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0年第25期

行业报告 2020-10-09 17:57:00

半导体芯片行业

1.华为禁令生效,索尼等日本半导体厂纷纷停供华为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已正式生效,届时使用到美方技术的芯片企业将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向华为供货。
    美国追加禁令防堵华为,并通过“迂回”策略(透过第三方业者采购)规避5月时公布的禁令内容,将所有涉及美国技术的晶片供应给华为的途径彻底断绝。即便是第三国的半导体企业,只要使用美国的软体(SW)、技术/设备,在供货给华为之前也要先取得许可。据日经新闻15日报道,随着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于15日正式生效,日本半导体厂商也相继停止对华为的出货。铠侠已于15日停止对华为的NAND Flash出货,铠侠向日经新闻表示,“将采取符合各国法令的措施”。
    索尼是华为智能手机CMOS感测器的供应商,而索尼已在15日之前就停止供货。索尼和华为之间的年间交易额达数千亿日元,索尼正考虑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除索尼外,生产通讯机器半导体的三菱电机也已暂时停止部分产品对华为的出货;瑞萨主要供应5G基地台用半导体给华为,之后将计划增加对爱立信、诺基亚等其他基地台厂商的销售。另外,东芝将自15日起暂时停止出货HDD和半导体给华为。东芝表示,“将确认自家产品是否为管制对象”。

2.比亚迪切入苹果产业链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苹果9月发布会即将举行,消息称比亚迪电子已成为此次iPad新品的代工方。
    此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2020年首份苹果研究报道中预测,比亚迪将在2020年取代广达,负责一部分入门级iPad的组装订单。他表示,如果比亚迪电子2020年顺利生产iPad,在2021年有望获得更高版本iPad的组装订单。
    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拿下苹果iPad代工订单,意味着比亚迪电子在消费电子代工领域建立了良好的竞争优势。毕竟苹果向来对品控要求极高。
    说起苹果产品的代工业务,就绕不开头号代工厂富士康。从2007年起,iPhone的订单一度由富士康包揽。到2010年,为避免富士康一家独大,苹果开始分散代工订单。最近两年,仁宝、广达、纬创、和硕、立讯精密等代工厂陆续切入苹果产业链。如今又加上比亚迪电子业绩强势增长,富士康可以说是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有消息称,苹果之所以选中比亚迪电子进行代工生产不仅仅是因为其拥有成熟的代工经验,还因为比亚迪的员工总数达到了14万人,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员工曾参与到消费电子产品的相关生产工作中,能够为苹果提供足够的产能。此外,有比亚迪员工在知乎爆料,富士康从事的3C领域产品和相关配件的代工业务,比亚迪几乎都可以做,包括高端精密模具;富士康的国际客户,也都是比亚迪的客户,而且很多都把业务从富士康转移到比亚迪。
    目前,比亚迪电子拥有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代工消费电子与代工汽车电子两项主要业务。可以说,比亚迪电子的地位已经成为仅低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厂。未来,比亚迪电子和富士康之间的业务竞争将越来越多,代工业的血腥味将不断蔓延。

3.英特尔斥资150亿美元扩建晶圆厂

    此前Intel CEO司睿博表态会考虑芯片外包生产,但是对Intel来说,自己制造CPU等产品依然是极为重要的,今年他们仍将投入150亿美元,约合1019亿元人民币,主要是扩大先进工艺产能。
    英特尔日前在官方博客上发文谈到了Intel的制造计划,首先介绍了本月初发布的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处理器。Tiger Lake在CPU、GPU、AI等方面全面升级换代,同时还是Intel首款10nm SuperFin工艺的产品,后者是Intel历史上最大的单节点内部增强。
    Tiger Lake是令人惊讶的制造成就,代表了Intel所致力发展的一切,展示了他们在芯片集成设计及制造上的差异化能力,Intel将继续通过制造、架构、工艺设计及封装等来获得竞争优势。Tiger Lake处理器是Intel俄勒冈州及以色列Fab工厂合作的产物。
    Intel CFO之前确认,会继续加强自己的芯片制造,2020年Intel的资本开支将达到150亿美元,上千亿人民币的投入就是为了确保先进工艺产能。
    今年10月份,Intel将庆祝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建厂40周年,投资数十亿美元扩建的新工厂即将投产。此外,Intel还将扩大在俄勒冈州、爱尔兰及以色列的晶圆厂产能,并且在新墨西哥州投资,开发前沿产品,比如傲腾内存。
    总之,即便CEO之前提到了外包芯片的可能,但是在关键的芯片,特别是CPU这样的老本行上,Intel依然追求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虽然10nm及7nm工艺路途曲折,但这是Intel的根,不会轻易放弃。

4.半导体企业立昂微电子成功上市

    9月11日,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立昂微”,股票代码“605358”)正式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此次上市,立昂微发行4058万股,发行价格为4.92元/股,募资约2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20万片集成电路用8英寸硅片项目。
    资料显示,立昂微是我国较早从事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作为横跨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两个行业的半导体制造企业,立昂微的业务涵盖了包括硅单晶锭拉制、硅抛光片、硅外延片、分立器件芯片及分立器件成品等半导体行业上下游多个生产环节,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据了解,立昂微在多年积累的研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自主研发管理标准,建立了包含市场需求分析、研发立项管理、实施与检查等多环节在内的研发流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立昂微不仅在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及分立器件成品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主打产品。同时,立昂微还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研发投入,通过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等多种方式,在半导体材料及芯片领域不断加强自身的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正因如此,立昂微顺利通过了国际一流汽车电子客户博世和大陆集团的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少数获得车载电源开关资格认证的肖特基二极管芯片供应商,并形成了与ONSEMI的合作关系。

