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行业报告
陕投新兴行业动态信息报告 2022年第5期(总第50期)

行业报告 2022-04-26 10:11:24 194

       一、半导体芯片行业
       1.汽车与安防市场智能化牵引,韦尔股份2021年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21.59%
       4月18日,韦尔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04亿元,同比增长21.59%;实现归母净利润44.76亿元,同比增长65.41%,持续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2021年韦尔股份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实现203.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2%,营收增长主要是来源于图像传感器(CIS)解决方案在汽车及安防等领域收入实现的较大幅度增长。

       近年,随着车联网、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应用的逐步普及,汽车方案需要更多以及更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路况判断、信号识别及紧急状况判断。汽车厂商对图像传感器的需求从传统的倒车雷达影像、行车记录仪扩展到电子后视镜、360度全景成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驾驶员监控(DMS)等系统。
       韦尔股份表示,公司在车用图像传感器领域有着近十六年的研发经验,客户覆盖了欧美主要的汽车品牌客户。近年来,公司在原有的欧美系主流汽车品牌合作基础上,也大量的导入到了国内传统汽车品牌及造车新势力的方案中,这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点。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也为安防摄像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凭借安防用图像摄像头传感器等产品,韦尔股份持续在中高端安防市场发力。
       2.士兰微与大基金二期向士兰集科现金增资8.85亿元,推动12英寸产线扩建
       4月13日,士兰微发布关于与大基金二期共同向士兰集科增资完成的公告。士兰微表示,公司与大基金二期根据《增资协议》以货币方式共同认缴的出资885,000,000元已于近日全部实缴到位。士兰集科最新的股权结构及实收资本情况如下所示:

       今年2月21日,士兰微发布公告称,公司参股公司士兰集科拟新增注册资本8.27亿元,公司拟与大基金二期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8.85亿元,认缴士兰集科本次新增注册资本。
其中,士兰微出资2.85亿认缴新增注册资本2.66亿;大基金二期出资6.00亿认缴新增注册资本5.61亿,本次增资溢价部分计入士兰集科的资本公积。
士兰集科另一方股东厦门半导体放弃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士兰集科的注册资本将增加为3,827,953,681元。同时,本公司拟与大基金二期、厦门半导体及士兰集科签署与本次增资相关的《增资协议》。本次增资完成前后,士兰集科的股权结构如下:

        据悉,士兰集科成立于2018年,其背景可以追溯到2017年12月士兰微与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显示,士兰微与厦门半导体共同建设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项目,拟共同投资170亿元,在厦门(海沧)建设两条12英寸90~65nm的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产品定位为MEMS、功率半导体器件及相关产品。
        公开消息显示,士兰厦门12英寸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于2018年10月18日正式动工、2019年12月23日封顶、2020年12月21日正式投产。官方资料称,士兰集科在12英寸线上实现了多个产品的量产,包括沟槽栅低压 MOS、沟槽分离栅 SGT-MOS、高压超结MOS、TRENCH肖特基、IGBT、高压集成电路等。
        3月29日,士兰微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71.94亿元,同比增长68.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2145.25%。其中,士兰集科基本完成了12英寸线一期产能建设目标,2021年12月份,士兰集科公司12英寸线月产芯片超过3.6万片,全年产出芯片超过 20 万片。
        此外,2021年5月,士兰集科公司已着手实施二期建设项目,即《新增年产24万片12英寸高压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技术提升和扩产项目》。而本次增资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士兰集科的资本充足率,加快推动12英寸线的建设和运营,有利于士兰集科产能提升,为士兰微提供产能保障,对士兰微的经营发展具有长期促进作用。
        3.鸿海完成收购IC设计公司安科诺科技无线通讯事业协议
        4月13日,鸿海集团宣布,完成收购IC设计公司安科诺科技(arQana Technologies)无线通讯事业协议,收购的单位将与鸿海集团另一投资公司AchernarTek合并,成为鸿海旗下间接持有100%的子公司,也是全球RF半导体元件供应商,未来将支持鸿海与无线通讯市场客户在车辆应用领域及5G基础设施所需。
鸿海表示,通过这次的收购合作布局,arQana Taiwan、arQana Belgium和Achernar Tek将持续投入无线通讯基础建设的高性能应用研发,强化5GSub-6与毫米波的产品开发,在互联网车和电动车市场中扩大业务规模。
另外,Achernar Tek、arQana Taiwan和arQana Belgium(比利时)将整合技术与运营资源,成立新的公司iCana。此次合作将借重鸿海在半导体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开发能力,强化半导体供应链。iCana纳入鸿海后,可以共享鸿海既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解决方案,让iCana有能力满足5G联网电动汽车市场需求。
据介绍,iCana Ltd.(iCana)是一家专门设计制造用于前瞻无线通信系统(包含无线通讯基础设施和互联车)无晶圆半导体的供应商,在台湾地区、比利时及美国均设有办公室。
       4.北方华创2021年净利达10.77亿元,同比增长100.66%
       4月13日,北方华创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6.83亿元,同比增长59.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7亿元,同比增长100.66%。

       北方华创认为,2021年,公司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业务依然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快技术创新,集聚发展资源,紧抓市场机遇,有效防控风险,公司各项经营工作顺利进行,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订单、生产规模较上期增加;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及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
       同日,北方华创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9.9亿元至22.8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7亿元至2.19亿元,同比增长170%至200%。
       北方华创表示,相比去年同期,因主营业务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电子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持续增长,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二、激光器行业
       1.联赢激光2021营收14亿元,新签订单36亿元85%来自动力电池行业
4月18日,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赢激光”)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2021年联赢激光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5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01.21万元,同比增长37.39%,每股收益为0.3100元。

       联赢激光成立于2005年09月22日,于2020年06月22日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精密激光焊接机及激光焊接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消费电子、光通讯等制造业领域。
       新签订单36亿元(含税),85%来自动力电池。行业据工信部信息,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2021年动力电池厂商受益于下游驱动,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大幅扩产。根据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25家主流动力电池厂商投扩项目69起,新增规划产能达到1,894GWh。新增投资项目中,单个项目的产能规模基本在10GWh以上,百亿级投资项目过半。可以预期,新能源汽车生产相关行业如:电芯、模组、PACK生产线及车身轻量化制造对激光焊接设备的需求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如上图所示,报告期内,联赢激光也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加大产能扩张,动力电池生产设备需求的增加,在动力电池行业的营收同比增长62.05%。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35.99亿元(含税),比上年度增长了138.66%,其中85.30%新签订单来自动力电池行业,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保证。
       2.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二氧化碳激光探测卫星
       4月16日2时16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图:长四丙火箭点火起飞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它装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5台遥感仪器,能够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

