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多家国企对企业上市进行了布局,地方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也随着一系列国企配套改革政策的推进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国有资本证券化的改革实践看,各地国企改革文件中,对国有资本证券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计划,多数省份提出到2020年底国有资产证券率达到50%以上。例如,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提出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达到50%以上,山东提出达到60%以上,江西提出达到70%以上,浙江提出要达到75%。
      李红娟表示,在新一轮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政策强劲推动下,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国资证券化率均已超过50%,但是较国际上一流的集团企业的证券化率,目前央企和国企的资产证券化率整体还是偏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甚至在国内同比水平下,有的地方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还不足14%,明显低于央企和非国企。
      据工银国际测算,2019年底国企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1.3%,其中地方国企的资产证券化率仅为13.7%。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或将释放出超过十万亿的增量上市资产。
推动国企改革走向纵深
      除了改善企业治理、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之外,优化国企股权结构和融资模式、提升国企资产证券化比重还有其他积极的正向外溢效应。
      在中国经济逐步形成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在国企混改中将大有作为,积极推动国企上市、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发挥多重积极效应。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依托资本市场实施混改,即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合理确定混改股权出让价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也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的介入,将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加快实施混改。
      此外,推动国企上市对于降低国企较高的杠杆率有重大意义,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分析,资产证券化对于提升国企效益、优化其债务结构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的总负债占比低于其总资产占比,凸显出直接融资对于间接融资的替代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利润总额占比均大幅超过其资产、负债比重,体现出其经营效益远高于非上市国企。
      程实还表示,国企上市有望兼顾“管资本”与“稳民企”,优化国企股权结构和融资模式与缓解民企融资“难”和“贵”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对偶问题,国企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利于去杠杆和防范风险,也减少了对民企在间接融资方面的挤出效应。
      工银国际发布的研报显示,在贷款占社会融资比重超过七成的中国金融系统中,民企更加依赖于间接融资,但融资能力却与其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比如,仅从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看,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除国有与集体之外的企业占比均值在五成以上。由此可见,如果能优化国企的融资模式,也有望减少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的挤出效应,缓解其融资“难”和“贵”的压力。

3.《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点解析

      10月11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发布,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等.
以下为十大要点:
要点一: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
       实施方案指出,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建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要点二: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
      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试点实行土地二级市场预告登记转让制度。
要点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完善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允许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要的特殊工时管理制度。
要点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率先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探索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深入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支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探索与企业市场地位和业绩贡献相匹配、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激励的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要点五: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
      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支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完善经营邮政通信业务审批机制。试点能源领域许可审批告知承诺制。推进破产制度和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行破产预重整制度,完善自然人破产制度。
要点六: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按程序赋予深圳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支持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办理R字签证和提供出入境便利。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提供便利。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不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
要点七: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
      支持以规则衔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强对重大疑难涉外商事案件的业务指导。支持完善法治领域跨境协作机制,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
要点八: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
      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深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深圳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合规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探索完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进一步放开保税燃料油供应市场。
要点九:创新医疗服务体系
      支持在深圳开展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支持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支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要点十:完善文化体育运营管理体制
       完善文化体育运营管理体制。支持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完善院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制度。按程序赋予省级电视剧审查等管理权限。支持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文化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支持开展体育消费城市试点,推进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创新促进体育赛事发展的服务管理机制和安保制度。
深圳试点数字人民币 
      此前,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本地促消费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联合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本次试点由深圳市罗湖区出资,通过抽签方式将一定金额的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方式发放至在深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社会公众可持发放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在有效期内至罗湖区指定的商户进行消费。具体来看,此次活动面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5万个。
审核效率提升  
      自深交所6月22日受理存量企业平移的IPO申请至今,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启动已满百日。从数量上看,截至10月9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共受理399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193家企业再融资申请
      具体来看,在深交所累计受理的399家创业板注册制企业IPO中,剔除3家已终止的企业外,42家已注册生效,28家提交注册,23家通过上市委会议,1家暂缓审议。此外,处于已问询、已受理和中止状态的分别有99家、30家和173家。在42家注册生效的拟IPO企业中,已有35家成功上市。
      东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进一步加速我国资本市场迈向更加成熟、健康、有序、公平的直接融资市场。整体上看,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在企业融资端主要呈现两大亮点:一是发行速度大幅加快,二是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再次提高门槛。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目前创业板注册制采取“3+3”安排,即交易所问询时间小于3个月,公司回复时间小于3个月;交易所通过审核问询后,提交证监会20天内决定是否注册,无疑大大压缩了企业的上市排队时间。据测算,2020年非注册制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平均排队时间为534天,而8月份后创业板注册制新上市公司的平均排队时间仅为49天,非首批注册制新股则平均为63天
      从再融资角度看,截至10月9日,深交所累计受理19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从进度看,剔除12家项目动态已终止外,30家企业再融资注册生效,36家提交注册,11家通过上市委会议。此外,处于已问询、已受理和中止状态的分别有90家、7家和7家。
       在10月9日,楚天科技重大资产重组拿到了证监会的注册批文,成为重大资产重组试点注册制下首个率先“跑”完审核全程的“选手”。全流程仅用92天。

4.证监会:全市场注册制条件逐步具备,适时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

      据新华社10月15日消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证监会推动形成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布局,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框架。
      这是易会满受国务院委托,于15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关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作出的表示。他在报告中指出,证监会初步建立了“一个核心、两个环节、三项市场化安排”的注册制架构。
      “一个核心”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要求发行人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两个环节”就是将审核注册分为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各有侧重,相互衔接。“三项市场化安排”为设立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建立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承销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审核注册机制。
      易会满表示,试点注册制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不断深入,各领域各环节改革有序展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推动了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压实了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促进了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等。
      易会满说,注册制改革关乎资本市场发展全局,意义重大。经过科创板、创业板两个板块的试点,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证监会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选择适当时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功能。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对:闫晨曦    审核:侯晓鹏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冯征昊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阳能光伏、 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 、大国之材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中国卫通、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 、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 投融界、 投资界、 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国企混改研究院机遇西安、米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