5.2020中国最具创新力半导体企业50强

    2020中国最具创新力半导体企业50强评选暨“金驱奖”颁奖,旨在发掘一批转“危”为“机”,科技兴国,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最具创新力的中国自主半导体企业。树标杆,立使命,为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助力,以此大大提升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营效率,为我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变革的脚步提速。
50强的具体名单是:

激光器行业

1.高功率半导体研发公司炬光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据IPO早知道消息,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炬光科技”)已于7月与中信建投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在陕西证监局备案,上市地点暂未公布。
    炬光科技是一家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微光学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品牌。炬光科技曾于2016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7年11月摘牌。而此次IPO公司拟募资约7亿元,投向用于微光学器件扩产、激光雷达产业化以及光学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另外将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
    公司围绕激光和光学领域进行全面产品布局,开发出三大类主营产品: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微光学元器件及激光和光学系统,在西安、东莞以及德国多特蒙德拥有生产基地。同时,炬光科技还在全球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在以色列、西班牙、日本、俄罗斯、法国、韩国、土耳其、意大利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有自己的代理商。
    披露的备案信息显示,炬光科技2017-2019年实现营收分别为26392.23万元、35832.86万元和33786.35万元;然而期间净利润数据不甚理想,2017年亏损1150.33万元,在2018年盈利3079.66万元之后,2019年再度亏损9383.39万元。
    根据披露的备案信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兴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8.83%;西安中科和陕西集成分别持股6.89%和5.92%,位列第四、第五。而炬光科技第一次战略融资的投资方国投高科持股5.33%,位列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同在西安从事功率半导体研发的竞品公司,龙腾半导体也于前不久在陕西证监局备案,开启上市辅导,拟挂牌科创板上市。

2.大族激光拟以8000万出售子公司大族机器人50%股权

    9月17日晚,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出售资产的公告。公告表示,为了稳定公司机器人业务核心管理团队,激发其研发创造力,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智人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王光能、张国平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8000万元的价格向智人团转让公司持有的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50%股权。
    大族机器人成立于2017年9月7日,由大族激光、王光能、张国平三方合资经营。其中,大族激光原持有93.5000%股权,王光能持有5.6875%股权,张国平持有0.812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大族机器人43.5000%股权。据悉,王光能、张国平为大族机器人核心管理人员。智人团为王光能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无实际业务经营。
    大族机器人一般经营项目包括:机器人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机电产品 、自动化装备及各种软件的研发、系统集成、销售和技术服务;医疗器械的研发、技术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以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机器人、机电产品 、自动化装备及各种软件的生产;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
    经审计,大族机器人2019年营业收入为3604.98万元,净亏损1769.29万元。今年1-8月营业收入2400.86万元,净亏损1955.79万元。截至2020年8月31日,大族机器人全部股权价值 的评估价值为1.59亿元。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大族激光持有大族机器人43.5000%股权,大族机器人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改为权益法核算,按照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本次出售资产预计可使大族激光实现投资收益1.22亿元(最终数据以公司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为准),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正面影响。

3.华为披露激光充电激光专利

    长期以来,无线充电一直被视为超未来智能手机技术,手机无需接上充电器就能完成充电,想想就令人心动。
    据悉,华为也瞄准了这一前沿技术,于近日宣布获得了一项通过激光为手机无线充电的专利,用户可以利用室内的无线模块对手机到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这种激光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还包括一个安全功能,可以探测激光路径中的物体,能够规避生物的行动路径,从而避免激光对人体眼睛、宠物等造成伤害。
    理论上,有了这项技术,手机和无人机等小型电子设备可以在不接上充电线的情况下一直使用,不过华为并没有透露这项激光充电技术是否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华为表示,要想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充电,设备内必须安装一个特殊的传感器,这种激光充电的原理就像太阳能设备利用太阳光进行充电一样。
    最后,华为透露目前还没有确定通过这项技术可实现的最大充电速度和最多可同时充电的设备数量。要想真正见到这项技术面世,可能还需要2至3代设备的更新时间。

4.波音公司测试新型机动式“激光炮” 成功击落无人机

    美国波音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新型机动式激光炮系统(也被称为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成功进行了测试。
    报道称,此次测试于9月3日进行,是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先进战斗管理系统”的框架下开展,安装在小型通用型战车上的激光武器成功对抗了无人机系统,保护了地面部队。
 
波音公司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测试画面
    “先进战斗管理系统”是美国空军对于全域联合作战的构想,将所有来自空中、陆地、海洋、空间和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这种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将能够让从无人机到地面车辆的所有装备通过云网络共享信息,以更快、更有效地探测和应对威胁。
    波音公司的激光和光电系统项目经理Ron Dauk表示:“在未来战场,集成的、网络化的能力将为操作人员提供重要信息,并以更快的速度应对威胁,就像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在这次测试中展示的那样。”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向位于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操作人员传输了相关威胁的实时视频画面和参数,以及各种重要数据,为他们实时提供态势感知和远程操控能力。在演示中,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通过网络信息收集到了一个目标线索,并模拟击落了一架无人机。
    “这次演习进一步证明了波音公司的作战准备能力,”波音防空和反导部门主任罗伯特·格林说。“军方操作人员将继续在我们的系统上取得成功,而这只需要进行极少的培训。”