图;大气环境监测卫星

       卫星在轨应用后将实现对生态环境、气象和农业等多领域定量遥感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发射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与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组网观测,进一步提升我国天基碳监测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航天力量。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可采取灵活的发射方案,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一星或多星发射,700公里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16次发射。
       3.2021年中国大陆激光投影市场总结与展望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中国大陆激光投影市场分析季度报告(China Laser Projector Market Analysis Quarterly Report)》,2021年,中国大陆激光投影(包括激光电视)市场出货量为59.7万台,同比增长41.8%。
       2021年中国激光投影市场从整体市场品牌集中度来看,新品牌的加入,为市场带来新机会,同时使行业CR10指数由2020年的81%下降至79%。其中,家用激光投影品牌占据TOP10中的一半之多。在各场景之下,各品牌表现彰显特征不尽相同,因此也收获了不同的市场表现。
       (1)家用激光投影市场
       2021年中国家用激光投影出货量为34.3万台,同比增长50.8%。海信是唯一超过10万台的品牌,凭借多条产品线和渠道优势占据行业第一位置,市场份额达到34.7%。峰米布局高中低阶产品和补充线下体验店,位居家用激光投影第二,市场份额达到18.4%。长虹通过更多款激光电视覆盖了中高端大屏家用消费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15%,同比涨幅显著,高达67%。当贝、爱普生推出激光中长焦投影,份额提升明显,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2021年中国家用激光投影重点品牌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2)工程激光投影市场
       2021年工程激光投影出货量为12.1万台,同比增长179.2%。2021年工程激光投影出货需求远超常态年份,重点品牌均实现数倍增长。其中,爱普生表现强势,以全产业链方案与世界众多知名艺术中心合作,出货位居首位,市场份额达到30.8%。索尼继2020年推出6大系列工程激光投影之后,2021年再继推出两款,产品亮度涵盖4000-13000流明,以近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光峰通过扩大产品线,实现5000-60000流明全覆盖,依托企业优势持续的渠道深耕,在多个细分行业里都有重点突破,出货份额达到7.4%,位居第三。

2021年中国工程激光投影重点品牌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3)教育激光投影市场
       2021年教育激光投影出货量为8.9万台,同比下降25.6%。新应用方案如沉浸式数字教室、数字化的元宇宙教学空间应用、超大型的显示交互设备应用等都正在成为该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光峰在教育激光投影市场大幅增长,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索诺克紧跟其后,份额达到22.4%;鸿合下降明显,份额至11.1%。

2021年中国教育激光投影重点品牌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3)商务激光投影市场
       2021年商务激光投影出货量为4.4万台,同比增长43.9%。在商务市场中,光源转向激光正在成为高端需求中的风向,众多品牌选择在该市场发力。爱普生在商务市场不仅推出了CB-L200X/W/F系列,填补了4000-5000流明商务长焦激光投影的空白,更是推出全球最小3LCD激光投影EF-11,一系列动作使爱普生市场份额达到24%,市占第一。其次是NEC排名第二,NEC投影机着眼3500-6000流明段的行业场景需求,主推李白、骑士、空灵三大系列,实现商用、教育、沉浸式等领域的全面覆盖,市场份额达到16%。索诺克推出长江系列激光商务投影机共11款产品,亮度覆盖3200-3600流明段,能够满足各类中小场景的应用,市占达到15.7%。

2021年中国商务激光投影重点品牌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激光投影已作为全球重要显示技术的细分领域,各大品牌厂商纷纷入局推出各自的产品。未来,随着用户对于消费体验的变化以及对产品智能化要求的升级,将为国内激光投影行业品牌带来新机遇,市场格局将会出现新的演化。
       4.以色列新型激光防御系统测试成功,可低成本拦截导弹无人机
       当地时间4月14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以色列首次测试了一种新型激光导弹防御系统“铁束”(Iron Beam),该系统成功拦截了无人机、反坦克导弹、迫击炮弹和火箭弹等空中目标。
       “铁束”系统是由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the 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开发的,使用了定向能武器系统,未来在加强以色列空中防御方面将大有作为。
       以色列国防部发布了一段简短的视频,显示该新系统成功拦截了火箭、迫击炮和一架无人机。这段经过高度剪辑并配上音乐的视频显示,一束激光从地面站发射出来,成功击中目标后将其粉碎成小块。
       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Naftali Bennett)在推特上宣布此次测试取得了成功:“以色列成功测试了新的‘铁束’激光拦截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激光击落来袭无人机、火箭和迫击炮的定向能武器系统,每次发射的成本为3.5美元。”Naftali Bennett今年2月份表示,以色列将在一年内开始使用该系统。与防空导弹相比,该系统每次发射的成本相当低。
       目前,以色列已经开发或部署了一系列系统(比如激光拦截器),旨在拦截从远程导弹到几公里外发射的火箭等一切东西。它还为坦克装备了导弹防御系统。
       “铁束”系统是以色列目前多层空中和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组成部分。据介绍,该系统还包括“铁穹”(Iron Dome)系统、“大卫的悬索”(David’s Sling)系统和“箭”(Arrow)系统。这种新武器技术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旨在融入以色列现有的防空网络。
       “铁束”是一种光纤激光系统,可以摧毁任何空中物体。另外,以色列表示,其“铁穹”(Iron Dome)防御系统取得了巨大成功,对来袭火箭弹的拦截率达到90%。但官员们表示,该系统的部署成本很高——在加沙向以色列发射一枚火箭只要几百美元,但要想被“铁穹”拦截需要数万美元。
       当下,激光已经成为以色列防防空的一大利器。“由于其易于操作的系统和显著的经济优势,激光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国防部国防研究与发展理事会的Yaniv Rotem表示,“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十年沿以色列边境部署多个激光发射器。”
       三、新能源行业
       1.总投资50亿,轻型车锂电龙头企业星恒电源16GWh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江苏盐城
       4月11日,星恒电源16GWh动力电池云签约仪式圆满举行。该项目落户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50亿元,继江苏苏州基地、安徽滁州基地后,星恒产能版图再次扩大。
       星恒电源16GWh动力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征地约400亩,整个产线将采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冯笑董事长表示,该项目是星恒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盐城经开区具备优越的营商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便捷的交通出行、良好的产业扶持政策等诸多优势。项目落户盐城经开区,更有助于星恒进一步开拓市场、做大产业。
       作为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星恒致力于电动轻型车、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其他动力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8年,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通信及环保新能源领域。2018年至2021年,星恒在国内电动轻型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排名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超40%。
       盐城项目的投建,意味着星恒电源将拥有继江苏苏州、安徽滁州后的国内第三大生产基地,有助于星恒进一步整合优势释放产能,加快企业全球化发展布局,推进锂电能源全面渗透普及。
       2.加快国际化布局速度,锂电上市企业陆续谋划海外二次上市
       4月8日,科达制造(600499)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终止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申请境外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事宜。科达制造表示,公司发行GDR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拓展主营业务及战略投资业务,推动全球化布局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 
       科达制造主要业务为建材机械、海外建筑陶瓷、锂电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其中,锂电材料业务包含负极材料和锂盐。2015年,科达制造进入负极材料领域,目前以子公司科华石墨、安徽新材料为经营主体,已经形成“5万吨/年锻后焦—3万吨/年石墨化—1万吨/年人造石墨—1000 吨/年硅碳负极”的一体化产能布局。2022年,科达制造力争实现4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并启动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进一步扩充产能提升竞争力。 2017年,科达制造通过参股蓝科锂业布局碳酸锂深加工及贸易等相关业务,目前持有蓝科锂业43.58%的股权。 2021年,蓝科锂业实现碳酸锂产量约2.27 万吨,销量约1.92万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53 亿元、净利润 9.14 亿元,科达制造就此确认投资收益4.44 亿元。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和储能市场爆发带动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进而对负极材料、锂盐等锂电材料产生强劲需求。科达制造通过国际发行方式发行GDR谋划海外上市,有助于拓宽其融资渠道,募集海外资金吸引国际投资者,为其主营业务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科达制造之外,还有其它中国锂电企业谋划海外二次上市。3月16日,国轩高科(002074)发布公告称,为了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满足海外业务发展资金需求,公司筹划境外发行GDR并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GDR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国际化产业布局,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步伐,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国轩高科表示,近年来海外客户对该公司产品的订单需求明显提升。国轩高科计划在欧洲、北美、亚洲等海外市场加大动力电池产能建设和配套产业建设,建设新一代一流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快速实现海外市场布局。 
       目前,国轩高科已经拿下了大众、塔塔、Rivian等国际车企的项目定点或电池订单,并计划在欧洲、美国、印度进行本土化生产布局,要求其加快国际化产业布局。 
       3月18日,杉杉股份(600884)发布公告称,为拓展公司国际融资渠道,满足公司海内外业务发展需求,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和企业形象,拟筹划境外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杉杉股份表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市场资源投入,建立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创新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竞争力。 
       整体来看,国轩高科、杉杉股份等中国锂电企业积极谋划海外二次上市,主要目的是想获得国际资本的持续,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提升海外融资能力,提升其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引入国际专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其股权结构,为其国际化布局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远景动力、孚能科技、天赐材料、新宙邦、石大胜华、恩捷股份、科达利等一批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正在加快海外建厂步伐,为海外客户提供就近配套,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3.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齐发力,202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327GWh,同比增长130%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8%,带动了动力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在储能领域,受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推动,大量储能项目扩产落地;在数码领域(含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国产化替代加速,致使2021年中国锂电池在动力、数码、储能等领域均取得了超预期增长。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327GWh,同比增长130%。预计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600GWh,同比增速有望超80%。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450GWh,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3%。
       图表1 2017-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及预测(GWh,%)

       备注:统计数据中,3C数码不含电动工具;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具体的应用领域来看,新能源汽车、3C数码领域、储能、小动力和电动工具是锂电池主要的下游应用市场。
       (1)新能源车端锂电池需求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占比达到69%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中国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3%,占中国锂电池市场69%的份额,远超其他应用终端,且占比有望进一步上升。
       (2)TTI等主流电动工具企业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带动电动工具出货量同比增长124%
       2021年国内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出货11GWh,同比增长96%。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市场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以TTI为首的国际电动工具终端企业逐渐将产业链转向中国,促进国内电动工具锂电池产业加快行业转型与布局;2)电动工具由有线逐步切换到无线,无线电动工具对动力要求比较高,使得单个电动工具使用电池数量增加,带动锂电池出货量提升;3)以LG、SDI、松下为代表的国外电动工具用锂电池企业2020年后逐渐将自身产线收缩用于生产动力电池,减少了电动工具用圆柱电池供应量,这部分减少的空间迅速被国内圆柱电池企业所占据,国产替代上升;4)随着国内圆柱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性价比提升,带动电动工具用锂电池海外出口增加。
       (3)受双碳等环保政策影响,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增长196%
       2021年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为48GWh,同比增长196%。相比于2020年,电力储能市场快速增长是带动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2021年电力储能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
       1)双碳等环保政策的推动,全国电力储能项目大幅增多;
       2)国内外基站侧企业加大采购规模(如铁塔、移动、联通等),带动基站侧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0%;
       3)分布式储能领域重点配套光伏、分散式风电等领域,形成分布式风光储系统;4)电力储能端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出口比例加大。
       从原材料来看,2021年,随着疫情逐渐控制以及新能源市场超预期增速,导致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供需持续紧张,进而导致主要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带动部分主材价格持续上涨。

图2 2021年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主要环节价格走势(万元/吨、元/平)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3月

       从技术路线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大幅上升,达52%,三元锂电池占比48%,原因有:
       1)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如电解液、正极、负极、集流体等材料价格上涨超25%,动力电池企业降本压力增大,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低的成本,性价比优势明显;
       2)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相比三元电池更高的安全性,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消费者选择铁锂车型较多,进而带动材料出货量提升;
       3)受终端车型销量的提升带动,如比亚迪汉、比亚迪秦、铁锂版model 3、铁锂版model Y以及宏光MINI EV等车型的畅销,带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提升,挤占三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图3 2020-2021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技术路线)(%)

       4.15家全国性银行绿色金融布局一览,累计发放2203亿碳减排贷款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碳中和元年,也被视为绿色金融崛起之年。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
       据国际能源网统计,目前,已有15家银行公布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贷款等绿色金融相关数据情况。通过汇总可以看出,截止2021年底,15家全国性银行累计发放了2203亿碳减排贷款,支持项目2246个,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4682万吨。

       (1)清洁能源领域贷款占比超九成
       从贷款投向来看,银行披露的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其中从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以来累计支持清洁能源领域项目2217个,共发放贷款金额2221.06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46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节能环保领域项目29个,共发放贷款金额39.86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6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具体而言,中国银行公告称,其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6186835.26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有中广核吉林省大安市两家子一期100MW风电项目、利通区中核200MWp光伏复合发电项目、青海华电德令哈西出口500万千瓦光氢储一体化示范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
邮储银行公告称,其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3834378.46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有中电工程吉林大安大岗子镇一期100MW风电项目、中科蓝天达茂旗100MW风电项目、阳光电源沙坡头区孟家湾100MW光伏项目。
       浦发银行公告显示,其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263.5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有锡林浩特市京运通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京运通宝力格 300MW 风电项目、奉贤海上风电场项目、大唐青岛海西250MW风电场项目。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0日,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支持2817家企业,带动减少排碳约2876万吨。
       (2)10家上市银行绿色贷款破千亿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投资,有机构预测未来30年投资可能高达500万亿元,其中大部分需要银行信贷支持,对银行绿色信贷需求巨大。据国际能源网(微信号:inencom)注意到,截至2021年末,国内1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9.77万亿元。