、新能源行业

1.LG化学计划12月开启分拆电池业务

    9月17日,LG化学召开理事会通过了分拆电池业务的决议,计划在12月1日成立电池新公司(暂定为LG Energy Solution)。
    分拆将通过存续分拆的方式,LG化学持有新公司的全部股权。新成立的电池公司事业将涵盖电池材料、电池单体、电池包生产及销售,以及电池保养/维护、租赁、充电、回收再利用等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服务。业内分析,电池业务分拆之后,一方面有助于实现高效的决策和灵活的组织运营;另一方面,以独立子公司的身份,有利于LG化学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电池业务的分拆也显示出目前LG化学面临的压力。LG化学持续的动力电池产能扩张,附带着极大的资金压力与风险。据LG化学规划,2020年四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将扩大至100GWh。LG化学迄今在电池业务上的投资已经超过10万亿韩元,今年预计用于电池业务的支出费用高达6万亿韩元。电池业务的扩大投入会继续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电池“起火”等不确定因素也导致LG化学发生一定的亏损。不过分拆后可以加强各细分部门的专业性,可能有利于其对电池安全的进一步解决。
    目前,LG化学在欧洲的客户涵盖通用汽车、福特、雷诺、沃尔沃、奥迪、大众汽车和戴姆勒等。LG化学表示,今年第三季度或因欧洲汽车电池出货量的扩大,实现销售的增长。LG化学预计,至2024年新公司的销售额将达255亿美元。
    行业观点认为,将成长性高的电池事业分拆,或有利于LG化学营收的增加,与全球企业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拓展,分拆之后,也可望拉开与SKI及三星SDI的差距。

2.吉利进入“换电”市场

    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持续升温。继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长安新能源之后,吉利科技集团智能换电站于今日也在重庆首发亮相。根据计划,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模式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今年计划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 
 
    据悉,吉利科技集团推出的双仓式智能换电站,占地约126平方米,内置39个充电仓位,车辆可在站内极速换电。采用智能无人值守设计、换电全过程自动进行,可实现全过程1分20秒左右的极速换电,单个站每天可服务达到近1000车次。
    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模块总负责人杨全凯表示,公司对于换电产业战略思考已久,2017年便着手布局研发换电新能源模式和技术,在3年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选择技术路线,超过1000人参与研发,进行了超3万次的相关实验,同时获得了换电相关专利千余件。
    吉利科技集团的换电模式,将向行业及各大企业全面开放换电技术平台、车型架构平台及大数据运营平台,并积极参与及推动换电标准的建立和统一。在发布会上,吉利科技还宣布,2021年将在重庆建成100座换电站,2023年计划落成200余座换电站,将重庆打造成换电示范城市;并以重庆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东等全国各地辐射布局,覆盖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省际、高速路网等。截至目前,吉利科技集团已在全国签约的换电站超过1000座。
    目前,包括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长安新能源、东风等乘用车企都在积极抢占换电模式入口。截止2020年8月,北汽新能源已在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187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1.8万台,累计完成换电480万次。蔚来汽车截至2020年6月,已经部署了133座换电站,累计提供换电服务50万次。 
    基于政策的“首肯”,车企/动力电池企业以及资本的积极涌入,“换电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落地开花。

3.宁德时代4400万元入股锂矿商

    外媒消息,宁德时代拟认购加拿大锂矿制造商Neo Liquitium Corp 约1022万股股份,预计支付85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400万元)。交易完成后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为8%,并成为Neo Liquitium Corp第三大股东。同时,宁德时代将获得Neo Liquitium董事会的一个席位,并成为该公司技术委员会成员,协助后者起草其位于阿根廷北部卡塔马卡省(Catamarca)的Tres Quebradas锂项目(3Q锂项目)的最终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料显示,Neo Lithium全资拥有的3Q项目位于南美“锂三角”南端的普纳高原上,属于高海拔盐滩,是阿根廷最大的锂生产区,含有较高的锂浓度。该项目资源量700吨LCE(碳酸锂当量),储量130万吨LCE。
    Neo Lithium表示,其保留对该项目锂的完全控制权,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金属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智利和阿根廷投资了锂项目。
    宁德时代分管资源采购的总裁代表李长东认为:“宁德时代对此次战略投资十分满意。我们相信3Q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发项目,它也会受益于我们在电池制造和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诀窍。”
    去年9月,宁德时代还以2.63亿元的价格认购了澳洲锂矿商Pilbara的8.5%股权,未来有意愿与Pilbara开展采购锂辉石精矿采购、运营及技术支持方面的合作洽谈。
    钴、锂、镍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宁德时代已与嘉能可、北美锂业、格林美等通过系列资本运作及与材料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建立起从锂资源(包含锂矿及回收两种渠道)、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三元前躯体、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等完整充实的上游原材料布局版图。

4.恒大汽车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9月18日,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决议拟发行人民币股份,并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就在9月15日,恒大汽车海公告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发行股份安排引入多位投资者。恒大汽车拟按配售价每股22.65港元,发行1.77亿股配售股份,占目前恒大汽车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04%,或占经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00%。恒大汽车预计,配股所得款项总额将约39.99亿港元。共吸引了包括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红杉资本、云锋基金及滴滴出行。其中,云锋基金为由马云参与创办的私募基金。
    据此前报道,恒大汽车预计在10年内设立多个年产能30GWh的超级工厂,打造涵盖电池材料、动力锂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储能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等业务板块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5.重点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宁夏将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9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全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进会在银川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当前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配套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变革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是推动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理清思路、鼓足干劲,抓紧抓牢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新机遇。
    会议强调,宁夏回族自治区要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重点是聚焦光伏、风电、水电、氢能、储能等重点领域,吸引全产业链投资主体,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撑;以延链为重点、畅通循环,促进能源就地消纳转化应用,形成制造业发展新优势;以创新为重点、提高效能,把储能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利用集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明晰发展路径、优化发展布局,找准定位、重点突破,奋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要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担当尽责,力促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

、复合材料行业

1.2020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碳纤维需求量: 2016-2019年我国碳纤维的需求量总体呈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37840吨,同比增长22%。其中进口量为25840吨,同比增长17.5%;国产量为12000吨,同比增长33%。
    应用领域:2019年我国碳纤维主要应用在风电叶片及体育领域,合计占总需求量的73.5%。2019年我国碳纤维主要应用在风电叶片及体育领域,其中风电叶片对碳纤维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36.5%;其次为中国大陆体育和中国台湾体育,对碳纤维需求占总需求比重均为18.5。建筑补强、压力容器、混配模成型、航空航天及碳碳复材等领域比重均为3-4%左右。
    地区需求量:2019年江苏、广东及山东地区对碳纤维需求较大,合计占全国总需求的76%,从主要省份需求量上来看,2019年江苏、广东及山东地区对碳纤维需求较大,分别占总需求的34%、22%和20%,合计占全国总需求的76%。上海、福建地区占总需求比重均为6%,天津、浙江、辽宁占总需求比重均为3%。
    地区消费金额:2019年广东、江苏、上海及山东地区对碳纤维消费金额较大,合计占全国总需求的77%。从主要省份碳纤维消费金额上来看,2019年广东、江苏、上海及山东地区对碳纤维消费金额较大,分别占总金额的22%、20%、20%和15%,合计占全国总消费金额的77%。福建地区占总消费金额比重为6%,天津、浙江、辽宁、北京占总消费金额比重均较小。
    碳纤维供应结构:从我国碳纤维供应上看,2019年我国31.7%的碳纤维为国产,进口碳纤维比重高达68.3%。其中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量占我国总需求量比重分别为20.3%和15%;美国、墨西哥及韩国,进口量占我国总需求量比重分别为7.3%、6.5%和5.5%。

2. C919大型客机复材零件批生产启动

    9月8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三院海鹰特材公司的生产车间,C919大型客机批生产的首批复材零件正式开工投产。这是C919从研制阶段转入批产阶段以来,复合材料生产线首次开工投产,同时意味着海鹰特材公司的C919项目参研工作顺利进入批产阶段。海鹰特材公司是C919项目的九大机体结构供应商之一,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上近40%的复合材料研制生产任务。

3.东丽在美设立工装预浸料分销中心,服务本地赛车运动市场

    9月22日,东丽先进复合材料宣布在美国设立Toray AmberTool® HX56工装预浸料分销中心,为当地提供更加快速及时的复合材料工装技术。该材料在英国完成生产后,将发往美国中部仓库储存,以便快速响应北美地区客户的需求。由于赛车的设计和生产更迭速度较快,对供应商的即时供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Toray AmberTool® HX56是一款低温固化环氧预浸料,适合用于热压罐成型工艺,成型时间短、表面质量高。它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尤其适合用于生产几何形状较为复杂的赛车部件。这款预浸料产品已经服务欧洲高端赛车市场逾二十年。
 Fibreworks Composites高级技术经理Bryan Nortje解释说:“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全面超越竞争对手。HX56工装预浸料完美地响应了我们的需求,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缩短了供货时间。非常感谢东丽公司能够把产品从欧洲运到美国支持我们。”
 “对于美国车队而言,这款高端工装预浸料的到来必将大大改变比赛的进程。我们位于美国中部的仓库将保障快速的原材料供应,帮助实现快速的部件生产,给予美国车队更充裕的赛道测试时间,”东丽先进复合材料战略投资副总裁Steve Cease表示说,“我们珍惜作为高端赛车市场供应商的机会,也将充分利用新建分销中心的优势,满足客户的即时需求。” 

4.复合材料用树脂供应商上纬新材公开发行4320万股并于科创板上市

    上纬新材(688585.SH)披露招股书,该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4320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10%,并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初步询价日为2020年9月14日,网上、网下申购日期为2020年9月17日。
    该公司是一家复合材料用树脂供应商,其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基酯树脂、特种不饱和聚酯树脂、风电叶片用灌注树脂、手糊树脂、胶粘剂、风电叶片大梁用预浸料树脂、风电叶片大梁用拉挤树脂、环境友好型树脂、轨道交通用安全材料等多个应用系列。
    该公司于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5161.35万元、2437.59万元、7826.80万元。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按照轻重缓急依次投入以下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额3000万元用于上纬上海技改一期项目、550万元用于上纬(天津)风电材料有限公司自动化改造项目、8000万元用于上纬上海翻建生产及辅助用房、5000万元用于上纬兴业整改专案、5000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5.未来几年推动复合材料增长的因素