       六大国有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共86792.07亿元,占据绿色贷款“半壁江山”。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绿色信贷余额突破万亿。而工商银行是国内唯一一家绿色贷款破2万亿大关的银行。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排名第二、三位,截至2021年末,其贷款余额分别为1.98万亿元、1.96万亿元。另外,兴业银行贷款余额为1.39万亿元。
       截至2021年末,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767.63亿元,同比增长31.37%;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72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52%。
       从同比增速来看,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幅均超100%,位列前三,增幅分别为204.6%、140.75%、103.76%。
       从投放方面来看,绿色贷款主要方向是基础设施、绿色交通、环保、水资源处理、风电项目、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金融需求。
       绿色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
       围绕“双碳”目标,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在2021年出台一系列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支持低碳经济转型,鼓励资金流入低碳转型领域,绿色金融政策与市场体系得到持续完善。
       2020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碳中和债发行及存续期管理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4月,人民银行完成对《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修订工作,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相关政策指引体系得到完善。6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发布,将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确定了绿色金融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巨大需求推动下,碳金融产品和服务迎来创新高潮。
       目前,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也提出也提出了绿色金融发展目标。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指出,2022年人民银行研究系统要充分认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对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要以服务稳增长和防风险为重点,强化重大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按照当前行业发展态势,2022年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将首先出现在绿色金融领域,全年绿色信贷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元左右,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速仍将维持在30%左右。商业银行将进一步提高对碳金融的认识度和重视度,加快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稳妥推进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2022年在政策的引导下,碳减排关键领域仍将是绿色贷款支持的重点。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在年度工作会议中也都布置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各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发布碳中和行动方案。在较高的绿色低碳转型需求下,2022年绿色贷款的投向领域将更加丰富。受需求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绿色贷款产品和服务上也将有所突破。
       四、复合材料行业
       1.光威复材2021年盈利超7亿元,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4月11日晚,光威复材发布年度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同比增长23.25%;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18.18%;扣非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25.95%,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据年报显示,2021年,光威复材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增长。具体而言,拓展纤维受到量产定型碳纤维降价、民品价格上涨以及碳纤维产品品种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实现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18.32%;能源新材料板块在主要原材料碳纤维和树脂价格大幅上涨、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最终全年实现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2.56%;通用新材料板块抓住风电领域商机,成功开发出适合风电叶片制造的碳纤维半预浸料,并实现批量生产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实现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51.94%;复合材料板块随着先进复材中心一期、二期的陆续投入使用,业务开发和能力建设也取得快速进步,相关复合材料加工制造业务及时完成并交付,全年实现收入0.96亿元,同比增长141.00%。
       此外,光威精机板块除传统预浸料设备类产品外,近年新研制的纤维缠绕装备、自动铺丝铺带装备和地面保障装备等产品成为其主要收入和增长来源,全年实现收入0.48亿元,同比增长60.46%。
2021年光威复材业务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81个百分点,该公司解释主要是受量产定型碳纤维价格下降以及民品业务贡献比例提高双重影响,但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整体盈利能力稳定增强。
2021年,光威复材五大业务板块中增量利润主要来源于新增其他非定型碳纤维业务、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其中其他非定型碳纤维业务对业绩增长的贡献达到70.33%,预浸料业务对业绩增长的贡献为32.16%,复合材料业务对业绩的增长贡献明显,达到17.75%;量产定型碳纤维业务虽然产品价格下降,但是由于业务规模增大,盈利能力或对利润形成的贡献保持基本稳定,而碳梁业务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盈利能力下降影响,尽管对光威复材业绩贡献显著,但对业绩增长形成了负面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光威复材利用自有资金新建和改建两条碳纤维生产线,一是新建以年产30吨QM4035/QM4050为目标的多功能碳纤维生产线,以满足航天工程以及高端民品对高强高模碳纤维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二是通过技改在原实验线基础上形成一条新的千吨级产业化生产线,用于湿法工艺800级/700级等产品的生产,为两款产品在下游航空装备领域的应用需求或潜在的订单做产能储备。目前两个建设项目都正在按计划节点推进实施,计划2022年内建成。
       此外,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光威复材研发投入金额2.32亿元,占营收比例8.91%。据悉,截至报告期末,光威复材累计获得专利证书429件。此外,光威复材在主持制定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两项产品国家标准基础上,主持制定了高温碳化炉和石墨化炉两项行业标准,主持制定了多轴向纤维经编织物、高模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两项团体标准。光威复材主持制定的这些标准,为相关产品和核心装备提供了技术标准规范,为系列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光威复材还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营收 5.9亿元,同比下降约5%,净利润2.07亿元,同比下降5.37%,对于业绩变动情况,光威复材表示,今年一季度,批量供货的定型碳纤维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影响了该产品盈利,同时,由于威海市突发新冠疫情,部分业务板块停工停产,物流中断,影响了生产和产品交付。
各业务板块收入方面,碳纤维(含织物)业务实现收入 3.8亿元,同比增长约7%,风电碳梁业务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约为 2%,预浸料业务因上年同期贡献较大的风电预浸料阶段性订单结束,本期实现收入4765万元,同比下降约为56%。
       光威复材表示,2022年公司总体经营方针是紧抓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不放松,逐步扩大战略客户、潜力客户数量,向附加值高的领域扩展,紧跟“十四五”规划,做好纤维“两高”验证推广,深化精益管理、细化制度管束、强化质量管控,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2.光威复材收购北京蓝科,寻求航空航天领域更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光威复材发布《关于对外投资收购北京蓝科盈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宣布要收购北京蓝科盈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蓝科”)。公告基本内容如下:
       原本由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北京蓝科的协议,变更收购主体,改由光威复材以现金出资3,290万元直接收购北京蓝科10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北京蓝科成为光威复材的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关于北京蓝科:公司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火箭发动机外壳体设计以及其他碳纤维制品的设计和开发,并通过了GJB质量体系认证(拥有GJB质量体系认证也就是说有资质做军工相关的碳纤维制品)。从北京蓝科专利布局可以看到,其主要专利聚焦于航空航天领域(无人机、火箭发动机壳体等)。蓝科具体持有专利如下:

       未来,光威复材或将通过北京蓝科,进一步扩展航空航天发展领域。
       3.恒神股份拟在陕西省榆林市投建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近日,恒神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为紧抓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的战略发展机遇,拟在陕西省榆林市投资建设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3.2亿人民币(含土地使用权),建成5000吨产能,建设周期20个月,包括一条干喷湿纺碳化线、一条大丝束碳化线以及配套的原丝生产线,后续项目建设节奏将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迭代情况分步、分期实施。 
       根据公司业务规划与战略布局,为保障“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公司拟在陕西省榆林市设立全资子公司“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称)”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
       4.我国玻璃纤维供应链正面临价格上涨的局面
       中国已经是世界头号的玻璃纤维生产国,但投资者对玻璃纤维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1年,中国大陆玻璃纤维纱的总产量已达624万吨,同比增长15.2%。
       随着中国低碳发展战略的出台,国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电器、风力发电和新能源的需求激增。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2022年,各种类型的玻璃纤维纱,如:直缝纱、合股线、热塑性纱、风力纱、电子纱和工业用细纱,都面临供应短缺的局面,价格也随之上涨。
       2021,我国窑纱总产量达到580万吨,同比增长15.5%。“自2020年以来,受各类玻璃纤维纱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内玻璃纤维产能扩张依然强劲,但受中国持续实施严格的能耗政策影响,部分池窑新建或冷修扩建项目被迫推迟”,中国国家统计局指出。
       尽管如此,2021年完工的新建和冷修扩建池窑的数量仍然达到15个,新增产能为902,000吨。截至2021年底,国内池窑产能已逾610万吨,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

图1:中国玻璃纤维纱在2011-2021年期间的总产量及增长率

图2:中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品在2011-2021年期间的产量和增长率

       最近,我国主要生产商的玻璃纤维产能扩张项目的确呈激增态势。中材国际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计划在山东省邹城市开设新工厂。为使年产量达到12万吨,该公司斥资9.8亿元建设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与此同时,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CPIC)在其长寿分厂开始建设年产量15万吨的ECT玻璃纤维生产线。 
       巨石集团也不例外:该集团宣布将在成都斥资约18亿元,新建一条年产量15万吨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生产线。该项目包括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现有场地新建一条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的计划。该工程将于2022年上半年开工。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亿元。 
       五、卫星通信行业(商业航天篇)
       1.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观察与发展展望
       (1)2021年太空经济发展状况
       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了《太空经济报告2021》(Space Economy Report 2021),通过制造与发射、地面、卫星通信、对地观测(环境、气象观测等)和卫星导航五大关键指标勾勒了太空经济的价值链。2021年全球太空经济总额为3700亿美元,这个数字既包括公共部门也包括私营部门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商业航天(75%)占据太空经济的主导,政府主导的民用以及军用各占8%,如图1所示。其中大于90%的价值来自于商业活动和政府承包给私营部门的活动,这部分市场价值为3370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与新冠疫情(COVID)以前2019年的价值相当,其中50%的资金流向导航领域,卫星通信41%,对地观测只占5%。值得注意的是,卫星导航相关应用在2016年仅占37%,而2021年占一半,这得益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服务及其相关设备市场的发展。例如,GNSS接收器的年度出货量,从2020年的18.5亿台增加到了2021年的19.5亿台,增长百分比为5%。虽然GNSS终端在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但GNSS接收器市场受到运动健身和健康相关可穿戴设备的推动。

图1 2021年按照客户类型划分的太空经济总额

从太空价值链来看,上游的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以及下游的卫星运营和卫星服务商产生的经济总值在过去十年都有所增长。从上游产业来看,由于科技的进步,制造卫星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总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射服务部分,主要由发射卫星数量的增加所带动。从下游来看,大部分增长来自于卫星服务商。无论是政府(民用/军用)还是商业都需要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解决方案,用于通信、导航或地理信息服务,并辅以增值服务的服务商。2016年、2021年、2030年太空经济总额发展变化(仅商业活动)如图2所示。

图2 2016年、2021年、2030年太空经济总额发展变化(仅商业活动)

       (2)2011—2030 年的卫星发射
       根据Euroconsult 最新发布的《到2030年将要发射和建造的卫星》,未来十年(2021—2030年),平均每年将发射1704颗卫星, 而过去十年(2011—2020年),平均每年仅发射381颗卫星。二十年来的全球航天业在激烈的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向更有资本支出效率的、有能力的解决方案转变。2021年前两个季度发射的卫星总数超过了2020年发射的卫星,而2020年发射的卫星超过了2018—2019年的累计发射量。从2021—2030年,星座组网卫星将占到发射卫星数量的80%。然而,这种架构将只占制造和发射收入的10%,由于星座生产的规模经济和重型运载火箭的低发射成本,它们的单位成本很低。

图3 2021—2030年卫星行业最新趋势

       (3)2021 年卫星市场现象分析
       2021年,有四点非常值得市场关注的现象。一是大规模的小型卫星星座已逐步从一纸计划转化为现实。一网公司(OneWeb)现在已经部署了50%的第一代卫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现在是资产数量最多的卫星运营商,2021年全年部署了989颗“星链”(Starlink)卫星,占美国全年部署航天器的74.8%;全球全年部署低轨互联网通信卫星1017颗,占全球全年部署总数量的55.9%,创历史新高。在未来十年,                     Oneweb、Starlink、国网、亚马逊公司“柯伊伯”(Kuiper)和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的“光速”(Lightspeed)五个低轨卫星星座将集中十年内卫星总需求的58%(即9900颗),但在制造和发射价值方面只有8%。
       二是传统地球同步轨位卫星价值仍然占了大部分。2021年所有卫星的价值估计约为1090亿美元,其中650亿美元来自50家地球静止轨道(GEO)通信卫星运营商(与过去十年的价值相似)。2021年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订单下降到12颗,预计未来会维持类似或更低水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正在经历机队合理化、在轨寿命延长和向即将到来的宽带星座过渡的挑战。此外,制造商的产品组合正在多样化,最新产品包括超高通量、灵活卫星载荷和微型同步轨位平台等。数字有效载荷已经成为用于通信卫星(不包括广播用卫星)的主流选择。
       三是现有四大传统卫星制造商仍然保持重要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五年中,四家制造商包括麦克萨技术公司(Maxar)、 波音公司(Boeing)、空客公司(Airbus)、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TAS),累计赢得了80%的制造收入(94亿美元),如图4所示。截至目前,虽然86家卫星制造商已公开从第三方获得了建造1007颗卫星的合同,但四大传统卫星制造商已经预订了未来十年28%的价值。