    自从复合材料在制造业中出现以来,这种材料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几乎所有主要工业领域。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已显着增加,未来对于材料而言是充满希望的。
    在已经广泛应用的行业中,复合材料的崛起意义重大。在美国,复合材料行业在过去一年中以6.3%的速度增长,而这一增长背后的价值高达82亿美元,而最受欢迎的复合材料是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市场通常是运输、建筑、管道和储罐。尽管早在2013年,美国是复合材料的最大消费国,其次是德国,但目前中国已经超过了两者,并且在人均复合材料消费量方面升至第一位,使其成为最大的复合材料消费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推动复合材料使用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
     1.交通运输和汽车
    运输和汽车可以理解,它是复合材料的最大消费者。复合材料坚硬、抗拉、结实,并且可以满足所有要求。这使它们非常适合所有汽车需求,在这些需求中,汽车必须同时轻量化和坚固。复合材料是此组合的理想解决方案。
    过去几年来,美国的运输业一直在持续增长,复合材料用途也在不断增长。车辆内部和外部使用玻璃纤维一直是推动该领域复合材料增长的主要因素。铝、高强度钢和镁以及其他复合材料一直是使车辆轻量化以降低油耗和排放的关键驱动因素。
    2.航空航天
    除汽车外,过去几年来,航空航天业还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实际上,波音787和空中客车350等新一代飞机的结构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含量高达50%,航空航天工业的增长率甚至比汽车工业高出10.3%,而不是汽车工业的6.3%,根据预测这将使航空航天工业成为复合材料的最高消费国。
    此外,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都大量积压飞机,这导致过去几年复合材料的堆积需求。当然,今年这一数字肯定还会增加。
3.建筑领域
    过去几年中,建筑行业中的复合材料使用量也显着增长了4.9%。这是由于开发人员正在切换到比传统的砖混砂浆更好和更坚固的复合材料。刺激这种需求的还有政府对旧基础设施(如桥梁和道路)进行改造的激励措施。目前,建筑业已成为第二大复合材料消费领域。由于施工仍在进行中,这种情况将继续下去。
4.管道和储罐
    这是目前市场上最著名的复合材料消费行业之一。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以及燃料、废水和污水管道生产公司都看到了复合材料的实用性,因此管道和储罐行业一直在尝试扩大复合材料应用规模。
    根据特性需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复合材料坚固且无腐蚀性,非常适合所有管道和储罐的需求。该行业对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了5.2%,在复合材料行业的不同行业中是最高的。
5.可再生能源
    由于涡轮叶片和电动机以及其他材料的重量轻、性能高,因此复合材料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如预期的那样,复合材料既轻巧又结实,并具有高刚度。这使得涡轮机和其他设备的性能非常出色,从而使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美国政府已委托建造大量风能发电场,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进行,这将大量消耗复合材料。
    以上因素是近年来复合材料行业表现如此出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在市场上的采用率不断提高,它们将在整个经济中占据很大的份额。这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能力,可以应对市场对轻质和坚固材料的需求。

、卫星通信行业

1. 2020年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4月,卫星互联网被国家发改委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业界认为,这标志着2020年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将吸引各方资本进入。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卫星通信相关企业8500余家,其中广东省以4000余家企业遥遥领先,是第二名河北省的4倍之多。今年上半年,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此外,我国卫星通信相关专利数量已达到2428件。
    广东省以4倍优势高居第一,今年上半年注册量同比增长158%
    此次“卫星互联网”明确纳入“新基建”中,可以清晰地预见,未来会有一批成熟的民营卫星制造厂商,将成为国家低轨通信星座的核心供应商。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卫星制造相关企业数量稀少,在业存续数量不足30家,其中14家注册地在北京,占总体的50%。
    卫星通信是目前卫星技术最具产业化的应用方向,构成了卫星产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国内卫星通信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状态)共8500余家,其中主要分布在广东、河北、江西、陕西、江苏等地。广东以4071家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是第二名河北(918家)的4倍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国内卫星通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呈稳定上升趋势,2015年之后上升趋势尤为明显。今年前七月,相关企业新注册量已达1449家,已经超过2019年整年注册量,其中上半年(1-6月)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卫星通信领域专利已达2428件,近半数获投企业处于天使/种子轮
    企查查数据显示,卫星产业中,卫星导航、卫星通信领域的专利数量均已突破2000件,其中卫星通信相关专利数量为2428件。
    随着卫星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吸引了大批资本入驻。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卫星通信领域共完成近80起投融资事件。2015年后,卫星通信领域投融资事件明显增多,其中2018年相关投融资事件最多,达22起。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已获得融资的卫星通信相关企业中,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种子轮、Pre-A至A+轮,占比分别在48%和35%。投资卫星通信领域的机构里,不乏知名投资机构,企查查数据显示,深创投曾先后五次投资卫星通信相关产品,亚太卫星宽带、微纳星空、国星宇航、经天通信都获得过它的融资,其中微纳星空仅今年上半年便完成A2轮、A3轮融资。

2.九天微星卫星工厂唐山开工

    2020年9月1日,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智能卫星工厂在唐山市路南区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之后,首个落地建设的重大项目。
    据悉,卫星工厂将于2021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卫星互联网的企业之一,九天微星代表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率先完成百公斤级卫星发射和运营。此次将智能化、脉动式的工业产线引入卫星制造领域,将改变传统的卫星制造模式,以批量化生产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建设需求。据悉,唐山卫星工厂引入AGV机器人和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可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有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卫星制造与研发基地。
    九天微星彭媛媛在现场表示:“卫星工厂不仅是卫星整星总装生产基地,还是卫星技术与应用研发实验室。公司将依托现有的卫星和通信技术积累,积极开展下一代通信系统及平台的设计研制,推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研发和行业示范应用拓展,为卫星工厂提供‘高科技、低成本’的技术成果转化。”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业界认为,这标志着2020年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并预计其将成为贯穿“十四五”的重要投资阵地。同时商业航天发展的分水岭因此形成,行业发展也从“游击战”转为“阵地战”。根据公开数据,国内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卫星需求的增长必然带来生产模式和产业链的变化。有专家指出,在此背景下,卫星批量化生产是卫星互联网新基建的关键,针对我国卫星产能相对不足的现状,卫星工厂模式是满足行业刚需的必然选择。卫星研制生产周期也将从传统的30个月缩短到数周/天时间。
    据介绍,唐山卫星工厂的启动也标志着九天微星发展进入新阶段,公司B+轮融资也随后正式启动。根据公开数据,九天微星此前共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累计超过5亿元,是国内民营卫星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之一。中航产投、国富资本、中科创星、三峡金石、中信证券、国知智慧基金、昌发展基金等国资背景基金,以及天奇创投、君紫资本、上元资本等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参与了九天微星此前的投资。
    除落地唐山的卫星工厂之外,在四川宜宾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九天微星正在宜宾筹建卫星载荷工厂。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2017年起,在预研百公斤级卫星“瓢虫一号”的同时,先行启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终端研发,与多个行业头部机构建立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合作。2018年,九天微星两次发射共8颗卫星并全部成功运行,率先实现民营企业百公斤级卫星的自主研制及在轨验证,走通整星研制及在轨交付、天地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两大主营业务。同年,拆分旗下航天教育业务,由全资子公司九天未来独立运营。2019年,九天微星全年营收规模近1亿元。