图4 2015—2019年商用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制造市场份额

       四是太空发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自SpaceX进入商业市场以来,所有能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的既定发射商都在从现有的发射装置过渡到更具竞争力的下一代运载火箭。在欧洲,阿里安6号(Ariane-6)将取代Ariane-5,日本的H-3号将取代H-2号,俄罗斯的安加拉5号(Angara-5)将取代质子M号(Proton-M),美国的火神号(Vulcan)将取代宇宙神5号(Atlas-5)和德尔他4号(Delta-4),甚至最新进入市场的SpaceX也在努力用新型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星舰(Starship)取代猎鹰9号(Falcon-9)。各大火箭发射商在努力通过优化生产,开发可重复使用火箭型号和垂直整合来降低发射成本。降低成本是正在开发的下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目标,联合发射联盟(ULA)和三菱重工(MHI)因其高成本而几乎被排除在商业发射市场之外,与此同时,SpaceX的低价格和高发射率对阿里安空间公司(Arianespace)的挑战越来越大。俄罗斯寻求从老一代的Proton-M过渡到精简生产成本和工业设计的新一代运载系统。各个发射供应商降低成本的方法差别很大。Arianespace、MHI和赫鲁尼切夫/ILS在追求其旗舰运载工具的可重复使用性或更多的垂直整合方面进展缓慢,但他们赞成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间接成本。美国正在进行全部或部分可重复使用的努力,以便通过硬件重复使用所带来的后续发射成本的理论降低,使发射的边际成本最小化。
       2.2021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分析
       2021年全球总共进行了145次航天发射,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伴随着全球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总额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1)2021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概览
       根据公开的投融资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33次,涉及199家公司,投融资总额超过157亿美元(部分公开的投融资事件未涉及金额)。商业航天产业对疫情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相比2020年,投融资规模增长幅度较大。
       从公开投融资金额的商业航天投融资事件上看,单笔投融资金额1000万~5000万美元的数量最多,占比近三成;其次是100万~500万美元的投融资事件,占比超过两成。但是,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占比虽然仅为1%,投融资额却占到商业航天投融资总额的16%。单笔在3亿~5亿美元和5亿~10亿美元的投融资事件,涉及金额分别占商业航天投融资总额的31.1%和24.7%(图1)。

图1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数目和金额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与2020年一样,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仍是2021年融资金额最多的公司,全年共融资23.5亿美元,占全球投融资总额的15%,由近百个投资方共同投资。美国SierraSpace公司的单笔融资额最大达14亿美元,用于该公司“追梦者”(Dream Chaser)有翼可回收航天器的开发。
       从商业航天投融资事件发生的时间上来看,2021年,4月发生投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占全年总数的12%,涉及金额占全年投融资总额的16.7%;其次是8月和10月,所发生投融资事件占全年总数比重均超过一成。此外,2月和11月投融资金额也较大,分别占全年投融资总额的13.6%和12.2%。

图2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时间分布

       从商业航天投融资活动的地理分布上来看,2021年共有25个国家发生了商业航天投融资活动。相比2020年,新增阿根廷、爱尔兰、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家,商业航天资金流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美国依然是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活动最活跃的国家,2021年全年投融资事件占投融资总数的比重为40.3%,涉及的投融资金额占投融资总额的65.5%(图3)。

图3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地理分布

       (2)2021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投融资领域分析
       从商业航天产业链构成上看,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涉及发射、地面设备、航天器制造、应用、零部件、公司运营等多个领域。航天器制造领域依然最受商业航天资本青睐,四成的投融资事件发生在该领域,近一半的商业航天资金流入。其次是发射和航天器应用领域(表1)。

       从商业航天产业发射领域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商业资本进一步渗透到航天发射各细分领域,并开始催生新的细分领域。从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箭制造,到发动机研发、制造设施建设、新型飞行器开发,均有资金流入。新型飞行器研发是资金流入的热点,近三成的发射领域资金流入此细分领域,其次是低成本火箭研发和火箭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其投融资金额分别占发射领域投融资总额的26.3%和22.8%。从投融资数量上看,发动机领域投融资次数最多,占发射领域投融资总数的26.7%;其次是制造设施建设和低成本火箭研发,分别占24.4%和13.3%(图4)。

图4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发射领域投融资分布

       从商业航天产业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融资情况来看,在整星制造细分领域,近六成的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融资资金用于低轨通信卫星制造,遥感卫星制造投融资事件数量占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融资总量的比重近三分之一。在单机分系统制造细分领域,姿轨控制系统开发的投融资活动最为活跃,其次是计算机系统。在深空探测细分领域,空间站(舱)建设融到的资金最多,在轨服务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次数最多(图5)。

图5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融资分布

       从商业航天产业航天器应用领域投融资情况来看,遥感应用是航天器应用投融资主要涉及的细分领域,遥感数据广泛应用在林业、渔业、保险、应急,乃至碳中和方面,超过六成的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融资发生在遥感数据分析细分领域。其次是遥感终端产品研发和通信终端产品研发(图6)。

图6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航天器应用领域投融资分布

       (3)小结
       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投融资活动热度继续高涨,投融资总额及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商业航天资金流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航天器制造领域依然最受商业航天资本青睐,低轨通信卫星建造是商业资本最关注的焦点。商业发射领域,新型飞行器研发是资金流入的热点。商业航天器应用领域,遥感应用仍然是商业资本投入的重点。风险投资机构依然是商业航天产业主要投资者,孵化器助推了众多商业航天投融资事件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还有卫星发射公司Rocket Lab、美国卫星运营商顶尖全球公司(Spire Global)、小型卫星制造商Terran Orbital三家公司通过SPAC的方式公开上市。
       3.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展
       据北京未来宇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宇航”)统计,2021年国内活跃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接近400家,各领域头部企业数量合计超过50家,企业“头雁效应”开始显现;商业航天产业链“新赛道”增多,专业化分工的“雁群效应”初现;同时,行业技术创新显性成果不足,企业盈利模式需进一步优化,投融资规模回调至历年平均水平,商业火箭运载能力依然不足,商业卫星星座计划实施率不高。
       (1)行业整体发展不温不火
       从2021年度指数整体走势来看:年初至1月底,指数处于横盘状态,后震荡下跌至5月上旬完成筑底,开始出现反弹;下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捷报频传,上市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在一系列利好消息作用下,指数上涨趋势逐步形成,虽然在9月初至10月底历经一波回调,但并未创下新低,随后反弹进入到盘整状态,年底呈现出进一步上扬趋势。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鼓励支持商业航天政策频出,商业航天新闻舆情关注度与日俱增。从2021年度舆情关注整体走势来看:商业航天技术、产品、服务进展,政府颁布的利好政策最受关注;投融资活动、企业财务表现、产业经济规模次之;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专利等舆情关注度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年度内行业技术创新显性成果不足的问题。

       商业航天产业链“新赛道”增多,专业化分工的“雁群效应”初现。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新经济条件下,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化发展,细分领域的新赛道不断增多。得益于代表性商业航天企业供应链体系的优化,越来越多相关产业的企业进入到商业航天细分领域,形成星载激光通信、卫星电推进器、火箭发动机、相控阵通信天线、高精度导航芯片、卫星数据智能处理等新赛道。星箭研制总体企业和卫星网络企业牵引,商业分系统供应商、设施设备供应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分工协作的“雁群效应”初现。