3.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加速深度融合

    8月28日,航天科技集团与航天科工集团在京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将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为目标,加速推动全领域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中国航天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据悉,这次签约是航天科技与航天科工在2014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的深化合作,也是结合新的形势要求、新的时代背景拓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深度的重要举措。
    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签约,以做强航天应用产业为导向,进一步扩大“航天+”产业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共同推动优势产业做优做强,共同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发力点,围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智慧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打造高质量的产业板块、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航天科技旗下共有1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电子、中国航天万源、航天控股、亚太卫星、乐凯胶片、航天工程、乐凯新材、康拓红外、航天彩虹和中国卫通。
    航天科工旗下共有9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工业发展、宏华集团、航天长峰、航天科技控股、航天电器、锐科激光。
    根据国资委的部署,下半年,还将进一步推动粮食储备、油脂油料加工、海工等行业的央企整合。专家认为,未来央企之间、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的重组整合、交叉持股、战略合作将好戏连台。

4.中国卫通2020上半年营收12.64亿元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卫通”)日前发布 2020 年半年报。报告显示,2020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 12.61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1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8.33%。
    中国卫通指出,影响其营收变动的原因主要系部分境外客户因自身业务调整的需要在合同到期后未续约,疫情影响业务开展。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中国卫通紧紧抓住战略市场、关键市场、重点市场,大力推动业务平台化、平台市场化发展。
    1、圆满完成 “两会”安播,实现全国首次 “5G+8K +卫星” 实况直播应用。
    2、“海星通”高通量卫星海洋服务产品正式上线。中国卫通全资子公司鑫诺公司正式推出 “海星通”高通量卫星海洋服务产品,为广大用户建立了岸与船(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为企业与个人提供专业的网络接入服务,为涉海企事业单位的商船、渔船等多种船舶提供高速网络服务、语音通话、流媒体服务、高清视频监控等多种增值服务和强大的应用支撑,助力海洋卫星通信产业优化升级。
    3、中国首架 Ka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依托中国卫通电信级宽带基础运营平台,开展多次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验证飞行,获得民用航空器电台执照,并于 7 月圆满完成中国首架 Ka 宽带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
    4、中国卫通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拓境内外业务市场。
    5、稳步推进卫星资源和业务平台建设。

、金融资本市场

1.2020年疫情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1)疫情对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的影响
1、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难度加大,与2016年募资水平相当
    2020年第一季度,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夹击下,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雪上加霜,募资难度普遍增大。
    募资节奏方面,基金募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人需要与潜在投资人(通常称LP)进行多轮谈判、尽职调查、条款磋商、签约执行等一系列线下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致使线下活动一度停滞,LP出资能力和意愿均受到负面影响,且其中一方LP违约或出资困难可能会拖累整个基金的募资进度和节奏,因此市场整体募资难度加大、节奏变缓。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股权投资募资为自2017年以来季度最低值,基本回到2016年募资水平。
图2 2010-2020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情况 
 
2、民营资本出资意愿以及出资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端遇到困境,受资金面影响较小的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类LP出资的占比有所升高。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基金LP中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出资金额和出资次数占比分别为29.8%和6.8%,比2019年全年上升8.1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无论是出资次数还是国资金额,在人民币基金的LP占比中均有提升。
图3 2019与2020年第一季度各类LP出资次数与金额比例情况
    除此之外,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国资LP的平均出资金额为1.97亿,是非国资LP平均出资金额的7.53倍。在LP出资额普遍下降的市场环境下,国资LP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影响较小,现金流稳定,国资LP平均出资金额仍远高于非国资LP。从基金管理人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418支人民币基金中国资基金管理人募资的基金支数占比虽然只有34.0%,但募资金额占比为65.7%,国资基金管理人新募基金资金占比持续增加
3、疫情之下募资市场的破局之道
    疫情之下的股权投资市场呈现出三个全新特点。除去上文提到的募资难度增加/国资话语权提升之外,还有早期基金募资更加困难、纯市场化募资更困难等特征。针对以上特点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破局,详见表1。
表1. 2020年疫情后募资市场的特点与建议
(2)疫情对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的影响
1、疫情使线下投资活动几乎停滞,预计投资活跃度将持续下降
    2020年第一季度,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数量与金额同比均下滑近40%,既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下滑资金面持续紧张的市场影响,也由于第一季度突发的新冠疫情导致机构投资执行受阻碍。
图4 2010-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情况
2、疫情致使投资周期拉长,可能将持续到下半年
    疫情对股权投资的影响包括两类:投资节奏方面,由于市场环境恶化,募资难度持续加大、市场信心不足,机构投资愈发谨慎,投资节奏放缓明显。投资执行方面,由于股权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需要共同完成实地尽职调查、洽谈条款、签约执行等一系列必要环节。若相关程序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被迫终止或拖延,则市场整体的投资活跃度势必受到直接影响。
图5 2020年疫情防控措施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3、投资项目估值下降,投资机构偏好后移
    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加深,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偏好有所后移。下方图6反映的是2020第一季度与2019第一季度全市场投资轮次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天使轮投资的比例明显下降,而B轮及之后部分轮次的占比明显上升。此外,成熟期企业、E轮及E轮以后企业投资案例数、投资金额占比双双上升。天使/A/B/C/D/E轮平均投资金额均下降,而新三板定增、上市定增平均金额上升,反映出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较强。2018年是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大多数轮次的估值巅峰,此后受资金面、监管和疫情影响,项目估值逐渐下滑。
 图6 2019年第一季度与2020年第一季度市场投资轮次分布变化(按案例数)
4、疫情之下投资市场的破局之道
    疫情之下的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端,出资困难/投资数量下降是疫情最直接的影响,投资估值下降/轮次分化是资金避险的必然结果,而投资行业转向科技创新则是政策成效的初步体现。针对各个特点,清科研究中心总结出投资机构相应的破局之道详见表2。
表2. 2020年疫情后投资市场的特点与建议
(3)疫情对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的影响
1. 疫情与经济下行背景下,IPO退出依然活跃,但非IPO退出明显受阻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以及经济下行两方面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1%。其中,IPO项目受政策刺激呈现出正增长态势,非IPO退出呈现相反的趋势。
    IPO方面:在宏观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被投企业IPO案例数逆周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科创板落地为股权投资市场提供流动性。2020年第一季度,中企境内上市数量为51家,其中24家为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板上市退出案例数达到171笔,在被投企业IPO案例数占比接近一半。
    非IPO方面:由于疫情期间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承压,现金流吃紧,项目投资风险增高,买方多呈观望态度;投资交易频率下降,项目估值走低,卖方意愿不高;现场尽调、访谈活动受限,立项、谈判、尽调、签约打款时间被动拉长,交易效率下降三个原因,导致交易数量下降明显。市场环境持续恶化,项目发展运营困难,或碰触投资人保护性条款的红线,未来回购和清算退出案例数或将增加。
图7 2012-2020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情况
来源:私募通, 2020.04
2、疫情之下退出市场的破局之道
    退出市场相对于募集和投资市场,在疫情作用之下机构面临问题的严峻性稍弱,但也在长期层面上浮现出一些问题。除股转退出/并购退出遇冷、股市震荡影响收益、国际摩擦引起境外上市成本增加等问题之外,退出端还存在着退出期基金压力较大、一级市场估值下降等亟待应对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清科研究中心亦总结出相应的破局之道,详见表4。
表4. 2020年疫情后投资市场的特点与建议
 
 

2.年内15家上市国企“官宣”股权激励,国企激励机制改革加速升温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下半年以来激励机制改革正在提速。据了解,今年以来上市国企共有15家“官宣”股权激励计划,山东、广东、上海等地非上市国企中长期激励试点增点扩面,而科改示范行动等多项改革中激励改革也多是“标配”,手段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国企的中长期激励大都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还需要与薪酬分配、国资监管等多项制度改革协同推进,实现更大的授权和突破。以三年行动为契机,国企改革冲锋号即将吹响,未来深化激励改革已成业内共识,这无疑将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推动资本市场释放新的红利。
    日前,国泰君安披露了公司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按照此前发布的公告,其拟向公司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核心骨干人员,共计451人,授予不超过8900万股A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计划公布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00%。“迈出上海国资委金融国企综合改革第一步。”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
    这并不是个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今年内A股共有15家上市国企发布了股权激励公告,其中包括了4家央企国资控股、5家省属国资控股、6家地市国资控股。而激励标的物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和股票期权等。共有8项股权激励已经实施,3项由董事会提出预案,2项经国资委批准,还有1项经过股东大会通过。值得注意的是,7、8两月,上市国企股权激励计划密集落地,长安汽车、银座股份、厦门国贸等7家上市国企相继发布,占到了年内总发布数的46%。
    与此同时,针对非上市国企的中长期激励试点也在持续推进。在日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副省长凌文表示,中长期激励增点扩面,符合条件的10户省属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全部实施股权激励,占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上半年新确定154户权属企业开展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试点企业累计达到195户,覆盖面达7.6%。指导3户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
    湖南省近几年来积极研究和推动国有企业期股、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广东省则提出了以“模拟股票”为主的中长期激励模式。深圳国资委推进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而从目前推进的科改示范行动、双百行动等各项改革来看,激励改革应用较为广泛,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捆绑,以此建立价值共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例如,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科改示范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要建立具有愿景期盼的分类中长期激励机制。
    “目前国企激励的手段因企业的类型和性质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以货币为主,辅以员工持股、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手段。”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表示,针对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可以采用项目分红和岗位分红模式,以及超额利润分享和虚拟股权。部分传统行业则可以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一并推进员工持股激励计划。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业内人士都认为,下一步要把健全改革主体各方激励相容机制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激励机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改革深化推进的催化剂,也是各项改革举措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刘兴国表示,一方面,没有科学合理激励机制的支持,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可能会缺乏落实改革举措的动力与积极性,甚至可能会给改革设置人为障碍。另一方面,其他各项改革的实施,实际上只是为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潜力、释放活力、提升效率效益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而最终完成潜力激发、活力释放与效率效益改善,还在于科学合理激励机制的建立。
    据国资委5月3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共有53家央企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实施了股权激励,虽然较之前取得明显进展,但总体上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30%实施了股权激励,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刘兴国指出,目前看,股权激励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有企业活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绩效的改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股权激励措施,实施的条件要求高,而且实施范围受限。下一步的改革,一是要灵活采用更多科学高效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激励措施;二是要允许更多国有企业,原则上应该允许所有国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三是要适当放宽激励幅度的限制性规定,允许业绩优秀的国有企业采取更大力度的激励举措。
    “目前政策以及配套制度的建设尚在完善中,中长期激励大都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还需要更大的授权和突破。”李红娟也表示,国企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和实施,还需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国资监管制度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等协同推进,从制度上进行系统化设计,从法律政策上进行适度松绑和授权,逐步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中长期激励制度,充分释放国企员工创新热情和改革激情。