       (2)企业经济运行喜忧参半
       企业“头雁效应”开始显现,但盈利模式需进一步优化。商业航天上市企业群已具有产业链主要领域覆盖、主要产业集聚区覆盖、大中小型规模企业覆盖的特征;上市企业市值和资产规模偏低,约60%上市企业市值低于100亿元;上市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仍有20%企业季度出现亏损。
       商业航天30强企业群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招引对象,5年内设立的企业数量超过50%,北京地区集中了约60%的30强企业,30强企业年均营业收入额1.22亿元,企均从业人员数量超过200人,但约70%的30强企业净利润区间在100万元及以下,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据未来宇航统计,中科院及其所属单位设立的有行业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近30家,已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成为行业重要力量,未来5年可优先获得的中科院系统商业卫星研制和火箭发射服务市场订单累计超过500亿元,年均订单额超过100亿元,考虑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市场价格可能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也会受此影响,存在订单额未达预期的可能。
       (3)资本投资放缓、融资更难
       2021年度内未披露超过10亿元的大额投融资事件,投融资规模回调至历年平均水平。披露的年度投融资总额超过40亿元,回调至历年平均水平,年度内投融资事件数量超过70项,其中超过亿元的投融资事件数量约占25%;多家资本机构已经完成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投资布局,十余家资本机构商业航天赛道投资事件累计数量超过3项,主力资本已然形成;受科创板和创业板IPO撤回潮影响,年度内没有商业航天企业IPO上市,作为“专精特新”企业融资的主阵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那些拥有可转化科技成果的商业航天企业或将迎来新的上市融资机会。根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BryceTech的报告,全球共有约400家商业航天创企累计获得超过26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共有1212家投资单位(个人或企业)参与投资。据未来宇航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获得资本机构投资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200家,累计获得投资额近300亿元,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商业航天赛道投融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同时,投融资领域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迹象:一是主力资本入场意愿近年有所放缓;二是赛道投资不均衡性开始显现;三是头部企业资本重仓与初创企业融资更难的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4)存在的问题
       1)商业火箭运载能力依然不足。除“长征”系列火箭外,“快舟”系列火箭、“谷神星”火箭已具备连续发射能力,年度内快舟一号甲火箭发射成功3次,失败1次,谷神星一号火箭发射成功1次。未来宇航通过构建产品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国内现役商业火箭进行评估后发现,固体火箭低轨(LEO)运载能力和500km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在1.5t及以下;液体火箭低轨运载能力在7.6t及以下,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在4.5t及以下,与庞大的卫星星座发射计划相比,商业火箭运载能力缺口依然较大。在研和论证中的商业火箭,固体火箭低轨运载能力将达到1.95t,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4t;液体火箭低轨运载能力将达到32.2t,5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6.2t,投入商用后将可缓解火箭运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2)商业卫星星座计划实施率不高。年度内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开启国有单位星座计划整合之路,国有单位公开发布的星座计划卫星数量合计1700余颗,目前仅入轨20余颗卫星,实施率不足2%;民营企业星座计划实施加速,民营企业发布的卫星星座计划中已有20余项启动,在轨卫星累计数量达100余颗,但与星座计划卫星总数量相比,实施率不高。
       3)商业航天企业核心能力仍需提高。未来宇航从企业技术可靠性、市场化运作能力、试验检测保障能力、融资能力、特色能力等维度构建了商业航天企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通过对50余家代表性商业航天企业的专项调查发现:商业航天企业融资能力较强,其中商业火箭企业融资绩效最突出;试验检测测试保障能力建设突出,商业火箭企业主要是自建总装测试设施和试验检测设施,卫星制造企业主要是自建总装测试设施;部分企业技术可靠性方面出现不稳定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人力等要素投入不足;大部分企业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还未破解盈利模式困局,现阶段仍以生产制造基础能力建设和产品研发为主要方向。
       六、金融资本市场
       1.西安经开区工业发展盘点
       2022年3月底,工业总产值占西安全市1/3的西安经开区发布了“四新战略”,即打造西安“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的发展目标。
       (1)西安工业的“脊梁”
       对照西安工业及经开区工业的数据表现,说经开区是西安工业的主战场并不为过。先看一组数据,经开区2021年生产总值(GDP)实际完成1031.8亿元,增量101亿,名义增速10.86%。西安2021年生产总值则为10688.28亿。可以看出,经开区GDP实现突破,首次站上千亿大关,经开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较上年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幅度0.8%,位居开发区前列。
       不俗成绩背后得益于强工业的支撑,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突破,规上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实现18.6%增速,亩均工业总产值519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产出强度较2020年产出强度增长1.8亿元,增长量位居开发区前列。
       2021年,全区存量规上工业企业有261家,占全市16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67亿元,占全市的2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3.30亿元。

       具体到产业类别,2021年西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9%;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6.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5%。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3.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0%。