3.“前海”模式落户西安高新区

    8月31日,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前海10周年之际,以“金融与科技”为主题的首届丝路(西安)前海园峰会在西安高新区成功举行,共同见证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这标志着“前海模式”成功落地西安,中国又一国际金融改革开放高地正在加速形成。
    本次峰会上,高新金控集团、前海金控、前海一方保理、东亚前海证券等10家单位成功签订6份合作框架协议。随后,首批入驻丝路(西安)前海园的前海期货陕西分公司、西安丝路前海投资公司等7家单位正式揭牌。
    据了解,丝路(西安)前海园是在深圳市委和西安市委大力支持下,在深圳前海管理局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的友好协商下,由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西安高新金控集团合作共建的国际金融改革开放高地和环境优美的金融产业园区。园区占地106亩,总投资约2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2.5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6月竣工投用,将引入130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基金管理规模600亿元,以及10家供应链金融持牌机构等入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丝路(西安)前海园将面向“一带一路”,依托前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核心动力,链接前海金融创新的强大动能,聚焦创新金融,激活西安高新区硬科技的独特优势,推广前海特区优惠政策和先进机制,不断强化现代金融与高新科技的互乘放大优势,为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注入金融动力,助推西安高新区率先建成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4.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的十大操作模式

     控制权是指拥有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通过协议方式能够对其实行实际控制的权利。即对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拥有实际上的决定权。理论上,如果拥有了公司50%以上的股份,就必然能对该公司实行控制。但实际上由于股份的分散,只要拥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就能获得股东会表决权的多数,即可取得控制的地位。除基于股权的占有取得控制权外,还可通过订立某种特殊契约或协议而获得控制权。
(1)二级市场增持+一致行动
    收购方从二级市场买入目标上市公司股票,再通过资管通道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即约定股东行使投票权时采取一致行动,当意见不一致时,以某个股东的意见为准。“入侵者”通过不断增持目标企业股票,举牌再举牌,直接拿下第一大股东之位。曾经轰动一时的“万宝之争”,宝能系就是以这种“买买买”的方式不断步步紧逼,直至将万科逼入绝境。
(2)爬行增持
    是相对于大比例快速增持而开发出来的民间概念,具体是指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或者30%股权的股东,为了避免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以及其他目的,每12个月买入不超过上市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的增持行为。
(3)要约收购
    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方可实行收购行为。这是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要约收购是一种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其标的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发行的股份。
(4)协议收购
    是指投资者在证券交易场所之外与目标公司的股东(主要是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就股票价格、数量等方面进行私下协商(相对公开市场而言,而非黑市交易),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以期达到对目标公司的控股或兼并目的。
(5)表决权委托
    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对公司事务进行表决的权力。股东表决权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权。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普通股一般每股代表一票。优先股有优先取得股息和分得剩余财产的权利,但这部分股东在股东大会上一般没有表决权,或者要受到种种限制;但是若优先股的股息被拖欠,这部分股东通常具有表决权。表决权可以由股东委派他人行使。大股东往往只要集中掌握30—40%的普通股票就能左右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从而控制该股份公司。
(6)间接收购
    公司股东以外的收购方通过投资者关系、协议、其他安排导致其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上市公司发行股份5%或者30%的按照一般收购持有股份的行为,或者按照继续收购则取得股份的行为。间接收购中收购人并未直接成为被收购公司的控股股东,往往是实际控制人。
(7)换股收购
    是指收购公司将目标公司的股票按一定比例换成本公司股票,目标公司被终止,或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根据具体方式,可有三种情况:1、增资换股。收购公司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包括普通股或可转换优先股来替换目标公司原来的股票,从而达到收购的目的。2、库存股换股。在美国,法律允许收购公司将其库存的那部分股票用来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3、母公司与子公司交叉换股,其特点是收购公司本身、其母公司和目标公司之间都存在换股的三角关系。通常在换股之后,目标公司或消亡或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或是其母公司的子公司。
(8)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是指向有限数目的资深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投资产品。有时也称“定向募集”或“私募”。发行价格由参与增发的投资者竞价决定。发行程序与公开增发相比较为灵活。一般认为,该融资方式较适合融资规模不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国在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和股改后,上市公司较多采用此种股权融资方式。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包括: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则为36个月)不得转让,募资用途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违规行为等。
(9)借壳上市
    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借壳上市主要是把非上市的企业或者资产置入到已上市的公司中,彻底改变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实际控制人及名称,上市后在一定条件下再通过增发股份。
(10)特殊回购条款
    被收购企业可以提前做好被恶意收购的准备,在公司章程中设置特别回购条款,规定了在遭受收购时可由公司立即回购公司在市场上的流通股份并转让于特定对象,例如上市公司大众公用就在其公司章程中32条规定,若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0%以上的股东继续收购公司股份“的情况,公司可以立即收购本公司股份并将该收购股份定向转让给特定对象而无需另行取得许可或授权。
 
编辑:冯征昊(半导体芯片、激光器、新能源)     校对:闫晨曦    审核:侯晓鹏    
闫晨曦(复合材料、卫星通信、金融资本)         冯征昊
 
(以上资讯主要来源于:OFweek、 OFweek激光、 OFweek太阳能光伏、 今日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人乐晴智库、未来智库、索比光伏网、集邦新能源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高工锂电、西安金融棒棒糖、复材网 、大国之材新材料在线、卫星界、国际电子商情、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玻纤复材、卫星与网络、全球一点通、硅谷网、清科研究、中国卫通、卫星与应用、中科创星、碳纤维生产技术、中国卫通、碳纤维研习社、实战财经 、金融深度、华商韬略、战略前沿技术、 投融界、 投资界、 中国汽车报、证券时报网、36氪、东方财富、中国证券报、新经济100人、投后管理研究院、新兴产业投资联盟、股权投资论坛、Wind资讯、搏实资本、中欧资本、国企混改研究院机遇西安、米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