       而2021年,经开区先进制造业总规模达到173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48亿元。军民融合产值全市贡献最大,占全市36%。
       对照西安工业整体数据,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占比比重,增加值的占比比重,存量规上工业企业的占比,均有较重的分量。而近几年经开区以汽车制造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和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向表现都很强势。
       如果再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走过29年的经开区,其工业总产值多年保持占比西安全市的1/3强,综合实力位列218个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而其规模以上工业总值及增加值亦保持稳步上升的水准。
       而近几年经开区以汽车制造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和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向表现都很强势。数据显示,西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率,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48.3%),多晶硅(同比增长83.7%),太阳能电池(同比增长306.1%),均大幅上扬,且增长极为明显。
       (2)先进制造业的“家底”
       在西安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实施“链长制”的当下,作为西安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西安经开区在工业上的上佳表现,客观来讲是做实了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的。
       拆解西安经开区的产业家底,目前西安经开区已初步建立“4+4+4”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汽车工业以陕汽集团、吉利、康明斯发动机、汉德车桥、中集专用车等为代表,形成了涵盖整车制造、发动机、车桥、车架及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而陕汽集团是西安重卡产业链本地化的链主企业,以其为核心的重卡产业链集群也是西安1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吉利是民营汽车的龙头,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主要玩家。
       高端装备产业以中车永济、中铁装备、合容电气、西门子、博世、阿尔斯通等为代表,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工程装备、石油钻采装备及其他专用通用装备为主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以西部超导、西部材料、西部钛业、海镁特、盾安电气、欧中材料为代表,围绕稀贵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形成从实验室研发、工程化中试到产业化制造为一体创新链和产业集群。目前,西安经开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聚集规模以上企业43家,实现产值近400亿元。
       新能源产业则以全球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的子公司乐叶光伏、捷力风能等为代表,形成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该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西安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中确定的支柱产业。上述西安经开区的产业底色与西安先进制造业的布局及19条重点产业链高度同频和耦合,且有着不少全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
       2.西安100亿科创母基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返投比例仅要求1:1
       近日,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简称创投基金)首批子基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其中,几点要求颇为瞩目:出资比例方面,西安市这支母基金最高可以出到40%;此外,该基金的返投比例要求仅为1倍。比例1:1,几乎是政府引导基金最低的返投要求,在VC/PE看来十分友好。
       (1)西安100亿母基金返投比例令VC/PE振奋
       1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的通知,按照“省市共建、市级实施”的原则,设立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基金由省市共同出资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
       创投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其中西安市统筹安排80亿元,争取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支持20亿元。据悉,基金围绕重点产业链方向进行布局,主要投向包括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方向,重点投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等领域,并积极与行业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合作设立市场化子基金。
       3月31日,创新基金完成登记注册,标志着百亿母基金正式设立并进入运营阶段。不到10天,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首批子基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开始了招募GP的工作。
       申报指南具体内容:在规模及出资方面,创新基金投资单个子基金的投资额不超过创新基金总规模的20%,原则上不超过被投子基金总规模的30%。创新基金对于主要投资标的为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子基金可适当提高出资比例,最高不超过子基金总规模的40%;对参与创新基金出资的各出资方发起设立的子基金,投资比例可按照有关合伙协议约定执行;
       最为亮眼的内容便是返投要求。文件指出,子基金投资于西安市辖区内(包括西咸新区)企业的金额原则上不低于创新基金出资额。换言之,该基金的返投比例放宽到1:1,政府拿了多少钱,GP便把同样金额的钱投到西安即可。在目前的募资环境下,政府引导基金能够降低返投比例,十分难得。
       此外,该基金还放宽了返投认定标准——
       1.直接投资注册地为西安市的企业;
       2.投资的西安市外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西安市已有企业的;
       3.投资的西安市外企业在西安市投资设立新企业的;
       4.子基金管理机构在管的其他基金新增投资西安市内企业;
       5.西安市外的被投企业通过设立子公司将主要生产研发基地落户西安市;
       6.其他可认定为投资西安市企业的。
       除了出资比例、返投比例等内容外,VC/PE还比较关心容错纠错机制。
       早在1月初,《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设立方案》便指出,创投基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部门不进行项目投资运作环节的审批和政策性审查;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和“两链融合”定位,对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子基金提高出资比例并建立让利机制;坚持“保护创新、鼓励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不将正常投资风险作为追责依据。
       (2)引导基金开始松绑返投比例
       各地引导基金的返投比例,一直是VC/PE比较关心的问题。部分地区动辄2倍的返投比例常常会劝退一些VC/PE机构。国内一家头部的硬科技PE合伙人曾表示:“我们募资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拿的钱不烫手’。譬如,某些中部城市或一些县级城市的引导基金,我们会相对比较慎重,担心完不成返投目标。”
       另一面,“基金招商”似乎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共识,大到省会小到区县纷纷成立母基金,动辄百亿元人民币规模。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115支,同比上升2.7%,目标规模约6613.62亿人民币,同比上升7.0%;已认缴规模约3831.9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0%。其中,百亿以上规模的引导基金设立数量有所增加。

       对此,国内一位引导基金大佬曾表示,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目标一定要和当地的产业发展、股权投资、机构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片面地想一些比较高的目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除了注册地等要求之外,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规模可以适当提高,返投比例不妨合理降低,并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吸引优质GP前来。
       GP的诉求显而易见,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渐渐松绑返投比例。早在2018年,深圳在修订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里面,把返投比例的最低标准从两倍降到了1.5倍;2019年8月,珠海市横琴新区政府投资基金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子基金管理机构,返投比例更低,子基金投资于一体化区域的资金原则上不低于子基金中政府投资基金出资额的1倍。
       随后,青岛市在喊出“学深圳、赶深圳”口号后,也出台了较宽松的返投政策。2020年1月,青岛市财政局对外公示了《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稿,进一步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在业内十分关注的返投比例问题上,新规将返投比例2倍降低为1.1倍,同时放宽母(子)基金投资青岛市企业认定标准。
       还有河北省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将“子基金原则上应80%以上投资于我省相关产业”调整为“子基金实际投资于河北省的资金不低于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实际出资的1.5倍”;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将子基金返投要求从原母基金出资额的1.67倍下降至1.5倍。另外,成都等更多城市政府也发文明确提出要放宽返投比例。
       眼下,VC/PE行业已经来到了洗牌和分化的十字路口,各大GP都在面临着募资的考验。而作为目前中国庞大的资金“活水”,政府引导基金的一举一动都刺激着GP的神经。从深圳、珠海、青岛,再到西安、成都,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返投比例下降,这无疑是创投圈难有的好消息。
       3.2022年一季度VC/PE机构IPO规模疲软,但渗透率进一步攀升
       受地缘政治局势和全球经济承压影响,环球股市季度内波动明显,2022年第一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节奏整体减缓,相应地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也有所回落,但VC/PE支持率持续攀升,且境内市场表现良好,VC/PE被投企业境内上市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达到近8年来峰值,深创投、中金资本、毅达资本等以“本土”策略为主的机构取得较好的成绩。
       (1)VC/PE机构IPO成绩单
       2022年一季度约有20家机构上市中企数量超3家,本土机构表现较好。此外,VC/PE支持的中企上市数量及融资额同比下降,但VC/PE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98家上市中企中共有68家获得VC/PE支持,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999.8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2%、25.2%, 但VC/PE渗透率攀升至69.4%。

       “科创”属性企业获VC/PE机构青睐,“专精特新”领域的投资参与度有待提高。从上市板块来看,科创板VC/PE渗透率最高,达88.9%,可见VC/PE机构较为青睐“硬科技”企业;北交所以85.7%的渗透率排名第      二,股权投资机构在“专精特新”领域的参与度提高,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比例尚不足2%,股权投资机构仍有巨大的探索空间;港股VC/PE渗透率则持续下降。

       (2)IPO账面回报:境内市场发行时账面回报倍数显著上升,跑赢境外市场
       2022年第一季度,VC/PE被投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按发行价)大幅提升,达到6.35倍,远高于2021年的4.11倍,且逆转了2013年以来境内发行回报长期低于境外的境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与2021年相比,本季度平均账面回报倍数(发行时)显著提升的板块主要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市场化定价体系下,抑价发行情况明显减少,2022年第一季度科创板上市企业的PE平均值高达95,中位数也上涨至67。其二,《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于2022年进入细化实施阶段,3月多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虽然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持续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开展沟通对话,并于4月2日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支持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提高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过程中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但本季度中企赴美上市进程延缓已成事实,进而导致境外市场的投资回报水平下降。其三,在港上市的中企多为生物医药企业,但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在2021年经历了一轮估值回调,间接影响了第一季度新上市企业的估值水平。

       分行业来说,半导体和IT行业回报倍数仍维持高位。2022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IT行业的平均账面回报也有较好表现,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外,得益于三元生物的上市,食品&饮料行业本季度平均账面回报得到拉升。

       (3)结语
       2022年第一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数量虽有所下降,但境内IPO常态化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金融资源进一步向“硬科技”、“专精特新”领域聚集,注册制下VC/PE境内上市平均账面回报(发行时)持续增长;境外市场方面,受政策影响,赴美上市企业进程延缓,境外上市账面回报倍数跌至历史低位,好在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积极对话,希望未来就信息披露问题达成共识。